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树林湿地是湿地系统中的非常重要而又较为特殊的组成部分.广西是我国几个有红树林湿地的省区之一,然而由于人类的经济活动及人类对湿地认识的片面性,对湿地的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湿地遭受破坏,功能和效益在衰退,如再不进行科学保护,将严重危及红树林湿地生物的生存,制约红树林湿地周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红树林湿地鸟类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深圳湾福田红树林湿地为例评价了粤港澳大湾区红树林湿地鸟类生态健康.结果表明:红树林湿地鸟类生态健康评价功能层指标的权重为:栖息地适宜性指数(0.443) > 栖息地重要性指数 (0.283) > 栖息地环境风险指数(0.181) > 鸟类群落健康指数(0.094);9个鸟类生态健康指标的权重和赋值分别为鸟类多样性(0.094,4)、栖息地重要性(0.283,3)、土地退化(0.147,3)、噪声(0.074,1)、光污染(0.074,4)、建筑物影响(0.148,2)、重金属污染(0.089,5)、有机污染暴露(0.056,2)和生物入侵(0.035,4);深圳湾福田红树林湿地鸟类生态健康综合指数为3,处于“亚健康”状态,即当前栖息地适宜性下降,存在一定的环境风险.结合深圳湾的生态现状,建议建立鸟类动态监测网络,促进科学高效的鸟类保护决策的形成,加强城市噪音管制,降低人为活动的直接影响,提升红树林湿地鸟类生境适宜性;同时,加强环境监测力度,严控污染物排放,降低环境风险,整体提升红树林湿地鸟类生态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3.
气候变化已成为当前各国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通过“碳减排”和“碳增汇”实现碳中和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途径。红树林、盐沼和海草床等海岸带蓝碳生态系统具有巨大的、长期可持续的碳汇功能,因而,保护和修复海岸带生态系统是具有可操作性的生态增汇途径之一。本文探究了中国红树林、盐沼和海草床等典型海岸带蓝碳生态系统碳库规模及其经济价值,并对浙江省霓屿红树林湿地和上海市鹦鹉洲盐沼湿地两个海岸带滨海湿地恢复区的碳汇能力开展调查和评估。结果表明,通过海岸带生态修复扩增蓝碳是实现碳中和的有效途径。研究结果可为面向碳中和的海岸带生态系统恢复及蓝碳交易体系的建立提供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4.
2009年联合国发布《蓝碳:健康海洋固碳作用的评估报告》,确认了红树林、盐沼等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在全球气候变化和碳循环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但是我国滨海湿地受围垦、港口开发、陆源污染等人为活动干扰,面临湿地面积骤减、湿地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亟须实施一系列对策措施来保护我国珍贵的滨海湿地资源。最新监测结果显示,中国滨海湿地面积为524. 5万公顷,相比1975年减少了约28. 7%。本文对我国滨海湿地类型和现状进行了论述,并对湿地退化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管理与保护我国滨海湿地的对策建议。如下:(1)落实制度方案,制定《滨海湿地管理办法》;(2)完善滨海湿地分级管理体系,分批发布《重要滨海湿地名录》;(3)建立滨海湿地修复制度,落实《全国湿地保护"十三五"实施规划》;(4)健全滨海湿地监测评价体系,建立重要滨海湿地生态站。  相似文献   

5.
湿地向来有“地球之肾”的美称,是地球上重要的生命支持系统之一,也是陆地上的天然蓄水库。红树林与珊瑚礁、上升流、海滨沼泽湿地并称为世界四大最富生产力的海洋生态系统。基于自然条件的综合因素影响,珠海市滩涂发育旺盛,自唐家湾镇至香洲区、湾仔镇至三灶岛以及高栏列岛一带均有大片红树林生长。自从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 大量填海造地导致红树林面积极度萎缩。为更好地保护红树林湿地,我们开展了对广州市淇澳岛红树林生态多样性的调查,并从中探寻出有关红树林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海南东寨港红树林湿地生态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加之从2012年来以有孔团水虱为主的海洋污损动物在保护区内大面积爆发,使红树林遭受严重破坏。因此对海南东寨港红树林湿地进行污染监测、污染源分析及生态系统健康诊断、评估、预警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在对东寨港红树林湿地连续5 a监测和污染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指数法和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评价海南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的污染状况和变化特征,探究其主要污染因子及其成因,并根据评价结果对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提出相应对策与建议。研究结果显示在近5 a的时间里海南东寨港红树林湿地经历了从2013年—2015年污染程度逐渐减轻,到2016年—2017年污染情况再次严重的过程。根据三种污染评价方法得出近两年塔市、山尾村、三江镇区域水质污染和富营养化情况最严重,水体污染以有机质和氮污染为主。相关管理部门应加强监管并采取相应措施,控制高位池养虾数量,实施退塘还林及虾塘养殖废水处理等措施,尽快使海南东寨港红树林生态系统得以恢复。  相似文献   

7.
中国红树林湿地资源及其保护   总被引:37,自引:1,他引:37  
红树林是我国海岸湿地类型之一,自然分布于海南、广西、广东、福建、台湾等省区。现有面积约1.5万hm^2,包括26种真红树,11种半红树。中国红树林湿地直接经济价值不高,而防浪护岩、维持海岸生物多样性和渔业资源、净化水质、美化环境等生态环境功能显,属于特别容易被价值低估的海岩生态关键区。1960年代以来的毁林转海造田或盐田,毁林围塘养殖,毁林围海搞城市建设等人类不合理开发活动,使红树林面积剧减,环境恶化,红树林湿地资源濒危,急需加强管理和保护。现已建成各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18个,还需要吸收科学家积极参与,加强科学研究和宣传教育,以尽快扭转退化趋势,实现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遥感技术在红树林生态监测与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遥感技术是红树林生态监测中的关键技术。本文详细介绍了航空图像、陆地卫星、SPOT卫星和几种雷达卫星数据在红树林生态监测中的应用,叙述了经验分类法、波段组合法、植被指数法和基于数理统计理论的各种地学分析法在探测红树林的生态学指标包括面积、分布范围、类内区分和类外区分以及动态变化等的应用和精度对比情况.另外,阐述了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在红树林生态监测中的综合应用的优势以及红树林遥感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珠海红树林的保护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珠海红树林资源的现状,阐述了在珠海开展红树林保护与发展的重要意义。提出了珠海红树林保护与发展的意见,即红树林保护与发展工作是珠海市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工作之一,红树林保护条例和发展规划的制定是红树林得以保护与发展的重要保障,大力营造和恢复红树林是必要措施,红树林的科学研究是理论支持,而保护和开发相结合则是红树林可持续发展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0.
对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湿地保护制度创新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地保护不仅是生态问题,还是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文章分析了我国湿地利用的形态、不同利用形态的基本特征,指出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制约湿地保护的因素涉及消费、城乡湿地环境管理差距、湿地所有权不公平机制和传统城镇化模式等,提出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应从生态消费、产权、生态保护红线、生态补偿、第三方治理和生态环境规划等角度创新湿地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11.
扎龙湿地是我国最大的保护丹顶鹤等珍稀鸟类和湿地生态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但近年来因诸多原因,湿地生态功能日渐退化,保护扎龙湿地已刻不容缓。我国湿地类型众多、资源丰富,湿地面积居于亚洲第一、世界第四。扎龙湿地是我国最大的保护丹顶鹤等珍稀鸟类和湿地生态类型的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北方同纬度地区保留最完整、最原始、最开阔的湿地生态系统,原生态的湿地美景、丰富的鸟类资源、世界闻名的丹顶鹤等已为世人瞩目,2005年被评为中国最美六大沼泽湿地之一,除具有一般湿地的生态  相似文献   

12.
红树林湿地环境污染地球化学的研究评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要地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红树林湿地环境污染方面的研究成果,介绍了红树林湿地沉积物中各种污染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以及以后的研究方向.通过综合当前国内外本领域的研究进展资料,认为对红树林湿地环境污染地球化学的研究应加强复合污染的研究,并重视人类活动对红树林湿地污染历史中所扮演的角色.在污染物研究方面更应重视各种污染物尤其是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迁移转化机理等的研究.在研究手段上,应注重运用同位素示踪和定年技术来研究污染物的来源和污染历史,应用高分辨率沉积物岩芯研究环境的变迁.研究还认为,应加强多学科的综合研究,以便为探讨红树林湿地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污染红树林的生态修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新形势下我国的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6年11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湿地保护修复制度方案》提出加快建立系统、完整的湿地保护修复制度。我国的湿地生物多样性丰富,但面临着巨大压力和严重威胁。为充分发挥湿地生物多样性在维护生态安全、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中的重要作用,文章从制订完善湿地保护法律法规,建立湿地用途管控等长效机制,修复退化湿地,加强湿地保护体系建设,提升湿地生态功能等方面,提出了新形势下我国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长江中游湖区湿地资源利用问题与保护对策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长江中游湖区湿地资源的特点,讨论了该区湿地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所面临的湿地面积减少、水污染加重、生态功能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从制定湿地规划、进行保护区建设、转变观念、发展多种经营、湿地监测与研究、稳定面积、治理污染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给出了湿地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湿地可持续发展的法律保障途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耀 《环境保护》2014,(8):19-23
湿地是我国的重要生态资源,在生物多样保护等多方面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我国湿地保护存在众多不足,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法制建设滞后。通过分析我国湿地立法的现状及其局限性,对我国湿地在管理体制、载体、生态补偿、法律责任几方面进行了介绍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浅议苏州盛泽荡湿地的保护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内部天然湿地资源数量逐渐减少、湿地生态功能退化乃至丧失,已难以满足城市发展的生态安全需求,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逐步成为我国生态保护建设的重点内客之一.文章结合了苏州盛泽荡湿地的现状,论述了区域开发中对湿地进行保护和利用的措施,并对其方案进行评述,分析了实施保护后预期可带来的社会、环境、经济效益,最后对湿地保护与利用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7.
湿地资源研究进展与发展方向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湿地资源研究是对湿地资源类型与特征、数量与质量进行调查和评估,揭示湿地资源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人类活动对湿地资源的影响,协调湿地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关系。论文分析了湿地资源研究的现状与战略需求;国内外在湿地资源监测,湿地资源功能评价,湿地水资源与生态恢复,湿地生物资源保护,湿地与全球变化,城市湿地与城市湿地公园,湿地生态旅游,典型区域湿地动态演变与人类活动影响,以及新技术和新方法在湿地研究中的应用等领域最新进展。并结合国内外湿地资源研究发展趋势,指出了未来湿地资源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2002年7月19日至8月1日,广西中医学院绿萤环保协会作为全国17支优胜的大学生社团参加了由世界自然基金会主办的“走进国际重要湿地使者行动”;9名“湿地使者”来到广西山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了为期12天的考察和宣教活动,将湿地使者的足迹踏遍了保护区的每一个角落,将保护湿地的理念撒播到红树林的每一寸土地。为了揭开红树林的神秘面纱,请跟“湿地使者”的足迹走进红树林。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内部天然湿地资源数量逐渐减少、湿地生态功能退化乃至丧失,已难以满足城市发展的生态安全需求,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逐步成为我国生态保护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文章结合了苏州盛泽荡湿地的现状,论述了区域开发中对湿地进行保护和利用的措施,并对其方案进行评述,分析了实施保护后预期可带来的社会、环境、经济效益,最后对湿地保护与利用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0.
张晓芒 《环境》2023,(4):31-33
<正>在淤泥间扎根生长,在海浪中坚守矗立,数以万计的红树成长为一片片“海上森林”,构筑起一道道“海陆防线”。随着近年来宣传和保护力度不断加大,红树林的生态价值日益被人们重视,不仅我国将其视为“国宝”,在全球范围内也掀起了保护红树林的热潮。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每年的7月26日确立为“保护红树林生态系统国际日”;2022年6月8日世界海洋日将“保护红树林,保护海洋生态”定为全球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