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章新星  刘伟中 《矿产勘查》2014,(1):55-60,63
目的:对国内有关老年人胃癌术后早期给予肠内营养与全肠外营养支持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进行系统评价,评价两种营养方式在术后肠道排气、排便时间、术后营养改善情况及术后不良反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的差异,为临床治疗提供思路。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间从各数据库建库至2013年9月,检索词包括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老年。纳入比较老年人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与全肠外营养支持的随机对照试验,并统计各文献中两种治疗方法对营养状况的改善情况、术后肠道排气排便时间、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采用 RevMan5.2版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检索及排除,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16篇随机对照试验,共纳入患者925例。老年人胃癌术后肠内营养组与肠外营养组在营养状况方面,术后第1天营养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0.20,95%CI:-0.92~0.53,P=0.60);术后第7-9天营养状况对比,因存在较大异质性(I^2=79%),行亚组分析,老年人胃癌术后第7天肠内营养组与肠外营养组在血浆白蛋白水平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1.07,95%CI:-2.22~0.08,P=0.07);术后第8天血浆白蛋白水平,肠内营养组高于肠外营养组(MD=2.31,95%CI:1.47~3.15,P<0.00001);早期肠内营养并不会增加术后发生吻合口瘘概率,肠内营养组与肠外营养组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45,95%CI:0.14~1.42,P=0.17);老年胃癌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患者首次排气及排便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肠内营养组排气排便时间均早于肠外营养组(均P<0.00001);在不良反应及术后并发症方面,肠内营养组有119例恶性呕吐、腹胀的不良反应。结论老年胃癌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患者恢复更快,早期肠内营养并不增加术后并发症等风险,给予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有助于患者快速恢复。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33):25-27
目的:探讨泛影葡胺在腹部手术早期肠梗阻诊断和治疗上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160例腹部术后早期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使用泛影葡胺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治疗组,未使用泛影葡胺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第一次排气时间、梗阻缓解时间等指标的差异。结果:对照组保守治疗成功55例,成功率为69%,中转手术25例,手术率为31%;治疗组保守治疗成功72例,成功率90%,中转手术8例,手术率10%。两组在第一次肛门排气时间、梗阻缓解时间及保守治疗成功率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口服泛影葡胺是术后早期肠梗阻诊断和治疗上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3,(18):48-49
目的:对比分析胃大部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与延迟肠内营养的的效果。方法:观察胃大部切除术患者134例,随机将两组患者平均分为早期营养组和延迟营养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术后1周天检测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直接胆红素(BD),间接胆红素(IB),总胆红素(TB)。结果:早期肠内营养组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延迟肠内营养组短,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早期肠内营养组肝功能指标均优于延迟肠内营养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大部切除术后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更能符合胃肠道生理状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20)
目的:分析研究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全胃肠外营养支持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进展期胃癌根治术患者30例和10例非AGC的患者进行研究,将行根治术的3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肠外营养支持,对照组采用传统营养支持,分别检查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9d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和NK细胞活性的变化。结果:AGC患者术前NK细胞的活性、CD+3、CD+4细胞及CD+4/CD+8细胞比值均较未行根治术的AGC患者低,手术后均较手术前高(P<0.05),但CD+8细胞下降。而观察组患者术后的CD+3细胞、NK细胞活性、CD+4/CD+8细胞比值及CD+4细胞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全胃肠外营养支持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19):38-42
目的:观察经鼻胃管和经鼻空肠途径肠内营养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中的应用效果及对临床预后的影响,以寻求安全有效的营养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2018年9月本院行肠内营养支持的56例SA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肠内营养的不同方式分为鼻胃管组和鼻空肠管组,各28例。观察两组肠内营养治疗的相关并发症、感染并发症、器官衰竭、禁食时间、肠内营养持续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手术干预及死亡情况。结果:两组肠内营养相关并发症、感染并发症、器官衰竭发生率、禁食时间、肠内营养持续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干预及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鼻胃管组住院费用低于鼻空肠管组(P<0.05)。结论:鼻胃管与鼻空肠管肠内营养在营养相关并发症及感染并发症方面无差异,且操作方便,容易耐受,费用低廉,安全性好,具有代替鼻空肠管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7,(12):2464-2468
目的:观察肝胃百合汤对脑卒中患者肠内营养胃肠道并发症及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将160例脑卒中后48 h内接受肠内营养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益气健脾组、祛湿组和从肝论治组,每组40例。(1)对照组:患者于入院48 h内留置鼻胃管,实施肠内营养支持。肠内营养制剂采用百普力、能全力治疗。患者热量需求按84~126 KJ·(kg·d)-1标准提供。采用间歇输注方式,用50 m L注射器将营养制剂经鼻饲管缓慢注入胃内,前3 d肠内营养制剂选用百普力,开始时每次50~100 m L,每隔2~3 h 1次,若无反流,腹泻、腹胀等不良反应,可加量至每次150~180 m L,第1天用量为500m L,以后每天增加500 m L,直至达到全量。从第4天起肠内营养制剂百普力改用能全力,输注方法与量均不变。(2)益气健脾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和肠内营养基础上,给予四君子汤治疗,每日1剂,水煎鼻饲,早晚各1次。(3)祛湿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和肠内营养基础上,给予藿香正气散治疗,每日1剂,水煎鼻饲,早晚各1次。(4)从肝论治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和肠内营养基础上,给予肝胃百合汤治疗,每日1剂,水煎鼻饲,早晚各1次。比较各组患者的胃肠道并发症,检测各组患者营养状态(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中围长度、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血红蛋白)。结果:本研究表明从肝论治创肝胃百合汤治疗,可明显降低胃肠道并发症(胃潴留、返流、呕吐、腹胀、便秘、腹泻、胃肠道出血)的发生,效果优于对照组及益气健脾组、祛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升高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血红蛋白浓度,从肝论治组优于对照组、益气健脾组和祛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后肠内营养患者采用肝胃百合汤治疗可改善患者营养状态,减少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3,(12)
肠内营养是经胃肠道提供代谢需要的营养物质及其他各种营养素的营养支持方式。食管癌患者术前多有进食困难,营养状态较差现象,加之手术创伤大,术后禁食时间长,会严重影响机体的代谢状态,不利于术后康复。本文通过探讨食管癌患者术后经鼻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经验,结论为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接受肠内营养是安全有效的营养方法。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4,(36):57-59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胃瘫的影响因素及其空肠营养管的防治作用。方法:选取本院消化外科住院部胃癌手术患者1604例,其中术后胃瘫62例,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分析胃癌术后胃瘫的影响因素。并根据不同营养支持治疗方式将术后胃瘫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32例采用空肠营养管支持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肠外营养支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营养指标和免疫功能指标的差异。结果:年龄、术前幽门梗阻、心理因素、基础疾病、手术时机、术中出血量和进食不当等不同对胃癌术后胃瘫率影响差异显著(P<0.05),其中术后进食不当、术前幽门梗阻和基础疾病是胃癌术后胃瘫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观察组营养指标(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水平和免疫功能指标(Ig A、Ig M)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术后胃瘫受术后进食不当、术前幽门梗阻和基础疾病等多因素影响,其中空肠营养管支持治疗有助于改善术后胃瘫患者营养和免疫功能状况。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31):36-38
目的:探讨早期胃肠内营养对脑出血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方法:选择脑出血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试验组40例在术后2448 h内插管鼻饲进食,对照组40例在术后72 h以后插管鼻饲进食。比较两组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及因上消化道出血死亡情况,两组患者住院天数。结果:试验组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及因出血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患者尽早实施胃肠内营养,可预防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降低死亡率,缩短住院天数,促进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5,(17):56-58
目的:探析术后早期肠内免疫营养对老年胃癌患者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所造成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1年4月-2014年4月收治82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行肠内营养,对照组予以肠外营养,对比两组术前及术后第8天TFN(转铁蛋白)、preAlb(前白蛋白)、Alb(血清白蛋白)、体重等营养情况指标及IgG、IgM、IgA、CD4+、CD8+、CD4+/CD8+等免疫功能指标。结果:两组术前TFN、preAlb、Alb、体重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8天,两组各指标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依然高于对照组,与术前各指标值更接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IgG、IgM、IgA、CD4+、CD8+、CD4+/CD8+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8天,两组各指标均有所降低,但观察组各指标水平依然高于对照组,与术前各指标值更接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早期进行肠内营养可有效改善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促进术后恢复,具有较高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9,(3):621-624
目的:探讨四君子汤联合肠内营养对胃癌术后患者免疫功能及血清总蛋白(total protein,TP)、转铁蛋白(transferrin,TR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胃癌根治术后9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肠内营养,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四君子汤治疗,两组患者均从术后1 d开始持续给予治疗至术后9 d。记录并比较两组术后排便时间、肠道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恢复状况。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1 d和术后10 d的外周血CD_3~+、CD_4~+细胞所占比值及CD_4~+/CD_8~+,血清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M)、TP、TRF水平。结果:治疗组术后肠道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排便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10 d CD_3~+、CD_4~+及CD_4~+/CD_8~+较治疗前均明显增高,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10 d血清IgM、TP及TRF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君子汤联合肠内营养有助于胃癌术后患者肠道功能的恢复,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改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9,(24):42-44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围手术期应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肠内营养的临床疗效及优越性。方法:将2017年1月-2019年5月本科收治的40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肠内营养)和对照组(传统围手术期准备工作流程),每组20例,对比两组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术前1 d各指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第7天体重、Hb、ALB、CD3~+、CD4~+、CD8~+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患者围手术期应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肠内营养安全可行,且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张云娇  万煜  艾华  杨丹榕  沈策 《矿产勘查》2011,(10):43-45,49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并呼吸衰竭使用无创通气治疗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52例COPD并呼吸衰竭已使用无创通气治疗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6例,2组患者均给予抗感染、相关对症治疗,治疗组采取留置鼻胃管方式鼻饲肠内营养液能全力,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15d。记录2组患者肠内营养治疗前后血液生化指标(包括血红蛋白、血浆总蛋白、白蛋白)、体质量测量指标(包括体质量、肱三头肌皮皱厚度、上臂肌围)、无创通气时间及使用有创机械通气的病例数、ICU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肠内营养支持治疗15d后,血液生化指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均P〈0.05),体质量测量指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后血液生化指标和体质量测量指标均明显增加(P〈0.05)、无创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使用有创机械通气的比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对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合理的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以改善机体的营养状态,缩短无创通气及ICU住院时间,降低有创机械通气的比率。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9,(29):137-138
目的:比较胃肠道肿瘤切除治疗患者开展术后全肠外营养与胃肠道早期营养的疗效。方法:将2016年4月-2018年4月本院收治的胃肠道肿瘤切除术治疗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给予胃肠道早期营养,对照组给予术后全肠外营养支持,观察两组恢复速度、机体营养及免疫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通气时间、发热消失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体重、白蛋白及前白蛋白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7 d淋巴细胞总数、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恢复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胃肠道肿瘤切除治疗患者中实施胃肠道早期营养支持对加快术后恢复有明显效果,尤其可调节机体营养状态和免疫指标,利于机体功能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早期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对维持和改善肝移植术后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将30例肝移植术后早期(术后1~7 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组、EN,每组各15例,各组营养支持均为等热量和等氮量。各组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第8天检测营养指标,测定术后每天氮平衡并计算累计氮平衡,统计术后感染及营养支持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术后第8天,EN组的白蛋白和前白蛋白水平显著高于PN组(P〈0.05);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比较,EN组显著低于PN组(P〈0.01);EN组的血糖水平及胆汁引流量显著优于PN组(P〈0.05)。术后第4天起,患者每日氮平衡比较,EN组显著优于PN组(P〈0.05);术后7 d累计氮平衡比较,EN组显著优于PN组(P〈0.01)。术后早期感染比较,EN组显著低于PN组(P〈0.05)。肛门排气时间和平均营养支持费用比较,EN组显著低于PN组(P〈0.01)。EN组的住院时间显著低于PN组(P〈0.05)。EN组无严重营养支持并发症的发生。结论肝移植术后早期的肠内营养营养支持治疗是安全、可行的,与PN相比,EN能更有效地改善患者术后营养状况,促进移植肝的功能恢复,降低术后感染率和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3,(5)
目的探讨早期经胃镜下输入袢置入胃管,输出袢置入鼻空肠管,积极通畅引流,合理肠内营养等治疗措施在Billroth-Ⅱ式胃大部分切除术后十二指肠残端瘘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本院收治的Billroth-Ⅱ式胃大部分切除术后十二指肠残端瘘保守治疗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瘘口愈合平均时间为25.7天,减压胃管及鼻空肠管根据病情酌情在放置12月后拔出。该组患者全部治愈出院。结论在病情允许情况下,早期经胃镜下输入袢置入胃管,输出袢置入鼻空肠管综合治疗,能维持患者的营养状况及内环境稳定,促进瘘口的愈合。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3,(3)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术后肠内营养的护理经验。方法:对65例食管癌术后患者经营养管给予肠内营养,提供精心的护理,包括注意控制营养液滴注速度、温度,保持管道通畅和预防并发症发生等,随后加以观察。结果:通过实施肠内营养及提供的护理措施,患者均恢复较好,减少了住院时间。结论:积极有效的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4,(23)
目的:对胃癌切除术后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对策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选择60例胃癌切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给予肠内营养支持,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及排便时间、体重、不良反应及住院天数。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肛门排气及排便时间、体重、不良反应及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癌切除术后采用肠内营养支持有较高的护理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5,(7):1061-1063
目的:观察早期导泻联合肠内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全程治疗给予全胃肠外营养;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早期导泻联合肠内营养,观察两组患者腹痛和腹胀缓解时间、腹部压痛消失时间、发热消退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正常的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方面的差别。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腹痛和腹胀缓解时间、腹部压痛消失时间、发热消退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正常的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病死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导泻联合肠内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能够较早地缓解腹部症状,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5,(19):42-43
目的:探讨患者经三腔胃肠管肠内应用雷贝拉唑(波利特)内镜下止血术后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对82例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行内镜下止血术,其中试验组45例患者采用留置三腔胃肠管及肠内应用波利特,对照组37例患者采用留置传统胃管及静脉应用奥美拉唑针剂,比较两组胃液p H值、再出血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的胃液p H值、再出血率及穿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并发症程度较轻,并可减少静脉输液量及稳定血糖。结论:经三腔胃肠管肠内应用波利特于内镜止血术后患者效果理想,特别适合应用于合并心功能不全及糖尿病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