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冯丽霞  王漫丽  范风江 《医学信息》2010,23(15):2918-2919
目的分析比较早期肠内营养(EEN)和肠外营养(PN)对危重病患者治疗及营养代谢状况的影响。方法以我院ICU收治的危重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54例在入院24~48h内开始肠内营养,对照组48例则给予肠外营养。检测比较两组患者的各营养指标及感染发生率的变化。结果肠外营养组的氮平衡、血清白蛋白和臂肌围指标较肠内营养组明显降低(P〈0.05)。实验组的热量摄入、氮平衡优于对照组,感染发生率降低。结论危重病患者早期给予肠内营养可更好改善全身营养状况,提高代谢效应,从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比较早期肠内营养(FEN)和肠外营养(PN)对危重病患者治疗及营养代谢状况的影响.方法 以我院ICU收治的危重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54例在入院24~48h内开始肠内营养,对照组48例则给予肠外营养.检测比较两组患者的各营养指标及感染发生率的变化.结果 肠外营养组的氮平衡、血清白蛋白和臂肌围指标较肠内营养组明显降低(P<0.05).实验组的热量摄入、氮平衡优于对照组,感染发生率降低.结论 危重病患者早期给予肠内营养可更好改善全身营养状况,提高代谢效应,从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40例患者按照数字表格法随机分为早期护理干预组和常规护理干预组各70例,对比两组患者神经系统恢复和ADL(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神经系统功能恢复和ADL改善比较有显著性意义﹙<0.05﹚。结论本次实验表明,脑卒中患者早期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和ADL。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EN)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03年1月-2013年10月收住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的符合纳入标准的SAP患者4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肠内营养的启动时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EEN组,23例)和非早期肠内营养组(NEEN组,22例),观察两组患者入重症监护治疗病房(ICU)时、治疗第7天和第14天的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评估(APACHE)Ⅱ评分、血白蛋白(BAlb)、C反应蛋白(CRP)、血糖(BG)、血钙(BCA)等各项临床指标,以及ICU留治时间和预后.结果 与入ICU时比较,两组患者经治疗各项临床指标均有改善,在治疗第14天,两组各项临床指标均明显优于入ICU时(P值均<0.05);但各项临床指标在EEN组改善较快,在治疗第7天,APACHEⅡ评分、BG、BCA等指标比较,EEN组均优于NEEN组(P值均<0.05);在治疗第14天,APACHEⅡ评分、BAlb、CRP、BG、BCA等各项临床指标比较,EEN组均优于NEEN组(P值均<0.05).EEN组ICU留治时间[(15.87±2.74)d]短于NEEN组[(19.27 ±3.6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7% vs13.6%,P=0.958).结论 EEN在SAP治疗中效果肯定,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团体治疗在卒中抑郁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训练中的作用。方法:选取脑卒中后住院患者249名,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筛选出62名卒中后抑郁患者,62名患者被分为对照组(组1)和治疗组(组2),每组31人。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定期开展开放式团体治疗。两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第12周采用HAMD、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测评。结果:团体治疗12周后,两组HAMD评分均显著下降(t=14.228,4.385;P0.001),治疗后治疗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t=-7.417,P0.001),两组MBI评分均显著升高(t=-28.570,-20.135;P0.01),且治疗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t=10.416,P0.01)。结论:团体治疗能显著改善卒中抑郁患者的抑郁情绪并能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98例食管癌手术患者,年龄46~69岁,ASAⅠ-Ⅱ级,随机分成两组,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组50例,常规液体治疗组48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手术切口愈合情况,肠蠕动情况以及术前术后体重下降情况,免疫学指标变化和住院天数比较。结果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组在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手术切口愈合、肠蠕动恢复以及免疫学指标改善等方面均优于常规液体治疗组(P〈0.05)。结论对食管癌手术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是可行的方法,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住院天数,是一种比较实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早期肠内营养对贲门癌术后患者肠黏膜屏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本院收治的95例贲门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法分为对照组(n=47)和观察组(n=48),其中对照组采用早期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比治疗前后两组营养状况变化、免疫水平变化、术后恢复情况、肠粘膜屏障评价指标水平变化、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1w,两组患者前白蛋白(Prealbumin,PA)、血清白蛋白(Serum albumin,ALB)、血清总蛋白(Serum total protein,STP)水平较术后24 h均升高(P<0.05);术后1w观察组的PA、ALB、ST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更短(P<0.05);术后1w,两组患者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M)、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水平较术后24 h明显升高(P<0.05);术后1w观察组血清IgA、IgM、IgG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w,两组患者内毒素、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DAO)、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较术后24 h明显降低(P<0.05);术后1w观察组内毒素、DAO、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贲门癌患者术后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患者胃粘膜屏障具有保护作用,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免疫水平,改善营养状状态,促进患者康复,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脑卒中是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不仅导致患者躯体残疾,而且造成患者多种心理障碍,其中以脑卒中后抑郁(PSD)最为常见.PSD可导致患者不能主动参与康复训练,直接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及功能恢复.此研究选择我院神经内科2008年1月至2010年10月住院172例脑卒中患者,观察早期干预PSD对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早期肠内营养疗法(EEN)和完全肠外营养疗法(TPN)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急性期炎性反应程度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探讨SAP治疗过程中EEN对机体免疫的调节作用。方法:80只180-220 g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EEN组、TPN组及假手术(S)和重症胰腺炎(SAP)组,各20只,成模后分别行TPN过渡至EEN、TPN、正常喂养和正常喂养。检测术后2周时血清淀粉酶(Amy)、CRP、IL-6、TNF-α水平及外周血CD4+、CD8+淋巴细胞计数。结果:(1)术后2周S组大鼠无死亡, EEN组大鼠生存率为75%, TPN组生存率为70%, SAP组生存率为0。EEN和TPN组血清Amy差异无显著(P>0.05)。(2)术后2周EEN组和TPN组血淀粉酶、TNF-α、IL-6、CRP均明显高于S组(P<0.05, P<0.01)。(3)术后2周EEN组和TPN组CD4+、CD8+均明显高于S组,但CD4+/CD8+比值明显高于S组(P<0.05, P<0.01)。EEN组CD4+和CD4+/CD8+比值明显高于TPN组(P<0.01)。结论:EEN疗法可显著降低SAP大鼠死亡率,这可能与该疗法能有效地减轻病鼠急性期炎症反应和增强机体免疫力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早期肠内营养对肥胖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发展经过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13年1月间在我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156例,根据患者接受营养方式及体重指数(BMI)分布情况分为A组(BMI<25 kg/m2,常规治疗加延迟的肠内营养,n=107)、B组(BMI≥25 kg/m2 ,常规治疗加延迟的肠内营养,n=22)和C组(BMI≥25 kg/m2 ,常规治疗加早期肠内营养,n=27),比较3组患者预后评分(Ranson评分和APACHE-II评分)、局部并发症、系统并发症及病死率等的差异,并检测3组患者入院24 h 内血清白细胞介素 6(IL-6)、C 反应蛋白(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B组患者Ranson评分显著高于A组患者(P<0.05),B组与C组患者Ranson评分及入院时APACHE-II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B组患者胰腺坏死、胰腺感染或脓肿和呼吸功能衰竭的的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P<0.05) 。通过早期肠内营养干预,C组患者胰腺感染或脓肿和呼吸功能衰竭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患者(P<0.05)。B组患者病死率高达36.4%, 显著高于A组的65%(P<0.05);而C组患者病死率减至11.1%, 显著低于B组患者(P<0.05)。B组患者CRP 和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A组(P<0.05), C组患者CRP 和TNF-α水平又显著低于B组患者(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能降低肥胖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胰腺感染或脓肿和呼吸功能衰竭的发生率及病死率,显著改善预后,并可减轻炎症因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胃切除术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支持的效果以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我院选择2012年3月~2014年3月诊治的184例胃切除术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组1的92例患者实施肠内营养,组2的92例患者实施肠外营养,比较两组患者实施营养前后并发症发生率、免疫功能以及肠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组1患者血液淋巴细胞计数(TLC)以及转铁蛋白(TRF)营养后水平比组2高,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0.05);组1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几率比组2低,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0.05);组1患者倡导功能恢复时间比组2段短,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肠内营养能够提升胃切除术患者的免疫功能,促进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同时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因而,对胃切除术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王华  简玉华 《局解手术学杂志》2013,22(3):280-281,284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EN)支持治疗在老年胃癌患者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60例老年胃癌术后行EEN支持的患者作为EEN组,同期老年胃癌术后行全肠外营养(TPN)的患者40例为TPN组.比较2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口服进食时间、消化道症状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血清蛋白、免疫球蛋白、电解质等变化情况.结果 EEN组出现肛门排气时间较TPN组显著缩短(P<0.01);EEN组消化道症状出现率高于TPN组,经对症处理后消失;EEN组术后较术前体质量下降(1.8±0.2) kg,该下降值显著低于TPN组的(2.6±0.4) kg;EEN组住院时间较TPN组也明显缩短(P<0.05).EEN组术后总蛋白、白蛋白及免疫球蛋白IgA显著高于TPN组(P<0.01).EEN组电解质紊乱发生率显著低于TPN组(P<0.05).结论 EEN营养支持适用于老年胃癌切除术患者,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胃肠动力,缩短住院时间,维持机体免疫功能,有助于患者恢复.但容易出现胃肠道症状,需要控制输注速度和输入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肠内与肠外营养联合支持对重症患者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和总蛋白(Total protein,TP)的影响.方法:入选2016年9月至2019年9月入院的急危重症患者9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与实验组48例,对照组给予肠外营养支持,实验组首日给予肠外营养支持,待病情稳定48小时后给予肠内肠外营养联合支持.测量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营养、免疫功能指标以及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统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实验组血清ALB、TP水平和体脂量、肱三头肌皮肌褶皱厚度(Triceps skinfold,TSF)、上臂肌围(Mid-arm muscle circumference,MAMC)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较少(P<0.05)死亡率两组数据接近.结论: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联合支持相比于单一肠外营养治疗更有利于改善重症患者营养状况,提高ALB、TP水平,减少并发症,改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不同营养支持途径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营养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84例胃癌和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肠内营养组(EN组)43例和肠外营养组(PN组)41例,分别于术后第1天开始进行肠内和肠外营养,2组患者基本等氮、等热量;每组患者手术前后和术后第7天检测血清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F)、前白蛋白(PA),观察术后不良反应、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感染、营养支持费用等情况。结果术后EN组和PN组的营养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EN组感染发生率低(P0.01)且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早(P0.01),与PN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结直肠癌患者术后采用肠内营养方案,不良反应少、胃肠道功能恢复快。  相似文献   

15.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起病凶险,发展迅速,是一种急性全身性的消耗性疾病,其并发症多,病死率较高.SAP患者无论是否手术,都需要长期禁止经口饮食,且其高代谢、高分解的状态极易导致营养不良,因此营养支持是患者顺利渡过SAP急性期,维持机体重要脏器功能,改善机体状况的重要手段,是SAP治疗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1].而肠内营养(EN)是经济简便、安全有效的营养支持途径,是危重患者治疗的必要组成部分.本人在2004年9~2008年4月观察我科10例SAP患者经鼻放置空肠营养管实施EN治疗及护理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6.
颅脑重症病人施行肠内营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颅脑重症病人早期肠内营养 (EEF)与早期完全胃肠外营养 (TPN)在摄入同等热能、同等氮量的条件下的优劣 .方法 颅脑重症病人 4 0例随机分成EEF组和TPN组 ,予摄入同等热能、同等氮量 ,于入院后第 1天、14天检测体重、2 4h排出氮、血清总蛋白 ,评估胃肠道功能 (上消化道出血、返流、腹泻、拒食、淤胆等 )及意识状态 (GCS评分 )的变化 .结果 EEF组的返流并无增加 ,腹泻、苏醒后拒食、淤胆、便秘的发生率显著减少 ,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显著减少 ,EEF组 2 4h排出氮明显少于TPN组 ,血清总蛋白等营养指标优于TPN组 .入院后第 14天 ,EEF组体重丢失[(- 1.1± 2 .0 )kg]显著少于TPN组 [(- 5 .2± 3.2 )kg],GCS评分较TPN组显著改善 (14 .2± 0 .9Vs 12 .7± 1.3) .结论 颅脑重症病人在摄入同等热能、同等氮量的条件下肠内营养优于肠外营养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肠内、外营养的疗效比较。方法选取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胃癌术后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予以肠外营养(PN),观察组予以早期肠内营养(EEN)。观察两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体重下降、上臂肌围、血红蛋白、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F)、前白蛋白(PA)、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并发症发生率的情况。结果 EEN组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体重下降均较PN组出现明显缩短或减少(P〈0.05或〈0.01);治疗后PN组的ALB和TF的水平较治疗前和EEN组出现明显降低(P〈0.01),两组的AP和hs-CR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或者升高(P〈0.01),PN组的降低或者升高水平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的上臂肌围、血红蛋白水平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EN改善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炎症反应,是理想的营养支持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合理性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老年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EEN,30例)和肠外营养组(PN,30例)。检测手术前和手术后第4、10天营养指标和肝功能等变化,详细记录血糖变化,观察临床恢复情况。结果术后肠内营养组血糖水平波动较肠外营养组平稳(P〈0.01)。术后第4天EEN组患者的各项营养指标和肝功能指标恢复明显高于PN组患者(P〈0.01)。并发症发生率EEN组少于P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胃肠肿瘤手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是一个较好的方法,方便血糖调控,同时可促进机体康复,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颅脑重症病人早期肠内营养(EEF)与早期完全胃肠外营养(TPN)在摄入同等热能、同等氮量的条件下的优劣. 方法颅脑重症病人40例随机分成EEF组和TPN组,予摄入同等热能、同等氮量,于入院后第1天、14天检测体重、 24 h排出氮、血清总蛋白,评估胃肠道功能(上消化道出血、返流、腹泻、拒食、淤胆等)及意识状态(GCS评分)的变化. 结果 EEF组的返流并无增加,腹泻、苏醒后拒食、淤胆、便秘的发生率显著减少,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显著减少,EEF组24 h排出氮明显少于 TPN组,血清总蛋白等营养指标优于TPN组. 入院后第14天,EEF组体重丢失[(-1.1±2.0) kg]显著少于TPN组[(-5.2±3.2) kg],GCS评分较TPN组显著改善(14.2±0.9 Vs 12.7±1.3). 结论颅脑重症病人在摄入同等热能、同等氮量的条件下肠内营养优于肠外营养.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肠外和肠内阶段性营养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急性胰腺炎患者60例,分为全胃肠外营养组和肠外加肠内阶段性营养组,全胃肠外营养组患者应用肠外营养持续至可以进食。肠外加肠内阶段性营养组患者在初期应用肠外营养,胃肠功能恢复后逐步减少肠外营养至全部用肠内营养替代,肠内营养持续至过渡饮食。观察两组临床指标及治疗效果。结果肠外加肠内阶段性营养组患者均能耐受早期肠内营养。早期适时由肠外过渡到肠内营养后一周患者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血钙水平,与营养支持前、营养支持后全胃肠外营养组相比均增高(P〈0.01);对肝脏功能的损害减小(P〈0.01)。肠外加肠内阶段性营养组血糖平均水平趋于正常且波动度小,与全胃肠外营养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外加肠内阶段性营养组平均住院天数(29.93±9.30)d,短于全胃肠外营养组平均住院天数(25.47±7.50)d(P〈0.05),且每日营养费用及住院总费用减少。结论肠内营养组患者的营养指标、对血糖的影响与全胃肠外营养组相比,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