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观察高能震波对缺血性坏死股骨头微血管密度(MVD)和组织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探讨高能震波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作用机制. 方法 健康雄性新西兰白兔32只.3.0~4.0kg,平均3.4 kg.联合应用甲泼尼龙和内毒素6周诱发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动物模型.所有实验兔左后腿作为治疗侧,采用能流密度0.26 mJ/mm2,频率1 Hz,冲击量为2000次的高能震波治疗,右后腿作为对照侧,不予治疗.分别于治疗后4、8、12周对股骨头行微血管墨汁灌注,研究股骨头MVD的变化,制作半薄切片,在透射电镜下分别观察治疗侧和对照侧股骨头组织细胞的超微结构. 结果 高能震波治疗后4~12周,治疗侧股骨头微血管增粗增多,与对照侧相比MVD显著增加(P<0.05).治疗后8~12周,治疗侧股骨头骨小梁面积百分比显著高于对照侧(P<0.05).透射电镜下观察可见治疗侧股骨头与对照侧相比成骨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数目较多,功能状态活跃. 结论 高能震波治疗能有效促进缺血性坏死股骨头的血管生成,改善成骨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状态,加速股骨头坏死的修复.  相似文献   

2.
激素引起股骨头缺血坏死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激素引起股骨头缺血坏死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西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710004)杨万石,王春生本文就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以下简称激素)导致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长期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可使脂肪在肝脏沉集,造成高脂血症及全身脂肪栓塞。...  相似文献   

3.
激素药物源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附3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观察单纯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对股骨头关节软骨下微血管变化的影响,探讨早期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病机制。方法将24只12~18月龄健康日本白兔随机分成3组,实验组A组(n=9):耳缘静脉单纯注射甲强龙.初始剂量30mg/kg,追加剂量5.4mg/kg·h,连续23h;实验组B组(n=9):耳缘静脉单纯注射甲强龙8mg/kg·d,连续10d;对照组C组(n=6)不作任何处理。在应用激素后2、4、6周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动物股骨头行明胶墨汁灌注、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图像分析等方法观察关节软骨下微血管形态、数目,直径与密度的变化。结果明胶墨汁灌注显示:A、B组股骨头关节软骨下区微血管数量明显减少,灌注不全;HE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A、B组关节软骨下微血管数量减少。部分管壁结构不完整,血管内有少量红细胞.可见红色血栓,无明显管腔狭窄;图像分析示关节软骨下微血管密度明显降低。结论大剂量激素可以引起股骨头内微血管数量减少.密度降低,管壁损伤,血管内血栓形成,这可能是早期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糖皮质激素诱导性股骨头坏死模型的血管改变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Zhou Q  Li Q  Yang L  Liu F 《中华外科杂志》2000,38(3):212-215,I013
目的 探讨在糖皮质激素诱导股骨头坏死过程中血管形态的改变与髓腔内脂肪填塞的关系。 方法  12~ 18个月龄的健康日本大耳白兔 5 2只 ,按 2 5mg·kg-1·d-1注射地塞米松建立股骨头坏死模型 ,通过血管铸型扫描电镜观察、墨汁灌注切片光镜观察及图像分析等方法观察用药中和停药后股骨头病理和血管形态的变化。 结果 用药 2周出现股骨头髓腔内脂肪填塞 ,窦状隙血管因脂肪细胞压迫变细 ,血管铸型、墨汁灌注切片显示了血管表面压迹。病变随用药时间的延长而加重 ,窦状隙血管逐渐失去其结构特征。图像分析示股骨头内血管面积进行性下降 ,8周约为对照组的1/ 4。停药 6周负重区髓腔内仍存在明显脂肪化 ,血管纤细、稀少。实验 4周 ,股骨头内出现典型骨坏死灶。随时间的延长 ,坏死灶增大、股骨头坏死程度加重。 结论 髓腔内脂肪填塞是导致糖皮质激素诱导性股骨头坏死中缺血损害的重要病理因素之一 ,尤其在股骨头坏死的早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玉堂 《中国骨伤》1994,7(3):45-45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特征分析交通部北戴河疗养院(066100)马玉堂我院自1988年9月至1993年12月间,共收治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963例,本文就其临床特征作一分析。一般资料本组963例,男730例,女233例,男女之比约为3:1;年龄为1...  相似文献   

7.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病机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病机理。方法 22只雄性家兔随机分为两组。正常对照组10只,模型组12只,以肌注糖皮质激素诱导家兔股骨头坏死模型为对象,动态观察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PA)形态和功能变化,以及股骨头形态学变化。结果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其HPA轴从形态到功能出现抑制状态,表现为血浆皮质醇(CORT)、促肾上腺皮质激素(CATH)降低。垂体、肾上腺明显萎缩,股骨头陷窝内骨细胞坏死。结论 HPA轴从形态到功能的全面抑制状态,可能是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早期发病的直接或间接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骨质疏松学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57年由Pietrogrande和Mastonmarino报道了第一例由糖皮质激素引起的股骨头坏死的病例,其后关于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病例逐渐增多,也日益受到关注。由于免疫性疾病长期的激素治疗,器官移植术后的激素使用等因素,由激素诱发的股骨头坏死越来越多,陈卫衡等[1]对86例经激素治疗后痊愈的非典型性肺炎康复者做出了分析后,确诊股骨头坏死的达到46例,发病率达53·5%。此发现更加提高了医学界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重视。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原因有很多,如凝血功能障碍学说、血管内凝血学说、免疫复合物沉积引起动脉血管炎学说、脂质代谢障碍学说、骨…  相似文献   

9.
目的糖皮质激素的应用是引起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研究经糖皮质激素处理后的骨髓微血管内皮细胞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代谢变化,进一步探讨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病机制。方法取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自愿捐献的股骨头内松质骨,利用酶消化法分离培养骨髓微血管内皮细胞,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取第3代细胞,分别与不同浓度(0、0.03、0.10、0.30、1.00 mg/mL)氢化可的松培养后,采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仪观测细胞凋亡率;采用荧光探针检测细胞中ROS含量变化,以及与ROS代谢相关的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XOD)含量变化。结果原代培养2~3 d后,镜下见单个细胞为梭形,呈铺路石样排列;1周后细胞趋于融合状态。0.03、0.10、0.30、1.00 mg/mL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20.22%±2.97%、22.94%±4.52%、43.98%±3.35%、78.29%±3.85%,0.30、1.00 mg/mL组的细胞增殖抑制率明显高于0.03、0.10 mg/mL组(P<0.05)。0、0.03、0.10、0.30、1.00 mg/mL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0.10%±0.01%、0.23%±0.02%、1.83%±0.04%、6.34%±0.11%、15.33%±0.53%,0.30、1.00 mg/mL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0 mg/mL组(P<0.05)。0、0.30、1.00 mg/mL组ROS含量分别为57.35±7.11、120.47±15.68、166.15±11.57,XOD含量分别为0.017 9±0.000 9、0.028 3±0.001 7、0.067 7±0.004 1;以上两指标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通过使血管内皮细胞内ROS生成增加,引起氧化应激反应,进而导致细胞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10.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血浆一氧化氮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一氧化氮(NO)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给家兔注射大剂量醋酸氧化可的松后4、8和12周,用亚硝酸盐间接测定血浆一氧化氮(NO)含量变化,同时观察股骨头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 用药后不同时间血浆NO含量持续性明显下降(P〈0.01),股骨头骨细胞坏死,微血管变细闭塞、红细胞聚积,管壁损害。结论 NO生成减少在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发病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激素型股骨头坏死的发病机制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探讨皮质激素引起的股骨头坏死的发生机制。方法 利用新西兰大白兔制成实验性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动物模型。通过血脂化验及对肝,股骨头标本病理切片的透射电镜检查,动态观察其坏死过程。结果 血脂升高与时间呈正相关,实验组骨细胞脂变,坏死,电镜下见细胞外脂质增多,继而发生细胞内脂质沉积,细胞粒浓度,碎裂,溶解等细胞坏死现象,结论皮质激素的使用能引起体内脂代谢紊乱,高脂血症及肝脂变,继之出现股骨头内骨细胞  相似文献   

12.
激素诱发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的形态及影像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常巍  程少华  宋跃明 《中国骨伤》2006,19(6):353-354
目的:使用大剂量激素建立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方法:成年日本大耳白兔32只,随机分为模型组(16只)与对照组(16只)。模型组每周2次肌肉注射醋酸泼尼松龙10mg/kg,对照组每周2次肌肉注射生理盐水,每只2ml,共6周。观察实验后第2、4、6周两组动物股骨头光镜及透射电镜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模型组股骨头骨质疏松,光镜下空骨陷窝数增多,脂肪细胞数增多,透射电镜股骨头部分骨细胞体积缩小,核暗变性,较多骨细胞已坏死溶解成碎片。结论:大剂量激素可导致兔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相似文献   

13.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ONFH) induced by steroids. Methods: From January 2000 to October 2009, 497 hips in 270 cases of ONFH induced by steroids were studied. A questionnaire was administered when the patients were admitted; the questions concerned the underlying disease, duration of steroid usage, total dosage of steroid, incubation period (time interval between commencement of steroid therapy and onset of pain), severity of pain, location of initial complaint, primary diagnosis, time lag from onset of pain to final diagnosis and physical signs when admitted.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pain and Association Research Circulation Osseous (ARCO) stage, bone marrow edema (BME) and lesion size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median of time between commencing steroid medication and developing ONFH for the 269 cases was 18 months (range, 2–384 months). 78.82% cases presented with pain within three years of steroid initiation, only 10.41% patients first complained of pain six or more years after commencing steroid therapy. Fifty‐six cases (20.82%) were misdiagnosed, lumbar disorders being the most frequent misdiagnoses. 79.29% of symptomatic hips presented with abnormal physical tests. Of 420 symptomatic hips, 166 hips were type C1, 223 hips type C2; 299 hips had collapsed; and there was BME in 209 hips. Conclusion: Most patients with ONFH induced by steroids complained of pain within 3 years of commencing steroid therapy. Pain was associated with lesion size, collapse and BME. Atypical location of pain, failure to perform a physical examination and MRI findings were the main causes of misdiagnoses.  相似文献   

14.
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引发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应激时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给药对家兔骨与关节损伤的发生与发展机制,为早期干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优选健康新西兰家兔180只,随机分成6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内毒素激素组、模型组和对照组。动态观察24周,隔周取材,动态观察生命体征变化、骨关节MRI、组织学改变、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及生物力学改变。结果内毒素激素组在给药2d死亡率高达35%,明显高于其他各组。MRI观察发现,除内毒素激素组外,其他各组双侧肱骨头和股骨头均未见明显异常信号改变,而内毒素激素组2周于T1加权像上出现股骨头或肱骨头骨髓异常低信号影,发生率40%。组织细胞学改变显示髓腔早期出现的脂肪变性,发展到脂肪细胞坏死、髓腔造血细胞退变、骨陷窝空虚、空骨陷窝增多、骨细胞坏死、微小血管阻塞。单纯激素各组多见脂肪性变。四环素荧光标记和Von Kossa染色显示明显的骨质疏松表现,内毒素激素组表现最为明显。结构力学和材料力学参数明显降低,激素组力学参数与激素用量呈负相关。结论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可直接引发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的程度与用药量和给药方式相关。单纯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给药不能直接引发股骨头坏死。在内毒素作用下,实施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给药,可直接引发骨坏死。骨坏死发生与内毒素相关。甲基强的松龙引发的骨与关节损伤可防治,早期使用脂质清除剂和活血化瘀药可以干预骨坏死的进程。适时调控骨代谢可以预防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计算机模拟髓芯减压手术,为临床精准髓芯减压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将早期股骨头坏死病例的髋关节CT扫描数据导入Mimics10.01软件,三维重建病变股骨头及坏死病灶。根据坏死灶在三维空间X、Y、Z轴的最大及最小径线距离计算坏死灶体积、表面积,以股骨头中心为参照立体定位坏死灶。在计算机软件Mimics MedCAD模块中寻求完全清除坏死病灶所需的最小减压体积,并计算最小减压体积和最小减压体积占股骨头体积的百分比。设计最佳髓芯减压通道,模拟髓芯减压术,彻底清除病变坏死灶。结果利用Mimics软件重建病变股骨头模型并实现三维测量坏死病灶,坏死病灶体积为2177.09mm~3、表面积为1054.44mm~2。以股骨头中心为参照原点立体定位坏死灶,坏死病灶坐标为(-3.0985mm,-11.4060mm,-1.7223mm);设计最佳髓芯减压通道并测量其仰角及前倾角为:(1)仰角125.82°、前倾角25°;(2)仰角123.61°、前倾角29.6°。以计算出的最小减压体积4379.16mm3为参数,在Mimics软件中模拟髓芯减压,完全清除坏死病灶。结论通过Mimics软件模拟髓芯减压,可以使术者在术前更清楚的了解病变坏死灶的信息如体积、表面积、空间的位置,术前对髓芯减压手术进行评估,术后对股骨头塌陷进行预测;可以实现虚拟精准髓芯减压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为进一步实现实体手术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GCs)诱导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的发病机制.方法 收集激素性ONFH及骨关节炎患者股骨头离体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染色观察两组成骨转录分化因子Runx2和成脂转录分化因子PPAR-γ表达.大鼠颅骨源性成骨细胞在地塞米松作用下培养,茜素红矿化结节染色,油红“O”染色,RT-PCR检测Runx2 、PPAR-γ、OCN 、Col Ⅰ基因转录水平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Runx2和PPAR-γ表达.激素法建立大鼠ONFH模型并确认建模成功,油红“O”染色脂肪细胞,免疫组化染色观察两组Runx2和PPAR-γ表达.结果 与骨关节炎比较,ONFH患者股骨头骨小梁间隙大量脂肪细胞聚集,并且脂肪细胞体积增大,Runx2表达显著下调,PPAR-γ表达上调.大剂量GCs作用下成骨细胞分化过程中未见茜素红矿化结节,油红“O”染色脂肪细胞,RT-PCR检测基因Runx2、OCN 、Col Ⅰ表达下调,PPAR-γ基因表达上调.大鼠ONFH模型股骨头骨小梁间隙脂肪细胞积聚、增大,Runx2表达下调,PPAR-γ表达上调.结论 大剂量GCs作用下,PPAR-γ表达上调、Runx2表达下调,调控骨髓基质细胞向脂肪细胞分化并促进成骨细胞、骨细胞转分化为脂肪细胞,同时抑制成骨细胞的分化、成熟及活性表达,可能是GCs诱发ONFH的主要病理生理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股骨头髓心减压加异体腓骨移植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股骨头髓心减压加异体腓骨移植术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1月至2008年11月治疗Ⅰa-Ⅲb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25例32髋,其中男17例,女8例,年龄20~55岁,平均39.1岁。采用股骨头髓心减压加异体腓骨移植、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术前疼痛时间2-14个月,平均5.5个月。所有患者于术前术后行常规X线片、MRI检查、Harris评分。结果:25例均获随访,时间24-48个月,平均36-4个月。X线片显示18例21髋改善,4例6髋不变,关节面未塌陷,2例3髋恶化,1例2髋失败,总有效率84_4%。Harris评分术前(77.0±8.0)分,术后(90.6±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7,P〈0.05)。结论:股骨头髓心减压加异体腓骨移植术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创伤小,关节功能影响小,术后卧床时间短,恢复快,临床症状改善,其短期疗效肯定,中长期疗效仍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8.
Wu CL  Mao Q  Liu H  Tong PJ  Jin HT  Xiao LW 《中华外科杂志》2011,49(10):927-933
目的 通过基因芯片寻找大鼠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组织中表达变化的基因,尝试探讨激素诱发股骨头坏死的始动因素和分子机制.方法 2007年1月至2010年2月,选取20只成年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10只.模型组大鼠腹腔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素后,于左侧臀肌注射大剂量甲泼尼龙的方法建立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对照组大鼠腹腔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素后,于左侧臀肌注射相同剂量生理盐水.6周后取各组大鼠的左侧股骨头标本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确认造模成功后,抽提各组大鼠股骨头组织mRNA,经反转录获得大鼠股骨头组织cDNA探针,进行基因芯片检测.检测结果经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验证,并用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分类方法对差异表达的基因进行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有190条基因的表达存在显著变化,其中52条基因上调表达,138条基因下调表达.这些差异表达基因中102条基因为已知基因(已在GeneBank中登录),88条为未知基因.已知基因根据其生物学功能可被分为:氧化应激、细胞凋亡、信号转导、细胞外基质和脂代谢等基因家族.RT-PCR验证结果与基因芯片检测结果相符.结论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生发展是多种因素、多条途径相互作用的复杂的动态过程.实验结果提示,下调表达基因明显多于上调表达基因,说明在此过程中细胞功能发生了简化;差异表达基因中尚有很多未知基因,说明激素性股骨头坏死还有很多未知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