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了解儿童紫癜性肾炎的中医证候学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符合要求的文献进行研究.结果:儿童紫癜性肾炎的主要证素为瘀、热,病位主要在肾、脾;证候主要分血热证、气虚证、阴虚证、湿热阻络证、气阴两虚证、风热伤络证六种.结论:儿童紫癜性肾炎证候表现复杂,主证候常兼有次证候,目前对主、次证候相关性尚缺乏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代谢组学方法,分析毛细支气管炎中医痰热闭肺证与风热闭肺证在尿样代谢物的变化差异。方法:收集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痰热闭肺证(痰热组)57例、风热闭肺证(风热组)20例和健康儿童(对照组)22例。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各组受试患儿的尿液样本进行代谢图谱分析,并对潜在的生物标记物进行鉴定。结果:RSV感染组与正常对照组在尿样小分子代谢物表达上存在着明显差异,研究筛选出21种差异性代谢物标志;中医不同证型间亦存在小分子代谢物含量的明显差异,筛出两证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的差异生物标志物共13种。结论:痰热闭肺证与风热闭肺证之间的代谢通路改变具有差异性。  相似文献   

3.
丁樱教授对儿童紫癜性肾炎的治疗有独特的见解,认为热瘀互结、动血伤络是儿童紫癜性肾炎的发病之标,气阴两虚、热瘀耗血是儿童紫癜性肾炎的发病之本,将病机概括为“热”“瘀”“虚”。并提出了“凉血散血”的治则,研制了院内制剂清热止血方,临证中强调以清热凉血釜底抽薪、活血化瘀疏通经脉、滋阴养血增水行舟。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技术(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mass spectrometer,GC-MS/MS)分析小儿支气管哮喘发作期痰热阻肺证、非痰热阻肺证尿液代谢物,进行中医证候学标记物研究。方法收集44例哮喘发作期痰热阻肺证、非痰热阻肺证患儿及29名健康小儿的尿液进行GC-MS/MS检测分析,应用正交偏最小二乘法(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判别分析图谱,变量重要性投影值(variable importance in the projection,VIP)和非参数检验分析筛选,确定组间差异性代谢物,并通过Metaboanalyst分析确定异常代谢通路。结果与健康组比较,哮喘发作期患儿尿中肌醇、尿酸、硬脂酸等14种物质含量下降,氨基丙二酸含量升高(均P0.05),主要涉及赖氨酸降解、生物合成、丙酮酸代谢等5条代谢通路;与哮喘发作期非痰热阻肺组患儿比较,痰热阻肺组患儿尿中草酸、L-苏氨酸、嘧啶等9种物质的含量下降(P0.05),主要涉及戊糖磷酸途径,肌醇磷酸代谢等4条代谢通路。结论小儿支气管哮喘发作期与健康小儿尿液代谢物具有差异性,支气管哮喘发作期不同证型间存在代谢标记物与代谢通路基础。  相似文献   

5.
郭艳华  金栋 《西部中医药》2011,24(10):71-7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紫癜性肾炎患儿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30例进行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自拟紫癜肾炎汤进行清热解毒治疗,并随证加减.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76.67%,2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小儿支气管哮喘发作期痰热阻肺证与非痰热阻肺证尿液代谢谱,探索中医不同证候生物学标记物差异。方法:收集24例痰热阻肺证、20例非痰热阻肺证患儿尿液进行液相色谱-质谱检测,运用XCMS Online和Metabo Analyst分析平台确定差异性代谢物及代谢通路。结果:痰热阻肺证与非痰热阻肺证间能够良好区分,一系列有机酸、氨基酸、脂、酮类等差异性代谢物及代谢通路被确定。与痰热阻肺证相比,非痰热阻肺证组患儿尿中蛋氨酸、琥珀酸、赖氨酸、肌酸、犬尿氨酸、环腺苷酸等多种有机酸、氨基酸,以及多种脂类、酮类化合物含量升高,仅有羟基吲哚乙醛含量降低,主要涉及生物素代谢、色氨酸代谢等5条代谢通路异常。结论:小儿支气管哮喘不同证型间存在代谢标记物与代谢通路基础,可能是中医不同证候区别的本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初步探索加味五味消毒饮是否可以提高小儿紫癜性肾炎孤立性镜下血尿、或持续性血尿和蛋白尿临床疗效.方法:纳入36例确诊的紫癜性肾炎.采用标本辨证的方法,证候诊断分为本证热伤血络,气阴两虚证,标证湿热血瘀证.患儿依据紫癜性肾炎Ⅰ、Ⅱ型分为治疗组A、治疗组B,各组18例.方药加味五味消毒饮.疗程8周.治疗期间停服所有药物.结果:综合疗效结果显示:治疗组A完全缓解6例/基本缓解7例/有效2例/无效3例;治疗组B完全缓解8例/基本缓解5例/有效4例/无效1例.疗效顺序依次为血尿>蛋白尿>临床症状.结论:采用标本辨证方法优于临床辨证分型方法,加味五味消毒饮治疗Ⅰ、Ⅱ型小儿紫癜性肾炎热伤血络证可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因子TNF-α与IL-18变化在过敏性紫癜肾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过敏性紫癜患儿120例,其中单纯过敏性紫癜患儿50例,过敏性紫癜肾炎患儿70例,另选择健康儿童120例,进行血清因子TNF-α与IL-18检测,比较各组的差异。结果过敏性紫癜患儿的血清TNF-α与IL-18值明显高于健康儿童(P均<0.05)。过敏性紫癜肾炎患儿的血清TNF-α与IL-18值高于单纯过敏性紫癜患儿,但是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Pearson法相关分析显示过敏性紫癜肾炎患儿的血清IL-18值与TNF-α值呈正相关(P<0.05)。结论 TNF-α与IL-18变化能够反映过敏性紫癜肾炎患儿的机体状况,有利于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刺络疗法联合西药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热毒内炽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热毒内炽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单纯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刺络疗法,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主要中医症状积分的变化情况,检测两组血尿、蛋白尿相关生化指标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后的皮肤紫癜、小便赤红、口干咽干和舌红苔黄症状积分均有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各项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尿红细胞和24 h尿蛋白定量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的各项数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的隐血和尿蛋白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P0.05)。结论:针灸联合西医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热毒内炽证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热毒内炽的症候,并改善失衡的肾功能,促进尿生化指标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紫癜性肾炎中医分型与肾功能的关系以及对继发慢性肾炎的预测作用。方法选择2018年1—7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住院治疗的50例儿童急性紫癜性肾炎,根据中医证候分型分为3组:风寒组21例,风热组18例,湿毒组11例,对比3组患儿治疗前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24 h尿白蛋白定量(24hUp)、尿肌酐(UCr)、尿白蛋白/肌酐比(Up/UCr)的差异,随访3组患儿治疗后1年内预后,分析中医证型、各项肾功能指标与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 3组患儿的BUN、SCr、24hUp、UCr、Up/UCr两两比较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均0.05)。对所有患儿随访12个月,完全康复者共33例,其中风寒组15例,风热组12例,湿毒组6例;转为慢性肾炎者17例,其中风寒组6例,风热组6例,湿毒组5例。风寒组与风热组患儿的康复比例均明显高于继发慢性肾炎比例(P均0.05),湿毒组患儿康复比例与继发慢性肾炎比例差异不明显(P0.05)。中医证型与临床预后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其中湿毒型与风热型的影响最为明显(P均0.05);SCr和Up/UCr与临床预后也有明显相关性(P均0.05)。结论不同中医分型的急性紫癜性肾炎患儿肾功能均存在明显异常,中医证型、肾功能指标与临床预后存在相关性,湿毒、风热证型患儿更易转化为慢性肾炎,应给予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患儿中医证候特点与紫癜性肾损害的关系。方法:收集44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有无肾损害分为肾损害组152例和无肾损害组288例,辨证分为风热伤络、血热伤络、湿热伤络、气阴两虚、瘀血阻络,分析过敏性紫癜肾损害时在证型分布上有无差异;分析152例紫癜性肾损害患儿的各证型的尿红细胞、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的情况。结果:在44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中,风热伤络型159例(36.1%),血热伤络型119例(27.0%),湿热伤络、气阴两虚型与瘀血阻络型各97例(22.0%)、41例(9.3%)、24例(5.5%)。中医证型在无肾损害组与肾损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紫癜性肾损害患儿中血热伤络型占32.2%,风热伤络型占27.0%,湿热伤络、气阴两虚型与瘀血阻络型各占21.7%、11.8%、7.2%。结论:过敏性等癜肾损害时在证型分布上有差异(P0.01)。过敏性紫癜早期肾损害血尿多见于血热伤络型,而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24 h尿蛋白则多见于湿热伤络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凉血消斑冲剂配合匹多莫德治疗风热伤络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8例风热伤络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配合匹多莫德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凉血消斑冲剂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变化及不良反应和复发情况。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IgA、IgG和IgM水平均显著改善(P均0.05),对照组IgA和IgG显著改善(P均0.05),而IgM无明显变化(P0.05),联合组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联合组CD4~+、CD8~+和CD4~+/CD8+均显著升高(P均0.05),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均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凉血消斑冲剂配合匹多莫德治疗风热伤络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疗效好,可有效改善机体体液和细胞免疫功能,安全可靠,且复发率低,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刺络疗法联合脱敏清络饮治疗系膜增生型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系膜增生型紫癜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9例采用刺络疗法联合脱敏清络饮口服治疗,对照组39例采用氯苯吡胺和醋酸泼尼松片口服治疗,2组均治疗8周,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尿沉渣红细胞计数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74%,对照组总有效率84.62%,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尿沉渣红细胞计数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2组尿沉渣红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能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刺络疗法联合脱敏清络饮治疗可降低24h尿蛋白定量、尿沉渣红细胞计数及中医证候积分,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山东中医杂志》2016,(8):713-715
目的 :配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诊疗标准化研究工作,对《儿童过敏性紫癜中医诊疗指南草案》在济南地区的适用性进行回顾性评价调查。方法:制定《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应用评价病例调查表》,随机收集2012年4月~2014年4月就诊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的过敏性紫癜患儿病例,对入选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儿童过敏性紫癜病名诊断符合率为100%。其中过敏性紫癜中医证型符合率为90.91%,紫癜性肾炎中医证型符合率为39.48%。2过敏性紫癜中医治则治法符合率为81.82%,方药符合率61.04%;紫癜性肾炎中医治则治法符合率为34.21%,方药符合率为39.47%。3儿童过敏性紫癜中医诊疗临床愈显率86.96%;安全性评价很好占72.17%,较好占27.83%;经济性评价很好占69.56%,较好占21.74%,一般8.70%。结论:该指南基本适用于临床,可作为临床医师治疗本病的规范方案,但需进一步完善;过敏性紫癜辨证分型论治建议增加瘀血阻络型,紫癜性肾炎建议增加湿热夹瘀型、瘀血阻络型、脾肾阳虚型;建议增加调摄与预防内容。  相似文献   

15.
合理的护理方案,对紫癜性肾炎患者的康复是至关重要的。运用中医理论,将紫癜性肾炎患者进行分期辨证施护,分为皮疹发生期、皮疹消退期和恢复期,皮疹发生期辨证分为热伤血络证和阴虚火旺证;皮疹消退期辨证分为瘀血阻络证;恢复期辨证为气虚血亏证和肾气不固证。分别进行辨证施护。体现了中医护理的特色优势,减轻了患者痛苦,缩短了病程,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6.
翟晶  杨丽萌 《环球中医药》2020,13(5):922-925
目的 探讨补肾活血益气法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气阴两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9月间山东省禹城市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96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补肾活血益气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中医疗效;观察两组患儿肾功能指标[24 h尿蛋白定量、β微球蛋白(β-microglobulin,β-MG)、红细胞计数]和凝血功能指标[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凝血反应时间(coagulation reaction time,R)、凝血指数(coagulation index,K)]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中医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主症评分、次症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均明显降低,以观察组降低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24h尿蛋白定量、β-MG、红细胞计数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β-MG、红细胞计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D-二聚体、FIB显著降低,R、K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D-二聚体、FIB低于对照组,R、K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皮肤紫癜、腹痛、关节痛、黑便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肾活血益气法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疗效确切,可改善凝血功能和肾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引火归元法治疗儿童紫癜肾炎血尿(肝肾阴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2就诊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诊的符合纳入标准和诊断标准的3~18岁患儿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给予自拟方新知柏地黄汤治疗,对照组给以知柏地黄汤原方治疗,持续治疗8周,观察2组患儿在治疗前和治疗后血尿、中医证候的变化。结果:2组方药对患儿隐血、尿红细胞计数及改善中医证候都有疗效,且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知柏地黄汤治疗小儿紫癜性肾炎血尿(肝肾阴虚证)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说明引火归元法治疗小儿紫癜性肾炎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血尿康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小儿邪毒阻络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邪毒阻络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醋酸泼尼松片、雷公藤多苷片口服,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自拟血尿康口服,2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2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体液免疫指标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D-D)及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皮肤紫癜、关节疼痛、腹痛及蛋白尿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尿微量白蛋白(m ALB)、β2-微球蛋白(β2-MG)、24 h蛋白尿(24h Upro)及免疫球蛋白(Ig A)、免疫球蛋白E(Ig E)、免疫球蛋白G(Ig G)、CRP、D-D、IL-8含量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血尿康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小儿邪毒阻络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疗效确切,能够明显改善患儿体液免疫紊乱和机体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复肾汤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湿热瘀阻型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疗效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3例湿热瘀阻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41例和对照组42例。2组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研究组给予复肾汤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尿红细胞和24 h尿蛋白含量及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D-D)和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变化情况,统计2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及尿红细胞、24 h尿蛋白含量、D-D和FIB均显著降低(P均0.05),PT和APTT均显著升高(P均0.05),且治疗后研究组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肾汤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湿热瘀阻型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尿红细胞、24h尿蛋白含量,改善凝血功能,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紫癜肾1号方联合雷公藤多苷片(TWP)治疗儿童紫癜性肾炎血尿加蛋白尿型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我院关于儿童紫癜性肾炎的临床分型标准选取符合条件的轻型HSPN患儿70例,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用TWP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药汤剂加TWP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疗效。结果治疗4周: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0%,对照组为57.1%,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8周: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为74.3%,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12周: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1%,对照组为77.1%,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紫癜肾1号方联合TWP治疗儿童轻型紫癜性肾炎血尿加蛋白尿型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