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目的构建共表达口蹄疫病毒(FWDV)O型P1-2A-IL-18基因和AsiaI型P1-2A-3C基因的重组鸡痘病毒。方法将酶切得到的FWDVO型P1-2A-IL-18基因和AsiaI型P1-2A-3C基因克隆至鸡痘病毒表达载体pUTAL上,构建重组鸡痘病毒转移质粒pUTAL-P1-2A-3C-P1-2A-IL-18,与鸡痘病毒(FPV)282E4株共转染鸡胚成纤维细胞(CEF),通过BrdU3次加压筛选,挑选出单克隆重组病毒株,进行RT-PCR及间接免疫荧光(IFA)鉴定。结果重组鸡痘病毒转移质粒pUTAL-P1-2A-3C-P1-2A-IL-18经双酶切鉴定证明构建正确。经RT-PCR和IFA鉴定,证明所筛选的重组鸡痘病毒在CEF中能正确表达P1-2A-3C-P1-2A-IL-18基因盒。结论已成功构建了共表达FMDVO型P1-2A-IL-18基因和AsiaI型P1-2A-3C基因的重组鸡痘病毒。  相似文献   

2.
目的构建Asia 1型口蹄疫病毒(FMDV)P1-2A-3C基因真核表达质粒。方法采集疫区牛的水疱液及水疱皮,经RT-PCR法扩增出Asia 1型FMDV的前体蛋白基因P1-2A片段和蛋白酶基因3C片段,分别克隆至pMD18-T载体上,通过酶切、连接,获得质粒pMD18-T-P1-2A-3C。经酶切获得P1-2A-3C片段,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VAXⅠpCMV启动子下游,构建pVAXⅠ-P1-2A-3C真核表达载体,用脂质体法转染HeLa细胞,进行IFA检测。结果Asia 1型FMDV真核表达载体pVAX1PⅠ-2A-3C,经酶切鉴定证明构建正确,转染HeLa细胞后,可见明显的黄绿色荧光,表明P1-2A-3C基因得到了表达。结论pVAXⅠ-P1-2A-3C可作为Asia1型FMD核酸疫苗的候选疫苗。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一次典型的软件故障分析,加深对设备的理解及对各种资料的综合运用,供同行交流.  相似文献   

4.
5.
溴代苯丙酮与四氢吡咯碱性条件反应得DL-1-苯基-2-(1吡咯烷基)-1-丙酮,经拆分、还原、精制等步骤,合成化合物(1R,2S)-1-苯基-2-(1-吡咯烷基)-1-丙醇。精制得到(1R,2S)-1-苯基-2-(1-吡咯烷基)-1-丙醇,总收率为46.2%,含量为99.98%。  相似文献   

6.
以1,1,1-三氟笨乙酮与苯酚为原料在酸性条件下反应合成了标题化合物,并通过IR,^1H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7.
朱利华 《安徽化工》2012,38(6):71-73,76
1-氯-2-乙基己烷是合成2-乙基己基磷酸单-2-乙基己基酯的中间产物,也是多个工段的主要回收产物。为优化生产工艺,提高2-乙基-1-己醇的收率,需要对1-氯-2-乙基己烷中的2-乙基-1-己醇含量进行检测。对毛细管柱法和乙酸酐测量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毛细管柱法相对误差小,精密度高。  相似文献   

8.
在酸性树脂催化剂上进行了2 甲基 1 丁烯(2MB1)的异构化,得到了高2 甲基 2 丁烯含量的异戊烯产品。在反应压力为0.62MPa,温度为30℃左右,空速在8~11h-1的条件下,2MB1的转化率大于70%,异戊烯收率大于97%,产物中2MB2与2MB1的比例大于10,可以满足下游工序对产品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首先由2-甲基丁酸、氯化亚砜,合成了2-甲基丁酰氯,其次,以无水三氯化铝为催化剂,苯与2-甲基丁酰氯反应合成了2-甲基-1-苯基-1-丁酮,当催化剂用量为22 g,2-甲基丁酰氯的滴加时间为1.5 h,苯与2-甲基丁酰氯物质量的比为5.0∶1时,收率为92.6%。最后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以四氯化碳为氯化试剂,四丁基溴化铵为相转移催化剂,将2-甲基-1-苯基-1-丁酮直接氯代和水解制得2-甲基-2-羟基-1-苯基-1-丁酮。当四氯化碳的用量为12 mL,四丁基溴化铵用量为6 g,氢氧化钠浓度为17%,反应时间为6 h时,产品的收率可达90.3%。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质谱对产品进行了结构表征。  相似文献   

10.
1-甲氧基-2-甲基萘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2-甲基萘为原料,在惰性的卤代烃溶剂中低温下进行溴化反应,制备1-溴-2-甲基萘;溴化产物在碘化亚铜催化下,和甲醇钠进行烷氧基化反应制得1-甲氧基-2-甲基蔡。产品纯度〉99%(GC),总收率87.4%.产品结构经MS和^1H NMR确认。考察了反应条件对产品收率和纯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崔天放  王敬涛  王思林  舒燕 《化学世界》2005,46(8):483-485,488
2-甲基-2-羟基-1-苯基丙酮,是一种新型高效光聚合引发剂,具有紫外吸收范围广、贮存寿命长、无黄变等优点。苯与异丁酰氯在无水三氯化铝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制备2-甲基-1-苯基丙酮.最佳反应条件是异丁酰氯与苯摩尔比为1:5;异丁酰氯与无水三氯化铝摩尔比为1:1.1;滴加时间30min;回流时间90min;产率87.25%。2-甲基-1-苯基丙酮与NaOH在甲苯、CCl4及相转移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2-甲基-2-羟基-1-苯基丙酮,产率85.84%。  相似文献   

12.
以2-亚硝基-1-萘酚作原料,经过氧化,合成2-硝基-1-萘酚。改变投料的顺序,先将2-亚硝基-1-萘酚完全溶解于氢氧化钠水溶液,再滴加氧化剂过氧化氢,避免硝基化合物和产生的大量氧气接触而可能发生爆炸,使反应过程安全且易于控制。并由于原料易溶于碱性溶液中,反应完全,大幅度的减少过氧化氢的用量,优选的过氧化氢用量为2-亚硝基-1-萘酚的4倍,以71.4%的收率合成了2-硝基-1-萘酚。产品含量99%以上。  相似文献   

13.
14.
以2-羟基-3-甲基-2-环戊烯-1-酮和吡咯烷为起始物合成得到了新型凉味剂5-甲基-2-(1-吡咯烷基)-2-环戊烯-1-酮(5-MPC).考察了影响反应的因素,其优化条件为n(2-羟基-3-甲基-2-环戊烯-1-酮):n(吡咯烷)=1:2,并以甲苯为溶剂,对甲苯磺酸或四氯化钛为催化剂,反应时间为8 h,反应温度为100~110℃,粗产品经GC-MS检测,ω(5-MPC)=88%,而ω(3-MPC):4%.粗产品再经过减压蒸馏后可以得到纯度较高的5-MPC,ω(5-MPC)=97.1%.5-MPC的总收率为92%.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IR、1H NMR、13C NMR、MS手段进行了确证.  相似文献   

15.
以2-甲基萘为原料,在甲醇为溶剂的条件下,以双氧水-氢溴酸为溴化剂,制备出了高纯度的1-溴-2-甲基萘,考察了反应条件对产品收率影响。优化反应条件为:n(2-甲基萘):n(氢溴酸):n(双氧水)=1:1.6:1.6,反应温度控制在0~5℃,此条件下产品收率达到94%,产品结构经过MS和1HNMR确认。  相似文献   

16.
2-羟基-2-甲基-1-苯基丙酮的合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应喜  刘霞  李燕芸  刘新状  孙乃涛 《化学世界》2001,42(4):203-205,209
以苯甲醛、镁、2 -溴丙烷、溴等为主要原料 ,经四步反应合成了光敏引发剂 2 -羟基 - 2 -甲基 - 1 -苯基丙酮。在 0°C时 ,将 1 6.5g苯甲醛滴加到由 4g Mg和 2 0 .6g2 -溴丙烷制得的 Grignard试剂中 ,在室温下搅拌 0 .5h,得到 2 0 .5g异丙基苯甲醇。将 2 5g K2 Cr2 O7、1 1 0 m L水和 2 0 m L浓H2 SO4 的混合液加入由 90 m L氯仿、5m L新洁而灭和 35g异丙基苯甲醇组成的混合液中 ,加完后 ,在室温下继续搅拌 2 h,得到 2 9.5g异丙基苯甲酮。在 65~ 75°C,将 32 .5g Br2 和 30 m L四氯化碳滴加到 60 m L CCl4 、1 5m L醋酸和 2 8.5g异丙基苯甲酮中 ,在温度不超过 70°C时搅拌 3h,得到α-溴代异丙基苯甲酮。1 0 gα-溴代异丙基苯甲酮、32 m L质量分数为 1 0 %的 Na OH溶液及 5m L新洁而灭 ,加热回流 3h,得到 6.8g 2 -羟基 - 2 -甲基 - 1 -苯基丙酮。  相似文献   

17.
以2-溴-1-(6'-甲氧基-2'-萘基)丙-1-酮为原料,乙二醇为缩酮化反应试剂,通过对溶剂和催化剂以及合成工艺参数等研究,得到了合成2-[1-(1'-溴)-乙基卜2-(6'-甲氧基-2'-萘基)-1,3-二氧戊环的优化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在优化的工艺条件下,产物的收率达到了85%。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方法测定盐酸苯海索中杂质1-苯基-2-丙烯基-1-酮的含量。方法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Welch Ultimate XB-C18,4.6 mm×150 mm,5μm);以0.1%三乙胺溶液(用磷酸调节pH值至4.0)-乙腈(30︰70)为流动相;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50nm。结果在此色谱条件下,盐酸苯海索中杂质1-苯基-2-丙烯基-1-酮含量方法专属性、精密度、耐用性、稳定性均良好。结论经过方法学验证,该方法适用于盐酸苯海索中杂质1-苯基-2-丙烯基-1-酮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9.
1-(2-氯苯基)-2-(4-氟苯基)-3-溴-1-丙烯(2)是氟环唑的关键中间体。以1,2-二氯乙烷和水为溶剂,1-(2-氯苯基)-2-(4-氟苯基)-1-丙烯(1)在氢溴酸/双氧水体系中发生α-溴代反应得到该化合物。通过使用氢溴酸/双氧水代替溴素或N-溴代丁二酰亚胺,提高了溴的利用率及产品的收率,避免了烯烃的加成,减少了副反应的发生,减少了三废。通过实验获得了反应的优惠条件:二氯乙烷和水为溶剂,回流反应,n(1)∶n(HBr)∶n(H2O2)=1∶1.1∶2.5,氢溴酸和双氧水的滴加时间为6 h,在上述反应条件下,反应收率为90.6%,选择性90.6%。  相似文献   

20.
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吗啉基-1-丙酮是一种重要的光引发剂,以1-(4-氯苯基)-2-甲基-1,2-环氧丙烷和吗啉为起始原料,经盐酸酸化,在催化剂作用下用氧气氧化,最后和甲硫醇钠反应得到,总收率为80.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