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海外中医教育视角分析中医国际传播现状和困境,从向世界传播中医文化、知识的需求必然需要准确的表达中医文化的翻译;重视中医教育,鼓励学习汉语,加强合作办学;坚决执行严进严出准则,提高国际中医教育质量,培育海外中医科研土壤等三方面探讨中医文化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2.
首先说明归化与异化的翻译理论概念,通过分析中医典籍文献的文化特点,提出在对待中医典籍翻译的文化因素中,要避免翻译时过度归化的现象,尽可能地采用异化的方式保留中医中的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3.
<正>词素是最小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它可以分为词根和词缀。在中医翻译中运用词素翻译法,是指将中医术语拆分成若干部分,各部分或者至少有的部分在西医词汇中找到对应的词素,将这些词素结合起来仿造出一些新词。早在17世纪荷兰人就成功运用词素翻译创造了"acupuncture"(针)和"moxibustion"(灸)这两个沿用至今的中医术语。20世纪90年代出版的《中医翻译导论》~([1])中专门提出了词素翻译法。在此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中医文化的对外传播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受到文化冲突、翻译策略和传播内容等因素的影响,其国际传播依然面临很多问题。作为中医文化的载体,中医典籍的翻译对其传播和输出至关重要。由于中医是从哲学的角度讨论生命活动,故中医典籍的翻译既不能单纯作为文学翻译,也不能一味强调科技翻译,而应在翻译中既注重中医医学信息的传递,又合理考虑中医语言中的文、史、哲的影响,从而避免在翻译过程中人为摒弃中医学深厚的文化底蕴。本文以罗希文教授的《伤寒论》英译本为例,阐述中医典籍翻译在中医文化国际传播中所发挥的重要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中医药越来越受到海外的关注,但中医药的跨文化传播障碍仍然存在。中医是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统一体,中医人文文化的有效传播,促进了中医药的跨文化宣传和推广,而翻译作为文化传播手段,在其中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2016年8月上旬湖南中医药大学选派针灸推拿代表团一行三人前往印度加尔各答市进行了为期10天的短期针灸推拿学术交流。通过此次与印度方面的交流,中印双方增进了在中医针推领域的相互了解,印度针推医生们对中国现代针灸有了进一步认识。经过此次特殊的访问,并结合中医国际化交流现状,中国针灸代表团成员们从另一个侧面了解和体会到中医国际化教育传播与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认为传播中医针灸推拿任重而道远,中医国际化需要更多的中医人为之努力,在文化传播、多样化语言交流、协同科研等多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7.
结合中医汉英翻译实例,从英汉两种语言形合与意合、主动与被动、静态与动态以及繁复与简短的不同表现特点入手,探讨英汉语言差异对中医英译的影响。英语和汉语属于不同语系,有各自相应的语言特点和表达习惯,很大程度影响文化之间的交流。  相似文献   

8.
20世纪以来,在西方文化占主流的大背景下,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产生了激烈的碰撞和融合。回顾历史,不难发现中医药事业随着中华传统文化经历着同样风雨沉浮的命运,反思这段历史,不难发现文化认同问题是其产生的深层原因。而在当今国际回归自然,国内回归传统的思想大潮中,如何打造良性的中医药文化环境,营造高度广泛的文化认同,已经成为当今中医发展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20世纪以来,在西方文化占主流的大背景下,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产生了激烈的碰撞和融合。回顾历史,不难发现中医药事业随着中华传统文化经历着同样风雨沉浮的命运。反思这段历史,不难发现文化认同问题是其产生的深层原因。而在当今国际“回归自然”,国内“回归传统”的思想大潮中,如何打造良性的中医药文化环境,营造高度广泛的丈化认同,已经成为当今中医发展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传统现念强调语言的表达要准确、清楚,而随着札德提出的"模糊集合"的概念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人们对生活中模糊语言现象有了新的认识并逐步形成了一门新的学科——模糊修辞学.文章拟从模糊修辞的特点、类型和功能等方面来探讨中医中模糊修辞的表现及其英译,以期进一步促进中医知识的传播和交流.  相似文献   

11.
赵丽梅 《环球中医药》2011,4(6):478-480
由于中医文化可被看作外宣资源的一部分,所以对外宣翻译特殊性的探讨可为中医翻译提供有价值的借鉴.文章分别从外宣翻译里"非逐字翻译"之特点,"为读者着想"之理念和"译前处理"之必要性探讨了中医翻译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译者应突破文字表面的束缚,并从外国读者的立场出发,在翻译前认真做好"译前处理",才能使译文具有较高的可读性,...  相似文献   

12.
俞洁 《中医研究》2007,20(1):57-59
本文从信息交流的角度对古代中医教育与现代中医教育的几个基本要素进行分析,认为在古代中医教育中,有一些教学模式是可以借鉴继承的,而现代中医教育应深刻反思自身不能很好发展的原因,以更好的促进发展。  相似文献   

13.
孔子学院开辟了中医文化海外传播的新途径,是中医文化海外传播的重要平台。查阅并分析近10年来有关文献,简要评述近年来孔子学院中医文化海外传播的研究。通过分析发现,目前研究尚存在不足,其发展策略实践性不强,过于强调中医文化单方面的输出。孔子学院视角下的中医文化海外传播应当挖掘适合海外传播的中医文化核心价值,同时结合孔子学院和所在海外国家的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发展策略,从而促进孔子学院中医文化的海外传播。  相似文献   

14.
中医药文化传播及中医翻译研究者涉及到国外传教士、汉学家、海内外医学工作者、医学和英语教育领域人员等,其中涌现出一些杰出的代表人物。本文以外籍中医翻译名家魏迺杰为例,对魏迺杰的个人背景、翻译内容、翻译思想、研究活动、主要成就及其学术影响等进行分析和评介,旨在促进"中医翻译"这一边缘但重要性日益突出的领域登台亮相,名家们的业绩和贡献的彰显,也将激发更多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兴趣,开发中医翻译研究新动力新源泉,结合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国家战略,对中医药文化乃至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目前中医翻译往往以中文母语译者的逆向翻译方式为主,中医术语翻译中套用生物学术语、简化翻译的情况较多,笔者认为中文母语译者的翻译成果对于国外目标读者所需要、易理解、能接受、能认同的方面评估不够准确,而基于以国外医学人士为读者的目标导向,过多地套用生物学术语限制了中医文化传播范围,过度简化翻译也使得中医的文化内涵不能充分展现,这些翻译策略都没有起到准确传播中医的作用,也没有取得很好的传播效果。此外由于中国出版者对中医译作在国外的市场分析不够全面,也影响了中医译作的市场流通。因此,笔者认为若要如中国学术界所期,将中医作为中国文化传播的主力之一,需要对目前的翻译策略做出调整,同时在出版方面也要探求更加有效的中医药图书翻译出版及市场推广方案。  相似文献   

16.
中医英语术语的翻译,关系着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而中医术语中"三字格"的翻译在目前尚属于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本文旨在通过对目前中医英语术语中"三字格"的翻译进行数据分析,初步探索"三字格"中医术语的等效翻译原则的理论与应用。  相似文献   

17.
马平 《环球中医药》2013,6(6):441-444
随着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医翻译理论的研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本文首先对奈达对等翻译理论、文化趋同翻译理论、翻译适应选择论、功能翻译理论及李照国的中医翻译理论体系等国内外中医翻译理论的研究进行了综述,进而以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为视角,在对中医药文化知识的学习、中医翻译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中医翻译人才的培养及多方合作平台的搭建等方面,对中医翻译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深入探讨和系统梳理了中医典籍文献与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之间的历史文化渊源以及中医典籍文献的互鉴传承与版本流传,兼及中医典籍文献在海外传播与译介的历史脉络。旨在强调中医典籍中的中医理论体系的建构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厚土壤,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密不可分,中医典籍的对外传播进一步彰显了中医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对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建设起到了进一步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医作为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与传统文化血脉相连,从文化自信的角度思考中医发展,能使我们的眼光更全面,更能把握中医发展的规律,使中医发展搭上文化自信的时代列车,在新时代背景下更好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医孔子学院作为重要传播平台,在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新形势下面临着新的发展要求。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RMIT)中医孔子学院以社区为着眼点,在中医文化社区传播中进行了积极探索。在方式上选择融入社区,与不同社区团体携手合作;加强行业联系,实现学校、社区、诊所的三方协同;跟踪媒体报道,综合认识传播宏观环境。方法上重视选材,适时互动;以语言与文化搭桥,减少他者的陌生感;传播中因人制宜,推动多元社区发展。通过总结RMIT中医孔子学院开展的中医文化进社区的策略与方法,进一步发掘中医药文化与当地社区文化的融合点,营造适合中医文化传播的社会环境,以期助力中医海外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