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亚梅  方福云 《吉林医学》2013,34(19):3923-3924
目的:探讨导致急诊手术患者静脉输液不畅的原因与护理对策。方法:对1 977例急诊手术患者的静脉输液进行临床观察,分析引起输液不畅的原因,实施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静脉输液不畅与精神因素、管道扭曲、受压或打折、血管痉挛、血循环受阻等有关。结论:积极查找静脉输液不畅的原因,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减少了手术中静脉输液的重复穿刺,为急诊手术的顺利进行赢得宝贵时间。  相似文献   

2.
肖慈英  盛冬梅  柳蓉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20):2543-2544
目的:提高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的手术配合质量。方法:收集我院2005~2010年开展的60例该项手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术中患者体征平稳、输液通畅固定,体位摆放正确、舒适安全,无压伤、灼伤及神经损伤,视野清晰。术前、术后物品清点齐全,无遗漏,配合及时准确,严格无菌操作。麻醉苏醒期无坠床,无管道脱落,输液无外漏,与病房护士交接清楚。结论:熟悉、准确的手术配合是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3.
王金荣  魏荣华 《中原医刊》2004,31(23):62-62
大量失血性休克治疗最基本和最主要的措施是输液补充血容量复苏,由于静脉弹性差,周围循环不良致静脉穿刺困难,手术中输血输液量大,用药次数多,术中躁动有时要反复注射,术中同时建立2条甚至3条输液通道,给患者带来了痛苦,也给护士增加了劳动强度,我院自2000年1月起,在重症休克患者手术中应用颈外静脉置管加三通及延长管建立静脉输液通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静脉输液是临床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传统的加药法是常规消毒瓶塞将药物加入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溶液中静脉输入。目前,我院这两种溶液均为袋装,术中有时根据手术需要须将药物加入液体中点滴输入,由于是袋装液,操作不方便。在临床实践工作中,我们采用从滴壶侧孔处加药,此法操作简便易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将改装后的打气筒应用于静脉输液实践教学的效果。方法以我校护理专业2014级本科240名学生作为对照组,2015级本科310名学生作为实验组。对照组两次课均用两条新的一次性输液器练习静脉输液法,用过的输液器悬挂流尽液体后再次使用;实验组只用一条新的输液器练习静脉输液法,用过的输液器用打气筒冲尽输液管内液体后再次使用。以期末静脉输液操作考核成绩和排气环节扣分作为指标比较两种方法的效果,同时调查实验组学生打气筒使用情况。结果两组学生静脉输液操作考试成绩差异有显著性(P=0.001),排气环节扣分值差异无显著性(P=0.227)。实验组排气顺利者占23.4%,有时顺利有时不顺利者占60.6%,不顺利者占16.0%。结论利用打气筒将一次性输液器管道内液体排出的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静脉输液法练习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手术病人输液的护理操作技巧。方法通过对临床3000多例手术病人输液技术的操作与 观察。结果通过对输液技术的观察,得出此方法。在输液护理操作过程中能很好地配合术中用药,使手术 在静脉输液的安全保障下顺利进行。结论娴熟的输液护理操作技术为保证术中病人生命体征平稳提供了有 效的保障。为挽救病人赢得宝贵时间,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7.
前言目前对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外科治疗广泛地进行,最近由于麻醉、输液、抗菌素、手术技巧、术前术后管理等的进步,手术死亡率是极低,但是,胃十二指肠溃疡的手术有时伴有各种各样的障碍,无疑地还要再次手术的情况也不少。  相似文献   

8.
<正>根据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1]要求,输液止血带、氧气湿化瓶、雾化吸入器、呼吸机管道及配件等医用器材必须消毒晾干后干燥保存或灭菌,以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由于这些物品在浸泡消毒过程中,管道迂回(呼吸机管道)存在二次污染问题,同  相似文献   

9.
<正> 手术时俯卧位因管理上较为复杂,故临床上并不常用,只在腰背,下肢屈面或术式需要时选用。我院自1993~1995年于俯卧位下共施行各部位手术35例,其中男27例,女8例。手术时间最短10分钟,最长6小时30分。本组病例中共发生不良反应(头昏,恶心呼吸抑制)7例,躁动、肢痛、血压下降30mmHg以上,输液管道脱落13例。现就围术期的护理浅谈个人的体会。  相似文献   

10.
动物实验中常用到输液,对大鼠的长期输液设备往往没有统一标准。让大鼠在自由状态下能达到长期输液目的,国内外也进行过一些报道,利用就近取材和减少手术的创伤程度等原因,对大鼠在自由体态下既能进行长期补液又可减少术中创伤,而对输液装置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11.
食管癌的发病率近几年来有上升趋势,已占人体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第二位.我院自2006年至2007年共开展中晚期食管癌根治手术15例,现将术后护理报告如下. 一 术后1~3天的护理 食管癌术后病势险重,输液量大,治疗管道多,医生又要随时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计划.因此术后1~3天应派专人护理,在专护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降低输液管道压力用于小儿静脉穿刺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0例患儿按照首日输液和次日输液分别采用常规法与直接降低输液瓶和将注射泵与患者水平,两种不同的输液方法进行输液。结果两种方法在穿刺成功率方面有显著差异。结论降低输液管道压力进行穿刺,当针头进入血管后血液易回流,穿刺成功好判断,避免了重复穿刺,减轻了患儿痛苦,避免护患矛盾和减轻护士心理压力,提高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故障现象按ON/OFF CHARGE键,显示F-38. 故障检测根据故障代码表提示,F-38故障出于输液管道检测电路.应检查CN803的连接情况,必要时更换FSR.  相似文献   

14.
潘百强  陆文静 《华夏医学》2000,13(5):692-692
以往术中输液多应用 5~ 12号普通头皮针 ,有时在穿刺中或术中加压输液输血以及患者体位变动时穿刺部位易出现渗漏、肿胀而影响输液。对此 ,我院于 1997年 4月起对手术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进行术中输液 ,获得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共 2 6 0例 ,年龄 3~ 6 7岁。选用贝朗医疗有限公司生产的带注药口的静脉留置针 ,该针由不锈钢针芯、聚四氟乙烯外套管、注射口及保护帽、针翼、针翘、回血室及回血室座塞组成。其注射口下面为单向阀 ,在注射压力下开启 ,注射完毕即自动关闭。该针规格为 14~ 2 2 G,套管…  相似文献   

15.
妇科腹腔镜中转开腹2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腔镜手术因其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急性应激反应轻、术后镇痛用药及静脉输液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在妇科疾病中应用日益广泛,但术中有时因意外情况发生,仍需中转为开腹完成手术。现将我院1997年7月~2003年12月腹腔镜中转开腹病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加压输液袋在有创血压监测中的应用.方法:将肝素盐水置于加压输液袋内,将加压输液袋充气≥300 mmHg时,通过压力传感器自动以3 mL/h的速度缓慢滴入,从而观察动脉管路血液返流率、血栓发生率、管道的污染率、栓塞发生率等.结果:使用加压输液袋显著降低了上述发生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有创血压监测中应用加压输液袋,可以降低血液返流率、血栓发生率、管道污染率、栓塞发生率,同时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17.
高压舱内静脉输液方法的改进许丰(附属弋矶山医院高压氧治疗中心)高压氧治疗疾病已广泛用于临床。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高压氧除治疗一般缺氧性疾病外,还可在高压氧下进行手术和抢救重危病人,这些都离不开静脉输液。高压氧舱内由于压力变化,输液器具与常压下的输液有...  相似文献   

18.
ICU患者输液安全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ICU危重病人输液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如人员,输液用具,药物、输液泵使用,管道维护,转运病人,输液相关性感染等等,规范操作流程,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并认真落实,确保危重病人输液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总结院前急救转送途中静脉输液常见问题的预防及有效对策.方法 对572例院前急救转送途中静脉输液出现的问题与处理经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输液管下段中出现空气25例,输液针头滑脱18例,快速输液受限8例,输液管道扭曲脱落4例.经相应处理仅14例需重新穿刺外,其余输液过程顺利.结论 操作者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并严格遵守重症监护制度是预防问题发生的关键,同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提出有效的护理对策,保证转运过程中静脉输液的顺利进行,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同时也提高了院前急救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行输液港植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行输液港植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经锁骨下静脉植入输液港,成功率100.O%:无气胸,锁骨下动脉损伤等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植入输液港成功率高、安全有效,同时可减轻患者反复血管穿刺的痛苦,降低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