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了解该学校学生蛲虫病感染情况和蛲虫病感染相关的日常行为习惯,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2016年在郑州市某小学旁的社区门诊设立为期3天的蛲虫病免费检测点,通过宣传单和校讯通等宣传方式,鼓励该校学生主动到检测点采用透明胶纸肛拭法进行蛲虫感染筛查,并要求所有3~6年级学生填写日常卫生习惯相关的结构式调查问卷。结果该校学生共计739人,其中372人主动参与肛拭检测,主动检测率50.34%,1年级学生主动检测率最高81.10%(103/127),6年级最低24.39%(30/123),主动检测率随年级的升高而降低(χ2=141.56,P0.01)。总蛲虫感染率2.42%(9/372),其中男生感染率1.44%(3/208),女生感染率3.66%(6/16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85,P0.05)。问卷调查显示:20.72%(92/444)的学生平时只用清水洗手;吃零食前、三餐前和排便后每次都洗手的学生比例分别为48.87%(217/444)、61.94%(275/444)和70.05%(311/444);有咬手指甲习惯的学生比例为40.54%(180/444);有单独供自己使用的毛巾的学生比例为67.79%(301/444);经常或偶尔喝生水的学生比例为29.50%(131/444);最近一年吃过打虫药的学生比例为23.42%(104/444)。结论易于蛲虫传播的不良习惯还普遍存在于该校学生中,应继续加强卫生宣教和监测,以防止蛲虫病在学校等人群聚集性场所造成传播。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常州市武进区儿童蛲虫感染情况,探讨当前新农村儿童蛲虫感染变化及其对策。方法用透明胶纸肛拭法对常州市武进区幼儿园和小学一年级儿童进行蛲虫感染的抽样调查。结果总感染率0.58%,男、女感染率分别为0.59%和0.57%,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幼儿园组和小学一年级组儿童蛲虫感染率分别为0.37%和0.75%,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来儿童蛲虫感染率(1.67%)高于本地儿童蛲虫感染率(0.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来儿童蛲虫感染率高于本地儿童,与其从小养成的卫生习惯及家庭经济条件、卫生条件、家长的卫生意识有关,应加强对外来人口寄生虫病的查治和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许昌市蛲虫防治试点地区托幼儿童蛲虫感染现状,为制定蛲虫病防治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18年在许昌市蛲虫防治试点魏都区、禹州市,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按照城市、城郊、农村抽取6所幼儿园作为调查点,对1 014名2~6岁的托幼儿童采用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查蛲虫卵。结果 许昌市试点地区托幼机构儿童蛲虫平均感染率为12.82%(130/1 014),6所幼儿园均检出感染者,感染率在2.38%~47.90%之间,班级感染率范围为0.00%~68.97%。幼托机构儿童蛲虫感染率城乡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3.931,P<0.001),儿童感染率上随年龄增长而升高(χ2=27.826,P<0.001),幼托机构蛲虫感染存在严重的班级聚集性(χ2=44.270,P<0.001)。结论 许昌市部分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托幼机构儿童蛲虫感染率较高,应进一步扩大监测,加强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蛲虫病防控力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福建省三明市土源性线虫病感染情况,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以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4~7个县(区)为监测点,调查对象为3岁以上常住居民。用改良加藤氏厚涂片法粪检钩虫、蛔虫、鞭虫和蛲虫虫卵,3~9岁儿童用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测蛲虫虫卵。结果三明市3次调查土源性线虫总感染率,分别为83.8%(6 046/7 219)、17.3%(1 745/10 076)和6.6%(503/7 655),呈下降趋势。第1次调查蛔虫感染率最高(68.7%);第2和第3次儿童蛲虫(肛拭法)感染率均最高(27.6%、19.5%),钩虫次之(12.6%、5.9%);第2和第3次调查女性平均感染率(13.6%)高于男性(11.8%),以≥60岁组感染率最高(16.7%),40~岁组次之(15.3%)。结论三明市土源性线虫感染率整体呈下降趋势。优势虫种从蛔虫转为蛲虫和钩虫,儿童是蛲虫感染高危人群,≥60岁人群是钩虫防治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5.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21,32(1):70-71,74
目的了解延津县居民土源性线虫感染状况、区域分布及影响因素,为精准制定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全县按照地理方位划分为东、西、南、北、中5个片区,每个片区随机抽取1个乡的1个村为监测点,土源性线虫卵采集粪便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一粪两检;3~9周岁开展粪检的同时加做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测蛲虫卵。结果共检1 024人,土源性线虫总感染率为1.27%,蛲虫感染率为1.27%,未检测到蛔虫、钩虫和鞭虫;男性479人,女性545人,男性和女性蛲虫感染率分别为0.84%、1.65%。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测蛲虫7人,感染率4.21%。3~9岁农村学生土源性线虫感染率(4.21%,7/166)最高,农民(0.78%,6/773)次之。结论延津县土源性线虫防控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感染率已大幅下降,趋于稳定(<5%),并保持在较低水平,虫种以蛲虫为主,今后仍需加强10岁以下儿童蛲虫病的综合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和分析华漕镇公办幼儿园儿童蛲虫感染现况,为防控幼儿园儿童蛲虫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华漕镇公办幼儿园大、中、小班各3个班级共9个班级作为调查对象,使用透明胶纸肛拭法,定性检查蛲虫卵。结果 共检查了203名儿童,其中男童101人,女童102人。蛲虫感染儿童2人,感染率为0.99%。男童蛲虫感染率为0.99%,女童蛲虫感染率为0.9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0.05)。中、小班儿童蛲虫感染率为0,大班儿童蛲虫感染感染率为2.86%。结论 华漕镇公办幼儿园儿童蛲虫感染率总体较低,今后的防控重点是大班儿童;应加强健康教育工作,普及老师、保育员、家长和儿童的蛲虫病防控常识。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宁波市居民土源性线虫病感染现状,为下一步开展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各县(区)抽取一个村(社区)作为调查点。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镜检蛔虫、钩虫、鞭虫虫卵,其中3~12周岁儿童用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测蛲虫卵。结果全市土源性线虫总感染率为1.69%(198/11 734),蛔虫、钩虫、鞭虫感染率分别为0.72%(85/11 734)、0.92%(108/11 734)和0.04%(5/11734),3~12岁儿童蛲虫感染率为4.91%(38/774)。结论宁波市土源性线虫病总体感染率处于较低水平,应重点加强钩虫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蛲虫病仍是应重点防治的儿童常见寄生虫病。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重点寄生虫病感染现状,为制订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6—2019年在湘东区按地理方位,每年随机抽取5个乡镇(街道)的5个行政村为筛查点,以自然村(村民小组)为单位,整群抽取3周岁以上居民150人,共750人,进行重点寄生虫病的筛查。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一粪二检)镜检查土源性线虫虫卵;对3~9岁儿童加做透明胶纸肛拭法镜检查蛲虫虫卵。结果 2016—2019年共检测3220人,检出土源性线虫感染51人,总体感染率为1.58%(51/3220),发现蛔虫、钩虫、鞭虫、蛲虫四种土源性线虫,以蛲虫感染为主,占比80.39%(41/51),蛲虫感染率为1.27%(41/3220),蛲虫感染人数中3~9岁儿童占87.80%(36/41)。2016—2019年土源性线虫各年度感染率分别为0.46%、1.18%、1.73%、3.20%,年度与感染率存在线性趋势相关,有统计学意义(χ2趋势=19.687,P<0.001);2016—2019年蛲虫各年度感染率分别为0.23%、1.06%、1.73%、2.27%,年度与...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诏安县人体土源性线虫感染状况,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全国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方案》(试行)要求,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诏安县东、西、南、北、中5个乡镇各1个村为调查点,每村抽取≥3周岁居民≥200人。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检查粪便虫卵,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查3~9岁儿童蛲虫卵。结果诏安县2020年共调查居民1 012人,土源性线虫总感染率3.1%(31例)、钩虫感染率1.6%(16例)、儿童蛲虫感染率5.6%(15例),未发现蛔虫、鞭虫感染;感染率江亩坑村最高(5.0%,10/200,χ~2=10.15,P0.05);55~64岁组感染率最高(5.5%,6/110,χ~2=18.52,P0.05);学前儿童/小学人群感染率较高(均为4.2%,χ~2=9.73,P0.05);总感染率低于2015年调查结果(5.2%,53/1 026,χ~2=5.69,P0.05)。结论诏安县居民土源性线虫病处于低感染状态,主要感染虫种为钩虫,且以中老年农民为主;学前儿童和低年级小学生蛲虫感染率较高,应加强防治。  相似文献   

10.
淮南市儿童蛲虫感染情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淮南地区儿童蛲虫感染情况,为深入研究蛲虫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一次性透明胶纸拭子法对淮南市3所幼儿园幼儿和2所小学一年级学生进行肛周检查,镜检蛲虫卵.结果淮南市儿童蛲虫感染率为 24.95%,其中幼儿园儿童为27.4%,小学一年级学生为17.3%,差异有显著性(P<0.05);幼儿园小班、中班及大班儿童蛲虫感染率分别为17.2%,26.5%和33.9%,差异有显著性(P<0.05);男、女儿童蛲虫感染率分别为26.2%和23.6%,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淮南地区儿童蛲虫感染普遍存在,有关部门应加强卫生宣传教育和蛲虫疾病的流行控制.  相似文献   

11.
对比分析2012和2016年独龙族小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为相关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2012年和2016年分别检查小学生239和141名,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查土源性线虫卵;滤纸试管培养法检测和鉴别钩虫;碘液直接涂片法查肠道原虫;透明胶纸肛拭法查蛲虫.结果 独龙族小学生2012年肠道寄生虫感染率为88.28%,2016年为75.89%,2016年感染率明显下降(x2=9.98,P<0.01).其中土源性线虫感染率从2012年的87.87% (210/239)下降到2016年的73.76%(104/141)(x2=12.30,P<0.01);肠道原虫2012年感染率为8.79%(21/239),2016年为14.18%(20/1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79,P>0.05);男生和女生的肠道寄生虫感染率均有下降(x2值分别为5.16,4.71,P值均<0.05);三年级学生的感染率从2012年的97.50%(39/40)下降到2016年的51.72% (15/29) (x2=20.77,P<0.01);孔当村学生的感染率从91.45%(107/117)下降到72.55%(74/102) (x2=13.60,P<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生源地和年级是寄生虫感染的影响因素(OR值分别为1.17,2.70,P值均<0.05).结论 独龙族小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率较高,应加强学生肠道寄生虫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2.
城乡儿童蛲虫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为成都市群体儿童蛲虫肠道感染提供防治依据。方法 :采用透明胶纸拭肛法取样。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总的蛲虫感染率为 6 .2 2 % ,城乡儿童感染率差异有显著性 (χ2 =4 .5 ,P<0 .0 5 ) ,市区街道幼儿园儿童蛲虫感染率高于非街道 ,两者差异有显著性 (χ2 =4 .0 ,P<0 .0 5 )。结论 :加强健康教育 ,群体儿童服驱虫药是控制蛲虫感染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我市幼儿感染蛲虫情况,我们于1989年4~6月,用透明胶纸肛拭法,对第一幼儿园和甬江、中东、红旗三所街道幼儿园中4~7岁儿童进行蛲虫感染情况的调查。总感染率为22.3%(215/963);其中市第一、甬江、中东和红旗幼儿园儿童蛲虫感染率分别为15.8%、28.4%、20.4%和23.4%。三所街道幼儿园蛲虫感染率高于市第一幼儿园,差别有非常显著意义(x~2=73.60,P<0.01)。这与街道幼儿园居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开封县农村小学生的蛲虫感染情况,于1989年用透明胶纸肛拭法对开封县3个乡1个镇的538名小学生进行检查,蛲虫虫卵阳性者107人,感染率为19.9%。男、女生的感染率分别为18.0%(50/278)和21.9%(57/260),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不同海拔高度学生蛔虫、蛲虫的感染情况,用改良加藤法检查蛔虫,透明胶骷肛拭法检查蛲虫,我们对丰宁县海拔高度在544、1038和1526m的西两间房、乐国铺和南围子3个自然村的中、小学生的感染情况做了调查,西两间房村、乐国铺村和南围子村的蛔虫和蛲虫的感染率依次为67.7%(10(?) 165)、29.7%(30/101);66.4%(69/104)、40.9%(27/66和14.3%(16/112)、46.7%(28/60)。经统计学处理,海拔高度544和1038米的两个村蛔虫感染率间无显著性差异(x~2=0.06,P>0.05)。而与1526m的南围子村间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我县学生蛲虫的感染情况,我们于1990年6月采用透明胶纸肛拭法对我县两所小学学生进行了调查。共调查500名,其中学前班幼儿82名,查见蛲虫卵阳性37人,查见成虫者94人,共有蛲虫感染者131例,其感染率为26.2%。山区西土门小学和平原南新城小学感染率分别为32.4%(55/170)和23%(76/330)。经x~2检验,两者间有显著性差异(x~2=5.0432,P<0.05)。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福建省土源性线虫病监测点居民的感染现状。方法按《全国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方案》(试行)要求选择监测点,确定监测人群,每个监测点抽查居民200人以上,对其进行虫卵检测。结果福建省2019年11个监测点居民土源性线虫总感染率2.2%(255/1 1542);芗城区感染率最高(5.4%,55/1 013);其中钩虫、鞭虫和蛔虫感染率分别为0.7%(84例)、0.1%(11例)和0.01%(1例);3~9岁儿童蛲虫感染率8.8%(159/1 797);与2015年调查结果比较,2019年的总感染率、钩虫及鞭虫感染率均有下降(χ~2=103.06、177.56、4.72,P均0.05),儿童蛲虫感染率有所上升(χ~2=15.96,P0.01)。结论福建省土源性线虫感染率总体下降;钩虫和蛲虫感染仍为防治重点。  相似文献   

18.
苏州市区学龄前儿童蛲虫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市各行政区学龄前儿童目前蛲虫感染情况,为蛲虫病的防治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苏州市8个行政区的共3869名学龄前儿童采用透明胶带纸肛拭法进行蛲虫感染的检查。[结果]全市儿童蛲虫总感染率是0.103%;男女儿童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组儿童的蛲虫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我市学龄前儿童蛲虫感染率较低为0.103%,卫生条件、卫生习惯的好坏与蛲虫感染率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宁德市人群感染土源性肠道寄生虫病的情况。方法以整群随机抽样法,2009年第1次抽查5个县市区,2011—2019年进行第2~6次抽查,每次抽查1个县,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检测粪便标本中的寄生虫卵,透明胶带纸肛拭法检测3~9周岁儿童蛲虫卵。结果第2~6次调查5县总感染率(0.33%)、钩虫(0.31%)、鞭虫(0.02%)、儿童蛲虫感染率(1.62%)均低于第1次调查结果(13.20%、6.13%、4.46%和6.67%);第1次调查感染的1 351人,平均年龄42.9岁,小学文化者感染率最高(16.99%);农民感染率最高(14.92%);屏南县的钩虫和儿童蛲虫感染率最高,福安市鞭虫和蛔虫感染率最高。第2~6次调查时发现感染者17人,平均年龄46.4岁,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及职业人群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女感染率6次调查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宁德市人体寄生虫病6次调查感染率呈明显下降,以钩虫感染为主,小学文化、中老年农民为主要感染群体。应继续加大健康教育力度,提高居民卫生意识,以持续巩固防治成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南平市人体重点寄生虫感染状况,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5年按第三次《全国人体重点寄虫病现状调查方案》要求,南平市以整群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调查点,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检测肠道蠕虫卵;生理盐水涂片法和碘液涂片法检查肠道原虫滋养体或包囊;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查3~6岁儿童蛲虫卵;试管滤纸培养法分离并鉴定钩虫虫种。结果共检测2 847人,肠道蠕虫感染率2.70%,钩虫感染率2.32%,均为美洲钩虫;各蠕虫卵感染度以轻度为主(64.9%);人体肠道原虫感染率0.45%。农村、镇区、城区点肠道蠕虫感染率分别为3.69%(57/1 543)、2.68%(17/634)和0.45%(3/670),农村片区感染率最高;政和县与武夷山市的肠道蠕虫感染分别为3.11%和4.27%;感染者主要是≥30岁人群(94.8%),以≥70岁组感染率最高(5.84%);职业以农民为主(57.0%),其感染率最高(4.37%);文化程度以文盲感染率最高(3.46%)。结论南平市人体重点寄生虫感染以钩虫为主,感染率处于较低水平,但感染因素仍存在,需持续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以巩固防治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