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壳聚糖纳米粒作为基因载体的研究:粒径对转染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杨晓容  宗莉  袁喜英 《药学学报》2007,42(7):774-779
研究粒径对壳聚糖(chitosan,CS)纳米粒介导的转染效率的影响。通过调整CS溶液加入质粒基因(plasmid DNA,pDNA)溶液的速度和涡旋时间制备250,580和1 300 nm粒径pDNA/CS纳米粒,研究粒径对CS介导的细胞转染效率的影响。为深入探讨粒径对转染效率的影响,考察了3种粒径pDNA/CS纳米粒的药剂学性质,对抗核酸酶作用和细胞对纳米粒的吸附和摄取行为。结果表明:本文制备的3种粒径纳米粒的药剂学性质和凝聚pDNA的能力等特性基本无差别,均能有效保护pDNA免受核酸酶降解;在HEK293细胞中的转染效率无显著差异;与细胞共孵育4 h,流式细胞仪测定的三者细胞摄取率与摄取量相似;荧光显微图像显示3种粒径纳米粒均以小聚集体形式吸附于细胞表面,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图像显示直径约为2 μm小聚集体较易被细胞内吞入胞。因此粒径在250~1 300 nm中对壳聚糖纳米粒介导的细胞转染率基本无影响。  相似文献   

2.
壳聚糖纳米粒用作基因递送载体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黄伟  崔光华  贺俊峰  周旭  张强 《药学学报》2002,37(12):981-985
目的初步研究基因壳聚糖纳米粒的性质和转染活性。方法用复凝聚法制备纳米粒;用透射电镜观察形态;用纳米粒度分析仪测定粒径、多分散度和zeta电位;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基因包封率;用凝胶阻滞分析和荧光扫描测定基因在纳米粒中的位置;用体外基因转染实验定性评价纳米粒的转染活性。结果纳米粒形态多呈球形,平均粒径为218.9 nm,多分散度为0.276,zeta电位为+21.2 mV;基因包封率为99.6%;凝胶阻滞分析和荧光扫描表明基因几乎全部被包裹在纳米粒内部,表面吸附很少;体外基因转染实验表明基因壳聚糖纳米粒能够转染人胚胎肾细胞(HEK293)和肝癌细胞(HepG2),基因能够在这两种细胞中表达。结论壳聚糖纳米粒能将基因递送到细胞内并且基因能够表达,因此可以用作基因药物载体。  相似文献   

3.
目的制备人参皂苷Rg3温敏纳米粒,对其体外释药特性和对肝癌细胞的抑制作用进行研究。方法两亲性温敏聚合物作为药物载体,滴制法制备载药温敏纳米粒。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包封率为主要评价指标,温敏聚合物浓度、人参皂苷Rg3浓度和搅拌时间为考察因素,筛选纳米粒处方和工艺。体外释放曲线法研究37℃和42℃时温敏纳米粒的体外释放特征。MTT法(四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考察温敏纳米粒对HepG2肝癌细胞增生的抑制作用。结果优选处方及制备工艺为温敏聚合物,浓度为0.20 mg/m L,人参皂苷Rg3浓度为0.03 mg/m L,搅拌时间为2 h;温敏纳米粒呈类球形,包封率为78.43%±1.76%,平均粒径为(147.0±2.3)nm,平均Zeta电位为-14.6 m V(n=3)。体外释放结果表明,37℃时,3 h药物累积释放度为36.1%,24 h累积释放度为44.6%;42℃时,3 h累积释放度达54.1%,24 h累积释放率为83.0%。体外抑制结果显示,随着温敏纳米粒浓度从20μg/m L增加至180μg/m L,HepG2肝癌细胞成活率由69.8%下降至37.7%。结论人参皂苷Rg3温敏纳米粒处方和工艺合理可行,能达到随温度变化对药物释放起调释作用,对HepG2肝癌细胞具有较好的体外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载基因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及其相关性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目的制备壳聚糖载基因纳米粒,并对其体外相关性质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采用复凝聚法制备载基因纳米粒;用纳米粒度仪测量粒度分布、多分散性和Zeta电位;用透射电镜观察粒子的形态;用荧光分光光度法和比色法测定包封率和载药量,并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考察;用凝胶阻滞分析和电性结合分析对载药方式进行初步推测。结果所制备的载基因纳米粒形态规则,大多呈球形,平均粒径约150nm,PDI<0.2,Zeta电位约20mV;包封率大于90%,载药量约30%;凝胶阻滞和电性结合分析结果表明,pDNA与壳聚糖分子间可通过电性结合作用而完全结合。结论采用复凝聚法可制备粒度分布均匀,形态规则,具有较高包封率和载药量的载基因壳聚糖纳米粒;电性结合作用是载基因壳聚糖纳米粒载药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5.
《中国海洋药物》2011,30(2):19-24
目的为了提高藻酸双酯钠(PSS)口服制剂的稳定性及其生物利用度,制备藻酸双酯钠的口服纳米粒(PSS-NP),并对其理化性质、体外释药特性及其药效学进行考察。方法采用改进的双乳化溶剂蒸发法(W1/O/W2)制备藻酸双酯钠纳米粒并设计正交试验筛选最优处方;透射电镜观察纳米粒形态;粒度及表面电位分析仪测量纳米粒的粒径及zeta电位;氧瓶燃烧法测定载药纳米粒的包封率与载药量;超速离心法考察载药纳米粒的体外释药特性;正常小鼠灌胃给药测定降血糖效果。结果与结论优化的口服藻酸双酯钠纳米粒为规则的圆球形,其粒径大小为181.8 nm,包封率为75.80%,载药量为10.83%,zeta电位为-17.3 mV;12 h内PSS-NP累积释药百分率为60.37%;PSS-NP对正常小鼠具有显著的降血糖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优化薄膜-超声法制备芦丁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处方。方法以包封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优化法考察硬脂酸和大豆卵磷脂的用量、吐温-80和聚乙二醇-400的体积分数对包封率的影响,优选最佳处方。用透射电镜观察外观形态,用电位/纳米粒度分析仪分析纳米粒的粒径及Zeta电位,用透析法评价体外释药特征。结果以最佳处方制备的芦丁固体脂质纳米粒呈类球形,平均粒径为195.8±11nm,Zeta电位为-20.65±0.6mV,平均包封率为86.31%,72h体外累积释放87.32%。结论按最佳处方工艺制备的芦丁固体脂质纳米粒具有较高的包封率和较好的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制备共载阿霉素-碳点@磷酸钙脂质纳米粒(Doxorubicin-carbon dots@lipid coated calcium,DOX-CDs@LCP NPs),并对其载药性能及体外释药行为进行评价。方法采用反相微乳法制备DOX-CDs@LCP NPs,考察钙/磷比值,内水相pH值及搅拌速度对纳米粒外观的影响;并对阿霉素和碳点浓度对制剂载药量的影响进行考察。通过激光散射粒径测定仪测定粒径和电位,采用透射电镜表征纳米粒形态。同时以不含碳点的纳米粒(DOX@LCP NPs)作为对照。比较两种制剂在体外释药行为上的差异。结果 DOX-CDs@LCP NPs带有磷酸钙内核,外层有磷脂包裹,平均粒径为133.9 nm,zeta电位为-20 mV,包封率和载药量质量分数分别为(64.38±2.4)%、(12.22±0.53)%;在生理条件下,DOX-CDs@LCP能够延缓药物释放达29.9%;在酸性环境下,药物释放加速,累积释放量可达78%。结论 DOX-CDs@LCP NPs具有较高的载药量和体外释药性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制备供口服给药的胸腺五肽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thymopentin-poly lactic-co-glycolicacid;TP5-PLGA)纳米粒,并对纳米粒的物理性质进行考察。方法用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TP5-PLGA纳米粒,以包封率为评价指标,用L16(45)正交设计优选纳米粒制备的处方工艺条件,用HPLC法测定胸腺五肽的含量,用激光粒度仪测定纳米粒的粒径,用透射电镜观察纳米粒的形态,用动态透析法考察纳米粒的体外释药特征。结果正交设计确定纳米粒制备的最优处方工艺条件为胸腺五肽质量浓度50 g.L-1,载体材料PLGA质量浓度100 g.L-1,乳化剂PVA质量浓度20 g.L-1;优化处方与工艺制备的纳米粒为规整的圆球形,平均粒径为(150.3±9.6)nm,载药量与包封率分别为(2.403±0.066)%与(28.12±0.60)%;体外释药结果表明,前5 h药物释放(31.27±1.5)%,存在一定突释,4 d累积释药量为(43.60±2.3)%。结论以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为载体材料制备胸腺五肽纳米粒工艺简便,制剂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质和体外释药特征。  相似文献   

9.
多西紫杉醇白蛋白纳米粒的制备及体外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晓燕  平其能 《药学进展》2008,32(5):223-228
目的:制备多西紫杉醇白蛋白纳米粒,考察白蛋白和多西紫杉醇的处方量及乙醇加入量等因素对其形态、粒径、Zeta电位、收率、包封率、载药量和体外释药特性的影响,并对处方工艺进行优化。方法:采用去溶剂化-化学交联法制备多西紫杉醇白蛋白纳米粒,透射电镜观察纳米粒形态,马尔文激光粒度仪测定其粒径分布及Zeta电位,考马斯亮兰-酶标仪法测定纳米粒收率,HPLC法测定纳米粒包封率和载药量;以累积释药百分率为指标,通过方程拟合释药曲线,考察制剂的体外释药特性。处方优化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法,应用SA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优化处方制得的纳米粒为类球形,平均粒径65.3nm,Zeta电位-31.4mV,纳米粒收率95.0%,包封率74.3%,载药量4.65%,制剂24小时体外累积释药百分率为74.4%。结论:难溶性抗癌药物多西紫杉醇可以采用去溶剂化-化学交联法制备成白蛋白纳米粒,其粒径小,稳定性高,可显著提高多西紫杉醇在水相中的浓度。其优化处方中药物的释放显著慢于原料药磷酸盐缓冲溶液的释放,具有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制备盐酸伊立替康纳米粒,并对其纳米粒形态、粒径、包封率和释放进行评价。方法:采用沉淀法制备盐酸伊立替康纳米粒,以包封率作为考察指标,筛选最优处方。用透射电镜观察纳米粒形态,激光粒径测定仪测定粒径,凝胶过滤法测定药物的包封率,透析法考察体外释药特质。结果:盐酸伊立替康纳米粒形态规整,几呈球形,强度径为(193.5±2.5)nm,载药量为26.35%,包封率为(98.00±0.01)%,体外24h的累积释放率为62.09%,比水溶液释放慢。结论:通过优化处方和工艺,制备出的盐酸伊立替康纳米粒粒径均匀,包封率较高,体外释药具有缓释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