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探讨新型敷料配合湿润烧伤膏在慢性肾衰竭患者Ⅱ期压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肾内科收治的80例慢性肾衰竭Ⅱ期压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凡士林纱布换药护理,观察组采用新型敷料配合湿润烧伤膏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伤口愈合时间及治疗后的VAS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5.0% vs.75.0%,P<0.05);观察组治疗后伤口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47.6±18.8)d vs.(54.9±21.7)d];观察组治疗第7、14 d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6.9±1.8)vs.(7.5±1.9),(5.7±2.0) vs.(6.4±1.7);P<0.05].结论 新型敷料配合湿润烧伤膏可有效提升慢性肾衰竭Ⅱ期压疮患者的疗效,缩短伤口愈合时间,改善疼痛状况,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清创胶联合泡沫敷料治疗Ⅱ期压疮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7例Ⅱ期压疮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24例与对照组23例,分别采用清创胶联合泡沫敷料治疗观察组,常规换药方法治疗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疗效、创面平均愈合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疗效显著( P﹤0.05),愈合率明显提高( P﹤0.01),平均愈合时间明显缩短( P﹤0.01)。结论清创胶联合泡沫敷料用于Ⅱ期压疮创面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换药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应用烧伤止痛膏治疗浅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84例浅Ⅱ度烧伤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2例。试验组创面选用烧伤止痛膏纱布敷料包扎治疗,对照组选用凡士林油纱布包扎治疗,观察用药后的疗效和安全性指标。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创面总体疼痛感觉进行评价。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7d创面愈合率分别为(65.39±22.86)%和(41.06±23.10)%,创面愈合时间分别为(10.03±2.38)d和(12.54±2.30)d,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创面换药27例患者感轻微疼痛,VAS评分为≤3分;对照组30例创面换药时感到明显疼痛,VAS评分3~6分(P〈0.01)。试验组未见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结论烧伤止痛膏治疗浅Ⅱ度烧伤创面安全有效,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三药联合治疗溃疡期压疮的效果。方法将62例(62处)溃疡期压疮患者按就诊时间分为两组,均使用气垫床,彻底清创消毒创面,使用双氧水冲洗,用甲硝唑纱布湿敷15min后取下,再涂抹湿润烧伤膏,以无菌纱布覆盖;研究组在涂抹湿润烧伤膏前喷洒金因肽,后以无菌湿纱布覆盖。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和愈合时间。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0.63%,对照组为63.33%,统计学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平均愈合时间为(9.15±2.23)d,对照组为(16.14±3.46)d,统计学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三药联合治疗溃疡期压疮效果显著,可减轻患者的痛苦和负担,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复方黄柏液湿敷治疗Ⅱ期以上压疮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52例Ⅱ、Ⅲ期压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6例,2组均予常规综合治疗相同,治疗组采用复方黄柏液湿敷法,每天换药2次;对照组创面用0.5%碘伏持续湿敷。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08%,治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黄柏液湿敷治疗Ⅱ、Ⅲ期压疮,临床效果显著,有效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美皮康治疗Ⅱ、Ⅲ期压疮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美皮康敷料在脑外伤并发Ⅱ、Ⅲ期压疮中的应用和治疗效果。方法选择Ⅱ、Ⅲ期压疮的患者60例(100处),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50处),观察组使用美皮康敷料敷贴,对照组使用湿润烧伤膏涂布创面,暴露或无菌纱布覆盖。结果观察组有显效率、平均愈合天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皮康敷料治疗Ⅱ、Ⅲ期压疮可提高治愈率,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换药次数,延长换药间隔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复方磺胺嘧啶锌涂膜剂联合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糖尿病压疮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将34例糖尿病Ⅱ度和Ⅲ度浅溃疡期压疮病人55处创面根据压疮的程度,随机列入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用复方磺胺嘧啶锌涂膜剂联合人表皮生长因子,对照组用传统换药法,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创面愈合时间、换药次数及机械损伤情况。结果临床疗效、创面愈合时间、换药次数及机械损伤等项目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磺胺嘧啶锌涂膜剂联合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糖尿病压疮伤口愈合时间短,并发症或不适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医用臭氧联合水胶体敷料在治疗Ⅱ、Ⅲ期压疮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诊断为Ⅱ、Ⅲ期压疮50例随机分组。按常规换药后,对照组(24例)用水胶体辅料换药,每天1次;观察组(26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臭氧治疗仪局部熏蒸治疗,每天1次。两组分别在治疗后的第1、3、7、14、21天测量压疮面积,并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压疮渗出液、创面愈合、创面颜色。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压疮渗出液少,创面愈合率、创面颜色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Ⅱ、Ⅲ期感染压疮的治疗,水胶体敷料联合医用臭氧具有预防创面感染、患者压疮创面愈合快、渗出少、无感染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异种(猪)脱细胞真皮基质包扎治疗门诊小面积烧伤患者的可行性。方法2006年11月至2012年11月门诊收治的63例小面积烧伤患者分别应用异种(猪)脱细胞真皮基质治疗和传统聚维酮碘乳膏纱布换药治疗,根据烧伤的深浅和处理方法的不同分成四组:真皮基质治疗浅Ⅱ°组(13例)、聚维酮碘乳膏治疗浅Ⅱ°组(17例)、真皮基质治疗深Ⅱ°组(19例)、聚维酮碘乳膏治疗深Ⅱ°组(14例)。观察创面愈合时间、换药次数、创面疼痛情况、患者依从性等。结果真皮基质治疗小面积浅Ⅱ°创面,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为(6.23±2.21)天,真皮基质治疗小面积深Ⅱ°创面,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为(12.46±3.57)天;聚维酮碘乳膏治疗小面积浅Ⅱ°创面,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为(8.37±4.39)天,聚维酮碘乳膏治疗小面积深Ⅱ°创面,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为(15.45±6.32)天。真皮基质治疗小面积浅Ⅱ°创面,平均换药次数为(3.34±1.45),真皮基质治疗小面积深Ⅱ°创面,平均换药次数为(3.69±2.48);聚维酮碘乳膏治疗小面积浅Ⅱ°创面,平均换药次数为(6.67±3.72),聚维酮碘乳膏治疗小面积深Ⅱo创面,平均换药次数为(8.54±6.21)。结论真皮基质能够有效促进创面愈合,减少换药次数,适合门诊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复方桐叶烧伤油联合直线偏振光照射治疗不同分期压疮的临床疗效,为治疗压疮寻找更有效的方法.方法 按2016年NPUAP标准,收集住院带入诊断压疮明确病例4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0例和试验组20例.对照组在全身治疗与局部治疗的基础上选择直线偏振光照射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复方桐叶烧伤油治疗.比较两组患处的压疮疗效和创面平均愈合时间.结果 试验组的总有效率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1~4期的压疮创面治愈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短,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桐叶烧伤油联合直线偏振光照射治疗不同分期压疮的疗效更好、创面平均愈合时间更短,是治疗压疮的更有效方法,在治疗压疮方面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梁晶  曹高忠  林才 《海峡药学》2010,22(9):132-133
目的探讨红花黄色素粉注射液治疗深Ⅱ度烧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深Ⅱ度烧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用生理盐水冲洗创面,然后用聚维酮碘溶液消毒创面,然后用1%磺胺嘧啶银霜外敷,采用半暴露疗法或包扎疗法,每天换药一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红花黄色素粉针150mg+0.9%生理盐水250mL静滴,1日1次,2周为1疗程。观察两组创面愈合时间及愈合率。结果治疗组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时间(16.9±6.4d)短于对照组(23.3±5.9d),P〈0.01,治疗组创面愈合率100%高于对照组93.33%。结论说明红花黄色素粉注射液能明显促进深Ⅱ度烧伤患者创面的愈合,改善愈合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湿润烧伤膏对Ⅲ期溃疡期压疮的疗效。方法将我院神经科及康复科收治的49例Ⅲ期压疮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4例。观察组应用湿润烧伤膏对创面进行换药,对照组应用湿性敷料进行换药。观察两组压疮治疗的总有效率、平均治愈天数和医疗费用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23例(92.0%),对照组总有效21例(87.5%),两组压疮治疗总有效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7,P〉0.05);观察组治疗压疮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换药次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0.66、6.34,P〈0.01);两组治愈天数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5,19〉0.05)。结论湿润烧伤膏用于Ⅲ期溃疡期压疮与湿性敷料的治疗效果相当,需要护士进行换药的次数多于伤口湿性敷料,但患者的治疗费用优于伤口湿性敷料,临床工作中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换药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复方桐叶烧伤油联合贝复新治疗对烧伤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19年2月就诊的116例Ⅱ度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n=58)和对照组(n=58),两组患者经简单清创后,对照组给予贝复新局部涂抹治疗,联合组在此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辅以复方桐叶烧伤油涂抹于创面进行治疗。其中浅Ⅱ度患者连续治疗15 d,深Ⅱ度患者连续治疗1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细菌清除率及创面愈合情况。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和细菌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停止渗液时间、结痂时间、愈合时间较对照组均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桐叶烧伤油与贝复新联合治疗烧伤,相比单独使用贝复新,疗效更为显著,可明显缩短治疗时间,对烧伤患者创面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蔡海军  孙韬 《中国药房》2016,(5):673-675
目的:探讨慷舒灵凝胶在治疗Ⅱ度烧伤创面和防治感染中的作用。方法:60例Ⅱ度烧伤确诊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常规治疗(清洁、消毒、清除坏死组织、使用抗生素等)基础上,观察组患者采用慷舒灵凝胶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磺胺嘧啶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平均愈合率及愈合时间、敷料渗液情况及创伤周围炎性反应、创面换药次数及内层纱布更换次数、创面感染率等情况,并对两组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治疗后第14、18天,观察组患者的创面平均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内,观察组患者的敷料渗湿纱布层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且创伤周围发生炎性反应的病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者的创面换药次数及内层纱布更换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创面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慷舒灵凝胶治疗Ⅱ度烧伤创面患者,可以有效防治创面的感染,降低创面感染率,减少创面换药次数,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提高创面愈合率,因而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5.
何洪彬 《河北医药》2009,31(18):2430-2431
目的观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加纳米银纱布治疗烧伤后残余创面的疗效。方法选择烧伤后期残余创面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用纳米银敷料换药)和治疗组20例(用rhEGF加纳米银纱布换药),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及创面愈合后的瘢痕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缩短(P〈0.05),预后瘢痕轻。结论rhEGF加纳米银纱布治疗烧伤后残余创面能加速残余创面愈合,有效减轻后期瘢痕增生挛缩。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复方桐叶烧伤油对Ⅱ度烧烫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3年12月间诊治的Ⅰ度烧烫伤患者13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组患者予复方虎杖烧伤油患处处理,治疗组患者予复方桐叶烧伤油患处处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Ⅱ度烧烫伤的愈显率96.92%显著高于对照组58.46%,治疗组患者热毒证疗效的愈显率92.30%显著高于对照组75.38%(P〈0.05);治疗组患者抗炎疗效的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患者为95.38%(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无不良反应症状发生。结论:复方桐叶烧伤油可有效治疗Ⅱ度烧烫伤患者,在缓解患者创面渗液、肿胀和疼痛等方面具有显著疗效,无不良反应症状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富林蜜凝胶治疗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149例Ⅱ度烧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袁法分为观察组75例和对照组74例,观察组采用富林蜜凝胶治疗,对照组创面外用复方磺胺嘧啶锌涂膜治疗,每天换药1次,直至创面愈合。结果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24h内疼痛和渗出液消失的患者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富林蜜凝胶治疗Ⅱ度烧伤创面疗效较满意,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8.
湿性敷料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马建红  谢彩琴 《医药世界》2009,11(6):224-225
目的:探讨湿性敷料(美皮康敷料)治疗期压疮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8例期压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4例,按常规清创消毒后创面覆盖无菌纱块,给予换药1次/d;观察组24例,按常规清创消毒后创面覆盖湿性敷料,根据情况给予2~3d换药1次。治疗后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1个月,观察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平均治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结论:湿性敷料应用于Ⅱ期压疮疗效好,能减轻患者痛苦,减少护士工作量,减轻患者家庭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9.
刘生发  曾勤  罗文亮 《中国医药》2010,5(5):453-454
目的观察肝素和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EGF)喷射于浅Ⅱ度和深Ⅱ度烧伤创面的疗效。方法选择住院35例浅Ⅱ度和35例深Ⅱ度烧伤患者进行同体对照试验,将住院患者创面按用药不同分为2组,治疗组外用肝素(浓度为5000U/ml)、EGF(商品名:金因肽)和2%磺胺嘧啶银(SD-Ag)油后期包扎时改用1%SD-Ag乳剂;对照组除未使用肝素外,其他用药均相同。观察各组创面完全愈合时间、指定时相点创面愈合率和药物疗效。结果浅Ⅱ度创面:治疗组完全愈合时间为(8.5±2.5)d,对照组完全愈合时间为(10.5±3.3)d;用药后7d创面愈合率分别为(80.6±15.3)%和(71.2±14.1)%。深Ⅱ度创面:治疗组完全愈合时间为(20.1±4.5)d,对照组完全愈合时间为(25;5±5.4)d;用药后20d,创面愈合率分别为(89.5±10.2)%和(78.6±11.5)%。同等深度烧伤创面上述各项数据2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素和EGF喷射于Ⅱ度烧伤创面,创面愈合明显加快,其疗效优于单用EGF。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自制六神祛腐汤治疗Ⅱ、Ⅲ期压疮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50例Ⅱ、Ⅲ期压疮随机分为观察组24例(30处)和对照组26例(30处).对照组采用常规外科无菌换药方法处理创面,同时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换药、护理基础上,采用六神祛腐汤外敷治疗.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