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胆肠Roux-en-y吻合术后空肠桥襻结石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收集9例及外院1例经手术证实空肠桥袢结石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B超,CT,肝功能等术前检查.结果 术前有4例病例误诊为胆总管结石,肝内胆管结石,肝门部肿瘤.其余5例与术中诊断相符合.术中发现空肠桥袢经结肠前方与肝胆管吻合2例.合并肝内胆管结石3例.桥袢冗长扭曲狭窄3例.空肠盲端过长1例.结论 患者术式,空肠桥袢,空肠盲端留置长度,返流性胆管炎,肝内胆管残留结石等对患者桥袢结石形成有重要影响.手术治疗是空场桥袢结石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2.
邵亚红  徐海娟  徐红 《浙江预防医学》2006,18(10):80-80,F0004
高位胆管癌,又称肝门部胆管癌(Klatskin瘤或Hilar Cholangiocarcinoma)或近端胆管癌(Proximal Cholangiocarcinoma),是指原发于胆囊管与肝总管汇合部以上,主要侵犯肝总管及其分叉部以上左右肝管的胆管癌。高位胆管癌分化较好,较少发生远处转移,但其部位隐蔽,切除率低。根治性手术往往包括肝叶的规则性切除、胆管空肠高位吻合、门静脉或肝动脉的合并切除甚至胰十二指肠切除等;姑息性手术也常需要“T”形管引流、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PTCD)、内镜下胰胆管支架引流或胆肠吻合术。上述这些操作对阻塞性黄疸病人无疑是一个不小的打击,术后可出现许多并发症;而精心的护理严密的观察对促进术后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至关重要。我院近10年来共收治高位胆管癌患者83例,其中手术治疗58例,现相术后并发症的监护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开腹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致胆管损伤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胆囊切除术致胆管损伤15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开腹胆囊切除术11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4例。结果 开腹胆囊切除术中胆总管横断1例,行对端吻合;胆管壁损伤6例,修补放T管引流;其余4例再次手术行胆肠吻合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总管横断1例、肝总管电灼伤2例,行二期胆肠吻合术;胆总管被钛夹夹闭1例,行钛夹松开,胆囊管残端重新缝扎,所有病例均治愈。结论 胆管损伤在术中早期发现并且妥善处理.可避免术后胆管狭窄的发生,术后发现者胆肠吻合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术后胆道镜的观察,了解胆肠吻合术中的人工乳头瓣膜的防反流效果,探讨胆肠吻合术及人工乳头瓣膜的可行性及其对肝胆管结石复发干预的有效性.方法 44例肝胆管结石行胆肠Roux-en-Y吻合术的病例,术中均在空肠输出袢行人工乳头瓣膜防反流,术后胆道镜通过T管窦道进入肝胆管,观察肝内外胆道、胆肠吻合口及其反流情况.对于复发的2例通过穿刺置管建立通道,应用胆道镜进行观察和治疗.结果 术后32例发生胆肠反流;2例术后结石复发通过胆道镜诊治,其中1例结石松软,内以食物渣、纤维素为主,另1例为松散的食物团絮.结论 胆肠Roux-en-Y吻合术、空肠输出袢行人工乳头瓣膜防反流并未有效地解决胆肠反流的弊端,复发的结石与术后反流及胆管狭窄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肝右叶肝内胆管结石的手术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102例肝右叶肝内胆管结石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结果 规则性肝段切除术30例,其余72例行肝方叶切除,胆总管及第一、二级胆管切开取石,其中20例行T管或U管引流,33例行胆管成形后T管或U管引流.19例行胆肠吻合术,合并胆总管结石42例(41.2%),术中均同时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所有病例术后黄疸逐渐消退,肝功能好转,并发胆漏6例(5.9%),结石残余5例(4.9%),胆管炎3例(2.9%),术后结石复发8例(7.8%).结论 对于肝右叶肝内胆管结石采用规则性肝段切除术或切除肝方叶,胆总管及第一、二级胆管切开取石,行狭窄胆管成形,T管或U管引流或行胆肠吻合术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狭窄胆管成形后,T管或U管引流术与胆肠吻合术相比,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有利于并发症的处理.  相似文献   

6.
李伟  陈军  杨俊  宋心锁 《现代保健》2009,(15):65-66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并发症发生的原因、预防及处理方式。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5年10月至2009年4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研究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处理方式。结果本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719例,中转开腹(包括延期开腹)21例,中转率为2.9%。胆道损伤2例(占0.26%),1例行肝外胆管切开T管引流,1例行胆肠Roux—Y吻合。胆漏4例(占0.56%),1例术后3时开腹结扎胆囊管(钛夹滑脱),3例术中胆囊床下置负压引流管(双套管自制),胆囊管及胆总管残余结石各1例,1例术中中转开腹(胆囊管结石),1例胆总管结石转上级医院行EST治疗。腹腔内出血4例(占0.56%),中延期开腹2例,术中中转2例。肠道损伤1例。结论严格掌握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适应证,强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技术,术中小心操作,果断中转开腹,是避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并发症的重要途径;肝外胆管“T”管支撑及胆肠Roux—Y吻合术、胆囊床下腹腔引流是目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胆道损伤的主要术式;肠修补或肠造瘘是肠损伤的主要术式;预防性腹腔引流可避免部分病例再手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分析大口径胆肠吻合术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用胆总管或肝总管斜面与肠管侧壁大口径吻合行胆道内引流术63例患者的资料,总结临床经验教训。其中53例行胆管空肠端侧Roux—en—Y吻合术,10例行胆管十二指肠端侧吻合术。结果本组63例中,围手术期无胆漏发生,无死亡。随访60例,随访率95.2%,随访时间0.5~10.0年,有11例术后死于肿瘤复发,其中最短的1例术后生存11个月。结论术后胆管壁的弹性回缩是胆肠吻合口狭窄的重要原因,纵行切开胆管壁扩大吻合口是预防吻合口术后狭窄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韩珠峰 《中国卫生产业》2013,(14):162-162,164
目的就手术治疗胆管囊肿100例疗效观察进行探讨。方法选取该院自2005年1月—2008年1月之间所收治的100例胆管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组100例胆管囊肿患者都采取手术治疗的方式,其中有85例患者行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Y吻合术,14例患者行囊肿引流术,1例患者行囊肿空肠吻合术。结果行囊肿空肠吻合术的1例患者,后失访。行囊肿引流术的14例患者,术后平均随访时间达到了3.6年,有5例患者伴有黄疸,6例患者伴有高热、胆管炎,11例患者再次采取手术治疗的方式(行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Y吻合术),再手术率达到了78.57%。而行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Y吻合术的85例患者均痊愈出院,只有2例患者由于粘连性肠梗阻的原因而再次行粘连松解术,术后平均随访时间达到了4年,这85例患者肝功能正常,生长发育良好,没有1例患者出现上行性胆管炎症状,如发热、黄疸、腹痛等。术后经钡餐检查未见返流现象。结论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Y吻合术是手术治疗胆管囊肿的首选术式,有效地实现了胰胆合流,根除了病灶,值得在临床上大量推广。  相似文献   

9.
马魏 《现代保健》2014,(34):153-155
目的:探讨空肠肝管Roux-en-Y吻合加皮下盲袢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2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均接受皮下盲袢型胆肠吻合术,对患者的术中情况、临床疗效及术后随访情况进行观察。结果:32例患者症状均得到缓解,优良率为100%;结石残留和复发8例,复发率25%,其中经胆肠吻合口冲出结石2例,其余6例经皮肤小切口皮下盲袢行胆镜取石;胆管炎6例,发生率19%。结论:皮下盲袢这一永久通道可穿刺胆道造影、冲洗、引流,还可小切口经胆道镜取石,扩张解除肝胆管狭窄,最大程度减少患者再手术痛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原因及对策。方法 对 4 7例医源性胆管损伤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对术中及术后不同时期发现的胆管损伤 ,分别行胆道修复、引流及胆肠吻合等不同方法处理 ,经 1~ 10年随访 ,效果优良率达 85 .4 %。结论  (1)加强技术培训和规范的技术管理是减少医源性胆管损伤的保证。 (2 )术前、术中全面细致检查 ,充分运用各种影像学及造影检查 ,详细了解胆道系统情况 ,选择合理的术式。 (3)根据胆管损伤类型 ,合理把握初次手术时机 ,胆管成形空肠Roux -en -Y吻合术是胆道重建术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1.
12.
文章分析了当前医院护理管理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思想不纯正;接受继续教育不足:工作效能低下。提出了建设高素质护理管理人才队伍的思路:严格标准,搞好选才;加强思想教育和引导;加大培养力度;建立科学考评和激励机制;完善人才合理流动措施;合理编制,突出效率。  相似文献   

13.
政府公共财政支出是社会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其目的是促进社会公平。因此,政府的公共财政支出应该具有较强的目标针对性,应该向社会贫困人群倾斜,使其从中受益。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分配公平性的相关文献资料。阐述了相关研究的进展情况,井着重探讨了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分配公平性的内涵、研究范围、测算方法和研究意义。以及实际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我国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分配公平性的研究方向和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相似文献   

14.
长春新碱过量引起严重毒副反应1例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1例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因误用长春新碱(VCR)10mg一次性静脉推注后治疗护理情况。其出现间断性神志恍惚、眼睑闭合不全、言语不清、口腔黏膜糜烂、全身疼痛、麻痹性肠梗阻、尿潴留、手足麻木等症状,经积极解救,禁食,持续胃肠减压、胃管内注入麻油、开塞露、生理盐水灌肠,合理应用肠外营养,注重疼痛、心理护理,做好口腔、肛周护理,预防感染加重,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15.
16.
17.
对上海市某医院2003年-2007年骨科出院病人的住院日描述性分析.2003年-2007年骨科的床位利用指数与平均住院日相关性分析.2003年-2007年骨科床位与医护比例分析.2007年骨科前10大病种平均住院目影响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相关性分析和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STATA软件)。通过对骨科10大病种住院日影响因素分析,术前等待天数、手术类型、是否输血分别对10个、9个和8个病种的住院目有影响。输血因素和手术类型是医院不可控、由病人的病情决定的,术前等待天数是管理因素,是最值得医院重视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