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地理是一门承载人文素质教育功能的基础性教育学科.在当前人文学科受冷落、人文精神遭轻视的特殊背景中,在地理教学中实现人文精神的培养目标已成为地理教育工作者要研究的课题.笔者从高职地理实践教学的角度探讨了培养人文精神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2.
在高职教育中植入通识课程,是高职院校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路径.高职教中通识课程的设置,应从遵循高职教育的类型特征和职业教育规律切入,将通识教育与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和后续教育过程中的可持续性有机结合,将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相互融合、彼此渗透,在显性课程、隐性课程等不同的课程形式中体现职业发展所需的能力、人格培养的教学目标,建立高效、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3.
通识课程对于大学生开拓视野,扩展知识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提高通识课程的授课效果是本文开展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以《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课程为对象,进行了以提高教学效果为目的的教学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4.
以课程建设为切入点,对高职院校通识教育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组织、教学实施等方面的"职业发展导向"偏离现状进行分析,结合现状提出相关改进策略,在教育方向上要避免"理论高阶化"和"娱乐低阶化"两种倾向,并确立"职业发展导向";在制度层面要开放课程管理,统筹课程安排;在教育主体方面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最后在课程四要素的具体构建上要将"职业发展导向"的理念贯穿其中。  相似文献   

5.
基于职业导向的高职通识教育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理解:一是高职院校培养当下和未来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二是高职院校的通识教育侧重于对职业人格的塑造。就目前高职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问题,可以从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建设校园环境、加强社会活动三个方面来构建高职通识教育课程,并体现以职业为导向的特色。  相似文献   

6.
人文精神与通识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文精神的本质是对人的生命、价值和尊严的一种关怀和尊重,具有永恒的价值。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人文精神的培养一直是个薄弱环节。通识教育的形成旨在纠正传统教育的弊病,通识教育的核心就是人文精神的培养。因此,高校应采取有效措施通过通识教育的实施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7.
人文精神的本质是对人的生命、价值和尊严的一种关怀和尊重,具有永恒的价值.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人文精神的培养一直是个薄弱环节.通识教育的形成旨在纠正传统教育的弊病,通识教育的核心就是人文精神的培养.因此,高校应采取有效措施通过通识教育的实施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8.
高职院校是以培养面向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及管理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虽然,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在培养人的内容和任务上各有分工,但对人最终的目标指归是相同的,也就是说高职院校也应该加强人文精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适应地方经济建设的一线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9.
学校工作的每项任务,都是为了塑造高尚的灵魂。相比于学科教学,高职教育中的人文精神教学显得更为重要。因为,人文精神教育是塑造学生高尚灵魂的唯一途径。只有在高尚灵魂的基础上,知识和技能才会显示出它的美好性与建设性。否则,知识和技能的丑陋面目与巨大的破坏力量必将暴露无遗。如果一个高职院校不具备良好的人文精神教育环境,那么它向社会输送的只能是"残次品"和"危险品"。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高职教育下通识教育的内容和其研究的必要性,对如何构建通识教育的课程提出了一些相关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高职实践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问题质疑,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灵活解决实训中实际问题,在校企合作产学结合中,逐步提高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此结合纺织品检验与贸易专业教学实践,做了一些有针对性尝试,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高职教育着重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开发和高技能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同时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高职教育领域的势在必行的变革。作为这场高职教育变革中高职院校的教师首先要改变原有教学模式,并在不断的教学中尝试着探索出素质教育的正确的理念进行知识传授,才能更好地适用于教学实践,切实有效地提高高职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3.
高职实用书法课程教学改革,首先是理论教学的改革。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使课堂教学更直观,更具有趣味性,完善教学内容,形成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根据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改革的设计;通过各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所学知识在实践中得以应用,实现了理论联系实际。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职业精神由多种要素构成,它们相互配合,形成严谨的职业精神模式,其实践内涵体现在敬业、勤业、创业、立业四个方面。校企合作做到了应社会所需,与市场接轨,与企业合作的实践,是学生践行社会主义职业精神的重要途径。文章从校企合作的视角下,对高职学生社会主义职业精神培养的实践提出具体看法和主张,为提升高职学生社会主义职业精神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15.
从课程开发模式角度,运用目标模式为主,并结合过程模式的思想,将职业学院通识教育课程的目标定位于人文通识教育,并提出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积极愉快适应社会生活、及有较高精神境界与价值追求这3个目标层次,构建职业学院“以人为本”的通识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6.
高职院校通识教育旨在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和自我发展潜力的职业人。高职高专实施行之有效的通识教育,必须遵循高职教育的特点和规律,更新人才培养理念,革新陈旧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探索润物无声的熏陶式模式、随心所欲的开放式模式、循序渐进的升华式模式、因材施教的个别化模式、生动活泼的艺术化模式,必将有助于全面提升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17.
实践教学是师范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载体和有效渠道,构建高职师范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就是要科学厘定其构成要素,充分发挥各要素的功能,合理配置教学资源,全程培养师范生的教育实践能力和实践智慧,凸显专业的师范属性,提高高职师范专业的育人质量.  相似文献   

18.
经济发展需要大量能工巧匠,高职院校应当在培育能工巧匠方面发展更大作用,学校通过培育“工匠精神”为学生在职业岗位上成长为能工巧匠奠定素质基础。高职院校培育“工匠精神”,应让学生学习完整的产业链知识、技术与技能,聘请名师传承精工技艺与“工匠精神”熏陶,引导学生养成淡泊名利与执着追求的信念,并在精益求精的技艺追求中感受快乐。  相似文献   

19.
卢芳 《辽宁高职学报》2009,11(5):38-39,64
时代发展呼唤着高职文科课程的教学改革,逻辑学教改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逻辑学课堂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角度,阐述了逻辑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并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一些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为高职文科教育教学带来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20.
高职教育人文精神的缺失是高职教育成长发展初期的阶段性问题。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当以人文精神为价值诉求。培育高职院校的人文精神必须处理好三个方面的互动性环节:在人文课程载体方面注重两课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在专业模块教学环节促进科学技能与人文精神的融合;通过学生实践性载体实现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