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合并下呼吸道感染因素及预防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480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下呼吸道感染组及按1∶1比例选择的同期未发生下呼吸道感染颅脑损伤患者相关指标上等差异。结果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为10.42%(50/480),下呼吸道感染组患者年龄、合并意识障碍、预防使用抗菌素、实施侵入性操作,住院时间高于无下呼吸道感染组的、下血清白蛋白低于无下呼吸道感染组的(P<0.05),是引起下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因素。结论颅脑损伤患者并发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较高,影响因素复杂,应实施针对性预防措施减低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大面积烧伤患者合并吸入性损伤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大面积烧伤患者合并吸入性损伤的治疗经验与失败教训。方法:回顾性总结大面积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的治疗经验。如:在积极补液防治休克,抗感染及预防内脏并发症,积极封闭创面的同时,不放松对吸入性损伤的治疗,对吸入性损伤诊断明确后即行吸氧,雾化吸入;湿化气道;气管切开术;冲洗气道分泌物;呼吸机应用;皮质激素短期用于肺水肿或严重支气管痉挛时,鼓励病人咳嗽,深呼吸,翻身拍背,体位引流等治疗措施。结果:本组50例中,痊愈出院42例,治愈率80.4%,中途出院6例,死亡2例。结论:早诊断,早治疗,气管切开指征应适当放宽,减少并发症,抓早抓好各项治疗措施,重视并发症的防治,可提高此类病人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医院颅脑损伤患者下呼吸道病原菌感染及其耐药性,为防控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统计方法,对2007-2011年260例颅脑损伤患者下呼吸道分泌物培养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分离出阳性标本231份(88.8%),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62.3%),平均耐药率为50.1%。结论颅脑损伤病原菌主要为条件致病菌,且耐药率普遍较高,与临床侵入性操作、使用抗菌药物不合理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4.
介绍和总结近年来气管插管患者下呼吸道感染高危因素,以期为气管插管患者制定、实施合理的感染预防控制对策提供参考,使患者在最短时间内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查阅近年来下呼吸道感染的有关文献研究资料,从合理使用抗生素降低自身感染率等方面介绍了如何运用现代先进治疗技术,改善机械通气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方法。文献显示呼吸道侵入性操作、免疫功能低下、慢性疾病患者及其他侵入性操作、年龄等是下呼吸道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查阅文献证明:对实施机械通气的医院内下呼吸道感染好发者,在整个住院期间应仔细观察,定期作细菌学检查,合理使用抗生素,增强患者自身免疫力,这是降低ICU(重症监护病房)气管插管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临床护理,发现大面积烧伤合并感染患者存在的问题及进行相应的临床护理。方法对65例大面积烧伤合并感染患者进行心理及临床护理。结果根据护理中发现的问题,针对不同患者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护理方法,积极控制感染,促进患者早日愈合。结论加强心理及临床护理使大面积烧伤合并感染患者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少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烧伤休克治疗的进步,大面积烧伤患者休克期死亡率逐渐下降,而烧伤医院感染已成为主要的死亡原因。因此,烧伤医院感染的防治是降低烧伤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盐酸氨溴索超声雾化吸入佐治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 152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76例仅给予抗感染、止咳、平喘、拍背等常规治疗,治疗组76例在此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超声雾化吸入。结果治疗组痊愈69例,显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68%;对照组痊愈57例,有效12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0.7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两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佐治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患者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情况与耐药情况,为临床抗菌药物应用提供临床资料.方法 选取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89例,以封闭性一次性吸氧管(带小型容器壶)负压吸取患者2 ~5 ml痰液,收集后送检验科进行检验.结果 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共收治颅脑损伤患者1607例,并发医源性下呼吸道感染89例,感染率为5.5%.经病原菌检测,革兰阴性菌,所占比例为53.9%,革兰阳性菌所占比例为46.1%.G+球菌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为主,比例最高的为金黄色葡萄球菌.G-球菌以克雷伯菌、肠杆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首位的为克雷伯菌.结论 颅脑损伤患者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以革兰阴性菌为主,阿米卡星、头孢吡肟、头胞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他唑巴坦及均有良好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9.
蔡立伟 《河北医药》2010,32(21):3038-3039
目的探讨大面积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61例从2003年3月至2009年2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大面积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被给予密切监测,并根据患者病情给予机械通气,吸痰,抗感染等综合治疗。结果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症状好转55例,死亡6例,病死率为9.8%。结论密切的早期监护联合综合治疗,对于改善大面积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病情,提高患者存活率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0.
张容  简树财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22):3370-3371
目的:探讨糖尿病下呼吸道感染的细菌特点及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3例以下呼吸道感染症状就诊的糖尿病患者住院的临床资料。结果:社区糖尿病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以肺炎链球菌为主要致病菌,占45.5%,其次是革兰阴性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非典型性致病菌、真菌。除肺炎链球菌外,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率为0%,肺炎链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率为5%,革兰阴性杆菌中,嗜麦芽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天然耐药,已发现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菌株,耐药率为分别5%、5%、10%。结论:社区糖尿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以G+球菌常见,对万古霉素高度敏感。应重视社区糖尿病下呼吸道感染细菌学特点及耐药性,合理使用抗生素,积极改善脏器功能,以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RRTI)罹患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率特点.方法:回顾收集同期收治的RRTI和非RRTI罹患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者为RRTI组和非RRTI组(每组各150例),对比2组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差异.结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下呼吸道感染婴幼儿雾化吸入治疗不规范的影响因素及防护对策.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8月在某三甲医院儿科住院治疗的下呼吸道感染患儿532例进行调查分析,通过对患儿雾化吸入治疗过程进行观察,对不规范雾化吸入治疗的患儿家长进行访谈,了解其影响因素.结果 426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不规范完成雾化吸入,占80.1%.不规范雾化吸入的表现为:不遵从执行时间(51.5%)、不规范使用雾化器(20.9%)、不了解雾化体位(43.6%)、不了解雾化时间(66.2%)、不执行雾化药物不良反应的护理(80.1%).结论 临床护理人员应加强患儿雾化吸入的规范化管理,对患儿家属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及雾化全过程护理是提高患儿雾化吸入治疗规范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重症监护病房下呼吸道感染病原学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汀  李芳  马希刚  曹湘源  陈孟华 《河北医药》2004,26(10):775-776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分布及耐药性特征。方法 对我院ICU 2001年1月至2003年6月下呼吸道感染的79例患者痰培养的212株病原菌和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检出212株细菌中革兰阴性杆菌占80.2%,革兰阳性球菌占19.8%。以阴沟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居革兰阴性杆菌和革兰阳性球菌的首位,不动杆菌和粪肠球菌的感染率有上升趋势。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比例升高,仅对万古霉素和头孢他啶耐药性低。革兰阴性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和丁胺卡那敏感性较高。结论 ICU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感染菌耐药性高,尤以ESBh( )(产超广谱B内酰胺酶)明显,不动杆菌已逐渐成为ICU下呼吸道感染的优势菌群。控制第二、三代头孢菌素以及制酸剂(质子泵抑制剂)的预防性用药,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有针对性地使用抗生素是控制危重病人下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500mg·d-1左氧氟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PK/PD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左氧氟沙星的PK/PD参数与临床及细菌学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符合研究条件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49例,给予左氧氟沙星500mg·d-1静脉点滴治疗.治疗前后留取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应用E-test方法进行MIC测定.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血药浓度的测定.观察并记录临床疗效、细菌学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临床有效率为71.43%(35/49),细菌学有效率为57.14%(28/49).肌酐清除率是影响PK最主要因素.结论:Cmax/MIC和AUIC与临床和细菌学疗效有非常显著的关系,且两参数有较好的相关性(r=0.921 1),但AUIC与疗效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193株婴幼儿痰培养分离菌的种类及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收集本院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自婴幼儿社区获得下呼吸道感染痰标本中分离的所有病原菌,采用美国Dade Behring Microscan Walkaway 40全自动细菌鉴定与药敏测试仪及其药敏鉴定板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值,统计分析药敏结果。结果婴幼儿社区获得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以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共占总检出数的82.5%。对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的耐药率较高,对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类仍较敏感。对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低于中老年社区获得下呼吸道感染人群和医院内获得下呼吸道感染人群。结论婴幼儿社区获得下呼吸道感染以常见条件致病菌为主,在治疗上应首选β内酰胺酶抑制剂类抗菌药。  相似文献   

16.
84例下呼吸道革兰阴性杆菌院内感染细菌学与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圣葆  段报喜 《安徽医药》2011,15(8):1005-1006
目的 分析我院革兰阴性杆菌院内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细菌和耐药性分布情况以及其临床资料,为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以84例痰培养革兰阴性杆菌阳性的院内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及细菌学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革兰阴性杆菌院内下呼吸道感染中非发酵条件致病菌占55.94%,其中铜绿假单胞菌最为常见,占非发...  相似文献   

17.
206例老年人下呼吸道院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老年人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状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纸片琼脂扩散法(K-B Test),按2000年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药敏试验标准判断结果。结果 2002年3月至2003年5月干部病房206例老年院内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液及经气管切开取得的痰液标本培养分离所得病原菌285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中非发酵菌中假单胞菌属菌株对第3代头孢菌素耐药率普遍较高(41.18%~93.75%),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稍低;不动杆菌属对碳青霉烯类、头孢哌酮一舒巴坦、头孢他啶等敏感性较好;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肠杆菌属等肠杆菌科细菌对第3代头孢菌素耐药率均很高;除肠杆菌属外其他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均较敏感。结论本院干部病房老年人院内下呼吸道感染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杆菌,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吸入性损伤患者吸入性损伤的合理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989年1月-2000年12月共174例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接受气管切开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74例吸入性损伤管切开的患者,轻度和重度组气管切开时机分别为伤后27.6h,18.6h和12.7h;拔管时间分别为术后13.8d,14.7d和18.7d,病死率为3.3%、5.8%和40%。结论:对密闭环境下头面部深度烧伤合并中,重度吸入性损伤者可适当放宽气管切开术的指征,伤后24h内行气管切开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医院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提出防控措施。方法对2007年-2009年161例医院下呼吸道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男111例,占68.9%,以老年者为主,≥60岁108例,占67.1%;基础疾病以脑血管及脑外伤疾病为主,占59%;科室分布以ICU最多,63例占39.1%;住院天数最长161天,平均29.6天,同时发生两个以上部位感染占15.5%;共检出医院感染病原菌86株,其中真菌最多,构成比占24.3%;易感因素中,昏迷的占28.0%,上呼吸机和气管切开共42例,占26.1%;治愈率48.4%;死亡率占11.2%;发生医院感染前有使用抗生索的127例,占78.9%,联用的占36.7%,2007、2008、2009年在医院感染发病率的构成比中分别为22.9%、21-3%、23%。结论医院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是老年、ICU患者、病重、留置胃管、上呼吸机、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侵入性操作等。防治需根据重点人群、科室、高危因素、重点环节等,制订相应的防治措施,才能控制医院下呼吸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肺结核并发下呼吸道医院内感染104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分析住院肺结核患者并发下呼吸道医院内感染的规律。方法 :对 2 0 0 1年 1月~ 2 0 0 3年 12月住院肺结核患者有细菌学证据 ,并发下呼吸道医院内感染的肺结核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 4例发生医院内感染 ,按年龄分组为 :6 0岁以上 5 4例 (5 1.92 % )、4 0岁~ 5 9岁 2 0例 (19.2 3% )、2 0岁~ 39岁 2 7例 (2 5 .96 % )、2 0岁以下 3例(2 .89% )。住院肺结核患者医院内感染发生率 8.2 6 % ,各组医院内感染发生率依次为 :12 .92 %、7.2 %、5 .4 %、4 .2% ,医院内感染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各年龄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分离出致病菌 2 1种 ,10 9株 ,依次为 :克雷伯氏菌 38株 (34.86 % )、铜绿假单胞菌 2 3株 (2 1.1% )、肠杆菌 10株 (9.17% )、不动杆菌 10株 (9.17% )、念珠菌 6株 (5 .5 % )、大肠埃希菌 5株 (4 .5 9% )、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 5株 (4 .5 9% )、沙雷氏菌 4株 (3.6 7% )、弗劳地枸椽酸杆菌 3株 (2 .75 % )、变形杆菌 2株 (1.84 % )、葡萄球菌、栖谷黄杆菌、产气巴斯德氏菌各 1株 (0 .92 % )。结论 :肺结核患者并发下呼吸道医院内感染时 ,肺炎克雷伯氏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是最主要的致病菌 ;老年人是高危人群 ;护理上应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