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对汽车减振器的性能进行准确测量,设计出了一种能精确实现简谐运动的机械式减振器试验台,并运用MATLAB软件分别对该试验台的激振机构和飞轮建模,分析其动态特性.仿真结果表明,该试验台能实现精确的简谐激振运动,同时该仿真结果也为试验台的机械设计(如飞轮的设计、电机功率的选择等)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对汽车减振器的性能进行准确测量,设计出了一种能精确实现简谐运动的机械式减振器试验台,并运用MATLAB软件分别对该试验台的激振机构和飞轮建模,分析其动态特性。仿真结果表明,该试验台能实现精确的简谐激振运动,同时该仿真结果也为试验台的机械设计(如飞轮的设计、电机功率的选择等)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电液激振试验台是在振动机架上安装电液激振器,由激振器产生激振力,作用在实验对象的某一局部区域,使其产生强迫振动。该文根据液压马达的大功率、大扭矩的特点,提出了一种由马达驱动高频激振阀的新型电液激振试验台研究方法。该方法主要是通过液压马达对2D激振阀阀芯的旋转进行驱动,采用流量阀控制进入马达的流量达到控制阀芯转速的目的。应用流体动力学和系统动力学理论建立电液激振试验台数学模型,对建立的试验台进行实验研究,同时测得液压缸活塞输出的激振力波形。实验表明:该试验台可以大幅度地提高激振频率,达到1200Hz以上的激振频率,激振输出波形近似为一正弦波。马达驱动2D阀的新型电液激振试验台是提高液压振动的激振频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基于混沌激振冲击压实轮的动力学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以混沌激振器为激励设备的八边形冲击压路机压实轮的工作状态,建立机架-压实轮-土壤的动力学模型,借助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对其压实过程进行数值仿真,对压实轮系统振动特性进行混沌识别,探讨不同路面条件和激振频率下的工作轮运动规律.仿真结果对混沌激振器在冲击压路机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基于并联机构中运动副存在间隙而使得激振台在高频激振的情况下运动无法传递的问题,提出了运用柔性万向节代替普通万向节的并联机构激振台。在ADMAS中建立柔性关节激振平台的虚拟样机模型,通过仿真验证并联机构柔性激振台的可行性。并对普通万向节测试其运动输出。  相似文献   

6.
液压激振系统是飞机起落架半物理仿真地面滑行试验台的核心环节之一,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每一次试验的成功与否。本文采用目前先进的EASY5软件对试验台液压系统进行建模并仿真,仿真结果与实际运行情况基本吻合,该研究结果为试验台液压系统的设计、试验和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基于Adams的惯性式振动沉拔桩机的运动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振动沉拔桩机是随着振动机械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振动沉拔桩机的主要参数包括:激振器振幅、激振器激振频率、激振器偏心力矩、激振力、参振重量、振动功率和沉桩速度.建立三维可视化模型,基于运动仿真分析软件Adams,在三维虚拟模型的基础上制成仿真动画进行演示,逐步改变初始参数,在不同初始状态下,通过得到的桩机各运动轨迹等相关曲线来分析各部件的位移、速度、加速度以及能量等的情况,从而找到结构参数不合理的地方,做到桩机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8.
液压激振试验台系统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一个用于汽车车厢振动试验的激振试验台为例,简要介绍了液压式激振试验台的工作原理和特点;给出了试验台液压系统、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和具体设计参数;根据分析与测试结果对试验台的换向冲击问题提出了简单可行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建立含参激多自由度轧机传动系统非线性扭振动力学模型,通过坐标变换将非线性方程组解耦成独立方程,应用Melnikov函数法给出谐波周期扰动力矩下系统出现混沌运动的条件。以某厂1780轧机传动系统为实际算例,将其简化成4自由度非线性扭振模型,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对系统在电机扰动力矩、非线性刚度以及非线性阻尼影响下的分岔行为和混沌运动进行研究。运用分岔图、最大Lyapunov指数方法、相轨迹和Poincaré截面图对系统的全局动力学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电机扰动力矩、非线性刚度以及非线性阻尼在一定范围变化时系统由周期倍化分岔、准周期运动直至混沌运动,同时出现间歇混沌现象。通过分析揭示了非线性扭振系统存在着复杂的分岔结构和混沌运动,为深入研究轧机传动系统非线性动力学行为的全局性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利用Solid Worksd建立风机三维模型,然后利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对风机进行强度和模态的仿真计算,结合风机激振频率,对风机共振做出评价,并通过扫频试验台对风机进行扫频验证仿真结果。为避免风机共振的产生,对风机结构进行优化,提高风机刚度,以避开风机激振频率,从而达到改善风机振动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