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药配合针灸治疗肩周炎5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配合针灸联合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我院58例肩周炎患者,取太阳、阳明经穴为主,配合局部取穴和经验效穴针灸,辅助温经散寒、通络止痛、活血化瘀之中药汤剂调治。结果:58例患者中,治愈32例,显效18例,好转5例,无效3例。结论:太阳、阳明经取穴配合局部、经验效穴,辅以温经宣痹汤是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现代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取穴规律,为临床取穴提供依据和思路。方法:查阅近5年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相关临床文献,对检索结果进行整理、分析、归纳。结果:共纳入542篇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文献,涉及119个穴位,合4356频次。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取穴应重视足经和阳经的使用,重视局部取穴与远端取穴相结合,局部以腰部背俞穴为主,远端以下肢五输穴、下合穴及八会穴为主。从经络角度而言以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督脉为主;从腧穴角度而言,以环跳、委中、腰夹脊、阳陵泉、肾俞、昆仑、承山等为主。  相似文献   

3.
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对2004~2008年期间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所收录的核心期刊文献中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所涉及的腧穴进行统计分析、整理并总结文献中针灸处方、腧穴频次、腧穴分布及组方关系。结果显示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穴以循经取穴为主,并配合局部取穴,主要选取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少阳胆经的腧穴,腧穴选择主要为五输穴及下合穴,委中、阳陵泉、环跳、华佗夹脊穴是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最常用的腧穴。数据挖掘结果反映出的取穴规律和特点与针灸临床理论的一般规律和特点基本相符,表明数据挖掘技术用于针灸处方用穴和配伍规律的研究是较合理可行的,分析结果可为针灸临床选穴提供相当程度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查经取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非随机同期对照试验方法分为两组。查经取穴组腰部查经取督脉、椎旁、足太阳膀胱经压痛点并配合患侧下肢辨经取穴。膀胱经穴组腰部取双侧膀胱经穴及患侧秩边、环跳、阳陵泉、承山。采用改良的日本骨科学会下腰痛评分系统(JOA)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观察。结果:查经取穴组总有效率98.4%,膀胱经穴组总有效率83.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查经取穴组临床疗效优于膀胱经穴组。结论:腰部查经取穴配合患侧下肢辨经取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优于常规取膀胱经穴。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古典文献及现代文献中补肾活血法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处方取穴规律。方法:选取《针灸大成》和2008—2018年期间现代期刊中补肾活血法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处方289例,利用Office 2010处理数据,进行数据挖掘,所用腧穴应用数据分析软件IBM SPSS Modeler 18.0分别对腧穴频数、分部归经、特定穴(以及阿是穴、奇穴)分类、关联规则及复杂网络等进行分析。结果:取穴频数前六位分别是环跳、委中、肾俞、阳陵泉、腰夹脊、昆仑。分部取穴以下肢部和腰骶部腧穴使用频次为最多。选用腧穴归经主要为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督脉、足阳明胃经等。选穴以特定穴为主,奇穴、阿是穴为辅,特定穴中又以五输穴为主,背俞穴、交会穴次之。常用膀胱经与胆经的腧穴配伍,针灸核心处方为环跳、委中、阳陵泉、肾俞、腰夹脊、昆仑、承山、秩边。结论:补肾活血法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更加重视活血法的应用,首选足太阳膀胱经,以局部取穴为主,循经取穴为辅。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现代文献的分析,总结穴位贴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选穴规律。为穴位贴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选取腧穴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国内三大中文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维普数据库中穴位贴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在1986—2017年收录的相关文献。建立穴位贴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数据库,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对选穴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分析发现,现代医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选取的腧穴主要为肾俞、环跳、阳陵泉和委中;选取腧穴所属经脉主要为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和督脉;选取腧穴所在部位主要为下肢部;选取特定穴主要为背俞穴、五输穴和下合穴。结论:穴位贴敷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操作简单,效果明显。临床选穴遵循局部取穴配合远端取穴和循经取穴,重用特定穴,且以所在病变部位为主的选穴规律特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深刺阿是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分为2组。阿是穴组腰部取督脉、椎旁、足太阳膀胱经阿是穴深刺并配合患侧下肢辨经取穴。夹脊穴组腰部取双侧腰夹脊穴及患侧承山、阳陵泉、环跳、秩边。采用改良的日本骨科学会下腰痛评分系统及视觉模拟评分法分别观察。结果阿是穴组总有效率96.7%,夹脊穴组总有效率8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阿是穴组临床疗效优于夹脊穴组。结论深刺腰部阿是穴可以在局部形成较大的有效刺激量,配合患侧下肢辨经取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盖晓丽 《河南中医》2024,(2):184-188
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以腰部疼痛伴下肢后、外侧疼痛、麻木、不适为主症,从经络循行上来看,主要与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相关,故常规针灸治疗多以局部取穴、循经取穴为主,选取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腧穴,或是利用奇穴的特殊作用使用单穴治疗。由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往往涉及腰部及下肢症状,病变范围广泛,除了与以上经脉有关外,还与奇经八脉中的督脉、阳跷脉、阳维脉、带脉相关。基于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表现,在常规取穴的基础上,立足经络辨证,依据奇经八脉理论,足太阳经型选取申脉—后溪穴组、足少阳经型选取足临泣—外关穴组配伍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针刺时,强调要先针下肢穴,后取上肢穴。故笔者在临床针刺申脉—后溪穴组时要先取申脉,后取后溪;针刺足临泣—外关穴组时要先取足临泣,后取外关。针刺时宜先针刺八脉交会穴,后针刺常规穴。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针灸配合中药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12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70例予以针灸治疗,观察组58例配合中药熏蒸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与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83%)比对照组(70.00%)高,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行针灸联合中药熏蒸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配合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2017年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针灸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药熏蒸配合针灸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熏蒸配合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借助于数据挖掘技术总结方剑乔教授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选穴规律。方法:收集方教授治疗的2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计230诊次的针灸处方资料,采用数据挖掘软件对处方中的腧穴进行统计、关联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分析出有关各个腧穴的使用频次、分布、归经及不同腧穴间的关联情况、聚类情况,频次分析结果显示共涉及28个穴位,出现总频次1569次,其中选用频率较高的腧穴依次为腰夹脊、大肠俞、肾俞、昆仑、秩边、环中;主穴主要分属于足太阳膀胱经、经外奇穴和足少阳胆经;相关性最高的为肾俞-昆仑-腰夹脊-大肠俞;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可得出4个有效聚类群,其中以肾俞、昆仑、腰夹脊、大肠俞为重点穴,循经辨证取穴。结论:数据挖据分析结果较为客观地反映了方教授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选穴规律——多选用足太阳膀胱经、经外奇穴、足少阳胆经腧穴和腰背部腧穴;针灸处方以肾俞、昆仑、腰夹脊、大肠俞为主穴。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初步观察火针治疗足太阳经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将112例足太阳经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6例,常规针灸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腧穴治疗,火针组给予火针治疗,每周2次,疗程4周。观察两组治疗主要症状和疼痛评分和改良日本骨科学会下腰痛评分。结果:火针组总有效率为89.29%,常规针灸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21%,两组临床总疗效比较,经χ2检验,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火针治疗足太阳经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良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针灸配合中药离子透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选取12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70例与观察组58例,对照组患者予以中药离子透入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针灸配合中药离子透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复发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83%,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复发率为1.72%,低于对照组的1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配合中药离子透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0例江阴市中医院(214400)俞勤龙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近年来我们运用局部密针配合循经取穴的治疗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0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均为青壮年,年龄30~45...  相似文献   

15.
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寻有效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针灸治疗方法。方法:14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78例,对照组70例。观察组给予针刺配合温针灸治疗,主穴取突出节段及上下节段之夹脊穴、委中;配穴取太阳经之秩边、承扶、殷门、承山、昆仑和(或)少阳经之环跳、风市、阳陵泉、悬钟及阿是穴等。以上穴位除委中外均行温针灸,每天治疗1次。对照组取穴、针刺法同观察组,只针刺不施灸,每天治疗1次。分别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观察组愈显率90.03%,对照组愈显率65.7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温针灸夹脊穴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药配合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0例,分为采用西药配合针灸及中药配合针灸治疗,比较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配合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辨证取穴配合手法整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5例,以针灸推拿为主进行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结果。结果:临床总有效率为90.7%。结论:辨证取穴配合推拿整复可疏通经络、调理筋脉、滑利关节,改变突出椎间盘与神经根的关系,解除神经根压迫,从而治愈腰椎间盘突出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手法推拿配合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手法推拿配合中药治疗。结果 5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过推拿手法配合中药治疗之后,临床治愈38例,好转1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11%,疗效满意。结论中医手法推拿和中药热敷、口服的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9.
腰椎间盘突出症针灸治疗的研究近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综述腰椎间盘突出症针灸治疗近五年的研究近况.方法:按取穴特点、针法灸法、临床评估指标三方面进行综述.结果:针灸治疗腰推间盘突出症患者取穴以局部夹脊穴和阿是穴为主,循经辨证配穴为辅;针法灸法以综合针灸为主,至少需持续治疗10次以上;可在疾病诊断疗效标准的基础上适当选用X光片、B超、血液流变学、肌电图、McGill疼痛量表、VAS视觉模拟评分或Jane Scott的目测疼痛分数尺进行临床疗效评估.结论:针灸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治疗中有广泛且重要的应用.如何能有效且长期有效地治疗本病,将是针灸治疗本病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腰椎间盘突出症(LDH)属于中国传统医学"痹证"、"腰腿痛"范畴。针灸疗法用于治疗"腰腿痛"历史悠久,疗效确切,操作选穴多样。方法通过文献检索CNKI"腰椎间盘突出症"、"针刺"相关文章,抽取其中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穴方法、取穴原理、穴位操作等相关内容,进行综合。结果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选穴多以夹脊穴及患侧下肢足太阳、阳明、少阳为主,同时有对风府、大杼、委中等单个穴位的重视,以及近代发展的腕踝针相关穴位的使用,经过适当的操作手法,疗效显著,值得发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