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ABO血型不合一直是肾移植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目前已有许多方法用于控制和避免ABO血型不合的移植排斥反应,延长移植肾的生存时间,保护移植肾的功能。这些方法有的已经在临床中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血浆置换或免疫吸附、脾切除术、免疫抑制剂等,有的尚处于研究阶段,如基因治疗、抗CD20单克隆抗体治疗等。本文就目前ABO血型不合肾移植的原理、主要的抗排斥反应措施的临床应用及评价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ABO血型障碍是抑制肾移植发展的主要因素,通过各种措施来控制和避免跨ABO血型肾移植术后的排斥反应,延长移植肾的存活时间,保护移植肾功能,有利于解决移植肾供体短缺的状况.本文就跨ABO血型肾移植的历史、抗排斥策略、优越性、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ABO血型不合的肾移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ABO血型不合的肾移植,打破了传统的配型原则,为解决移植肾供体缺乏问题提供了新途径,近几年已有很多成功的经验。本文就ABO血型不合肾移植的排异、免疫抑制治疗等有关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进行ABO血型不合的肾移植,打破了传统的配型原则,为解决移植肾供体缺乏问题提供了新途径,近几年已有很多成功的经验。本文就ABO血型不合肾移植的排异、免疫抑制治疗等有关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供受者ABO血型不合心脏移植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供受者ABO血型不合心脏移植受者临床资料,男性12例,女性4例,采用免疫诱导和环孢素+吗替麦考酚酯+泼尼松三联免疫抑制方案。结果移植后受者围手术期发生急性排斥反应3例(2例经产女性受者死亡),移植后2年发生急性排斥反应1例,感染4例。14例长期存活。未发现慢性移植物血管病。结论供受者ABO血型相容而不合的心脏移植临床疗效良好,但应慎重选择受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ABO血型不相容肾移植临床效果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2018年12月在我院施行的5例ABO血型不相容肾移植供受者的临床资料。基于受者初始血型抗体效价水平,采用利妥昔单抗、血浆置换和免疫抑制剂相结合的个体化脱敏治疗方案。结果:经个体化脱敏治疗,5例受者在肾移植手术当天血型抗体IgM、IgG效价水平均≤1∶8,其中4例于术后2周内未出现血型抗体效价反弹,患者肾功能顺利恢复至正常,同时在围手术期未出现明显凝血功能障碍;随访至今患者移植肾功能稳定。1例于术后第3天血型抗体效价出现反弹,考虑发生血型抗体导致的急性抗体介导排斥反应,临床综合治疗后效果差,于术后第9天行二次肾移植手术(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供肾,血型相容),随访至今移植肾功能稳定。结论:根据血型抗体效价水平采用利妥昔单抗、血浆置换和免疫抑制剂相结合的个体化脱敏治疗进行ABO血型不相容肾移植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双重滤过血浆置换(DFPP)清除ABO血型不合肝移植患者血型抗体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武警总医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行ABO血型不合肝移植受者18例,定为血型不合组。术前检测受者的抗A或抗B血型抗体滴度1∶16者行DFPP;另选取同期符合输血原则的肝移植受者2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ABO血型不合肝移植受者应用DFPP的抗体滴度、血液生化指标变化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血型不合组和对照组受者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和病死率。结果 18例患者中,15例术前抗A或抗B血型抗体滴度1∶16,行DFPP治疗。与DFPP前相比,DFPP后受者血型抗体滴度平均水平明显下降。血液生化检测发现,纤维蛋白原水平在DFPP后显著下降(P=0.0001)。20例次DFPP中,出现低血压3例次,出血3例次,恶心、呕吐1例次,管路凝血1例次,予对症治疗后好转。经DFPP处理过的血型不合组和对照组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和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DFPP能安全有效地降低血型抗体水平,减少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提高移植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ABO血型不合的肝移植治疗急性肝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状态下开展的3例(布加综合征患者1例,肝癌患者1例,重症乙型肝炎患者1例)ABO血型不合的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以四联免疫抑制剂抗排斥反应.结果 1例布加综合征患者术后相继出现肺部感染、脑桥髓鞘溶解症及急性排斥反应,经积极对症处理后缓解,现已存活14个月; 1例肝癌患者术后出现不可控制的感染,术后13 d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 1例重症乙型肝炎患者术后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给予持续肾脏替代疗法,肾功能恢复.结论 ABO血型不合的肝移植术后并发症多,通过加强围手术期管理和应用有效的免疫抑制方案,可提高ABO血型不合肝移植的疗效.在无合适供体的紧急情况下,ABO血型不合的肝移植可以作为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的一个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9.
肝移植已成为治疗终末期肝病患者的有效治疗手段,但器官短缺或急性肝功能衰竭时,供、受体ABO血型不合使相当多的患者失去救治机会.根据供/受体ABO血型配合情况,可将器官移植分为ABO血型相同、ABO血型相符和ABO血型不合.血型不合患者器官移植与同血型器官移植相比具有更高的的危险性.Reding等对70例急诊肝移植患者进行了观测,发现16例ABO血型不合患者移植肝的1年存活率仅为19%.另据Sanchez-Urdazpal等报道,18例ABO血型不合的肝移植者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发生率为82%(血型相符组为6%)、肝动脉血栓的发生率为24%、细胞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为65%(血型相符组为28%),患者1年存活率仅为44%(血型相符组为78%).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AB0血型不合的供肝肝移植后的临床治疗措施、疗效及预后.方法 2004年1月至2008年1月接受原位肝移植的2188例患者中,有16例为ABO血型不合的肝移植.术前及术后监测此16例患者的血液凝集素效价;术后采用四联免疫抑制方案抗排斥反应;术中有5例行脾切除.术后观察受者的肝功能、急性排斥反应、血管和胆道并发症及术后存活率.结果 患者围手术期死亡率为25%(4/16),半年存活率为75%(12/16),1年存活率为37.5%(6/16).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3例、感染5例、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和胆道并发症1例.结论 ABO血型不合的肝移植多在紧急状况下实施,患者预后不佳.通过术前及术后综合防治措施,可以减少术后排斥反应的发生.提高存活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ABO血型基因与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AR)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引物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PCR-SSP)技术检测2009年5月至2010年2月87例肾移植受者及其对应的48例供者ABO(A1、A2、B、O1、O2)血型基因,分析供受者ABO血型基因相合组与错配组受者AR发生、治疗及转归情况.结果 PCR-SSP测定ABO血型基因推定的表型和血清学方法测定ABO血型表型完全相符.供受者ABO血型基因相合组受者50例,发生AR 6例,经甲泼尼龙(MP)冲击治疗后临床逆转.ABO血型基因错配组受者37例,发生AR 11例,经MP冲击治疗后,临床逆转10例,周期性反复发生AR 1例.错配组与相合组受者AR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9.7%与12.0%,P<0.05).错配组1例A2O1血型基因受者接受A1O1血型基因供肾后,受者血清检测发现抗A1抗体,抗体效价IgG 1:64,IgM 1:16,移植术后3~10个月周期性反复发生AR,且周期逐渐变短,激素疗效逐渐降低,术后1年SCr达441μmol/L.结论 检测供受者HLA时同步检测ABO血型基因具有很强的可行性.A2血型基因受者适宜选择O型供肾.供受者ABO血型基因错配是介导肾移植术后AR的危险因素,检测供受者ABO血型基因,降低ABO血型基因错配率对预防AR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ABO血型不合肝移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供/受体ABO血型配合情况,可以将其分为ABO血型相同、ABO血型相符和ABO血型不合。数据统计表明:ABO血型不合肝移植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肝叶坏死和血管、胆道并发症均较血型相符者多。但是,肝脏作为一“免疫特惠器官”,对抗体介导的损伤有较好的耐受性,极少发生超急性排斥反应。匹兹堡UNOS肝移植登记处的资料显示,7000余例成人肝移植中ABO血型不合者占3%,在1500例小儿肝移植中占7%。在欧洲,8%的急诊肝移植为ABO血型不合。因此,在紧急或供体紧缺的情况下行ABO血型不合的肝移植已逐渐被接受。  相似文献   

13.
复习国外文章关于ABO血型不相同的肝脏移植在A2型供肝使用,移植肝出现受体类型的ABO组织血型抗原,C4d作用和临床治疗上的新进展。A2型供肝能较安全的用于血型不合肝移植,毛细血管内表达r-ABOAg可能是移植物内皮损害和修复的表现,C4d阳性对血型不同肝移植治疗策略上是很好的参考物,但缺乏特异性,采用包括多联免疫抑制药和肝内灌注等综合治疗方法能有效预防排斥反应且能取得良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ABO血型不合供肝在肝移植的应用对术后肝功能和预后的影响及围手术期的处理经验。方法分析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ABO血型不合供肝8例,随机选择同期ABO血型相合供肝1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监测肝移植术后受体肝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住重症监护病房(ICU)时间,排斥反应、胆道并发症、感染、移植肝功能不良或无功能(IPF/PNF)发生率和患者1年生存率等指标。结果上述指标ABO血型不合供肝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没有合适供肝的情况下,谨慎使用ABO血型不合供肝,辅以适当的围手术期处理,其治疗结果可与正常供肝组相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供肾ABO血型不相合肾移植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四医院移植科2016年12月至2018年6月实施的8例DCD供肾ABO血型不相容肾移植受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6例,女性2例,年龄26~54岁,群体反应性抗体(PRA)阳性4例,二次肾移植2例,供受者Rh(D)血型均为阴性。根据受者初始血型抗体效价及术前PRA抗体水平制定个体化预处理方案。术后常规监测受者免疫抑制剂血药浓度,重点监测尿量、肾功能、凝血状态和血型抗体水平,PRA阳性受者注意监测供者特异性抗体水平。 结果8例受者经个体化预处理后肾移植手术当天血型抗体IgG效价水平均≤1∶16。术后2周内7例受者血型抗体无反弹。截至2018年6月,8例受者平均随访时间6~18个月。病例1于术后第2周发生体液性排斥反应,采用蛋白A免疫吸附及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后恢复。病例2术后2 h出现膀胱出血,持续膀胱冲洗保守治疗后止血,移植肾功能恢复正常。病例3术后第5个月并发严重肺部真菌感染,抗真菌治疗失败后并发呼吸衰竭死亡。病例6术后出现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予血液透析处理后恢复。病例7术后尿量少,术后第4天出现右下肢深静脉血栓(移植肾侧),行下腔静脉滤网植入及溶栓抗凝治疗,效果欠佳,移植肾失功后恢复血液透析治疗。病例8术后第2个月并发药物性糖尿病,目前血糖控制较好。其余2例受者移植肾功能恢复良好。 结论根据受者初始血型抗体效价及PRA水平进行个体化预处理,可安全、有效地实施DCD供肾ABO血型不相容肾移植。  相似文献   

16.
Rituximab在高致敏患者成功接受肾脏移植、ABO -血型不合的肾脏移植诱导治疗、移植术后抗体介导急性排斥反应及抗体介导的慢性排斥反应的治疗、移植B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等领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对于减少移植排斥反应、提高移植存活率意义深远,在国内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目前有许多问题仍待研究及探索,如何规范Rituximab的适应证、使用方法及在体液排斥反应中的应用是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ABO血型不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6例患者中1例ABO血型主要不合,5例次要不合;2例脐血,1例外周血干细胞,3例骨髓联合外周血干细胞;对主要不合者骨髓用重力沉降法去除红细胞,对次要不合骨髓以离心分离方法去除血浆,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及脐血未经处理直接输注。结果 6例均成功植入,仅在输注干细胞时发生短暂轻微溶血,而无延迟性溶血反应及移植后红系造血延迟。结论 ABO血型不合可顺利进行Allo-HSCT,获得干细胞的植入,移植前后防止溶血发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ABO血型不相容(ABOi)亲属活体肾移植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ABOi亲属活体肾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术前根据受者的初始血型抗体滴度,采取不同的个体化预处理方案,包括口服免疫抑制药+利妥昔单抗,或口服免疫抑制药+血浆置换和(或)血浆双重滤过+利妥昔单抗等,监测预处理前、后,肾移植术前及术后的血型抗体滴度和围手术期移植肾功能、相关并发症。并随访移植肾功能及相关并发症。结果 23例ABOi亲属活体肾移植受者中,除1例术中出现超急性排斥反应,其余22例血清肌酐水平恢复良好。围手术期并发症包括4例淋巴瘘、1例尿瘘、1例肾周血肿合并T细胞介导的排斥反应、6例泌尿系统感染、1例急性肾小管坏死、1例急性胰腺炎、1例血型抗体反弹、1例原发病复发,经治疗均痊愈。截止至随访日,22例受者的移植物和受者存活率均为100%,移植肾功能良好。随访期间血型抗体滴度均≤1:8。随访期并发症包括2例严重肺部感染、1例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2例原发病复发、1例淋巴囊肿、1例泌尿系统感染、1例带状疱疹、1例BK病毒尿症和2例血糖异常。结论 根据不同血型抗体水平选择个体化预处理方案,可以安全地实...  相似文献   

19.
ABO血型不相容肾移植可以拓宽供肾的来源,缩短患者的待肾时间。通过手术前后多次双滤过血浆分离置换处理或免疫吸附治疗、术中切除脾脏和术后较强烈的免疫抑制治疗,跨越血型障碍进行肾移植是可以实现的。在有效处理术后早期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后,多数受者能够获得稳定的长期存活。  相似文献   

20.
免疫移植排斥反应是异体肾移植术失败最主要原因,临床术前常规查ABO血型和做淋巴细胞毒试验,供体与受体血型相配及淋巴细胞毒试验阴性可避免术后超急排斥反应。近年提出血管内皮细胞—单核细胞系统与排斥反应关系,此系统抗原性很弱,但术前受体血清中有抗供体此系统的抗体,术后可发生以小血管壁炎症和纤维素样坏死为特征的加速性排斥反应。Carpenter等认为10%的急性排斥反应是由于受体血清中含有抗供体单核细胞抗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