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Ti对C—B4C—SiC复合材料显微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就烧结助剂Ti对C-B4C-SiC碳/陶复合材料显微结构与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X射线衍射表明Ti在烧结温度下与B发生反应在晶界生成TiB2,并产生液相,有效地促进了C-B4C-SiC复合材料的烧结,抑制了晶粒的长大,使复合材料密度与强度大幅度地增加,电阻率下降,同时TiB2的氧化时生成致密的TiO2,包裹子易氧化的B4C和C,使制品难氧化,从而大大提高了制品的抗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2.
本文就烧结助剂Ti对C-B4C-SiC碳/陶复合材料显微结构与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X射线衍射表明Ti在烧结温度下与B发生反应在晶界生成TiB2,并产生液相,有效地促进了C-B4C-SiC复合材料的烧结,抑制了晶粒的长大,使复合材料密度与强度大幅度地增加,电阻率下降;同时TiB2在氧化时生成致密的TiO2,包裹了易氧化的B4C和C,使制品难氧化,从而大大提高了制品的抗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3.
C-SiC-TiC-TiB_2复合材料等温氧化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原位合成的(C-SiC-TiC-TiB2)碳/陶复合材料的等温抗氧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材料的氧化增重和失重主要取决于碳相和陶瓷相的氧化速率和氧化层的结构特征。该材料表现出优良的抗氧化能力,这归结于在800℃时TiB2优先氧化,800~1000℃时其表面生成了一层致密的硼硅酸盐玻璃,以及在1200℃下TiO2晶粒包裹在其表面。  相似文献   

4.
制备了B4C-SiC/C复合材料,并对其在800℃,1000℃,1200℃的恒温氧化行为进行了考察。在实验基础上,分析了影响其氧化行为的主要因素,并对复合材料的自愈合抗氧化性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在氧化过程中表现出自愈合抗氧化特性,这种性能依赖于复合材料中的B4C、SiC的含量、配比及氧化温度和氧化气氛。经过分析认为,复合材料的自愈合抗氧化性的差异可归因于在氧化条件下,复合材料表面生成陶瓷氧化物B2O3与SiO2的速率、含量及其物性(粘性、对基体材料的润湿性、挥发性和对氧的扩散系数)的不同。  相似文献   

5.
TiO2—Al—B系反应烧结制备的复相陶瓷和原位Al基复合材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反应烧结方法,利用TiO2,Al和B粉末间的放热反应的较低的温度下制备Al2O3-TiB2复相陶瓷和原位生长Al2O3和TiB2弥散粒子增强Al复合,Al2O3-TiB2复相陶瓷是密度ρ-0.8的多孔体,由尺寸小于2μm,在基体中呈现均匀分布,没有发现Al3Ti生成,这种原位Al基复合材料具有优于SiCw/Al复合材料的强度。  相似文献   

6.
工艺参数对Al2O3/Al复合材料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反应自生复合材料的生长工艺参数对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l-3.0Mg-10Si接在1400-1600K氧化可得到Al2O3/Al陶瓷基复合材料,其中金属含量为10%和30%。在1573K氧化10h后,可得到孔隙很少,含20%金属的复合材料,其弯曲强度为364MPa,断裂韧性为11.0MPam^1/2。  相似文献   

7.
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复合高温氧化后的表面形貌,通过对复合材料断面SEM考察获得了复合材料氧化后表面陶瓷层的厚度,据此对复合材料氧化过程中的结构变化与其自愈合抗氧化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800℃氧化时,复合材料表面的陶瓷层主要由B2O3/SiC粒子组成,复合材料中B4C含量高及B/Si比大时,可实现较好的自愈合抗氧化;1000℃氧化时,BS2010和BS2020复合材料样品表面形成了熔融流动性好  相似文献   

8.
Al2O3/TiB2/SiCW陶瓷材料的高温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热压法制备了不同SiC晶须含量的Al2O3/TiB2/SiCw复合材料.研究了该复合材料的强度、断裂韧性随温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添加SiC、有利于提高材料的高温韧性和高温强度.晶须含量越高,高温增韧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SiCl4-NH3、SiCl4-O2、SiCl4-N2-H2、TiCl4-NH3-H2、TiCl4-N2-H2、TiCl4-O2、AlCl3-O2等为体系,运用均匀成核理论,研究了平衡常数Kp、过饱和比S及临界核半径,r*等因素对气相反应法中超细粉末的形成及粉末结构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当2r*大于某物质的晶格常数时,用气相反应法得到的该物质的超细粉末一般为晶体粉末,反之则得到无定形粉末.  相似文献   

10.
采用反应烧结方法,利用TiO2,Al和B粉末间的放热反应在较低的温度下制备Al2O3-TiB2复相陶瓷和原位生长Al2O3和TiB2弥散粒子增强Al复合材料Al2O3-TiB2复相陶瓷是密度ρ~0.8的多孔体,由尺寸约10μm的生长单元构成晶粒,在陶瓷中还含有少量的Al3Ti.Al基复合材料中原位形成的Al2O3和TiB2粒子尺寸小于2μm,在基体中呈现均匀分布,没有发现Al3Ti生成.这种原位Al基复合材料具有优于SiCw/Al复合材料的强度.  相似文献   

11.
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前束线真空系统改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兰州重离子加速器 (HIRFL)前束线真空系统的基本结构 ,给出了HIRFL前束线真空系统改造前的流导、气体负荷及压力分布情况。提出了具体的改造方案。使真空系统达到了设计要求 :泵口压力小于 5× 10 -6Pa ,两泵中心平面压力小于 1× 10 -5Pa。结果表明HIRFL前束线真空系统的改造方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就目前市场上推出的螺杆式制冷压缩机新产品作一解剖,综述了许多新技术的应用,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揭示了布尔函数的Walsh谱的概率实质,对布尔函数的线性逼近的最佳意义作出了概率解释.并利用Walsh谱的概率意义进行了谱分析.考察了谱的运算性质。文中的方法和结论对密码设计和分析都是有用的。  相似文献   

14.
In research studies of conveyor-based work, the work-task is often chosen on the basis of experimental convenience. This paper, however, shows that the task itself could be an important parameter in such studies. It is shown that if a work-task is split into two smaller tasks, the relative variability of at least one of the sub-groups must be greater than that of the parent group. This is likely to lead to a decrease in the overall performance of the system.  相似文献   

15.
凹回转面可见轮廓线投影图中奇点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理论上对凹回收面可见轮廓线正投科中出现的奇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液态铝的润湿性测量原理,并采用改进的座滴法装置测定了纯铝和Al-0.5%La合金在Al2O3表面的润湿性。结果表明,少量稀土元素的加入可以改善铝对Al2O3的润湿性,使其润湿角从90.5°减小到80.0°。  相似文献   

17.
美的变相有时也被称作美的范畴或者说美的含义,将变相这个术语引入美学并铺设了道路的人是康德,不过从它在美学中通用的用意看,康德的用意实际上是少于亚里士多德的.关于美的含义的研究,瓦迪斯瓦夫?塔塔尔凯维奇对美学思想发展史上的一些基本概念和范畴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把握,笔者将结合他对于美的含义的研究从美的类别、术语、概念、规定四个方面对以往美的范畴研究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   

18.
ABS树脂合成中影响PB-g-SAN接枝共聚物接枝率的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方式,以K2S2O8为引发剂引发聚合,合成了一系列PB-g-SAN接枝共聚物。考察了引发剂用量、分子量调节剂(TDDM)用量和橡胶(PB)含量对PB—g—SAN接枝共聚物接枝率的影响。并将K2S2O8引发剂与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做了比较。结果表明,随氧引发剂K2S2O8用量逐渐增加,PB-g-SAN接枝共聚物的接枝率逐渐降低。引发剂用量大少时,不能满足聚合要求,PB—g-SAN接枝共聚物的接枝率也会降低.随着分子量调节剂(TDDM)用量的增加,PB-g-SAN接枝共聚物的接枝率逐渐降低。随胶含量的增加,PB-g-SAN接枝共聚物的接枝经逐渐降低.采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引发聚合有利于接枝反应的进行,在PB含量相同时,采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合成的PB-g-SAN接枝共聚物的接枝率比采用K2S2O8合成的接枝共聚物接枝率高。  相似文献   

19.
钱家德 《工程力学》1989,6(4):65-69
多层压配组合圆筒问题常常是轴对称的,且结构的接触边界不变,摩擦的影响可忽略。利用其简单的变形协调关系,可大大简化其有限元分析的过程、减少占机时间、提高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20.
钢的硼-铬-稀土共渗层脆性行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钢的B-Cr-RE共渗层和渗硼层的脆性行为,表明,B-Cr-RE共渗层脆性明显低于渗硼层,且沿渗层不同深度的脆性分布呈“浴盆”型.进行适当渗后热处理可以降低渗层脆性.同时,对铬及稀土元素降低渗层脆性的机理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