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患者男,38岁。鼻塞、鼻衄、嗅觉减退3年,以左侧为甚,加重伴头痛、头晕1月。查体:外鼻无明显畸形,左鼻腔、中鼻道嗅裂肿物,侵犯鼻中隔、左下鼻甲、双中鼻甲;肿物表面坏死,有血性分泌物。CT表现:左鼻腔软组织肿物,CT值为33-58Hu,侵及鼻中隔并向右鼻腔突入,左鼻甲、右上中鼻甲、左上颌窦内壁、双筛板、左蝶窦骨质变薄且部分破坏;左上颌窦、左额窦、双+讨论:嗅神经母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来源于筛板及鼻中隔上1/3区域的嗅上皮,恶性程度较低,有侵蚀周围结构,复发及远处转移的表现,5年存活率58~75…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 ,62岁 ,鼻腔通气不畅 1年 ,逐渐加重。专科检查 :左鼻嗅裂区可见一肿物。表面光滑 ,略苍白 ,无出血及溃疡 ,质软 ,右鼻道正常。初步诊断 :左鼻腔内占位性病变。副鼻窦冠状位CT扫描 (图 1 ) :左鼻腔内被软组织密度肿物填充 ,肿块最大面积约 3 0cm× 4 5cm ,边缘光滑 ,密度均匀一致 ,左侧鼻甲显示不清 ,鼻中隔及左侧鼻腔外侧壁骨质均变薄。提示左鼻腔内肿物 ,性质待定。手术及病理所见 :鼻窥镜下切除肿瘤 ,大小约为 3 0cm× 3 6cm× 4 0cm ,带蒂长约0 5cm ,位于鼻中隔后部 ,鼻腔后壁前 ,最   图 1 左侧鼻腔内平滑肌…  相似文献   

3.
1 病例报告 女,20岁.左鼻腔阻塞,通气不畅7个月,当地医院检查发现左鼻腔肿物于2003-04-06入院.发病前无脓涕、无鼻腔出血史.查体:鼻内窥镜下行左鼻检查可见约有1.5cm×1.2cm紫红色肿物,位于下鼻甲中段游离缘及鼻底部,并压迫中隔,表面光滑,边界清楚,质硬,触之无出血,肿物可与鼻中隔及鼻底部分开,鼻咽部正常.  相似文献   

4.
鼻腔巨大软骨瘤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女,32岁。因进行性鼻塞,张口呼吸3个月入院。既往史于1989年曾行隆鼻手术。专科检查:鼻部外观稍向右偏,鼻背部可见一约0.8cm疤痕。左鼻腔可见一巨大肿物完全堵塞,肿物质硬,无溃疡,与鼻中隔无粘连,肿物边界无法窥清。右下鼻甲肿大( ),鼻粘膜稍充血,鼻中隔向右侧偏曲,粘膜肥厚,阻塞右侧总鼻道,鼻道引流欠通畅。  相似文献   

5.
刘贤 《实用医学杂志》2002,18(2):218-218
嗅裂是位于中鼻甲及上鼻甲内侧和鼻中隔间的鼻腔内侧结构,此部位的肿物少见,现将我科1989年以来门诊以"嗅裂肿物"为初诊收治的29例患者的临床情况回顾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1病例报告 女,25岁.左鼻腔鼻塞、流清涕0.5 a余.手术见左鼻腔充满不规则肿物,表面凹凸不平,质脆,触之易出血,有蒂,基底位于下鼻甲上部,肿物切除.病理检查:息肉大小3 cm×2 cm×1cm,分叶状,表面光滑,切面灰白色,半透明状.镜下肿物表面被覆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瘤组织排列成束状、栅栏状,胞浆少,核呈杆状或梭形,无病理性核分裂.病理诊断左鼻腔神经鞘瘤.  相似文献   

7.
鼻腔鼻窦横纹肌肉瘤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 病例报告  男 ,42岁。因右侧鼻腔流脓涕 4个月 ,鼻阻及涕中带血 3个半月 ,在外院体检及 CT检查发现右鼻腔及鼻窦肿物。于 1998- 10 - 2 1来我院就诊。在门诊取病理 ,结果为横纹肌肉瘤。查体 :一般情况可 ,心肺腹未见异常。牙齿无松动 ,咽部不充血 ,软腭对称 ,扁桃体不大 ,外鼻无畸形 ,右鼻腔不通畅 ,右下鼻甲肿大 ,与中隔相接 ,麻黄素收缩不良 ,鼻道狭窄 ,仅见中鼻道少许灰白色分泌物 ;左鼻腔通气可 ,鼻甲不大 ,鼻中隔无偏曲 ,间接鼻咽镜检见右后鼻孔有肿物堵塞 ,表面有黄白色分泌物覆盖 ,双侧咽鼓管口、圆枕对称 ,未见新生物。右侧筛…  相似文献   

8.
魏艳红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3):3113-3113
对我院收治颅骨纤维结构不良症术前误诊为颅底脊索瘤2例的X线进行分析如下. 1 病历摘要 例1:女,17岁.因左鼻腔通气不畅3 a,加重伴左眼突出6个月就诊收住耳鼻喉科.查体:左眼球稍突出,左鼻腔可见中鼻甲肥大,与鼻中隔相贴,中鼻甲泡形成.鼻中隔右偏明显.副鼻窦冠状位及轴位CT示:左侧筛窦囊肿,左侧上颁窦炎症,左侧上颌窦及筛窦的窦腔膨胀、软组织充填,窦壁增厚,考虑为黏液囊肿合并感染.  相似文献   

9.
病例介绍例1:王×,28岁。于1980年3月25日因夜间突然鼻出血就诊,即行鼻腔填塞.出血停止。次日抽出纱条,见左侧鼻中隔黎氏区有一局部隆起,呈紫红色,带蒂样肿物,压之有波动感,用探针探查肿物与下中鼻甲、鼻中隔无粘连。即在表面麻醉(1%地卡因+1%麻黄素)、鼻中隔肿物周围浸润麻醉(注射2%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9岁。鼻腔臭味、间断脓血涕5年入院。鼻腔检查:左侧下鼻甲中部隆起,与鼻中隔紧密相连,表面见肉芽组织覆盖,触之坚硬,不活动,易出血。副鼻窦CT平扫(冠状位):左侧鼻腔见环状高密度影,大小18mm×15mm,CT值800~900HU,与骨密度相仿,环厚薄不均,但内外壁尚光?..  相似文献   

11.
鼻腔横纹肌样瘤患者男性,32岁。因左鼻腔堵塞伴间断出血3年、加重2个月,以左鼻腔肿物收入院。查体见左鼻腔充满灰红色肿物,主要位于左中鼻道,表面不光滑。CT及MRI示左鼻腔、左筛窦及左眼眶均有占位性病变,于1992年10月23日行左鼻腔、筛窦、眼眶肿物...  相似文献   

12.
1病例资料 患者女,23岁。因左侧持续性鼻塞2个月,于2013年01月16日入我院耳鼻喉科。入院查体:外鼻无畸形,鼻中隔居中,双下鼻甲略大,左侧鼻腔总鼻道可见粉红色肿物,表面有脓性分泌物,双侧鼻腔黏膜充血,各副鼻窦区无压痛。辅助检查:鼻窦CT:左侧鼻腔内软组织密度影,双侧上颌窦、左侧筛窦、额窦炎症。脑部CT,颈部CT,胸部CT,腹部彩超及全身骨显像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初步诊断:鼻腔肿物。2013年01月19日于全麻鼻内镜下行左侧鼻腔肿物切除术,左侧上颌窦开放,左侧中鼻甲部分切除术、下鼻甲切除术、右下甲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  相似文献   

13.
对鼻腔异物误诊为鼻窦炎2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例1:女,8岁.患儿家长诉5 a前始,患儿出现左侧鼻塞,持续性,时常流脓涕,偶有涕中带血.且每年夏天左鼻腔有臭味.无发热,无头痛.曾经多次在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鼻窦炎,并给予头孢类抗生素口服以及滴鼻药,症状无改善.近几日因天气热,鼻症状加重,于2011-06-10到我科就诊.询问病史,查体:外鼻无畸形,右鼻腔未见异常,左鼻腔充满脓性分泌物,吸引器吸除之,可见鼻腔黏膜充血,下鼻甲肥大,鼻腔中后段既中鼻甲与鼻中隔对应处见灰黑色混有脓性分泌物团块,坎顿在中鼻甲处,中鼻甲有挤压变形.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鼻腔恶性肉芽肿的CT诊断价值,方法对6例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的鼻腔恶性肉芽肿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轴或冠状位扫描,层厚,层距均为5mm。结果本病的早期CT表现主要表现为鼻中隔及下鼻甲的粘增厚和鼻前庭的软组织肿块影,晚期以鼻为中心的面部骨,软骨的破坏。结论CT是诊断本病的很有价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23岁,以"反复右侧鼻塞1月余"为主诉入院.患者反复鼻出血10余年,右侧重,无脓涕,未治疗.既往有喹诺酮类药物过敏史.入院专科检查:外鼻无明显畸形,右鼻腔见一巨大肿物,与钩突、下鼻甲粘连,表面光滑,触之不易出血,右侧鼻腔内结构未能窥清,未见异常分泌物.鼻中隔左偏,左侧鼻道未见异常分泌物.鼻咽部黏膜稍隆起,无充血,表面光滑,无异常分泌物.咽黏膜轻度充血,咽后壁小滤泡增生,会厌及声带活动度好,无异常.诊断:右侧鼻腔、鼻咽部肿物性质待查.血常规、肝肾功能、胸片及心电图均正常.  相似文献   

16.
1 病例资料 女,50岁.因发现鼻腔肿物半年,肿物增大致鼻阻塞3个月入院.半年前无意中触摸到鼻腔肿物,无任何不适,未在意亦未进行诊治.3个月前肿物增大阻塞双侧鼻腔,无流涕、流鼻血及头痛、发热、消瘦、盗汗等症状.既往体健,无结核病史,无外伤史、肿瘤病史.查体:生命体征正常.双肺未见明显异常.外鼻无畸形,鼻中隔前部膨大呈半圆形,黏膜光滑无充血.鼻腔内黏膜光滑湿润,无分泌物,鼻中隔居中.摄胸部X线片正常,未见结核病灶.CT扫描示鼻中隔前部增大,肿物密度不均,性质待定.诊断为鼻中隔肿物性质待定:鼻中隔囊肿?血管瘤?在全麻下行鼻中隔肿物探查切除术.  相似文献   

17.
鼻腔解剖:鼻腔由鼻中隔分为左右二侧,每侧之外壁各有上、中、下三鼻甲,下壁为鼻底,前后分别为前后鼻孔,鼻腔覆有丰富血液供应之粘膜组织。鼻腔的血液供应大多数来自颈外动脉。其中供应鼻中隔的动脉是:蝶腭动脉、筛前动脉、筛后动脉、上唇动脉和腭大动脉。这些动脉的分支在鼻中隔前下方汇集成网,临床称作鼻中隔血管区(即  相似文献   

18.
Tornwaldt囊肿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43岁,主因"反复鼻咽部烧灼感1年余"入院.专科检查:外鼻无畸形,双侧鼻腔黏膜慢性充血,鼻中隔右侧偏成嵴,双侧下鼻甲稍肥厚.鼻内镜:鼻中隔右偏成嵴,双侧鼻腔通畅,各鼻道未见脓性分泌物,鼻咽部光滑隆起,触之不易出血,呈囊性感,咽隐窝对称存在.  相似文献   

19.
男,33岁。因进行性双侧鼻塞年余,伴水样鼻涕,偶有少量鼻出血,入睡时鼾声重,入院检查:见鼻中隔后端显著偏右,左鼻腔后部分有一粉红色肿块堵塞,质硬、基底广、不活动、触之出血。后鼻镜下见鼻咽部前部有核桃大小的肿物,基底广,似来自鼻咽顶前部,粘膜表面光滑,血管较怒张。鼻咽侧位X线照片显示鼻中隔后方有3cm左右边缘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50岁,以右侧鼻塞3个月余,逐渐加重1个月,在我院门诊经病理证实为:神经内分泌癌. 于2000年5月12日入院。入院3个月前出现右鼻塞,有少量脓性分泌物,此后症状逐渐加重,并累及左侧鼻腔,伴右眼溢泪。检查:全身状况一般,右侧鼻腔前庭处可见新生物,鼻中隔被肿物推向左侧,左鼻腔狭窄,未见新生物,右下眼睑肿胀、溢泪、有分泌物。CT扫描可见右鼻腔及全组鼻窦有高密度影。在化疗后,局部行30 Gy放射治疗。2000年7月19日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右鼻侧切开,见右鼻腔暗红色肿物,基底位于筛窦,右上颌窦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