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基于SOA的企业应用集成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企业信息化建设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了加强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开展企业应用集成(EAI)已成为信息化建设的必然趋势。介绍了企业应用集成和面向服务的架构(SOA),论证了基于SOA实现企业应用集成比较于传统企业应用集成的优越性,在分析了Web服务关键技术和企业服务总线(ESB)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采用基于SOA的企业应用集成的解决方案,对系统的性能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基于SOA的应用集成框架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目前企业应用集成面临的问题,分析了基于SOA集成的优越性以及主要的实现技术与规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JBI(Java Business Integration)规范的面向服务的应用集成框架。该框架采用企业服务总线无缝集成应用与数据资源,支持流程服务编排,并能进行组合服务应用的开发。最后介绍了该框架在异构数据集成中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种融合面向服务和分阶段事件驱动模型的企业服务总线架构,旨在构建灵活高效的分布式信息集成平台,实现企业框架内大规模服务资源的敏捷集成。作为企业服务连接中枢的集成总线,采用分阶段事件驱动的设计理念,将信息的通信以分阶段的方式进行解耦合,可以有效地减少系统阻塞,满足高并发性的吞吐需求。基于该架构实现的企业服务总线已在多个大型企业的复杂业务集成中进行了应用与验证,为解决企业信息集成提供了高效稳定的可靠服务。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某中小企业的实际应用集成需求,并选择基于Mule ESB服务总线作为基础框架设计实现企业应用的集成.根据应用集成平台各应用的运行状态需要监控和管理的需求,本文设计实现了单独的服务监控模块,借助JMX提供的对服务监控管理的功能以及Mule ESB提供的API接口,将JMX与Mule ESB进行整合,实现了对服务信息的监控和实时展示,包括应用对服务的调用、系统资源占用状态等.按照Mule ESB的内部机制,本文设计开发了一个常见的模块,单点登录功能,将其按照JAX-WS规范封装为Web Service服务,注册在应用集成平台上,为相关的应用提供服务.企业已有的应用可依据此模式将需要开放的功能封装为服务,注册在此平台上.  相似文献   

5.
基于Web服务的企业应用集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装  李洪奇 《通信技术》2009,42(8):154-157
基于Web服务的企业应用集成,利用开放的标准和协议,以整体的观点,通过业务流程管理将企业的经营过程和底层基础业务系统相连,从而,建立一个统一的、标准化的、可灵活配置的业务集成平台。文章介绍了企业应用集成,然后在剖析了Web服务关键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Web服务的企业应用集成框架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基于SOA架构的企业集成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传统企业应用集成(EAI)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SOA和Web服务技术在实现异构系统集成方面的先进性.针对基于SOA思想,以Web服务为基础的异构系统集成解决方案的实现,提出了3种Web服务的构造方法,包括CORBAR,ActiveX以及Java RMI.通过将SOA体系架构应用到企业集成EAI的实例表明,基于SOA架构的集成模式用于解决企业信息集成中相关异构系统之间互操作的问题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邮政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历程及面临的问题.通过分析集成技术,说明企业服务总线产生的背景、概念和主要功能,并阐述了企业服务总线在邮政企业中的集成应用.  相似文献   

8.
基于SOA的企业应用集成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吴晓  吕爽  马新强 《信息技术》2007,31(4):97-99
分析了企业信息系统集成的必要性和传统EAI解决方案所面临的不足。介绍了面向服务架构(SOA)的基本概念、基本工作原理,并从SOA架构模型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Web Ser-vice的SOA集成方案。论证了基于SOA实现企业信息集成的优越性:将应用系统看作一组服务构件的集合,对服务构件有序编排融合便能够部署到现有的应用系统中,从而支持动态实现将来未知的企业应用集成。  相似文献   

9.
李梓  杨斌 《信息技术》2013,(2):146-147,150
当今,基于SOA架构的企业服务总线已成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文中简要介绍了基于面向服务的企业服务总线架构,重点分析了构建大型企业服务总线的体系结构,论述了大型企业服务总线的构建方法,介绍了目前实现企业服务总线的主流产品,及企业服务总线在企业应用系统集成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基于企业服务总线的信息共享交换平台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了实现企业数据共享和应用集成,提出了一种基于企业服务总线(ESB)的信息共享交换平台.该平台采用面向服务体系结构(SOA)的设计思想,以信息共享为目标,具有松散耦合的特点,实现了"集中式管理、分布式运行"的工作模式.通过设计标准的适配器组件,实现各种数据库和应用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与交换.实验表明该设计方案能有效实现企业中信息共享,并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张文  张毅  满毅  陈晓峰 《电信科学》2011,27(8):117-121
提出一种集成共享平台,是一种可对外提供多种基本且可扩展接口,以适应不同接口的应用系统。基于此平台,多个系统之间可以相互调用多种服务,提高服务管理功能的同时进行无障碍的信息交互;及时发现分析系统交互异常信息,实现智能维护管理。当出现新的接口协议时,只需针对所述平台进行一次新接口协议适配器的开发,即可完成新接口的接入,提高了平台开发效率,降低了开发维护成本。本平台将传统的点对点的应用方式改为多对多的总线方式,实现了各系统间简单便捷的信息交互,优化了各系统间的架构,易于管理和维护,减少了接入系统的接口改造工作。  相似文献   

12.
《Spectrum, IEEE》2000,37(6):56-61
Many people have yet to hear of application service providers, but this new breed of company is already seeking to transform the world of corporate software. Industry watchers, in fact, are saying that the providers are the next step in the evolution of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usiness and that their success will in the future alter the way all companies obtain and use software, whether enterprise resource management packages, spreadsheets, or even word-processing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13.
Enterprise service bus (ESB) plays the part as intermediate hubs in enterprise service integration frameworks, and it is to implement the communications of shared contents in different systems. These contents are heterogeneous and message conversion protocols make rule of the transformation among them. This article studies about designing on enterprise service bus message conversion protocol based on extensible stylesheet language transformations (XSLT). It includes three parts of design of the ESB: message conversion frame, message conversion optimization and heterogeneous message integration. The first part introduces the process of service request and response using simple object access protocol (SOAP) in ESB and makes analysis about XSLT file elements. The second part sets up multiple-request message pattern by XSLT processor and ESB pre-defined request message content format based on Schema. The third part optimizes intelligent message conversion in ESB by automatic Schema mapping rule. All the functions help to develop the intelligent message conversion in ESB an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conversion.  相似文献   

14.
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提供了开放的,基于标准的企业服务总线,各种功能以服务的形式提供给其他服务或终端用户应用程序,从而在服务的基础上构建分布式应用系统。文章研究Web服务和CCM构件模型之间的桥接器技术,通过使用专门的适配器作为Web服务和CCM构件模型的中转站,实现了Web服务和CCM构件模型之间的互操作。  相似文献   

15.
新一代移动通信综合业务信息服务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欣 《电信快报》2000,(8):15-20
无线应用协议 (WAP)融合了因特网技术与移动通信技术的优势 ,成为事实上的业界标准。基于WAP技术提供无线信息服务已成为目前移动通信与信息行业新的业务增长点。文章通过对WAP技术及其应用现状的分析 ,提出新一代移动通信综合业务信息服务系统解决方案。该系统将运营商优势与WAP技术充分结合 ,实现符合当前无线应用需求的运营模式和体系结构。  相似文献   

16.
基于EAI的多层分布式应用与实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目前大型企业各类应用迅速增加但应用之间缺乏有效通信的问题,采用企业应 用集成(EAI)技术,提出了4层分布式应用体系结构,实现流程自动化和松耦合的应用集成.文中首先从EAI技术和常见解决方案出发,详细阐述了表示层、企业门户、EAI总线层和数据源层的功能及软件结构,并结合电信业务运营支撑系统的实际需求,给出了J2EE平台下的应用实例开发.利用组件和容器的技术构建企业门户,通过工作流和企业Java组件(EJB)技术实现EAI总线,借助资源适配器完成应用之间的互连互通.该系统现已投入实际运行,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7.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应用的不断深入推进,促进了制造企业的数字化转型,需要企业标识服务快速部署和应用。在论述标识解析体系的基础上,对企业标识服务要求进行分析;面向企业之间的互联互通,提出企业标识服务框架,说明企业标识服务的关键内容;针对企业标识服务的应用和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The IEEE standard 802.4 token bus protocol requires each network station to implement a synchronous (highest priority) message class, and permits a station to implement three lower priority classes: urgent asynchronous, normal asynchronous, and time available. Each of the lower three priorities (called access classes) is assigned a target token rotation time that limits the amount of time that a station can use to service lower priority traffic. A formulation of the problem is presented in which messages are transmitted from an access class as long as network throughput remains below a user-specified threshold. Formulas are derived that transform this priority scheme, based on network throughput limits, into the proper target rotation time settings that the token bus protocol actually requires. The analytical model is compared with a computer simulation of the token bus protocol and shows close agree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