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医药辨证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生存质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以生存质量量表测定评价中医药的临床疗效,解决中医药疗效评价体系中的模糊性、不确定性和可比性的问题。方法:研究分为四组:动力障碍样消化不良组(66例)、溃疡样消化不良组(25例)、糖尿病胃轻瘫组(17例)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组(29例),以四君子汤为主方加减辨证治疗,用量表的方式,采用主观症状半定量计分法,进行治疗前后的症状改善情况、疗效指数、量表积分比较。结果:四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6.3%、80%、76.5%和93.1%;治疗后症状改善明显,在症状积分、心理精神因素、社会功能活动及量表的总积分四个方面治疗前后各组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蒙医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18例小儿消化不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蒙医观察组)和对照组(西医对照组),每组59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及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上腹痛、餐后饱胀、食欲食量积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同时观察组患儿治疗后上述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52%(54/5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27%(45/5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蒙医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疗效肯定,可显著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自拟基于生活质量和中医证型评价的中医特色量表的有效性。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治疗前后4周进行量表评价,对照组胃肠道症状评估量表,观察组自拟量表,评价两者疗效。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及疗效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与量表总积分具有正相关性(P0.05)。结论:自拟中医特色量表能够评价中医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且能反映中医证候改善情况。  相似文献   

4.
侯洁  孟繁玥  王靖 《四川中医》2023,(11):137-140
目的:探讨基于基本病机应用调气降逆汤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给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调气降逆汤加减治疗,两组均14d为一疗程,连续治疗两个疗程。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在临床总体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功能性消化不良生存质量(FDDQL)总积分、尼平消化不良指数(NDI)评分、胃肠道症状积分量表(GIS)及不良反应,并进行对比。结果:对比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对照组77.27%;治疗组93.18%,二者差异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DDQL总积分明显增高,GIS积分和NDSI总积分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FDDQL总积分、NDSI总积分和GIS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发生2例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为4.5%,严重程度均较轻,未加干预且相继消失(1~2d)。结论:基于基本病机应用调气降逆汤加减治疗FD可以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明显改善FD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平胃散加味联合西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多潘立酮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平胃散加味,随证加减,8周为1个疗程。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生存质量(SF-36)量表积分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8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SF-36量表积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生存质量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平胃散加味联合西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加味四逆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伴抑郁症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加味四逆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功能性消化不良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口服加味四逆散治疗;对照组口服多潘立酮片及氟哌塞吨美利曲辛片治疗,疗程30天。观察治疗后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积分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四逆散治疗FD伴抑郁症患者疗效确切,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枳术宽中胶囊和西药在伴有焦虑抑郁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50例伴有焦虑抑郁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予以帕罗西汀和多潘立酮治疗,研究组25例予以枳术宽中胶囊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各临床症状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HAMA)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有效率(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68.00%)(P0.05)。干预前两组各临床症状评分及总积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对照组上腹烧灼感、上腹痛及症状总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各临床症状评分及总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餐后饱胀、早饱及症状总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00%)显著低于对照组(32.00%)(P0.05)。结论:枳术宽中胶囊治疗伴有焦虑抑郁的功能性消化不良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疗效确切,具有一定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张庆  梁超 《四川中医》2011,(4):67-69
目的:观察健脾行气法治疗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并探讨中医药在治疗慢性脾胃系统疾病中的优势。方法:将确诊为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5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28例。治疗组予以根据健脾行气法拟定的运脾行气汤加减治疗;对照组予以多潘立酮治疗。疗程均为4周。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总有效率、症状总积分、主要临床症状的改善等指标,并做出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9%,两组总体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健脾行气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气滞型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下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中医药在改善患者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依据健脾行气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气滞型疗效确切,无明显毒副反应,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芒针、毫针、药物治疗中风后消化不良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中风后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芒针组、毫针组与药物组,每组20例。3组患者均予"醒脑开窍"针刺法及内科常规治疗。芒针组接受125 mm长芒针直刺深刺中脘、梁门、天枢穴;毫针组直刺中脘、梁门、天枢穴20~30 mm,每日1次,每周针刺6次,共4周;药物组口服多潘立酮(吗丁啉),10 mg/次,3次/日,共4周。使用消化不良中医症状积分、利兹消化不良问卷(LDQ)、尼平消化不良指数生活质量(NDLQI)、抑郁自评量表(SDS)、不良反应量表(TESS)作为评价指标,并比较各组消化不良症状的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各组治疗7、14、28 d消化不良中医症状积分、LDQ、SDS积分均明显下降(P0.05,P0.01),NDLQI积分明显增加(均P0.05)。治疗28 d,芒针组消化不良中医症状积分、LDQ积分低于毫针组和药物组(P0.05,P0.01);药物组SDS积分低于芒针组和毫针组(均P0.05),3组NDLQI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芒针组总有效率为90%(18/20),毫针组、药物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0%(14/20)、75%(15/20),3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芒针深刺能改善中风后消化不良中医症状,疗效优于毫针组、西药组。  相似文献   

10.
小剂量奥美拉唑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小剂量奥美拉唑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方法将96例FD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予奥美拉唑10 mg每日1次和莫沙必利5 mg每日3次治疗,疗程2周。结果治疗后奥美拉唑组和莫沙必利组的反酸、饱胀、上腹痛/不适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奥美拉唑组和莫沙必利组症状缓解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和75%。奥美拉唑组的反酸和上腹痛/不适症状积分下降值显著高于莫沙必利组。结论小剂量奥美拉唑对溃疡样FD较莫沙必利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针灸联合达立通颗粒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4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为4组:治疗组(针刺联合达立通)、针刺组、达立通组、莫沙比利组,观察4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血浆胃动素水平及胃排空变化及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各组症状积分、血浆胃动素水平及胃排空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症状积分、血浆胃动素水平及胃排空优于其他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其他组的总有效率(P<0.05),各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针刺和达立通颗粒均可提高血浆胃动素水平,促进胃排空,缓解消化不良症状,提高总有效率,但联合用药的疗效、安全性和耐受性更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临床研究评价健脾理气散治疗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自拟健脾理气散,对照组给予吗丁啉,疗程均为1个月,并分别检测治疗前后的胃半排空,记录患儿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两组疗效存在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症状、体征总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胃固体半排空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理气散治疗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较好的疗效,中药作用不局限于促胃肠动力,从这些角度健脾理气散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独脚金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分析其疗效。方法将180例消化不良患儿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120例采用独脚金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多酶片治疗,观察2组患儿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2种疗法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的疗效。结果①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结束后2组消化不良患儿临床症状总积分均明显降低(P0.05);2组患儿消化不良临床症状总积分治疗前后差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结束后,观察组在餐后饱胀、早饱感、上腹痛以及腹泻4个症状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独脚金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小儿易接受,适宜在基层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神曲消食口服液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10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儿童随机分为对照组(n=42)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与观察组(n=58)口服神曲消食口服液和枸橼酸莫沙必利,治疗14 d。对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疗效、胃肠激素水平、胃排空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主症总积分和次症总积分下降明显(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3%,高于对照组的76.19%(P<0.05)。观察组GAS、MOT升高显著,SST水平下降显著(P<0.05)。餐后不同时间点,观察组胃排空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曲消食口服液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在治疗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中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治疗。治疗周期为14天,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症状积分、临床疗效。结果:症状积分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钟翠琼 《四川中医》2006,24(5):54-5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口服吗丁啉治疗;治疗组5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自拟芪术助运汤加减治疗。观察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积分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2%,对照组总有效率78.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症状总积分两组前后对比,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柴平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方 《辽宁中医杂志》2007,34(10):1408-1409
目的:观察柴平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应用柴平汤治疗;对照组30例应用多潘立酮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7%、63.3%(P<0.05);两组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比较: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治疗组分别为(10.3±1.9)分、(6.5±2.3)分;对照组分别为(9.6±2.3)分、(7.4±2.1)分;两组治疗前后总积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柴平汤以疏肝健脾为主的中药组方,具有调整胃肠功能、增强免疫力及调节内分泌、高级神经活动的药理作用,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香砂六君子汤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散治疗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布拉氏酵母菌散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香砂六君子汤口服,两组均连续用药4 w。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综合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餐后饱胀不适、早饱感、上腹烧灼感、腹痛等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上述临床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各项临床症状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79.17%),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香砂六君子汤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散治疗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辨证分型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45例总结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范汉淮 《四川中医》2006,24(3):52-53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7例,口服吗丁啉治疗;治疗组45例,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观察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积分及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对照组为8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症状总积分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中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优于西药。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俞募配穴针灸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7例该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采用俞募配穴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Streitberger’s安慰针具治疗,连续治疗4周。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采用SF-36量表评价两组治疗前后的生存质量状况。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1.8%,对照组为15.8%,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F-36生存质量积分比较,治疗组治疗后生理机能等八个维度的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1或P<0.05),对照组治疗后仅生理职能、一般健康状况积分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其余维度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各维度积分提高均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1或P<0.05);且两组治疗前后健康效用值比较,治疗组治疗后健康效用值有显著改善(P<0.01),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俞募配穴针灸不仅能显著改善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而且还能提高患者的整体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