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每个地区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的本土文化,对于当地的教育来说也都起着非常积极的影响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校各方面教育的完善与发展。本土文化也因此成为当地学校在对学生进行德育课程开发时重点关注的一个因素。以甘肃定西漳县盐井镇为例,在基于本土文化对学校开展德育课题的基础上,对课程的最终目标以及课程的基本形式这两个方面的建设进行了相关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我国地域广阔.民族众多,各地有自己的文化底蕴.从而形成地域文化特色,如三秦文化、陇右文化、荆楚文化、关东文化、西域文化、青藏文化等等,多姿多彩的地域文化.构成了中华民族蕴藉丰富的民族个性。陇东跟其他地区一样.本土文化底蕴醇厚,充分挖掘其优秀价值.能够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有意义的资源。本文试探讨陇东本土文化作为校本课程资源的价值所在及文化课程实施方案的构建。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21,(53):3-4
利用本土文化开设校本课程是教育工作的重点发展方向。各个地区的文化背景存在一定差距,以本土文化作为校本课程开发内容,要注重以个性化的课程内容为核心,充分利用本土资源,提升校本课程研发效果。文章将通过科学设定《诵咏金城》校本课程的教育目标、将兰州金城文化作为校本课程《诵咏金城》的主要内容等措施的运用,对本土文化作为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策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数学文化校本选修课,可以选择承载较多数学文化的知识内容(课题),与新授课同步,让学生及时了解相关的数学史,体验数学与社会、生产、生活的联系,从而理解相关内容在数学以及人类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一些经典案例中问题的解决,帮助学生领悟数学知识中蕴含的数学思想,进一步感受数学的价值;通过相关人物事迹的了解,让学生认识数学发展的迂回曲折,感受数学家的探索精神以及理性思维的重要价值。以《函数与数学文化》一课为例,呈现其基本样态。  相似文献   

5.
地域文化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宝贵资源。本文从南黄海文化的内涵及资源开发途径等角度对南黄海地区"海文化"校本课程开发进行了一次有意义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在当代,校本课程已经渐渐地成为学校课程的特色与品牌。看一个学校有没有它的"牌",主要是看它有没有独一无二的特色、质量水准和文化内涵。而地域文化作为地方特色的一种文化形态,它是学校文化的大背景,也是校本课程开发资源的源泉和学校课程的实施途径。开发融入地域文化的校本课程,更加有利于吸取地域文化的营养与拓展视野,同时校本课程也能促进地域文化的更新,实现相辅相成,为地域的可持续发展做贡献。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9,(77):128-129
不同的地域,自然环境的条件不同,影响人类活动也有不同,人类活动适应地理环境,形成具有地域特征的文化。地域文化富有地方特色,长期生活于其中的人们受到地域文化的影响。漳州自唐建州以来,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历史文化灿烂,是闽南文化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漳州自然条件优越,物产富饶,人杰地灵,历史名人璀璨,文化底蕴深厚,民俗风情多姿多彩,以漳州地域文化为资源,开发的校本课程内容丰富。漳州地域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融入地理教学,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怀,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有利于培养学生地理学科素养。  相似文献   

8.
朱海兵 《家教世界》2013,(6):225-226
人类文化千姿百态,不同的人文地理环境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久而久之凝聚成了具有地域特点的文化,即"本土文化"。对于地方具有特色的本土文化课程资源进行语文校本课程开发,可以丰富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弥补国家语文课程的不足。弘扬和提升本土文化,让自己身边的文化进入课堂,合理开发本校、本地区、本民族的文化资源,成为语文教师的一种使命。  相似文献   

9.
10.
11.
我国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要求学校设置丰雷多样的选修课程,体现关照字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新理念。新课程实施以来,选修课在高中教学中成效明显,但也存在着需要改进与发展的方面。本期“视点”,我们共选取了3篇介绍国内外高中选修课开设情况的文章,既从纵向上探讨我国高中选修课的设计与实施,又从横向上比较国内外开设高中选修课的经验,以期能为我国当前高中选修课教学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高考改革方案颁布以来,语文学科倍受重视,写作教学更是成为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本文以藏汉双语授课模式语境下的合作市中学为例,对高中语文写作困境作以浅析,并对甘南藏区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如何引入本土文化资源,作以思考与尝试。  相似文献   

13.
课程教材要发挥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作用。本土文化作为一种地域文化,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用跨学科方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当前义务教育阶段的改革热点。本研究以某中学“咏春运动的奥秘”课程为例,探索基于本土文化的跨学科校本课程开发策略,包括从本土文化提炼课程内容、设计课程目标、组织跨学科学习、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价等。本研究将促进本土文化与学校教育的整合探索,也在跨学科教育的融合创新方面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现阶段大学校园文化吸收地域文化从数量上看,是丰富校园文化元素的便捷途径;从质量上看,是提升校园文化层次的重要方式;从需求上看,是满足学生多元文化诉求的关键举措.地方高校校园文化与地域文化二者密不可分,具有较强的互补性.立足校本课程文化浸润推动两种文化协同育人的基本方案是:加强校本课程文化浸润应把握的基本原则,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加速两种文化元素融合,以校本课程为蓝本推动两种文化协同育人的科学步骤.  相似文献   

15.
基于“文化立校,山水育人”的办学目标,以“立足乡土,放眼世界”的教育视野,以地域山水文化传承为核心,循序渐进,本着“优质开发,优化设计”的设计理念,遵循“整体设计,全程开发”的开发原则,我们积极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基于"文化立校,山水育人"的办学目标,以"立足乡土,放眼世界"的教育视野,以地域山水文化传承为核心,循序渐进,本着"优质开发,优化设计"的设计理念,遵循"整体设计,全程开发"的开发原则,我们积极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在新课程改革中.必修课与选修课共同构成高中历史课程的内容,选修课是对必修课的补充。学生对选修课给学生有自主选择的权利.能否从一门选修课中发现学习的乐趣与意义是学生选修这门课的重要依据。根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历史选修课是“供学生选择的学习内容,旨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那么,在具体的教学中如何实现选修课教学的实效性呢?下面,我以《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这一模块中的“王安石变法”谈谈自己的教学构思。  相似文献   

18.
正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在设置必修课程的同时,开设具有一定层次性和选择性的选修课程的做法,无疑是极富创造性的一次变革。学生在常规的历史学科课程中接触的是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体系,它更强调基础和共性,学生从中获得的主要是具有普遍性的知识技能。这样的课程设置难以体现个性化差异,以满足全体学生的发展需要,而选修课程以其相对自主、开放的特征,恰好能弥补上述缺憾,为学生提升综合素养、加速生命成长创造了空间。然而,随着新课程的推进,选修课教学却逐渐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分必修部分和选修部分。应该说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教学对于充实学生的精神生活、完善学生自我人格、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但经过两年的教学实践,作为一线的教学工作者,发现这套教材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暴露出了一些引人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横街镇"桃源文化"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桃源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将"桃源文化"列入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不仅可以弘扬和传承优秀乡土文化,而且能推动教学方式的变革,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