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 研究盐酸洛美利嗪在DMSO-d6溶剂中的核磁共振现象并对其质子和碳信号进行归属。方法 测定其在改变温度和加入重水条件下的各种1D和2D核磁共振谱。结果 室温下以DMSO-d6为溶剂时,哌嗪环及与其相连的碳,氢均呈现多个峰或宽峰,提高温度或加入重水后,其碳,氢信号均出现“合并”或变窄现象。结论 室温下在DMSO-d6溶剂中,不同构象的盐酸洛美利嗪同时并存。随着温度的提高或加入重水,则逐渐变为单一并且稳定的构象。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南葶苈子、北葶苈子核磁共振指纹图谱,并研究两者之间的差异。方法:采用Bruker AVANCE 500Ⅲ型超导脉冲傅里叶变换核磁共振波谱仪建立指纹图谱,~1H-NMR条件:谱宽10 330.578 Hz,扫描次数32次,数据点65 536,测试温度25℃,以四甲基硅烷为内标物。13C-NMR条件:谱宽29 761.904 Hz,24 000次,延时2 s,测试温度25℃,以氘代甲醇溶剂峰49 ppm为内标物。结果:氢谱δ6-8、碳谱δ100-160为芳氢信号,此区域北葶苈子绝大多数成分为单取代苯环标志峰,而南葶苈子则分布较为杂乱的低矮小峰,可能为芥子酰基或黄酮成分的芳氢信号。氢谱δ3-6、碳谱δ55-100为连氧的碳氢信号,在此区域南葶苈子、北葶苈子均显示各类糖信号,南葶苈子在此区域较北葶苈子更为杂乱,说明其含糖量更丰富,且在δ3.5处,南葶苈子出现多个甲氧基峰,佐证了芥子酰基成分的存在。氢谱δ0-3、碳谱δ0-55为不连氧的碳氢信号,此区域两者都有几根含量较大的甲基峰信号,但是标志性不强。结论:南葶苈子、北葶苈子的主要成分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盐酸雷诺嗪在大鼠肝微粒体内代谢的性别差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用大鼠肝微粒体研究盐酸雷诺嗪代谢的性别差异及选择性CYP抑制剂对其代谢的影响。方法:盐酸雷诺嗪分别与雌性或雄性大鼠的肝微粒体温孵,抑制试验是在微粒体中先加入选择性抑制刑温孵30min后,再加入盐酸雷诺嗪温孵。温孵后的样品中加入内标咖啡因,碱化后乙醚提取,取上清液水浴挥干,流动相溶解后采用梯度洗脱进行HPLC测定。结果:盐酸雷诺嗪在大鼠肝微粒体内被迅速代谢为6个Ⅰ相代谢产物,雄性大鼠微粒体酶的代谢能力强于雌性大鼠。CYP3A特异性抑制剂酮康唑(Ket)、CYP1A2特异性抑制剂α-萘磺酮(α-Naph)和CYP2D2特异性抑制剂奎尼丁(Qui)可以明显地抑制肝微粒体中盐酸雷诺嗪的代谢,其中Ket的抑制能力最强;而二乙二硫氨基甲酸酯(DDC)和磺胺苯吡唑(Sul)对盐酸雷诺嗪的代谢无明显影响。结论:研究提示盐酸雷诺嗪在雌雄大鼠肝微粒体内的代谢有极其显著性差异,其主要原因是CYP3A酶在大鼠肝微粒体中具有性别差异性。  相似文献   

4.
犬血浆中盐酸雷诺嗪LC-MS测定及药物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建立LC-MS法测定犬血浆中盐酸雷诺嗪浓度,研究犬ig和iv盐酸雷诺嗪后的药物动力学.方法:取血浆20μ1,加乙腈300μ1沉淀蛋白,离心后10μ1直接进样.色谱柱为Shim-pack ODS 5μm,150mm×2.0mm,I.D.;流动相为0.05%甲酸-乙腈(40:60,v/v).检测仪器为岛津LC-MS-2010四极杆质谱检测器,离子源为APCI源.检测离子m/z:雷诺嗪428.00,盐酸非洛普(DDPH)344.00.犬ig和iv雷诺嗪剂量为25mg/kg,不同时间取血,离心取血浆20μ1进行分析,估算药物动力学参数.结果:盐酸雷诺嗪的线性范围为0.039~10.00μg/ml,方法的回收率为79%~90%,日内和日间的精密度均小于10%.犬ig和iv雷诺嗪25mg/kg,估算的末端相半衰期分别为7.31±3.08和5.67±2.43h,犬ig后,测得的血药浓度峰时间和峰浓度分别为1.0±0.6 h和4.32±1.25μg/ml.测得绝对生物利用度约为(72.6±15.6)%.结论:建立的犬血浆中盐酸雷诺嗪LC-MS测定法适合药物动力学研究.雷诺嗪口服吸收快,吸收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快速检测盐酸雷诺嗪的化学发光法.方法:在硫酸介质中,盐酸雷诺嗪对Ce(Ⅳ)-Na2SO3化学发光体系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且抑制的程度与盐酸雷诺嗪的质量浓度在一定范围内成良好的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一种测定盐酸雷诺嗪的化学发光分析方法.结果:该法的线性范围为1.0×10-6~1.0×10-4kg/L,检出限为7.7×10-7kg/L.对4.0×10-6kg/L盐酸雷诺嗪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45%(n=11).结论:本方法快捷、简便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适用于盐酸雷诺嗪缓释片中盐酸雷诺嗪的测定.  相似文献   

6.
建立核磁共振氢谱法测定10-O-(N,N-二甲氨基乙基)-银杏内酯B甲磺酸盐(XQ-1H)标准物质的含量。以齐多夫定为内标,DMSO-d6-D2O(5∶1)为溶剂,氢谱测定条件为:脉冲宽度30°,延迟时间20 s,采样次数32次,窗函数0.3 Hz。在此条件下,样品与内标的定量峰分离良好,线性范围宽,含量测定结果为99.12%,RSD为0.16%。该方法专属、准确,简便、快速,适用于对药物基准物质绝对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7.
气相色谱法测定头孢地嗪钠残留溶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头孢地嗪钠残留溶剂的检测方法.方法:采用DB-624毛细管柱,柱温40 ℃;载气为氮气;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器温度为250 ℃;进样口温度为160 ℃;溶液直接进样.结果:被测各溶剂均能良好分离,各溶剂峰面积与浓度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的精密度良好;回收率较为理想.结论:气相色谱法适用于头孢地嗪钠的残留溶剂检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用内标法快速、专属、简单的测定盐酸小檗碱含量的核磁共振氧谱定量分析方法 .方法 用Varian公司Mercury Plus 400 MHz核磁共振仪,在25℃下,以氘代甲醇为溶剂,2,4-二硝基甲苯(2,4-DNT)为内标,观察在频率400.123 MHz、谱宽6 410.3 Hz、90°脉冲宽度6.450μs、采集时间4 s和延迟时间18 s的条件下采集盐酸小檗碱试样的氢谱.结果 以化学位移分别在8 6.13 ppm和8 8.45 ppm盐酸小檗碱单峰和2,4-DNT的双二重峰作为定量峰,含量测定重复性实验的RSD为1.785%(n=6),测得3批盐酸小檗碱含量分别为88.847 7%、88.380 3%、88.658 7%.结论 在没有对照品的情况下,核磁共振氧谱内标法可用于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研究盐酸雷诺嗪的遗传毒性,评价其药物安全性。方法    采用Ames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检测盐酸雷诺嗪的遗传毒性。Ames试验选用直接法和代谢活化法。Ames试验菌株为鼠伤寒沙门氏组氨酸缺陷型菌株TA97、TA98、TA100和TA102,盐酸雷诺嗪在试验中设6个剂量组(5000、2500、1000、500、250和125μg/皿),同时设自发回复突变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每项试验设3个盐酸雷诺嗪给药组(222、111和55mg/kg)、阴性对照组(Veh)及阳性对照组(CP 40mg/kg)。结果    盐酸雷诺嗪在≤5000μg/皿所测剂量范围内,加入和不加入S9的各剂量组对TA97、TA98、TA100和TA102四种菌株的回变菌落数与阴性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无剂量反应关系;盐酸雷诺嗪在55~222mg/kg剂量范围内,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数及小鼠精子畸变率与阴性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雷诺嗪在所测剂量范围内,未显示遗传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0.
李媚  陈丽  邓程润  黄剑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1,17(7):900-901,906
目的:建立雷诺嗪中乙醇、乙酸乙酯两种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OV-17毛细管色谱柱;FID检测器;检测器温度230℃;进样口温度为200℃;程序升温:初始温度为50℃,保持3 min,以每分钟10℃升至150℃;载气为氮气.结果:两种溶剂在此条件下能有效的分离,且线性关系良好.结论:该方法稳定、准确,可用于...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采用脑电非线性分析监测方法,研究围术期硬膜外复合镇静下异丙酚对不同脑区的作用,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20例患者,随机分为异丙酚5mg·kg1·h1、异丙酚6mg·kg1·h1两组(每组10例),麻醉采用硬膜外麻醉复合异丙酚镇静。监测患者围术期的脑电非线性参数—近似熵(ApEn)及关联维数(D2),常规监测BP,HR,SpO2。结果:与入室后相比,镇静下患者均表现为额叶与颞叶区的脑电抑制程度较高。两组患者入室后与镇静下相比较,关联维数、近似熵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与复苏、觉醒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在复苏与觉醒后,各个脑区的脑电变化表现为:额叶与颞叶区的脑电活动度较高。结论:硬膜外麻醉复合异丙酚镇静下,各个脑区在异丙酚作用下抑制程度是不同的,以额叶和颞叶的抑制程度较高,额叶和颞叶区在复苏觉醒时兴奋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以TBP从盐酸溶液中萃取分离锡与锌,发现如用煤油作稀释剂,则萃取过程会出现第三相。选用MIBK或癸醇作调相剂来消除第三相。作者解释了当用MIBK作调相剂,盐酸浓度大于7mol/L时,又会出现第三相的原因。萃取的最佳条件为:25%TBP-10%MIBK(或癸醇)-65%煤油;室温;6mol/L HCl;负载有机相中的杂质离子Zn~(2+)用6mol/L HCl洗涤,一次洗涤率达95%左右;负载有机相中的锡用0.24mol/L HCl反萃。实验比较了TBP萃取Sn~(4+)与Sn~(2+)的性能,解释了Sn~(4+)比Sn~(2+)略易萃取的原因。由于Sn~(4+),Zn~(2+)的竞争萃取,D_(Zn~(2+))随初始水相中[Sn~(4+)]的增加而减小,但当[Sn~(2+)]小于18g/L时,D_(Zn~(2+))几乎不变。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以TBP从盐酸溶液中萃取分离锡与锌,发现如用煤油作稀释剂,则萃取过程会出现第三相。选用MIBK或癸醇作调相剂来消除第三相。作者解释了当用MIBK作调相剂,盐酸浓度大于7mol/L时,又会出现第三相的原因。萃取的最佳条件为:25%TBP-10%MIBK(或癸醇)-65%煤油;室温;6mol/L HCl;负载有机相中的杂质离子Zn~(2+)用6mol/L HCl洗涤,一次洗涤率达95%左右;负载有机相中的锡用0.24mol/L HCl反萃。实验比较了TBP萃取Sn~(4+)与Sn~(2+)的性能,解释了Sn~(4+)比Sn~(2+)略易萃取的原因。由于Sn~(4+),Zn~(2+)的竞争萃取,D_(Zn~(2+))随初始水相中[Sn~(4+)]的增加而减小,但当[Sn~(2+)]小于18g/L时,D_(Zn~(2+))几乎不变。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低剂量辐射对裸鼠移植人胶质瘤U251细胞凋亡相关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35只荷人胶质瘤U251瘤裸小鼠,随机分为7个实验组,假照组:0 mGy;D1组:75 mGy;D2组:4 Gy;D1-12 h+D2组:D1照射后12 h予以D2;D1-24 h+D2组:D1照射后24 h予以D2;D1-48 h+D2组:D1照射后48 h时予以D2;D1-72 h+D2组:D1照射后72 h予以D2。每组5只。各实验组不同方式照射后4 d,荷瘤裸鼠全部处死,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荷瘤组织的p53、Bcl-2 和Bax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D1(75 mGy)和D2(4 Gy)照射后,胶质瘤细胞的p53和Bax的mRNA表达分别呈上升趋势,Bcl-2的mRNA表达呈下降趋势,但与假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D1+D2组(D1和D2间隔24、48及72 h)的p53和Bax的mRNA表达明显增多,Bcl-2 mRNA表达显著下降,与假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低剂量辐射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上调了胶质瘤细胞的p53、Bax的mRNA表达,下调了Bcl-2 mRNA的表达,同时对其后的大剂量辐射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500MHz核磁共振光谱仪上,对替诺昔康(tenoxicam)进行了1H-NMR,13C-NMR,1H-1HCOSY和13C-1HCOSY核磁共振光谱分析,确定了其光谱中所有共振峰的归属。对其质量分析和控制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合欢皮中的三萜皂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欢皮作为传统中药,为豆科植物合欢的干燥茎皮。在1995年版中国药典中记载合欢皮具有解郁安神、活血化瘀的作用。在我们对传统中药品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通过对合欢皮95%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可溶部位进行一系列溶剂处理和层析分离,分离获得28个五环三萜皂苷。基于化学和波谱证据,我们鉴定了它们的结构,包括6对非对映异构体、5对位置异构体,其中26个皂苷为新化合物。所有分离皂苷均为三糖链皂苷,含有金合欢酸皂苷元,7~9个单糖和1~2个单萜酸酯衍生物,分子量大于2000。根据它们的一维、二维核磁共振数据归属了这些皂苷的所有碳信号和大多数质子信号,并修订了几个已知皂苷的碳氢谱数据,在此基础上,总结了这类皂苷的波谱规律。本文同时讨论了这些皂苷及其类似物的细胞毒活性和其它活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考察实验温度对盐酸氮芥含量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在5—30℃之间设置6个温度点,分别在各个温度点下测定消白酊及10%盐酸氮芥溶液中盐酸氮芥含量的变化趋势。含量测定方法参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盐酸氦芥注射液的含量测定方法”制定。结果:随着实验温度的升高,盐酸氮芥的含量测定结果逐渐升高,25℃以后不再变化。结论:实验温度低会造成化学反应不完全,使含量测定结果偏低,故盐酸氮芥的含量测定应不低于25℃,与室温接近。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一种快速、经济和准确地检测22q11.2微缺失综合征的分子诊断方法.方法:随机采集2004年1月至2005年1月在我科住院的无血缘关系的江苏地区汉人群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患儿50例外周血标本及其双亲100例口腔拭子,选取3个高信息量的短串联重复序列多态(short tandem repeat polymorphic,STRP)位点(D22S944和本研究选取的22D_4_2,22D_4_3)进行STRP分析和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t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检测.结果:22D_4_2,22D_4_3位点基因的电泳条带清晰,检测简便迅速;3个STRP位点均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在江苏地区汉人群中具有较高的多态性;50例VSD患儿中5例由STRP分析检出有微缺失,均经FISH检测证实. 结论:选取3个高信息量的位点(D22S944、22D_4_2、 22D_4_3)进行STRP初筛分析,必要时结合FISH检测是一种有效可行、值得推广的检测22q11.2微缺失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9.
张晔  朱晓燕  刘宇健  卢建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6,27(10):1076-1080
目的:构建由载体介导的抑制人维生素D3受体(VDR)表达的RNA干扰载体,并在人骨肉瘤细胞中初步研究其对VDR表达及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在线筛选设计了两段针对人VDR的RNAi序列,并与载体pSilencer-2.1-U6连接,获得了表达载体pSilencer-2.1-U6-VDR1与pSilencer-2.1-U6-VDR2.利用脂质体转染法分别转入人骨肉瘤细胞系HOS-8603细胞中,通过Western 印迹法检测其对内源性VDR蛋白表达、对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激活PKC作用的影响,利用细胞计数和MTT的方法检测其对1,25(OH)2D3抑制HOS-8603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结果:在分别转染pSilencer-2.1-U6-VDR1/2的HOS-8603细胞中,与对照细胞比较,内源性VDR蛋白的表达、1,25(OH)2D3对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以及1,25(OH)2D3快速诱导PKC磷酸化的作用均有显著降低.结论:构建的表达载体pSilencer 2.1-U6-VDR1与pSilencer 2.1-U6-VDR2均能在细胞水平显著抑制内源性VDR基因的表达,并能有效阻断一些由VDR介导的1,25(OH)2D3生物学作用,为进一步研究VDR与维生素D3的功能提供了一个有用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