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火山岩储层中的烃碱流体作用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家围子断陷位于松辽盆地北部,断陷发育期火山活动强烈,早白垩世营城组火山岩分布最为广泛,是松辽盆地北部深层天然气的重要储层类型。兴城地区营城组火山岩气藏储层以酸性火山岩为主,储集空间可分为原生孔隙、次生孔隙和裂隙3种类型。其中次生溶蚀孔隙是本区主要储集类型之一。烃碱流体作用对改善储层的储渗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次生孔隙带的形成、发育程度上。烃碱流体不仅可以使火山岩体处于开放体系,原有矿物发生交代蚀变、溶蚀,造成岩石内部结构破坏、机械强度减低、孔隙度增加,形成类似海绵体的结构,也可以充填、阻塞孔隙而降低孔渗性质,这取决于烃碱流体在储层中引起物质带入与带出的比例。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准噶尔盆地玛湖地区深层致密砾岩储层发育规律及主要成因,利用已钻深井各项资料和数据对其进行系统研究,确定了储层的基本特征和有效储层成因。结果表明:储层以细砾岩和中细砾岩为主,属扇三角洲分流河道砾岩;储层为典型低—特低孔、渗深层致密砾岩储层;砾石成分主要为凝灰岩和中酸性火山熔岩构成的火山岩,胶结物主要为浊沸石和方解石;经历了压实、胶结和溶蚀3类成岩作用,前两者兼具破坏和建设双重作用,而溶蚀作用的结果是普遍发育由沸石类、碳酸盐类胶结物和泥质杂基溶蚀形成的粒间溶孔及长石和暗色矿物溶蚀形成的粒内溶孔构成的次生孔隙富集带;与中浅层不同,储集空间由次生孔隙和裂缝双重介质构成;有效储层成因主要为岩石成分、溶蚀作用、裂缝系统和异常高压:岩石成分是内因,提供充足物质基础;而溶蚀作用、裂缝系统和异常高压是外因,溶蚀作用形成次生孔隙富集带,裂缝系统提升储层渗流能力,异常高压实现孔隙的有效保持和增加。4个因素共同控制深层致密砾岩相对优质储层的形成与分布。  相似文献   

3.
西昌盆地上三叠统白果湾组砂岩储层次生孔隙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昌盆地上三叠统白果湾组砂岩储层研究结果表明,区内次生孔隙可分为3种成因体系:与地下同源流体溶解作用有关的孔隙体系;与有机质成岩过程中产生的酸性流体溶解作用有关的孔隙体系和与烃类-矿物氧化剂间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的化学侵蚀性流体溶解作用有关的孔隙体系。它们构成区内储层的主要储集空间,各孔隙体系的孔隙结构、沉积地球化学特征及共生组合关系各异。它们是多源熔解营力以多种溶解机制对储层多期溶解叠加改造的综合产物。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油气勘探向地球深部发展,深层—超深层领域已成为全球油气勘探开发的热点和亮点。虽然准噶尔盆地深层—超深层砾岩储层连获油气勘探突破,但储层基本特征及有效控制因素的研究仍显不足,导致油气勘探开发难度仍然较大。为此,利用盆地内重点探井和评价井的钻井、录井、测井、岩石薄片、扫描电镜及岩心分析化验等数据和资料,研究了深层—超深层领域砾岩储层特征,明确了储层类型及有效控制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深层—超深层砾岩储层以中砾岩、细砾岩和中—细砾岩为主,砾石成分主要为火山碎屑岩和中酸性岩浆岩;(2)储集空间为孔隙和微裂缝,孔隙以溶蚀型次生孔隙为主,微裂缝以压实裂缝为主;(3)砾岩储层为典型低—特低孔隙度和渗透率致密砾岩储层,可划分为原生孔隙型和次生孔隙—裂缝型2种类型;(4)砾岩有效储层控制因素主要包括岩石组构、异常高压和建设性成岩作用,岩石组构为形成压实裂缝和溶蚀型次生孔隙提供了基础物质,异常高压抑制压实作用、减弱胶结作用和促进溶蚀作用,建设性成岩作用以溶蚀作用为主,垂向上形成2个次生孔隙发育带,压实和胶结作用晚期也发挥一定程度建设性作用,促进微裂缝形成,为粒间溶蚀提供溶蚀通道。结论认为,...  相似文献   

5.
西昌盆地上三叠统白果湾组砂岩储层次生孔隙成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昌盆地上三叠统白果湾组砂岩储层研究结果表明,区内次生孔隙可分为3种成因体系:与地下同源流体溶解作用有关的孔隙体系;与有机质成岩过程中产生的酸性流体溶解作用有关的孔隙体系和与烃类一矿物氧化剂间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的化学侵蚀性流体溶解作用有关的孔隙体系.它们构成区内储层的主要储集空间.各孔隙体系的孔隙结构、沉积地球化学特征及共生组合关系各异.它们是多源溶解营力以多种溶解机制对储层多期溶解叠加改造的综合产物.  相似文献   

6.
综合利用岩心与露头样品的铸体薄片、电子探针、扫描电镜、X衍射及物性分析等资料,对塔里木盆地志留系柯坪塔格组砂岩储层岩石学、成岩作用及成岩相进行了研究.柯坪塔格组储层岩性主要为岩屑石英砂岩、长石岩屑石英砂岩、岩屑砂岩、长石岩屑砂岩等.成岩作用主要有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交代作用及溶解作用,其中溶解作用以早期碳酸盐胶结物溶解为主,产生的次生孔隙明显改善储层物性,而压实作用与晚期碳酸盐胶结作用则导致原生孔隙与次生孔隙消失.识别出早期碳酸盐胶结物强溶解-晚期弱、中等充填、晚期碳酸盐强烈胶结、较强石英次生加大-较强压实和强烈压实等4种主要成岩相.其中早期碳酸盐胶结物强溶解-晚期弱、中等充填相有利于次生孔隙的形成与保留,为最有利的储层成岩相;强烈压实可导致原生孔隙减少或消失,且不利于次生孔隙形成,为储集性能较差的成岩相.  相似文献   

7.
准噶尔盆地玛南地区乌尔禾组砂砾岩油藏具有规模勘探潜力,是增储上产的有利领域。综合应用岩矿鉴定、SEM,XRD、孔渗分析等手段,系统分析乌尔禾组沉积微相、储集空间类型及物性等储层特征和成岩作用。结果表明,该组沉积于浅水扇三角洲体系,发育了7种沉积微相,其中水下河道砂质细砾岩和砂岩物性较好,是储层发育的优势沉积相带。成岩过程中,压实作用、浊沸石等胶结作用显著破坏了原生粒间孔隙,但浊沸石胶结物以及长石碎屑的溶蚀产生了大量的次生孔隙。最终导致储集空间以次生孔隙为主,其次为剩余粒间孔和微裂缝。优质储层的分布受沉积微相、沸石胶结物类型与含量、地质流体活动强度等因素的影响,其发育具有沉积控制、断裂沟通、流体改造"三位一体"的成因模式。断裂沟通下伏烃源灶和水下河道等优势沉积相带,使酸性含油气流体活动增强,有利于浊沸石等矿物发生溶蚀。靠近断裂的水下河道叠置沉积层为乌尔禾组优质储层。  相似文献   

8.
渤中凹陷西北缘东三段发育典型的扇三角洲砂砾岩储层,但对储层的成岩演化及控制因素认识不清。利用岩心、壁心、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物性等资料,结合埋藏史及油气充注史,对东三段砂砾岩扇三角洲储层的成岩演化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东三段储层类型宏观上以杂基支撑砾岩、颗粒支撑砾岩、含砾砂岩、中—粗砂岩为主,细砂岩次之;微观上以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为主,岩屑以火山岩岩屑为主,变质岩岩屑次之。该区储层具有典型的低渗透特征,储集空间以溶蚀粒间孔为主,原生粒间孔次之。储层的成岩环境经历了中性→酸性(大气淡水淋滤)→碱性→酸性→碱性→酸性→碱性的变化。大气淡水淋滤后持续的压实作用和碱性条件下的碳酸盐、黏土矿物等的胶结作用均是形成低渗的根本原因,而大气淡水的淋滤作用和酸性环境下的溶蚀作用均是形成次生孔隙的主要原因,距今7 Ma以来油气的持续充注作用有利于储层孔隙的保存,距今1.5 Ma以来有机酸脱羧作用形成的碱性流体环境易形成碳酸盐胶结和伊利石充填,是形成低渗透储层的最终原因。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准噶尔盆地南缘古近系碎屑岩储层物性分布特征进行分析,阐述了砂岩储集层物性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古近系碎屑岩储层物性分布在横向上受砂体沉积相带控制,滩坝及三角洲分流河道砂体孔渗性较好;在纵向上受次生孔隙发育带控制,砂岩的次生孔隙发育带与有利的沉积相带、成岩作用和异常高压带的发育有关.压实作用与方解石、黏土矿物等胶结作用是储层物性变差的重要因素,酸性水的溶解作用能够产生大量次生孔隙,异常高压带的发育有利于次生孔隙的形成和保存.准噶尔盆地南缘霍玛吐构造带安集海组下部滨浅湖滩坝和紫泥泉子组三角洲分流河道砂体,储层物性好,是有利的勘探区带.  相似文献   

10.
滴西18井区广泛分布的次火山岩是克拉美丽气田石炭系火山岩油气藏重要的储集岩,次生溶蚀孔隙及构造裂隙是其主要的储集空间类型。在岩心观察与描述基础上,通过铸体薄片鉴定、化学元素分析、扫描电镜观察以及阴极发光分析等,探讨次火山岩储层储集空间发育的控制因素及演变规律,为我国类似火山岩储层形成机理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次火山岩原生储集空间的形成主要受到侵入期岩浆冷凝作用的控制,次生储集空间的形成主要受构造期风化淋滤作用以及埋藏期成岩作用的控制。岩浆侵入围岩时期是原生储集空间形成的主要时期,火山岩岩相分布决定了原生储集空间展布位置,是形成优质储层的基础。构造期是次生储集空间形成的主要时期,构造作用形成的裂缝沟通岩体与大气环境形成开放体系,裂缝发育带是有利储层分布带,火山岩所处的构造位置决定了裂缝的发育程度。埋藏期系统处于封闭体系,是储集空间重新分布的主要时期,成岩作用改变储层三维空间展布位置,酸性流体的溶蚀作用及后期充填作用,导致火山岩体内部储层非均质性明显。  相似文献   

11.
苏里格气田西部盒8段储层成岩作用及其演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揭示苏里格气田西部下二叠统石盒子组第8段(简称盒8段)相对优质储层的时空展布规律并给储层预测提供依据,基于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光衍射和电子探针等分析化验资料,对盒8段储层的成岩作用及其演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认为:①盒8段储层岩石类型主要为岩屑石英砂岩,其次为石英砂岩,碎屑颗粒组合具有高石英、高岩屑、低长石的特点,填隙物以杂基和硅质为主;②该储层经历的成岩作用中,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交代蚀变作用对孔隙发育主要起到破坏性影响;溶蚀作用和破裂作用主要对孔隙发育起建设性作用,特别是溶蚀作用形成的大量次生孔,成为主要储集空间;③胶结压实相与强溶蚀相组合为最有利的储层发育区,胶结压实相与中等溶蚀相组合属于较有利储集层发育区,相对优质储层主要发育于冲积平原的主河道和三角洲平原的分流河道上且与溶蚀作用所形成的次生孔的分布及胶结物的类型、含量有着紧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川西坳陷中段丰谷-合兴场地区须家河组四段钙屑砂岩储层为典型的致密化砂岩储层。为深入了 解其致密化原因,综合大量岩心、薄片资料,并辅之以各种分析化验资料详细分析了其储层特征及物性影 响因素。研究表明:钙屑砂岩储层以细-中粒碳酸盐岩岩屑含量高为典型特征,分选性以中等-好为主, 磨圆度中等,多呈次圆-次棱角状,颗粒间以点-线接触为主,胶结方式以孔隙-接触式为主;次生孔隙是 主要的储集空间,储层物性差,属特低渗、致密储层。储层物性主要受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等综合影响:沉 积作用在宏观上控制着储层物性,水下分流河道是形成有利储层的主要相带;强烈的压实作用和钙质胶 结作用是导致储层致密化的重要原因,而高岭石胶结作用对储层有一定的建设性作用,溶蚀作用是使储 集物性改善的主要原因;裂缝对改善储层物性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四川盆地元坝地区须家河组三段多口井测试获得中-高产工业气流,具有良好勘探开发潜力,但其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不明确。利用岩心、薄片及分析化验资料对研究区储层岩石类型、储集空间、物性及发育控制因素进行综合研究。研究认为:储层岩石类型以钙屑砂岩和灰质砾岩为主,具有“石英、长石含量低,碳酸盐岩屑(碳酸盐砾)含量高”的特征。储集空间以粒间溶孔、粒内溶孔及裂缝为主,钙屑砂岩与灰质砾岩储层差异明显。钙屑砂岩为裂缝-孔隙型储层,而灰质砾岩为孔隙-裂缝型储层,物性总体较差,具有低孔、低渗的特征。储层发育主要受沉积微相、岩石类型、溶蚀作用及裂缝共同控制。有利沉积微相及岩石类型是优质储层发育的基础,溶蚀作用及裂缝是优质储层发育的关键。水下分流主河道中-粗粒钙屑砂岩为最有利岩相,高含量钙屑组分在后期溶蚀作用及裂缝改造下易形成优质储层。  相似文献   

14.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砂岩储层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根据134口井的岩石学、物性等资料,较系统地描述了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砂岩储层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该组发育须二段、须四段和须六段3套厚层砂岩,岩石类型主要以长石岩屑砂岩、岩屑长石石英砂岩、长石石英砂岩为主,以岩屑长石砂岩、岩屑砂岩和石英砂岩为辅,其岩石组份随物源的变化而变化,从须二段到须六段岩石中岩屑含量逐渐增多,其中长石岩屑砂岩为富气岩石类型;砂岩剩余原生粒间孔、粒间及粒内溶孔为主要储集空间,杂基孔和微裂缝为次要储集空间,剩余原生孔隙的发育程度决定了储层的基本储集性质,次生孔隙的发育决定了优质储层的发育;储层致密主要是由早期压实和晚期胶结作用造成,而溶蚀作用和绿泥石衬边则起到增大和保护孔隙的作用,为有利的成岩作用。  相似文献   

15.
利用野外观测、钻录井、薄片、常规测井等资料,综合分析川西南地区二叠系火山岩储层的特征及主控因素。结果表明:区内火山岩储层主要发育在火山熔岩和火山碎屑岩之中。火山熔岩的储集空间以气孔等原生孔和构造缝为主,孔隙度和渗透率较低,孔渗相关性差,为孔隙–裂缝型储层;火山碎屑岩的储集空间以气孔等原生孔和粒间扩大孔、微孔等次生孔隙为主,可见冷凝收缩缝,火山角砾岩和凝灰岩物性均优于火山熔岩,但孔渗相关性一般;熔结凝灰岩有较好的孔隙度和孔渗相关性,为孔隙型储层,储集性能优良。有利的岩性岩相是储层发育的基础,爆发相是储层发育最有利的相带;地表的风化(淋滤、溶蚀)作用对储层进行改造,次生溶蚀孔隙是最主要的储集空间;构造作用是储层形成的重要条件,构造作用形成的裂缝作为储集空间的同时也连通了火山岩中部分原生的孤立孔隙。  相似文献   

16.
石炭系火山岩是我国西部深部油气勘探新领域,在准噶尔盆地显示出广阔油气远景。针对盆地陆东地区火山岩储层岩心及露头样品地球化学分析、显微观察、扫描电镜和包裹体等综合研究,阐述了研究区火山岩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陆东地区石炭系发育一套低钾富钠碱性—亚碱性系火山岩,主要为爆发相火山角砾岩和凝灰岩、溢流相玄武岩和安山岩。火山岩储集空间主要为次生溶蚀孔缝型、孔隙—裂缝复合型,爆发相火山角砾岩、溢流相玄武岩和安山岩物性最好。有利储层区带主要为风化体淋滤带,其次为崩解带。淋滤带以风化淋滤作用、构造破裂作用和热液蚀变作用为主,特别是热液蚀变形成沸石或方解石充填对储层演化具有重要意  相似文献   

17.
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物性、压汞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对廊固凹陷WX0井区沙四段储层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WX0井区沙四段储层岩石类型主要为细粉长石砂岩,属于低孔特低渗储层,孔喉结构类型属于粗-中喉型,储层主要发育原生粒间孔隙,粒间(内)溶孔和裂缝较少。研究区储层经历了压实、溶蚀、胶结、交代等四种成岩作用,处于早成岩B期、晚成岩A期、晚成岩B期三个阶段。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是控制储层物性的主要因素,沉积作用控制有利的沉积相带,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砂坝是有利的油气聚集区,压实和胶结作用使储层物性变差,溶蚀作用产生次生孔隙,使储层孔渗变好。  相似文献   

18.
三叠盆地是非洲北部阿尔及利亚的大型复合含油气盆地,油气成藏条件优越。 三叠系 Tagi 组和奥陶系 Hamra 组砂岩为该区的主要储层,研究其特征及控制因素对该地区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结合区域地质资料,通过岩心和薄片的观察对三叠盆地 H 区块 Tagi 组和 Hamra 组砂岩储层的岩石学特征、沉积相特征、物性特征、微观孔隙类型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研究区 Tagi 组主要发育河流相石英砂岩和岩屑石英砂岩,结构成熟度和成分成熟度均为中等,储集空间以粒间孔和粒间溶蚀孔为主; Hamra 组发育滨岸相石英砂岩和长石石英砂岩,结构成熟度和成分成熟度均较高,储集空间主要为溶蚀作用产生的裂缝和少量的溶蚀孔。 物性数据显示这 2 套储层均为特低孔、特低渗和低孔、低渗储层。 Tagi 组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是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对其具有一定的改造作用;Hamra 组储层主控因素为溶蚀作用。 预测该区三叠系 Tagi-2 段是优质储层发育的层段,勘探潜力极大。  相似文献   

19.
渤海湾盆地北大港潜山中浅层碎屑岩储层已成了重要的油气资源潜力层段,需进一步探究碎屑岩储层的特征及其发育主控因素。利用研究区中生界的岩心、岩屑、薄片、X-射线衍射、压汞及扫描电镜等实验分析测试资料,结合目的层段碎屑岩储层的岩石学特征、主要的成岩作用及储集空间特征,对研究区中生界碎屑岩储层特征及发育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中生界碎屑岩储层以岩屑质长石砂岩和长石质岩屑砂岩为主,发育少量的岩屑砂岩和长石砂岩。储层成因过程中主要发生了压实、胶结、溶蚀和交代作用;储层压实率为21.49%~56.63%,平均为34.35%,属于中等压实-强压实阶段;储层以次生的溶蚀孔隙为主,原生孔隙及裂缝发育占比较少;储层总体表现为低孔、低渗的特点,但部分井区存在高孔、高渗层段。储层发育主要受控于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和构造作用。研究区中生界碎屑岩储层富砂段优势相(带)不明显,分选系数对储层孔隙大小的影响大于岩石粒度的影响;差异压实形成的异常高压是优质储层形成重要因素,溶蚀作用形成的次生孔隙是研究层段碎屑岩储层发育的关键;构造作用造成研究区中生界地层的快速埋深和形成的斜坡为各类优质储层的发育提供了条件和场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