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芳纶1414赛络纱的纺制及临界捻系数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在棉纺设备上顺利生产出高品质芳纶1414纯纺纱,针对芳纶1414纤维易产生静电的特点,对生产过程中纤维的预处理方法、相对湿度控制进行了探讨,采用赛络纺技术,并优化工艺参数,最终顺利生产出芳纶1414 18.5 tex赛络纺纱;同时分析了芳纶1414纯纺纱断裂强度与捻系数的相互关系,得出芳纶1414赛络纺纱有两个临界捻系数,其临界捻系数小于同线密度的传统环锭纺纱。  相似文献   

2.
纯竹浆纤维14.8 tex纱的生产实践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探讨竹浆纤维纯纺14.8 tex纱的生产工艺.通过原料的预处理、纺纱工艺流程和各工序工艺参数合理选择,针对生产中存在的问题采用必要的技术措施,结果使纺纱顺利进行,纯竹浆纤维14.8 tex纱达到较好的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3.
探讨利用转杯纺纱机纺制阻燃维纶纯纺纱的可行性及纺纱工艺.通过纺制阻燃维纶纤维69.5tex、90.8 tex、107.4 tex纯纺纱,分析了纺纱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各工序工艺配置情况及采取的相应技术措施.实践表明,针对阻燃维纶纤维静电严重造成纺纱缠绕的问题,纺纱前要对阻燃维纶纤维加抗静电剂进行处理,梳棉工序适当降低梳理速度、合理配置针布、调整好各部位梳理隔距,并条工序采用处理胶辊并结合重加压,适当降低车速,转杯纺工序降低车速,同时加强各工序车间温湿度管理,可以保证纺纱顺利进行和成纱质量的稳定.  相似文献   

4.
采用Aircell纤维开发生产了用于高档针织物的纯纺纱.针对纤维性能特点,以18.5 tex Aircell针织纱为例,探讨了纺纱工艺和关键技术,指出了生产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5.
在对水溶性纤维力学性能研究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水溶性纤维的特性开发生产10 tex精纺纯羊绒围巾。探讨了产品的纺纱、织造及溶解水溶性纤维、染色、缩绒等后整理工艺。实验证明,利用水溶性纤维的辅助作用可以顺利生产纯羊绒围巾,产品柔软、滑爽、色泽柔和。  相似文献   

6.
为了分析高效短流程嵌入式纺纱的实际价值,对高效短流程嵌入式纺纱的原理、作用、优缺点、生产成本、棉纱质量、试验数据及其该纺纱方法对原料质量及其所依存的条件等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通过新疆溢达公司采用该原理生产1.77 tex纱的实践试验,说明采用高效短流程嵌入式纺纱突破了目前纺纱号数的瓶颈,可以实现特细号纱1.46 tex、1.17 tex甚至0.97 tex棉纱的生产;而目前高效短流程嵌入式纺纱的纺纱过程、棉纱的作用、成本、织物的最终用途等都存在较为明显的问题,不会给产品质量的稳定及改进、提高和生产成本的降低带来有益作用;至于纺纱的生产效率和生产的织物水溶性纤维溶解后所得到织物的效果都是很差的.这样的纺纱和织物的生产无实际应用价值,只有通过未来在改进纺纱形式后织物的质量才会得到真正提高.  相似文献   

7.
为了开发芳纶1313 29.5 tex纯纺针织纱,针对芳纶1313纤维在纺纱过程中易产生静电,而出现纤维漂浮、飞散、棉网难以凝聚成条、绕罗拉、绕锡林、起毛羽等问题,采取喷洒抗静电剂,提高纤维回潮率以提高纤维的可纺性;同时为了减少纤维的损伤,开清棉工序选择"流程短、减少开清点"和"薄喂轻打、少落、大隔距、轻定量"的工艺原则;梳棉工序选用新型的梳理针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成纱质量达到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中长棉纺设备纺制11.8tex阳离子涤/毛/粘纺纱的原料、生产流程、工艺特点、半制品及成纱质量情况。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中长棉纺设备纺制11.82tex阳离子涤/毛/粘纺纱的原料、生产流程、工艺特点、半制品及成纱质量情况。  相似文献   

10.
纯棉精梳1.9 tex纱的质量控制要点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探讨纯棉精梳1.9 tex纱生产工艺及技术要点。分析阐释了纯棉精梳1.9 tex纱生产技术难点以及在纺纱技术手段、工艺参数配置、纺纱专件选择等方面采取的各项措施。指出:纯棉精梳1.9 tex纱的生产难度很大,必须采用载体纺纱、双精梳、紧密纺等新的纺纱技术方法,正确选择纺纱工艺流程,合理配置速度、定量、卷装尺寸、隔距、张力牵伸、捻系数等工艺参数,优选罗拉、胶辊、导纱钩等专件器材,严格控制温湿度并实施精细化管理,才能成功纺制出1.9 tex特细号纱,并在质量上满足了高密弹力面料用纱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芳纶纤维的性能和特点,并结合生产实践,以14.8tex品种为例阐述了芳纶纤维在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措施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2.
探讨桑皮纤维混纺转杯纱的生产工艺及性能。采用微波-酶-化学辅助技术制备桑皮纤维,利用转杯纺生产工艺流程纺制桑皮纤维棉混纺转杯纱,通过对桑皮纤维进行纺前预处理、合理选择原料混纺比、正确配置各工序纺纱工艺参数及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最终使纺纱顺利进行;同时对所纺混纺纱的主要性能指标进行了测试。试验结果表明,桑皮纤维/棉55/45 28 tex转杯纱的抗菌性、条干均匀度以及毛羽水平均明显优于苎麻纤维/棉55/45 28 tex转杯纱,虽然其拉伸断裂性能较差,但可满足织造需要。  相似文献   

13.
探讨立达环锭纺纱系统的应用技术。针对立达环锭纺纱系统设备的性能特点,开清棉工序优选各部隔距及速度,降低了筵棉棉结的增长率及短绒;梳棉工序采取优化各部隔距、适当降低刺辊速度、增大锡林刺辊的线速比等措施,加快纤维转移,减少纤维损伤;并条工艺配置中重点提高纤维的伸直度,合理设计牵伸分配和罗拉隔距;粗纱工序重点掌握好纺纱张力,合理配置工艺参数,改善粗纱内在质量;细纱采用"两大两小"针织纱工艺,并对前胶辊与中铁辊的中心距进行了优化,最终使所生产的C 14.6 tex纱的主要质量指标达到了Uster 2007公报5%水平。  相似文献   

14.
为了了解紧密纺普梳纱与传统环锭纺精梳纱成纱性能的差异,在相同配棉、相同开清和梳棉工艺、同一粗纱定量条件下,利用DTM129型细纱机纺制了CJ 14.5 tex精梳纱,并加装Suessen公司Elite紧密纺装置纺制了C 14.5 tex普梳纱.通过测试对比两品种的成纱性能,结果表明:C 14.5 tex紧密纺普梳纱成纱细节、粗节和棉结指标较CJ 14.5 tex传统环锭纱差一些,但强伸性能指标较好,毛羽较少.生产中可通过加大梳棉落棉率等措施改善紧密纺普梳纱粗细节.认为紧密纺采用普梳工艺流程,相对于传统环锭纺精梳流程生产效率提高,在满足成纱质量要求的情况下紧密纺采用普梳纺纱工艺可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5.
苎麻芳纶摩擦纺包芯纱工艺与性能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苎麻纤维、苎麻纱碱处理对苎麻芳纶摩擦纺包芯纱和复合纱性能的影响,采用室温碱法对苎麻纤维、苎麻纱进行处理;并介绍了高强高模的连续芳纶纤维作为芯纱,苎麻芳纶摩擦纺包芯纱的工艺。对比分析了碱处理后包芯纱和混和纱性能的变化。经测试认为碱处理降低了复合纱的性能,而增加了苎麻芳纶摩擦纺包芯纱性能。  相似文献   

16.
棉纤维成熟度与纺纱工艺及成纱质量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探讨棉纤维成熟度与纺纱工艺、成纱质量的关系,进行了不同成熟度的工艺试验,认为棉纤维的成熟度不同,对纺纱工艺、成纱质量及织物的染色性能都会有很大影响.成熟度高的棉纤维在纺纱工艺中易清除杂质,不易产生棉结和索丝;成熟度中等的棉纤维细度较细,成纱强度高;成熟度高的棉纤维加工成织物后,耐磨性好,织物染色均匀.  相似文献   

17.
探讨棉海藻纤维氨纶赛络包芯纱的纺制方法及工艺优化。棉与海藻纤维采用原料混和方式,选取5种混纺比,即75∶25、70∶30、65∶35、60∶40、55∶45进行混和,分别对氨纶丝预牵伸倍数、喇叭口间距、细纱捻度进行正交试验,并运用数据包络法对各试验方案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棉海藻纤维混纺比60∶40,喇叭口间距1 mm,氨纶丝预牵伸为3倍时,细纱捻度56.6捻/10 cm或氨纶丝预牵伸为3.25倍时,细纱捻度61.6捻/10 cm是32 tex棉海藻纤维氨纶赛络包芯纱的较优工艺参数配置。  相似文献   

18.
为了顺利纺制棉Viloft赛络纺倍捻线,开清棉要求棉台平整,抓棉均匀,勤抓少抓,防止卷层黏连;梳棉配置适宜的分梳隔距,防止纤维缠绕针面;预并条轻重条搭配,确保混纺比;混并头道两种纤维条子间隔排列,以利于均匀并合;采用碳黑胶辊,减少静电吸花引发的疵点;粗纱捻系数偏大掌握;细纱加强操作巡回,防止粗纱单根或交叉纺纱;络筒合理设定清纱参数,保证接头质量;并线采用较低速度,保持张力均匀、自停装置灵敏,防止产生单股、多股和扭结纱;倍捻合理设定工艺,做好清整洁工作,减少纱疵;空气捻接器状态良好,确保接头质量。结果使纺纱顺利进行,成功纺制出J棉/Viloft 50/50 18.3 tex×2赛络纺倍捻线,较好地满足了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