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框图题是推断题的一种,相对于推断题来说,框图题减少了文字表述,结构紧凑,关系明确,包容的信息多,因而成为近年中考和初中化学竞赛的热点题型.一、解框图题的基础1知识到位.必须牢固掌握初中化学中有关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了解常见物质的色、味、态,尤其要熟悉现象明显的化学反应.2思维到位.准确理解题给信息,既能顺向思维,又能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会分析,会找切入点,由切入点向外辐射,逐层展开.二、解框图题的技巧1提取信息.通过阅读题意,尽可能多的罗列出题给信息,并能对已有的知识作出相应的调用、迁移、转换、重组.2找切入点.即找…  相似文献   

3.
推理能力是高考测试的五项能力之一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看 ,物质推断题成了每年高考中考查推理能力的保留题型 .《考试大纲》中对推理能力是这样界定的 :“通常根据已知的知识和题目给定的事实和条件 ,抽象、归纳相关信息 ,对自然科学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 ,得出正确的结论或做出正确的判断 ,并能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 .分析今年高考题中的物质推断题 ,主要可分成选择型推断题、文字叙述型推断题、框图型推断题等三类 .一、选择型推断题【例 1】  [全国理综卷 (Ⅲ )第 9题 ]有一种白色粉末由等质量的两种物质混合而成 ,分别取适量…  相似文献   

4.
1994年高考第24题:用三棱镜做测定玻璃折射率的实验。先在白纸上放好三棱镜,在棱镜的一侧插上两枚大头针P_1和P_2,然后在棱镜的另一侧观察,调整视线使P_1的像被P_2挡住。接着在眼睛所在的一侧插两枚大头针P_3、P_4。使P_3挡住P_1、P_2的像,P_4挡住P_3和P_1、P_2的像,在纸上标出的大头针位置和三棱镜轮  相似文献   

5.
例1.有电压未知但保持不变的电源、最大阻值已知的滑动变阻器R、电压表、电流表和待测电阻Rr各一个,开关两个,导线若干。请选择适当器材,按要求在虚框中画出三种测RI电阻值的电路图。要求:在同一种电路中,电表位置固定不动。  相似文献   

6.
应用光的反射定律作图,最基本的情形有三种:1.已知入射光线和反射面,求作反射光线;2.已知反射光线和反射面,求作入射光线;3.已知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求作反射面.某地的一道中考模拟题,就是一个应用光的反射定律的作图题:如图1所示,入射光线AO射到平面镜M上,过B点处放一平面镜N,使由平面镜N反射回来的光线,再由平面镜M沿OA方向反射出去,请画出平面镜N的位置.分析 题目要求画出平面镜N的位置,属前面所述的第三种情形,这就要找到关于平面镜N的对应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由题目条件知,平面镜N上的入射…  相似文献   

7.
1999年天津市中考数学试卷中第29题是作图题: 请找出下图中圆的圆心,并写出你找圆心的方法.(不要求证明)(原题图见本期第39页) 从考生们考后的谈话中可以体会到这道题出得很活,它考查了不同层次的考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里既有对圆的有关性质定理的理解,又有对基本作图内容的考查,现将图形略去,谈一谈学生的不同解法及其分析。  相似文献   

8.
题目某同学按如图a、图b所示的电路分别进行实验,在这两个电路中,电阻R1、R2为不同的定值电阻.实验时,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位置,得到的实验数据如表1、表2所示.问题:(1)对电路和表格进行比较分析可知,表1中的实验数据是根据图(选填“a”或“b”)所示的电路图进行实验测得的.(2)已知表1、表2中各有一个记录数据有错,指出各是第几次数据有错,并加以纠正.(3)两定值电阻R1∶R2=.(4)分析(选填“图a”或“图b”)所示电路中电表与电表(填表中电表符号)的示数关系,可归纳出的结论是:当电阻(选…  相似文献   

9.
纵观2000年各地中考物理试卷,灵活多变的开放性试题多于往年.这类题不仅考查考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程度,更重要的是考查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开放性试题必须根据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进行发散思维,多角度地进行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结论.下面择其二例说明.  相似文献   

10.
有很多物理问题在数学处理时会遇到困难,我们可以尝试用Excel软件来解决问题.Mi-crosoft Office97或Office2000中的Excel软件是一种强大的数据统计、分析工具,能进行复杂的公式运算,能把数据快速、准确地以图像的方式形象地描述出来,为绘制物理图像和解决物理问题提供了简便易用的手段.同时,它是一种非编程数据处理工具软件,操作简单,易学易用,是学生解决某些物理问题的一种有效手段.下面用两个示例介绍如何利用Excel软件来解决力学极值问题,从而提供解决物理问题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考试》2007,(4)
生活中常见到的物体都是立体图形,要想更好地认识世间万物,必须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同时,良好的空间想象能力又是学好高中立体几何的基础。《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目标的数学思考部分对此提出如下要求:“在探索图形  相似文献   

12.
13.
14.
“扩展语句”是2000年《考试说明》中新增的一个考点,在师生的猜测和等待中,全国卷的第27题终于一显其庐山真面目。揣析此题,它从三方面考查了学生的能力,实属一道新颖灵活的好题。下面,笔者就此作一些粗浅的阐释。  相似文献   

15.
中考考查能力的试题除综合题外、近几年各省市又加大了阅读理解题的考察。这种题型的特点是通过阅读反映某一知识点的材料,要求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通过观察、归纳、探索和综合等推理过程得出结论。它重在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书面表达能力、随机应变能力、探索能力和思维的发散性。下面以河北省2004年中考题为例进行分析,以开阔同学们的视野。例(2004年河北省中考题)我们知道:由于圆  相似文献   

16.
题目 已知:矩形ABCD中,AB=2,E为BC边上一点,沿直线DE将矩形折叠,使C点落在AB边上的C′点处.过C′作C′H上DC,C′H分别交DE、DC于点G、H,连结CG、OC′。OC′交GE于点F.  相似文献   

17.
18.
在复习动量和能量的综合问题时,我给学生出了这样一道题目:如图1,一质量为M=2kg、高度为h=0.45m、倾角为θ=30°的斜面A静止于水平地面上,在斜面顶端有一质量为m=1kg的木块B,各接触面均光滑,木块由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下滑,当木块到达斜面底端时,木块和斜面的速度各是多大?  相似文献   

19.
路文柱 《物理教师》2010,31(3):62-63
在复习动量和能量的综合问题时,笔者给学生出了这样一道题目: 如图1,一质量为M=2k、高度为h=0.45m、倾角为θ=30°的斜面A静止于水平地面上,在斜面顶端有一质量为;m=1kg的木块B,各接触面均光滑,木块由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下滑,当木块到达斜面底端时,木块和斜面的速度各是多大?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