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科学观是科学教育的理论基础,影响着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后现代视野下的科学观强调科学的人文性、发展性、情境性、多元性,对科学教育的启示是:科学教育要强调整体性的思维方式、鼓励质疑与创新、强调科学的人文内涵、渗透科技道德教育。后现代科学观同时也弱化或否定了科学的客观性、系统性、规律性、实证性等特征,对其持一种辩证扬弃的态度有助于正确把握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2.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内在可能性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从属于两种不同的教育思想体系。科学教育着重强调知识的传授,把培养科学精神和智力开发作为教育最根本的目标,而人文教育则注重人性的养成与人格的塑造,强调教育是人的价值的引导及创造过程。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基本是:一是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二是人的发展,三是社会的发展,四是教育功能的互补。  相似文献   

3.
科学观是科学教育的基础。传统的科学观注重实用的科学知识的传授,文化转向的科学观呼吁科学的人文关怀,后现代科学观呼吁科学与人文的统一与融合。科学观的转向呼唤体现人文关怀、走向生活世界、凸现科学道德教育的和谐向度的科学教育。  相似文献   

4.
对科学文化和科学教育的思考——兼谈素质教育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科学求真 ,人文求善” ,“科学教人做事 ,人文教人做人”的二分观点值得商榷 ,传统的事实价值二分模式和主客二分模式是其理论渊源。科学作为一种文化 ,不仅求真而且求善求美。对真善美的追求是科学文化的价值内蕴。科学在本质上是人文的 ,这是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和而不同”的根基。缺乏完整的科学文化观和科学教育观 ,是科学教育最大的不足。完整的科学教育应当并且能够既教人做事也教人做人。要充分挖掘科学文化蕴含的人文价值来教育人 ,关键在于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5.
科学与人文含义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历史层面,广义的人文指整个人的世界,即人化世界或文化世界;狭义的人文指向人的价值理性、价值关怀,与科学相知相融.人文、科学,二者本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有机整体.即使在教育过程中,它们也水乳交融,不可割舍.  相似文献   

6.
汤苗苗 《文教资料》2007,(14):24-26
教育的内容包括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在以培养人才为首要职能的高等教育领域,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孰轻孰重的争论尤为激烈。笔者以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在大学中,人文教育为科学教育提供了有力的人文环境和正确的价值取向;而科学教育可以帮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内心情感和精神世界。文章就两者的内在联系性展开讨论,并指出一些有利于两者结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科学哲学的文化转向及其对科学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学哲学的文化转向使人们对科学的本质的认识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科学知识是暂时性、主观性、建构性的,它会不断地被修正和推翻。科学哲学的文化转向推动了科学教育改革。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科学教育目标,科学教育应更加重视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科学学习过程要以探究为主要形式,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科学哲学的文化转向将促进科学与人文的融合。  相似文献   

8.
我国中小学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小学科学教育的价值是指中小学科学教育对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发展和人的发展的作用与意义,中小学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是指中小学科学教育价值活动的方向。当前,我国中小学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应在教育目的上坚持以人的发展为本,在教育目标上追求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在课程设计上彰显人本化、个性化,在课程文化上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在课程内容上实现现代化、综合化、生活化,在课程实施上以科学探究为核心,在课程评价上体现多元化。  相似文献   

9.
科学教育,是一种以传授基本科学知识为手段,体验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探究方法,培养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建立完整的科学知识观与价值观,进行科研基础能力训练和科学技术应用的教育。科学教育涉及个人需要、社会问题、就业准备以及学术深造基础4个领域,因此是一种向学生传授用于日常生活和未来科技世界的科学知识,教育学生如何处理科学与社会问题,让学生具有在今后择业所必需的科学技术基础与继续学习科学所必备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科学-人文教育是作为整体的教育存在和作为教育的整体存在的表征,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在培养人的社会实践中整体融通、相互建构生成的一种存在性、一体化联结,其呈现在于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相对平衡、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边缘对话和全面成人理念的树立。这样一种教育存在及存在展开的生存形态,具有关注教育过程、兼重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强调成人的精神取向等特点,它表征着教育谋求自身完整存在的某种完成,推动科学教育、人文教育成为本真的教育,促进教育致思转向生成性思维。  相似文献   

11.
科学本身不只具有科学性,还具有一定的人文性,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科学教育注重其科学性,忽略其人文性,导致在科学教育中过分注重基础知识技能的传授,忽视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文章分析了在现代科学教育中体现人文精神的必然性,并在此基础上重点讨论了人文精神在初中科学教育中的体现,结合实际探讨了初中科学教育中进行人文精神教育的策略,包括制订包含人文精神的教学目标,挖掘科学教材的人文素材,改进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倡导包括人文精神教育在内的完整的科学教育。  相似文献   

12.
"经世致用"是儒家的核心思想之一,它强调"入世",重视今世所为,因而具有极大的社会生活实用价值。无论是人文精神还是教育方法,无论是知识学习还是能力培养,从"经世致用"发端的"学以致用"思想,对改革发展中的大学语文教育来说,都有着很强的启示意义和实际作用。  相似文献   

13.
化学教学要渗透STS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STS教育是近年来世界各国理科教育改革中形成的,强调以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关系为指导思想而组织实施的科学教育.它注重人的科学素养培养.化学教学中开展STS教育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获得、科学方法的形成和科学能力的发展,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研究性学习的实践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文素质是人才最基础的素质,人文教育是教育的基本主题。目前我国高校的人文素质教育大多数还停留在知识传授的层面上,不能较好地实现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素质。本文论述了在网络环境下进行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研究性学习的实践研究,促进大学生实现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素质,更好地体现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和目标,促使人文素质教育深入持续地开展。  相似文献   

15.
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及自身实践,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在阐述加强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以及加强与改进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路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开展科学的本质教育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核心内容。正确的科学本质观建立在科学知识、科学方法以及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基础之上。通过实施新的科学教育理念,改革科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转变教师教学策略,使学习科学成为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必将进一步引导学生加深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和理解,促进学生科学本质观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存在主义教育观强调以有感情、有思想的个人为核心,主张学生自己选择、塑造自己。存在主义始终关注着人自身的发展、人的主体性,对于改革传统的学生观、树立科学的学生观,具有较强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8.
随着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语文学习的范围也在拓展,语文教育的视野也更加开阔.我们不但学习语言与文学艺术,而且在语文教育中也应该注意一些自然科学知识的修养与传播,在语文学习中学会运用有关的自然科学知识启迪我们的智慧,自主学习,关爱生命,充分发展,享受学习语文的乐趣.人们可以从中受到智慧的启迪与心灵的撞击,因此,探索语文教育中人文内涵与途径是培养人文素质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9.
儿童科学文艺是用艺术手法来描写科学、表现科学、普及科学的适合儿童阅读欣赏的文学作品.在中小学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它既可以促进少年儿童弘扬与科学精神相融合的人文精神,又可以积极引导少年儿童的科学想象,提高少年儿童的科学创造力.  相似文献   

20.
当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更加多元,以理工专业特色为主的高校也陆续开设了文科专业。理工类高校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亟待加强,是与大学生人文知识、心理素质、行为能力、社会适应等方面面临的诸多问题相适应的。通过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优化人文素质类课程、发挥图书馆综合信息的渠道作用等,高校可以提升人文素质教育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