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介绍了工程机械履带行走机构的特点,根据市场需求设计了一种履带行走机构,并借助有限元分析软件COSMOS,对履带行走机构工作时的关键部件(驱动轮)进行受力分析,为该机构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整机运行的安全性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履带起重机行走装置主要由行走机构和车架组成,行走机构与车架的连接,分为可变轨的伸缩式连接和不可变轨的铰接式连接。决定履带起重机行走机构与车架连接方式的主要因素有2点:一是整机作业时对履带轨距变化的需求,二是拆解运输时对主机尺寸及质量的要求。本文针对履带起重机伸缩式行走机构伸缩处间隙调整方法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以解决行走机构行走时产生振动、履带板和支重轮产生偏磨问题。  相似文献   

3.
根据成本分析得知,履带行走机构的使用成本约占整机的50%,而且主要取决于履带总成的寿命。山推公司对推土机的整机、履带行走机构及其各部件的寿命,采用磨损平衡的总原则,也就是说,力求机器的各个部分都能与整机保持等寿命。  相似文献   

4.
正履带式推土机行走机构主要包括台车架、驱动轮、引导轮、支重轮、托链轮(简称"四轮")、履带及履带张紧装置等,其主要功能是支承推土机的质量,并将传动机构传递的动力变为驱动力,实现推土机行走。履带式推土机行走机构如图1所示。在履带式推土机行走机构中,各零部件之间大都是刚性接触,无法采用润滑和缓冲措施,因此行走机构各零部件承受的冲击载荷和磨损比较严重、故障比较频繁。本文讲述履带式推土机行走机构3例故障排除方法。  相似文献   

5.
正大型矿用履带挖掘机多在露天矿山作业,环境条件极其恶劣,其支重轮几乎承载着整机的全部质量,还承受着横向、侧向挤压力和冲击载荷。支重轮是履带式挖掘机行走机构的主要易损件之一,对其抗疲劳破坏能力有很高要求,支重轮使用寿命已成为衡量"四轮一带"设计和制造水平的关键指标。本文介绍支重轮漏油故障原因及改进方法。1存在问题某公司生产的95t大型矿用挖掘机使用  相似文献   

6.
EBZ135掘进机行走机构的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EBZ135掘进机行走机构的设计,包括传动系统、履带及其支重型式、履带张紧机构的设计。  相似文献   

7.
针对普通双履带车辆连续垂直障碍攀越能力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四履带串联式行走机构,该履带机构通过一对同步的液压缸控制,能够使同侧的两条铰接履带产生相对转动,便于整车攀越具有一定高度的连续垂直障碍。借助多体动力学分析软件对普通履带和四履带串联式行走机构进行了动态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四履带串联式行走机构的驱动力矩、张紧力等参数明显优于双履带。采用四履带串联式行走机构的车辆液压驱动马达的冲击负载较小。在攀越同等高度的垂直障碍时,四履带串联式车辆的倾斜度更小,驾驶舒适度更高。  相似文献   

8.
履带行走机构是装煤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实现设备的移动、转向等动作,履带行走机构需要具有接地比压小、转弯半径小、行走驱动力矩大等特点,选用履带行走机构要根据装煤机载重及现场工况条件进行选取。通过动力内置式履带行走机构与动力外置式履带行走机构的对比,得出装煤机设计采用动力外置式履带行走机构更加合理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 《农机导购》2012,(5):70-70
源田4UZ-1型生姜收获机,是以小型柴油机为动力装置,以履带为行走装置的手扶式姜收获机械,由挖掘铲、限深轮、离合器、履带、支撑架、底盘、柴油机以及操纵、调整装置等组成,适用于浇水3~4天后的垄作姜收获作业,也可用于马铃薯、甘薯、花生、芋头和大葱等收获作业。主要特点:采用履带行走机构,对地面附着力大,驱动效率高,作业中不打滑。  相似文献   

10.
履带起重机臂架后倾动力学仿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履带起重机在突然卸载时臂架后倾是整机稳定性和防后倾机构设计要考虑的工况.应用ADAMS软件对臂架及整机在履带起重机在突然卸载时臂架后倾工况时的动力过程进行仿真,并对防后倾机构的刚度和阻尼进行参数优化,以达到减轻臂架振动、提高整机防后倾稳定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一种光学玻璃块滚筒式自动称重分拣机.该分拣机采用差动测量原理,动态跟踪秤盘空盘重量,消除了电子天平漂移对称重的影响.分拣机由机械部分和控制系统组成,机械部分包括上料装置、称重装置和分选装置;控制系统包括硬件和系统软件两部分.控制系统硬件由PLC和工控机等组成,PLC完成分拣机动作控制,工控机完成称重数据采集和处理,工控机软件基于LabVIEW开发完成.实验结果表明:该分拣机测量精度为±0.02g,分拣效率为2s/件,满足了用户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针对YZC18型振动压路机采用的全液压传动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研究.论述了YZC18型振动压路机全液压系统的方案选择、行走液压系统和振动液压系统工作原理及不同点.对于当前全液压系统在工程机械中的应用进行了尝试和探索,对于同类型产品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现代机构学的形成、基本内容和应用前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机构学现代化对机械工业的发展意义重大。广义机构、可控机构、机构系统概念设计、机器人和步行机机构、微机构和微驱动、仿生机构、新型机构等是现代机构学研究的主要内容。现代机构学形成的主要标志是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形成和应用。现代机构学与传统机构学的主要区别是对机构内涵的不同认识、机器构成的不同、机构设计理论与方法的不同。现代机构学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可以对可控机构、机器人、微机械、机械动力分析等的深入研究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为实现液压挖掘机器人的无人操纵、自主作业,对小松液压挖掘机进行机器人化改造,在对挖掘机行走机构、回转机构、工作装置实现全液压电液比例控制技术的基础上,通过电荷耦合器件(Charge Coupled Devices,CCD)摄像头采集室外规定路径图像,图像经平滑、去噪、二值化、边缘提取等处理后,对路径进行识别,将路径识别特征量作为履带式液压挖掘机左右行走液压马达的驱动控制信号,实现挖掘机对路径轨迹的自主跟踪.在二值图像基础上,采用直接边缘检测和跟踪边缘检测相结合的识别方法,保证路径识别可靠性.改造后的挖掘机器人集机械、液压、自动控制、机器视觉等技术于一体,采用摄像头获取路径图像,构成视觉伺服控制系统,控制挖掘机的行走机构,经实验验证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针对室外环境的复杂性,结合轮式行走机构与履带式行走机构的优点,设计了一种轮履变换机构,将该机构用在环保机器人上,并设计了两种不同的末端执行器.运用大型三维软件UGNX建立了机器人的模型.分析了机器人的越障性能.为后续的机器人运动学以及动力学分析做出了保证.  相似文献   

16.
六足步行机器人尚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本文就一些具体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二种实用行走步态;对作为步行机构的空间缩放机构作了较深入的研究, 找出了运动反求时的奇异位置, 并且用级数方法解决了奇异位置的补异问题;根据步行机的运动特点, 对腿机构进行了优化设计;从工程角度出发, 分析了步行机设计中应注意的运动协调问题, 并且提出了解决该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设计了一种自动砌墙机的机械结构。这种自动砌墙机有行走机构、升降机构、送料机构、机械手移动机构、抓取机构共五部分组成,可由单片机或数控系统进行控制,可实现自动取砖、摆放、压实和整体移动等动作。  相似文献   

18.
Vehicles with legs instead of wheels have been studied for a number of years. One of the reasons for interest in such vehicles is that animals use only 10% as much energy as wheeled or tracked vehicles when traveling over rough terrain. The leg geometry is the most crucial aspect of the design since it strongly influences the efficiency of the vehicle. The legs should be simple in structure, and when the motion of the body is on a horizontal straight line, only one actuator per leg should be active in order to have good energy efficiency. The design of an energy efficient walking machine leg is described in this paper. In the design procedure, the motion of the leg is considered first, and a very simple leg developed from a 4-bar linkage and designed using a computer-aided interactive program is described. Second, the forces on this leg during a typical motion cycle are discussed. The leg is driven by a primary actuator for straight line walking and two secondary actuators which vary working height and change direction. A prototype of the leg is being built in The 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t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相似文献   

19.
在不平的路面上步行运动大大优于轮子的滚动 ,然而目前仿生步行机构相当复杂 ,不适于实际应用。本文介绍了作者提出的一种具有实用性的步行机构——转动滑杆机构 ,并对使用这种机构的步行车辆的受力情况进行了基本分析。步行运动是个很复杂的过程 ,从形态、结构、功能、控制诸方面全面模仿是相当困难的。转动滑杆机构利用了轮子与常用发动机的良好适应性 ,而且能实现模仿步行运动的基本要求。它能产生比一般步行机器人快得多的步行运动 ,可以很方便地安装在现有的轮式车辆上。我们把用于步行机械上的转动滑杆机构命名为“步行桨轮”,它在陆地上可进行步行行走运动 ;在水中还能像船桨一样地划水 ,因此可用于制造水陆两栖步行车辆  相似文献   

20.
传统步行器在结构上几乎都是基于串联形式,在此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步行器机构,具体机构单腿为一并联Stewart平台。并联机构具有复杂的特性,为了分析的方便,利用软件OpenGL建立了步行器的三维建模,并在软件中进行了运动仿真,验证了结构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