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 毫秒
1.
试论十六大对我国宪政理论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党的十六大深刻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确立了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文化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和具体策略 ,这对于我国宪政建设的发展 ,包括宪法规范、宪政制度和宪法理论的发展 ,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宪法与宪政     
宪法是调整国家根本社会关系 ,规定国家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 ,集中表现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 ,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国家根本大法。宪政是以宪法为前提 ,以民主政治为核心 ,以法治为基石 ,以保障人权为目的的政治形态或政治过程。宪政是宪法的内容和实施 ,宪法是宪政的表现和依据 ,宪法和宪政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 ,宪法的内容直接决定宪政的内容 ,立宪的目的就是宪政的目的 ,但宪政范围比宪法更为广泛 ,宪法以外的政治范围也属宪政范畴。宪法是宪政的必要前提。宪政是宪法的生命所在 ,是宪法规范及其原则和精神与政治实践的统一。宪法是宪法典、…  相似文献   

3.
论政府信息公开的宪政基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朱炜 《理论月刊》2005,(2):93-96
政府信息公开是服务型政府的应有机制。政府信息公开的宪政基础奠定了该制度的价值取向,具有拘束、指引政府信息公开原则及具体制度设置的功能。从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现状来看,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应以促进信息流通共享、保障公民知情权、落实民主政治为目标,并且三者之间存在内在的有机联系,对政府信息公开法制的建立起到了相应的价值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4.
陈雷 《长白学刊》2006,(2):80-82
在抗战时期爆发的第二次民主宪政运动中,中国共产党作为积极的参与者和政治领导者,适时提出了“民主联合政府”主张,使运动达到了新水平。虽然由于国民党的顽固和阻挠,民主宪政的目标最终未能实现,但这一运动巩固和扩大了民主力量,进一步动摇了国民党的一党专政和独裁统治,为战后中国政治的进步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论和谐社会的宪政设计与安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颜璋 《求索》2006,(8):167-169
和谐社会的实质主要体现在人的内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自然的内部的和谐上,它是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政治文明发展到较高水平的重要标志。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的社会形态。宪政制度则是维护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政治文明的理想的制度形态,内在地包含着民主、法治、人权三大要素,存在于以市场经济为主要经济形态的现代社会中。和谐社会必须以宪政为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6.
论抗战时期民主宪政运动兴起和发展的背景与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战时期民主党派发动的旨在争取民主、要求抗日的民主宪政运动的兴起和不断发展有其特有的背景与条件。面对可能亡国灭种的民族危机 ,怀着满腔爱国热忱、阵容已经壮大的民主党派再也不能容忍国民党当局的专制统治 ,纷纷要求国民党当局实行民主 ,积极抗战 ,从而掀起声势浩大的民主宪政运动。在中国共产党正确的策略方针影响推动下 ,宪政运动得到发展 ,并逐步达到高涨。  相似文献   

7.
建设法治政府的根本保障是实行民主宪政。民主宪政追求的目标正是社会的和谐。实行民主宪政的基本要求是确立民主宪政观念,弘扬民主宪政精神,建立民主宪政制度。  相似文献   

8.
政治文明是指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改造社会所获得的政治成果的总和,是人们在一定社会形态中关于民主、自由、平等以及人的解放的实现程度的体现。作为社会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政治文明是一个复杂的子系统,它主要由政治意识文明,政治行为文明和政治制度文明等紧密联系的部  相似文献   

9.
司法独立在根本上是宪政问题。我国的司法独立制度建立在人民民主专政的主权逻辑之上。司法权力如何既服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原则,又保证其独立专业性,当务之急应理清司法独立与党的领导、司法独立与行政权两个基础关系。应在坚持党的领导基础上,走出司法依赖行政的困局。  相似文献   

10.
论教育公平的宪政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宪政是当今社会追求的普世价值,然而,宪政的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教育公平在这个系统工程中承担着基础性的作用。教育公平,是指公民的受教育权能够通过制度性的保障而公平地得以实现的一种社会权利分配状态,它是社会公平在受教育权方面的具体表现。宪政包含人权、民主与法治三个要素,而教育公平是人权的必要内容,是社会民主的发展基础,是法治实现的重要保证;教育公平通过对人权、民主与法治三个方面的综合作用来促进宪政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何成学 《桂海论丛》2003,19(1):16-18
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 ,是全党和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其意义重大而深远 ,具有多重意义 :伟大的历史意义和理论意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陈学璞 《桂海论丛》2003,19(4):9-11
十六大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 ,对文化理论进行了全面创新。可概括为15个要点 :提出了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文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文化要求、先进文化与党的先进性相结合、对待“四种文化”的政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坚持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并重、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等新观点。  相似文献   

13.
颜广明 《桂海论丛》2011,27(2):58-62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在领导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领导全国人民进行了解决社会公正问题、推进社会公正的伟大实践,先后颁布七个一号文件,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促进教育公平;始终坚持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确保人民基本的生存权;努力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体面的工作和生活;深化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体现社会公平正义,在更广泛的领域和更高的层次上保障和推进社会公正。  相似文献   

14.
自2002年党的十六大以来的10年间,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率领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创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理论,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境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对新世纪新阶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大有许多理论创新,集中体现在五个方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新成果、治党治国规律认识新境界、发展战略新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展新思路、党建理论新发展.  相似文献   

16.
吴松 《思想战线》2002,28(6):1-2
当前,高校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就是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以江泽民"三个代表"和教育创新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推进观念创新、制度创新、教学创新、学术创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造就高素质创新人才,推出高水平创新成果,开创高等教育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7.
乔耀聪 《桂海论丛》2008,24(4):29-31
腐败问题是当前各国都存在的通病。腐败现象既破坏了法律的权威性及法律的有效实施,又破坏了我国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动摇着我国社会的政治基础。腐败问题已经对党、国家和社会构成了潜在的威胁。对此,党的十七大提出了一系列的防治新策略。  相似文献   

18.
2002年党的十六大以来的近10年间,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进行了开拓性的探索,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和时代背景;在开拓性的探索中创立科学发展观,又经历了一个历史过程;科学发展观产生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历史进程中,又给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以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丰富和完善了邓小平同志“三步走”发展战略的思想。与“总体小康”不同的是 ,我们建设的“全面小康”社会将是一个更高水平的、全面发展的、发展比较均衡的小康社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新的发展思路、新的改革突破、新的开放局面、新的工作举措扎扎实实推进建设全面小康的进程。  相似文献   

20.
在党的十六大报告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论述中 ,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新论断和新概括。全面推进新阶段的军队现代化 ,必须培养大批高素质的新型军事人才 ,加快武器装备的发展和编制体制的结构性调整 ,推进军事理论的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