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济宁二号煤矿位于山东济宁市郊区,属兖州煤田.该煤田内多个矿井井筒出现破裂,导致停产,给生产和安全造成极大影响.为此,在矿井投产后,及时在井壁布设了应变监测系统进行监测,坚持观测地下水位和井架塔的沉降,积累了大量的观测数据,经过分析,对目前井筒安全有了初步的认识.本文就是根据分析整理出的有关内容,以共国内煤炭生产矿井借鉴,及时分析,及时治理,防止井筒破裂,保障井筒安全.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在济宁二号矿井井筒工程中实施的多项设计改革成果及取得的技术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济宁二号立井井筒的施工实践,对立井井筒施工技术的改进和提高进行总结.取得了好的效益。同时也存在若干技术问题进行探讨。为今后在开发建设特大型矿井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平煤集团田村煤矿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及矿井井筒水害防治的实践,总结出井筒水害防治的对策,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了理论参考和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5.
济宁三号井风井井筒采用差异冻结法施工,在表土段和基岩段分别创出月成井150.88m和71m的好成绩。文中介绍了施工情况,最后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该文介绍了济宁三号煤矿副井井筒装备的安装工艺。并筒装备施工中采取了主动控制为主,被动控制为辅的质量控制方法,保证了井筒装备的安装质量及矿井提升系统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7.
陕北榆横矿区地层含水层中硫酸盐含量普遍较高,严重威胁着井壁混凝土的长期稳定性。以赵石畔煤矿为例,分析建井穿越地层的含水层化学成分和矿化度,评价含水层对井壁钢筋混凝土的腐蚀性,对井壁混凝土防腐蚀进行设计。结果发现:井筒穿过6个含水层中有4个矿化度超过8 000 mg/L,水化学类型以SO4-Na·Mg为主;深部含水层对井壁混凝土为强腐蚀性,对钢筋为中等腐蚀性;C60、C70高性能井壁混凝土的复合防腐剂掺量为15%~18%。  相似文献   

8.
基于第四系冲积层水位下降是井筒破裂的主要因素之一,以济宁三号煤矿为例,分析工广周边第四系水源井取水活动对煤矿主井、副井和风井井筒稳定性的影响。根据水源井取水层位不同对水源井分类,结合第四系冲积层水位观测孔观测结果,研究了不同取水层位水源井取水对含水层水位的影响。结果表明:工广周边地面水源井取水会引起相应含水层的水位下降,但对工广区含水层水位下降影响有限;第四系含水层水源井取水对井筒稳定性有影响,但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
井筒信息监测是判断井筒工作状态和前期变化的重要手段.为研究井筒的受力变形与周围环境变化的关系,寻找造成井壁受力以及发生大变形的原因,通过对井筒监测和分析,发现同一水平面上井壁与周围土层变形并不是均匀同步发生的,呈现季节交替的特性和某一点变形较其他点变形量大的特征.分析发现,采矿期间地下水位的下降造成了井壁与土层的不同步...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鲍店煤矿浅部区域第四系松散含水层水文长观孔历年水位数据,绘制出水位与时间的变化关系曲线,分析了研究区域内水位变化特征,建立了水位与时间的回归方程,对未来几年内水位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 使用Surfer 8. 0软件绘制了矿区多年不同时间段地下水水位曲面,以此推测了水位空间变化趋势。 综合分析两种方法得出的结果可以看出,第四系下组含水层水位逐年下降,富水性趋于减弱,松散含水层有疏干的可能。 水位降幅初期比较大,后期比较小,矿井开采是水位下降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 提出了妥善处理松散含水层与矿山开采之间的关系,实现高效采煤及水资源有效利用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1.
页岩气作为一种储量巨大的非常规能源,是实现现代多元能源体系的重要一环.本文采用HKY-3压力传递实验仪研究不同盐溶液对页岩井壁稳定的影响规律.此外,基于离散元颗粒流模型,重构纳米颗粒拖拽力,模拟流体粘度及颗粒粒径、浓度、形状对页岩孔隙封堵效率.结果表明:(1)物理封堵方面,颗粒大小和浓度明显影响封堵效率,当颗粒最大值小于孔隙出口时,颗粒粒径由出口尺寸的1/5增加到出口尺寸的1/3和1/2时,孔隙封堵效率分别增加13%和23%.(2)流体物性对页岩纳米孔隙的封堵效果表明,粘度5 mPa·s时纳米颗粒封堵效率比1 mPa·s时高16.26%.(3)化学抑制方面,阻滞页岩孔隙压力传递的最佳的盐溶液及其浓度为20%HCOONa.研究成果可为适用于龙马溪组页岩钻进的水基钻井液体系遴选提供理论和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2.
魏朝爽  侯克鹏  杜俊  肖慧 《矿冶》2014,23(3):50-53
针对堆排高度对排土场稳定性的影响,以云南某露天矿小黑沟排土场为工程实例,运用FLAC3D非线性数值模拟,分析了排土场稳定性状况,为排土场后续堆排作业及边坡参数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模拟结果表明,排土场当前及在该基础上加高两个台阶(40 m)后均处于稳定状态;排土场加高三个台阶(60 m)后,总堆排高度达到120 m,此时排土场边坡处于极限平衡状态,采取削坡卸载后,又达到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3.
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露天矿山向深部开采工程中所遇到的岩质边坡稳定性问题也相应增多,特别是大型露天矿高边坡问题表现尤为突出。以某大型露天采场岩质边坡为研究对象,通过边坡岩体结构稳定性评价、边坡稳定的极限平衡法分析和有限元法,对其现状和设计终了边坡进行定性与定量的稳定性评价。  相似文献   

14.
李瑞 《中州煤炭》2018,(7):194-198
煤矿顶板的稳定性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通过现场监测和试验获取了影响顶板稳定性的4个参数的分布规律,并分别应用极限平衡法和概率矩点估计法对青龙寺煤矿5-20102回风巷道顶板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极限平衡分析法和概率矩点估计法的计算结果基本一致,5-20102回风巷道顶板处于整体稳定状态,但概率矩点估计法给出了顶板失稳的概率Pf=0.015 3,预示顶板局部失稳的可能性存在,较好地弥补了极限平衡分析法的不足。  相似文献   

15.
矿产资源开采后遗留的采空区,通过应力再分布达到新的平衡,并形成应力拱承载上覆岩层的重量。当采空区地表进行建设时,地面竖直荷载的增加可能会破坏采空区的应力平衡状态,诱发采空区"活化",导致安全隐患。为分析矿区地表开发利用适宜性,本文采用附加应力法和数值分析法,展开采空区地面竖直荷载作用下采空区临界扰动深度及其稳定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当竖直荷载影响深度与采空区垮落、裂隙带顶部界面接触时,刚好处于临界稳定状态,结合矿区实际,计算得到矿区当荷载临界扰动深度为31.38m,并利用FLAC3D软件的模拟临界状态荷载(240kPa)下采空区的稳定性,为矿区地灾防治、土地开发利用提供必要依据。  相似文献   

16.
利用正电胶抑制黏土矿物和煤岩水化,结合表面活性剂增强岩样疏水性,对能增强"三气"共采条件下煤系地层井壁稳定性的水基钻井液性能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无机正电胶MMH-1具有良好的电性抑制能力;(2)复合表面活性剂溶液与煤岩的接触角达102°,与页岩的接触角达91°,能显著增强煤岩和页岩的疏水性;(3)与清水相比,复合表面活性剂和无机正电胶MMH-1可显著阻缓煤岩和页岩孔隙压力传递速率,岩样渗透率降低率在99%以上;(4)无机正电胶MMH-1、复合表面活性剂与水基钻井液配伍性良好,优选的钻井液与煤岩和页岩的接触角分别为77.5°和66.5°,有良好的抑制性、抗温和抗污染(无机盐、钻屑)能力,对原状煤岩岩芯的伤害程度仅为3.8%。研究成果可为煤系"三气"共采条件下的钻井液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孟梦 《矿冶》2022,31(5)
为了探明采空区中需要尤其注意的不稳定区域,分析北方地区复杂地形下的煤矿采空区地质稳定性。使用ANSYS和FLAC3D有限元软件数值分析回采、冻融循环、交通荷载以及建筑荷载之下采空区域的地质稳定性。数值分析结果显示,回采扰动时,局部拉应力发生在采空区上方的覆岩位置,底鼓出现严重位移变形;冻融循环之下,土体受冻发生膨胀,导致土体出现裂缝,影响采空区地质稳定性;交通荷载之下,土层发生较大规模移动,发生较大残余下沉量,采空区易出现失稳情况;建筑荷载之下,采空区中心位置稳定性较差,是今后重点需要注意的区域。  相似文献   

18.
白音呼布矿区井下开采已经进入深部,矿体多处于构造破碎带中,节理发育、地压作用显著,围岩等级差异较大,直接影响采场的稳定性。为了探究合理的采场跨度,确保井下矿产资源高效、安全开采,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白音呼布矿区300m中段采场进路跨度及围岩稳定性进行研究,分析了不同采场跨度对围岩位移场与应力场变化及塑性区扩展规律的影响。根据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以采场进路监测点位移曲线、应力变化和塑性区是否贯通为依据,确定井下Ⅲ级围岩采场安全跨度。研究结果表明:Ⅲ级围岩采场进路跨度超过6m后,顶板竖向位移和两帮水平位移显著增加,采场两进路塑性区完全贯通,确定Ⅲ级围岩采场进路的最优跨度为6m。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露天煤矿服役时间的增长,其开采深度也逐年加深,而深度开采的采场边坡稳定显得尤为突出,它直接影响到矿区的安全、高效生产。该文针对露天矿的边坡稳定问题,综合论述了影响采场边坡稳定的主要因素,并基于各种解决边坡失稳的原理,总结了现行露天开采中对滑坡防治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边坡稳定性是确保露天矿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基于野外调查,对德兴露天矿边坡开挖后的岩体变形破坏特征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稳定性计算,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