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对结直肠癌术后的干预效果。方法: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4例。在予以手术治疗并采取术后常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对照组予以生理盐水灌肠,实验组予以中药保留灌肠。结果:实验组肠鸣音首次出现时间、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及首次排便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血清CEA、CA19-9、CA72-4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用于结直肠癌术后可以加快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正>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是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如果处理不当,会引起肠瘘、重症感染等严重并发症,严重者危及患者生命安全。笔者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结直肠癌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30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9月~2014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1]的结直肠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中,男21例,女9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生大黄汤高位保留灌肠辅助治疗术后肠麻痹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0年1月~2007年8月各种手术术后出现肠麻痹的99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常规治疗组和大黄佐治组,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大黄佐治组的治疗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两组治疗效果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生大黄汤高位保留灌肠治疗各种手术后出现的肠麻痹有明显效果,可作为治疗肠麻痹的常规治疗手段,予以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陕西中医》2016,(9):1264-1266
目的:研究莪黄汤对人结肠癌SW480移植瘤生长及VEGF的影响。方法:选健康SPF级BALB/c小鼠2只,雌性,年龄4~6周,体重18~22g;健康SD大鼠40只,体重200±15g。造模后,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对照组、阳性对照组、莪黄汤高剂量组、莪黄汤低剂量组,每组10只,接种后1周开始给药治疗。四组均给予饲料、自由饮用水,分别用相应药物干预处理2周。观察莪黄汤对人结肠癌SW480移植瘤生长及抑瘤作用的影响,运用S-P免疫组化法分析移植瘤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结果:莪黄汤对SW480移植瘤大鼠瘤体生长有抑制作用,但弱于5-FU;该药等促进大鼠胸腺、脾脏的生长,提升了机体的免疫力及抗肿瘤能力;阳性对照组与药物组对SW480移植瘤大鼠VEGF表达的影响相近;可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结论:莪黄汤对SW480移植瘤细胞的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减少SW480移植瘤表达VEGF,促进肿瘤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6.
7.
陈硕  苏轶男  王凯  王燕 《天津中医药》2022,39(6):746-749
目的 探寻中药保留灌肠联合针刺治疗在结直肠癌术后的临床运用前景。方法 选择2019年10月—2020年10月因原发性结直肠癌接收并进行根治性切除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试验组予以加味大承气汤保留灌肠联合针刺治疗,对照组予以同温生理盐水灌肠,比较两组患者首次肠鸣音出现时间、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的时间,同期监测患者血清胃动素和生长抑素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组首次肠鸣音出现时间、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首次排气排便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 < 0.05)。两组患者术后均可见生长抑素水平升高。治疗组第7天的胃动素水平升高同时生长抑素表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 < 0.05)。结论 中药保留灌肠联合针刺治疗,可在短期内促进胃肠道蠕动,恢复肠道功能,降低围手术期肠梗阻的发生,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与运用。  相似文献   

8.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显示肠道菌群对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中药对治理肠道菌群的紊乱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本文介绍了结直肠癌的肠道菌群变化,并从影响肠道黏膜屏障损伤、炎症以及细菌酶和毒性代谢产物等方面的机制,概括了肠道菌群紊乱对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影响,以及中药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为进一步研究结直肠癌和临床预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肠炎清对受损肠黏膜肠道通透性和D-乳酸水平的干预作用。方法:将60例结肠黏膜损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治疗组用本院制剂肠炎清治疗;对照组用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疗程均为6周。另设30例门诊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中医主要症状积分及D-乳酸水平的变化。结果:2组治疗后中医主要症状积分均有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D-乳酸均有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D-乳酸接近正常水平。对照组治疗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对照组治疗后D-乳酸仍高于正常水平范围。结论:肠炎清能够有效减轻临床症状,修复受损肠黏膜,降低D-乳酸水平,从而降低肠道通透性,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对脾虚便秘小鼠肠道菌群与肠黏膜的影响。方法:将24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枳术汤组和半夏泻心汤组,每组6只。模型组、枳术汤组、半夏泻心汤组采用灌胃番泻叶水煎液,7 d后控制饮食,饥饱失常8 d,构建小鼠脾虚便秘模型。造模结束后,半夏泻心汤组、枳术汤组分别采用半夏泻心汤和枳术汤灌胃,模型组和正常组均采用蒸馏水灌胃,共6 d,观察小鼠的肠道菌群变化及小肠病理切片情况。结果:半夏泻心汤组、枳术汤组、模型组所有肠道菌群数量均明显多于正常组(P0.05),半夏泻心汤组和枳术汤组所有肠道菌群数量均少于模型组(P0.05),半夏泻心汤组的双歧杆菌数量明显少于枳术汤组(P0.05);半夏泻心汤组的乳酸杆菌、大肠杆菌、肠球菌少于枳术汤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肠道发生炎症反应及杯状细胞明显减少。枳术汤组空肠组织绒毛形状由短锥形变成指尖形,盲肠组织中的杯状细胞未见明显恢复或增多,隐窝深度也未见明显变浅;半夏泻心汤回肠组织的炎症症状改善明显,小肠绒毛完整性恢复,固有层排列十分紧密有序,杯状细胞数量明显恢复,隐窝深度变浅。结论:半夏泻心汤能有效调节脾虚便秘小鼠紊乱的肠道菌群,改善炎症症状,恢复小肠绒毛的完整性,使黏膜隐窝深度变浅。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莪黄灌肠液(经直肠灌注)对直肠癌患者术后吻合口炎的疗效以及对吻合口处具核梭杆菌生存情况的影响。方法根据标准选择我院肿瘤外科自2015年10月~2017年10月行手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共计67例,经乙状结肠镜检查,明确吻合口炎诊断的患者,予莪黄灌肠液直肠灌注,治疗14d后通过复查乙状结肠镜来观察吻合口炎变化情况及患者腹泻、便秘、肛门下坠、排便肛门疼痛感、大便隐血症状是否改善;治疗前后,经肛镜下取吻合部样本、培养,对比吻合口处具核梭杆菌感染情况。结果莪黄灌肠液经直肠灌注14d后复查乙状结肠镜,临床痊愈9例(13.4%),疗效显著16例(23.9%),有效36例(53.7%),无效6例(8.9%),近期有效率高达91.0%;治疗前具核梭杆菌(FN)感染率67.16%(45/67),治疗14d后FN感染率28.35%(19/67),治疗前后比较p﹤0.01。结论莪黄灌肠液经直肠灌注治疗对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炎疗效满意,且能显著改善患者术后不适感并减轻局部具核梭杆菌感染率,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2.
罗明  徐丹 《新中医》2010,(6):60-62
目的:观察大承气汤保留灌肠对腹膜炎术后患者肠功能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05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治疗。2组术后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于术后6小时加用大承气汤保留灌肠。2组均术后2小时开始观察患者肠鸣音,至肠鸣音恢复正常为止。记录肠鸣音的次数、肠鸣音开始恢复时间和恢复正常的时间,记录肛门开始排气、排便的时间,分别检测术后第1、2、3、5、7天完成灌肠治疗4小时后血清IL-6的水平。结果:术后实验组肠鸣音开始恢复时间、恢复正常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排便的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术前、术后第1天血IL-6浓度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第2、3、5、7天血IL-6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术后第2天、第3天、第7天血IL-6浓度下降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术后第5天血IL-6浓度下降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大承气汤保留灌肠可促进术后肠功能恢复,降低术后患者血IL-6水平,减少术后炎性介质的释放,从而减轻机体全身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百合地黄汤对抑郁症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采用孤养和慢性不可预知性温和应激刺激制备大鼠抑郁症模型,经百合地黄汤给药后,采用糖水偏好试验和旷场试验进行药效学评价,并对大鼠的结肠进行病理学检测;收集大鼠粪便,应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大鼠肠道菌群多样性进行分析,并进行功能预测。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明显降低;给药后,各剂量组大鼠体质量均有增加的趋势。糖水偏好实验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糖水偏爱度明显减弱(P<0.01);给药后,各剂量组糖水偏爱度均有增强的趋势,且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旷场实验中,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自主活动显著减弱(P<0.01);给药后,各剂量组大鼠自主活动均有增强的趋势,且低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结肠黏膜遭到破坏,经百合地黄汤给药后,各给药组结肠黏膜损伤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在菌群多样性方面,经百合地黄汤治疗后,在门水平上,厚壁菌门的丰度明显增加,拟杆菌门、疣微菌门、变形菌门及蓝藻门的丰度明显降低,其中变形菌门和蓝藻门改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属水平上,降低了norank_f__Muribaculaceae、瘤胃球菌属及粪球菌属等菌属的丰度,升高了乳酸菌属、罗姆布茨菌属、Turicibacter及芽孢杆菌属等菌属的丰度,其中norank_f__Muribaculaceae、罗姆布茨菌属、Turicibacter、norank_f__Eubacterium_coprostanoligenes_group、Prevotellaceae_UCG-001及Prevotellaceae_UCG-001的改变有统计学意义(P<0.05)。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功能预测显示,差异菌群的功能与氨基酸代谢、能量代谢、神经系统以及神经退行性疾病等相关。结论:百合地黄汤能够调节抑郁症大鼠的肠道菌群进而改善抑郁症大鼠的抑郁样行为。  相似文献   

14.
俞慧  杨挺  黄伟 《陕西中医》2020,(10):1418-1421
目的:探讨大黄承气汤联合保留灌肠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肠道菌群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100例,按照入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处理措施,观察组联合大黄承气汤保留灌肠治疗,均持续治疗10 d。比较治疗后临床疗效、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肠道菌群数量、免疫功能、不良反应及死亡率。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2.00%,明显比对照组的74.00%更高(P<0.05); 观察组腹痛及腹胀消失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 治疗后,两组肠球菌、大肠埃希菌数量较治疗前均降低,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数量均升高(P<0.05),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治疗后,两组CD3+、CD8+、CD4+/CD8+较治疗前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治疗期间两组均无明显相关药物不良反应,与对照组的死亡率20.00%相比,观察组6.00%明显更低(P<0.05)。结论:大黄承气汤联合保留灌肠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明显,可帮助患者调节肠道菌群,促进免疫功能改善,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中药组方"莪黄汤"保留灌肠对结、直肠癌组织E-Cadherin和VEGF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2月~2013年12月,Ⅱ~Ⅲ期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62例,随机分为2组,中药组:"莪黄汤"保留灌肠6 d;对照组:温水保留灌肠6 d,术后肿瘤组织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观察中药组与对照组肿瘤组织中E-Cadherin和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中药组与对照组比较,肿瘤组织中E-Cadherin上调,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VEGF表达下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莪黄汤"保留灌肠能下调结、直肠癌组织中VEGF的表达,并一定程度上影响E-Cadherin的表达,为莪黄汤组方进一步应用于临床抗肿瘤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温针灸对结直肠癌术后患者T细胞亚群、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肠道微生态平衡的影响,从免疫功能及肠道菌群的调节角度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84例择期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针灸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术后抗感染、补液等常规治疗,针灸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选取双侧足三里、三阴交、阴陵泉、上巨虚、照海平补平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金三莪抗肝硬化的疗效及对肠通透性的影响。方法选取85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护肝、支持和防治并发症等综合处理,中药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金三莪复方煎剂。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肝功能指标、Child-Pugh积分、血浆D-乳酸、二胺氧化酶(DAO)及内毒素水平的变化。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各项指标、Child-Pugh积分、血浆D-乳酸、DAO及内毒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好转(P<0.05),但中药组患者治疗后TBil及PTA 2项指标的好转、Child-Pugh积分、血浆D-乳酸、DAO及内毒素水平的下降均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中药复方金三莪有明显的抗肝硬化疗效,同时阻止了肠通透性的增加,减少了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参苓白术散治疗中风后腹泻的疗效,以及对肠黏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 76例患者按数字随机表法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治疗组采用针灸配合参苓白术散治疗,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两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1星期后进行腹泻积分和肠黏膜通透性评估。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腹泻积分、血浆二胺氧化酶和D-乳酸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腹泻积分、血浆二胺氧化酶和D-乳酸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配合参苓白术散能有效治疗中风后腹泻,并改善肠黏膜通透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足三里穴烫熨对老年结直肠癌患者开腹术后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2例65岁以上结直肠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在足三里穴分别给予烫熨治疗贴和安慰贴,疗程3天。观察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及首次排气、排便时间,检测治疗前后血清IL-2、IL-6、NK、CD4+/CD8+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1治疗组术后肠鸣音恢复、首次排气和排便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2治疗后,治疗组IL-2、CD4+/CD8+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1),IL-6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1);两组IL-6和CD4+/CD8+水平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足三里穴烫熨治疗能够促进老年结直肠癌开腹术后患者肠道功能恢复,其机制可能与调节炎症反应和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20.
结直肠癌(CRC)是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美国一项统计发现癌症死亡率2017年为止,总体下降29%,然而,在过去十年间(2008—2017年),结直肠癌的死亡率下降缓慢,发病率居第四位,死亡率居第三位。治疗上对于晚期结直肠癌,化疗已进入瓶颈,其毒副作用和耐药问题不能有效解决,基于此,如何有效防治结直肠癌细胞的侵袭、迁移是治疗结直肠癌的关键。文章通过论述肠道菌群在中医病因学中的作用机制,及中医中药改善肠道微生物菌群的构成比,肠道菌群参与宿主免疫调节等方面,探讨中医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直接或间接延缓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进而为中医学改善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