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核电厂热力系统设计需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尽量提高经济性。经济性的影响因素较多,包括技术成熟度、设备成熟度以及系统热经济性等。为了从热经济性的角度确定最优的快堆核电厂热力系统加热器配置,以俄方800 MW钠冷快堆热力系统为参考,基于热平衡分析法建立了适用于快堆核电厂的加热器、立式汽水分离再热器等设备的热力分析模型,进而开发了快堆核电厂热力系统热经济性分析程序,利用俄方设计计算值进行了程序验证。利用新开发的程序研究了不同加热器布置方案、给水焓升分配方案,确定了等焓降分配法的给水焓升分配方案热经济性最好。  相似文献   

2.
压水堆核电机组二回路热力系统热经济性的矩阵分析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现有压水堆核电机组二回路热经济性分析方法,结合等效热降算法、矩阵算法与常规热平衡算法,经过理论分析和数学推导,构建了核电机组二回路汽水分布方程,导出了适合压水堆核电机组二回路热力系统热经济性定量分析的矩阵分析方程.该方程的结构与压水堆核电机组二回路的热力系统一一对应,构造容易,各项含义明确.实例计算证明,本文所提理论模型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3.
《核动力工程》2017,(1):46-50
基于压水堆二回路热力系统热经济性定量分析理论,提出适用于M310核电机组的二回路热力系统变动后机组反应堆安全性分析计算方法。应用该方法对M310机组二回路两列高压加热器解列的事故工况进行了反应堆安全性分析计算,并与全范围模拟机的仿真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一致,说明本文提出的反应堆安全性分析计算方法是正确且准确的。  相似文献   

4.
结合核电汽轮机热力系统特点和实际运行情况,探索湿蒸汽区蒸汽焓值计算的不同方法,依据汽轮机制造厂设计数据和机组实时数据,采用假定湿蒸汽干度的方法,建立了汽轮发电机组运行经济性指标计算模型。对核电机组运行经济性指标进行在线连续监测,通过热力系统及设备运行数据分析,开展热力系统故障诊断方法的研究,可为查找和解决二回路热力系统实际运行中的能损问题提供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5.
核电机组热效率在线监测与诊断系统,应用于核电站热力系统回路的实时在线监测、计算和趋势跟踪,及时探测发现热力系统效率劣化的事件,诊断定位引起热力系统效率劣化的相关设备,给核电运维人员的运行、维修工作提供及时有效的技术支持。本文阐述了压水堆核电机组热效率在线监测与诊断系统的设计方案和技术要点。设计的系统方案能满足核电站热力系统回路的实时在线监测、计算和趋势跟踪,及时发现热力系统效率劣化的事件,诊断定位引起热力系统效率劣化的相关设备。  相似文献   

6.
核电汽轮机通流部分性能监测与故障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一个基于热力参数在线监测的核电汽轮机经济性分析与通流部分故障诊断系统。该系统避开了干度测量的困难.利用双重校验方法及基于故障机理的效率修正方法,初步解决了核电机组湿蒸汽汽轮机的热力计算问题。在此基础上.利用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基于部件特性参数变化征兆的故障诊断系统,经过检验.取得了满意的诊断效果。  相似文献   

7.
针对热电联产压水堆核电机组采用新蒸汽再热和对外供应两种不等价的能量-热能和电能的特点,导出了热电联产压水堆机组二回路的热经济指标转换系数。利用该转换系数建立热电联产压水堆二回路热力系统的经济性定量分析数学模型,同时使热电联产压水堆机组二回路的经济性诊断方法与纯发电压水堆机组的诊断方法得以安全统一。实例计算证明,本文所提理论模型准确、可靠、简捷。  相似文献   

8.
应用的概念对压水堆核电站热力系统进行热力分析,指出系统中能量损失的部位、数量及造成损失的主要原因,提出并分析了提高压水堆核电站经济性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9.
应用热平衡法建立了堆芯及回路间的换热模型,计算了其换热量及热损失。用等效焓降法建立了蒸汽动力转换系统的数学模型,开发了中国实验快堆(CEFR)发电能力计算分析软件,并利用40%额定功率首次并网发电的实验数据对程序进行了验证。利用开发的程序定量分析了导致实际发电能力与理论发电能力偏差的原因,并对CEFR 100%额定功率时的发电能力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若三回路热力系统能满足100%额定功率的运行参数,则CEFR的电功率能够达到20 MW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0.
CEFR是中国第一座快中子实验反应堆,三回路承担了将核岛热能转换为电能的重要功能。其汽轮机组自从安装调试以来,经历了三次辅助蒸汽冲转试验及40%P0工况下并网发电试验,但是其额定功率热力性能一直无法得到验证。本文通过热力校核计算,验证了机组额定功率下的做功能力并得出了其热经济性,对快堆全厂热平衡计算有着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