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Planning》2014,(3)
<正>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是指供给心脏营养物质的血管——冠状动脉发生严重粥样硬化或痉挛,使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以及血栓形成造威管腔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梗塞的一种心脏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冠心病是动脉粥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5,(4)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已经逐渐成为对人类生命健康的最具危险性的疾病之一,关于冠心病的预防与诊断一直是医学界的热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硬化中最常见、最主要的类型,而冠状动脉钙化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指标。对于冠状动脉钙化程度的测定以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的控制,对于冠心病的预防及准确诊断,尤其是非典型冠心病的及早诊断有着显著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腰身指数(WHtR)、血尿酸(UA)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为冠心病的预防及治疗提供根据和研究材料。方法对650例拟诊为冠心病且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进行身高、腰围、WHtR、血压及血UA的测定。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的诊断结果将650例患者分为单支病变组(单支组,134例)、2支病变组(2支组,174例)、3支病变组(3支组,127例)和正常组(215例)。按照WHtR及血UA值分为WHtR〉0.5组、WHtR≤0.5组及尿酸≥420μmol·L-1组、尿酸〈420μmol·L-1组。根据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计算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各组年龄、WHtR、腰围、肱动脉SBP、肱动脉DBP、CHOL(胆固醇)、血UA、GLU(血糖)、LDL(低密度脂蛋白)、吸烟史、糖尿病史、高血压史等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多元直线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将Gensini积分行平方根转化后作为因变量,以单因素分析后挑选出P〈0.05的变量作为自变量,行多元直线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排除多种因素的相互影响后,WHtR、血清UA、LDL、吸烟史、糖尿病史、高血压史对冠状动脉的病变程度有独立的预测价值(P〈0.001或P〈0.05)。各组间Gensini积分比较结果表明,随着WHtR和血UA水平的升高,Gensini积分也逐渐升高,即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也逐渐加重(P〈0.01)。结论WHtR结合血UA检测可以很好地预测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3)
<正>冠心病是多种冠状动脉病的结果,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占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绝大多数(95%~99%)。世界卫生组织将冠心病分为5大类:无症状心肌缺血(隐匿性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力衰竭(缺血性心脏病)和猝死5种临床类型。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8,(2)
<正>我是支架,确切地说,我是冠状动脉内支架。我之所以有幸来到人间,还要感谢越来越多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冠心病患者。可以说,没有冠心病患者,就没有我的今天。现今,人们对我的爱越来越浓,我的队伍和种类也在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6.
冠心病是动脉粥样硬化(AS)导致器官病变最常见、最重要的类型,也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在我国,近年来呈增长趋势。冠心病的早期检测对于冠心病的治疗和预防有着重大的意义。冠心病的相关检查方法很多,而动脉脉搏波速(PWV)、踝臂指数(ABI)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在冠心病的检测中,以其自身的优势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3)
<正>冠心病让很多人苦不堪言,为了能很好地减轻和缓解病症,如何治疗冠心病更有效呢?介入性治疗包括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冠状动脉斑块旋切术、冠状动脉斑块旋磨术、冠状动脉斑块切吸术、经皮冠状动脉激光成形术、冠状动脉内支架术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5,(1):76-80
目的:探讨超声评估动脉中内皮功能价值及其与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选取43例本院2008年3月-2012年8月确诊治疗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作为动脉硬化组,同期选取体检科正常成年人43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动脉中内皮功能各项参数检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内皮功能与动脉硬化的关系。结果:动脉硬化组患者颈动脉总斑块发生率、动脉内-中膜厚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硬化组患者内皮舒张能力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法结果显示,颈动脉中斑块、内-中膜厚度、内皮舒张能力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结论:超声检测能有效评估动脉内皮功能,颈动脉中斑块、内-中膜厚度、内皮舒张能力与动脉硬化有密切关系,可作为临床预防及诊断动脉硬化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5,(9):46-47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技术于颈动脉粥样硬化评估及间接对冠心病的病变程度的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0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分为冠心病组和对照组(非冠心病组),均行冠脉造影检查,并进行颈动脉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和实时三维超声检查判断颈动脉斑块类型,分析其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冠脉狭窄程度的关系,分析实时三维超声检查在冠心病危险评估中的作用。结果:两组颈动脉斑块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累及支数的增加,斑块检出率明显增加;多支病变组与单支病变组的颈动脉斑块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支数越多者,颈动脉斑块发生率越高;且斑块多为软斑块、含有软斑块为主的混合性斑块。实时三维超声对软斑和混合斑检出率在单支病变组及多支病变组与二维超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存在可以预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存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呈明显的相关性。对软斑、混合斑的检出率及斑块表面溃疡检出率方面实时三维与二维超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时三维超声对颈动脉斑块表面有无溃疡检测优于二维超声。结论:颈动脉实时三维超声检查,可间接评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有效预测患者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几率。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4,(3)
<正>什么是冠心病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是指供给心脏营养物质的血管——冠状动脉发生严重粥样硬化或痉挛,使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以及血栓形成造成管腔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梗塞的一种心脏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是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本病的发生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程度和支数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4,(3)
<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管腔狭窄,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性、短暂性缺血,缺氧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属于中医学"胸痹""心痛""真心痛"等范畴。冠心病作为一种由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复杂疾病,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死亡和致残的首要原因。因此,研究如何治疗冠心病成为医学界的一大热点。本文通过搜索分析文献发现中医药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4,(3)
<正>冠心病全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它是由于供应心脏营养物质的血管——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导致心脏血供不足所致。冠心病是人类健康"第一杀手"。我国每年有26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冠心病发作的征兆发作症状:发作性胸骨后或心前区的压榨样或紧缩样疼痛、呼吸困难、心悸、恶心、出汗、眩晕、面色苍白、意识丧失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经皮冠状动脉造影、介入治疗对冠心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统计并分析2004年7月至2009年6月行经皮冠状动脉造影、介入治疗2335例患者的住院随访资料。结果经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318例,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2017例,成功率分别为99.4%、98.5%。经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227例,成功率99.6%,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633例,成功率98.4%。围术期发生各种并发症160例(6.85%)。结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6,(6)
<正>什么是冠心病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是由于供应心肌血液的冠状动脉发生了动脉硬化,也就是说冠状动脉主干或其主要分支内形成了动脉硬化斑块,导致管腔狭窄甚至闭塞,血流减少或完全停止,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如何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的由于脂质代谢异常,血液中的脂质沉着在原本光滑的冠状动脉内膜上,形成粥样硬化斑块,这些斑块渐渐增多造成冠状动脉管腔狭窄使血流受阻,导致心肌缺血缺氧,产生心绞痛。一旦斑块溃疡或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4,(3)
<正>冠心病是由于粥样硬化导致冠状动脉管腔狭窄,使心肌供血不足而引发的一系列临床病症。包括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和猝死。经皮冠状动脉介人治疗是近30年来发展起来的治疗冠心病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由于其创伤小、疗效明显,目前在全世界越来越广泛应用。不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7,(4)
<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的心血管病,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近年来逐年增长,且发病人群趋年轻化,近些年在三四十岁的中青年人群中发病率也在逐步上升。世界卫生组织对冠心病的定义是:由于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或器质性病变引起的冠脉血流和心肌需求之间不平衡而导致的心肌损害。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5,(4)
目的探讨心肌桥患者及心肌桥合并冠状动脉狭窄和痉挛患者病变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收集131例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术发现心肌桥的患者,对其冠状动脉病变及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31例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心肌桥多位于前降支中段。心肌桥合并冠状动脉狭窄47例,狭窄位于前降支近段34例(72.3%);心肌桥合并冠状动脉痉挛28例,痉挛位于前降支中段(心肌桥处)21例(75.0%)。心肌桥狭窄组中,吸烟、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高于单纯心肌桥组和心肌桥痉挛组(P<0.05),表明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可能存在心肌桥的这类特殊人群中。131例患者均有胸闷胸痛等不同程度类似冠心病的临床症状,而且Noble分级程度越高,症状越明显,同时合并冠状动脉狭窄或痉挛,则表现更典型。结论冠状动脉造影目前仍是心肌桥诊断的金标准,心肌桥可导致心肌缺血,引起心绞痛症状,症状与收缩期狭窄程度有关,亦与心肌桥合并冠状动脉狭窄和痉挛有关。治疗上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6,(9):1380-1383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并分析其作用机理。方法:8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是加用麝香保心丸。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功能变化,包括肱动脉介导内皮舒张功能(flow-mediated vasodilation,FMD)、NO、内皮素、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结果: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6个月的肱动脉内径均无明显变化;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6个月后,观察组的内皮素显著低于对照组,FMD、NO、NOS、SOD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能够有效纠正内皮素与NO的失衡状态,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增加心肌血流供应,改善心肌缺血状态,提高冠心病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5,(8):20-22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HRV)和Q-Tc离散度的临床特点。方法:入选78例确诊的冠心病患者为冠心病组,入选64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对两组的心率变异性和Q-Tc离散度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冠心病组的心率变异性指标SDNN、RMSSD、pNN50、SDANN较对照组明显降低,Q-Tc离散度较对照组明显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明显降低,Q-Tc离散度明显延长。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4,(3)
<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目前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可以说人人皆危之。冠心病介入诊治技术的发展明显提高了患者诊断的准确性,改善了患者的预后。然而在日常生活中,大家对冠心病的介入认识常常存在误区。冠心病基本认识冠心病诊断:冠心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是胸痛,同时,胸痛也是其他疾病的重要临床表现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