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化疗作为肿瘤常规的治疗方式, 已取得长足的进步, 但化疗耐药是导致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磁性纳米颗粒与化疗药物偶联后, 通过改善细胞内药物积累、抑制DNA修复机制、调节细胞凋亡途径、增加化疗药物的溶解度、调节肿瘤微环境和攻击肿瘤干细胞样细胞等多种途径, 最大限度地提高药物治疗活度、显著改善化疗耐药性、提高治疗疗效并减少毒性。  相似文献   

2.
超大剂量化疗在治疗卵巢癌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 ,卵巢癌仍然是妇科恶性肿瘤中死亡率最高的肿瘤 ,耐药和复发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 ,妇科肿瘤学者在不断地寻求新的治疗方法 ,以改善卵巢癌患者的生存率。在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支持下 ,超大剂量化疗治疗血液系统疾病和淋巴瘤、乳腺癌等实体瘤已经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对卵巢癌的治疗也显示出了较好的应用前景。一、超大剂量化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临床实践证明 ,增加化疗药物剂量可显著提高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但化疗药物对正常骨髓细胞的抑制作用严重限制了其剂量的增加 ,并影响到实体瘤的治疗效果。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在患者接受化疗之前 ,…  相似文献   

3.
多药耐药基因转导对人造血祖细胞的化疗保护作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耐药患者的增加是目前临床治疗恶性肿瘤面临的主要问题。多药耐药基因(mdr1)编码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0000的跨膜糖蛋白(P170),可将多种化疗药物如泰素(Taxol)、阿霉素(Doxorubicin)、长春新碱(VCR)、鬼臼乙叉甙(VP16)等排出细胞外,从而避免药物对细胞的损害。正常骨髓造血干祖细胞mdr1基因表达水平极低,因而对化疗极其敏感。将mdr1基因导入骨髓造血细胞可避免或减轻肿瘤化疗对骨髓的毒性,从而提高肿瘤治疗效果。本研究旨在探讨将mdr1基因导入人CD34 细胞的转导效率及对造血祖细胞耐受化疗药物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肿瘤患者放、化疗后严重的毒副作用是造血功能受到严重抑制,以致外周血循环细胞数量减少。这样临床医生不得不降低化疗药物及放射线剂量,因而影响了对肿瘤的疗效。重组人细胞因子,例如GM-CSF,G-CSF等可以减少肿瘤患者放、化疗导致的中性粒细胞减少,但不能改善血小板减少。最近研究发现IL-6能刺激骨髓粒细胞和巨核细胞造血祖细胞增殖,使外周血血小板及中性粒细胞上升。IL-3不仅是多克隆细胞刺激因子,而且是单细胞克隆刺激因子。 本研究使用化疗药物(Hepsulfam)诱导灵长类动物猴骨髓造血抑制模型,即给每个猴静脉注射Hepsulfam,剂量为1.5g/M~2。然后再给对照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实验组皮下分别注射rhIL-3、rhIL-6,或rhIL-3 rhIL-6。于给药后第6d开始,用常规方法取血标本检测外周血细胞数量,每隔两天检测一次,直到第36d。用半固体培养方法培养骨髓。  相似文献   

5.
研究表明持续给药方式和新型靶向药物有望改善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预后,加大化疗药物剂量未显示疗效提高.侵袭性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预后近些年有所改善,归因于自然杀伤细胞/T细胞淋巴瘤化疗方案的改进.多发遗传学异常是侵袭性T细胞淋巴瘤不良预后的内因,非清髓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和新型靶向药物提示增加治疗疗效.现代放疗技术也是提高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疗效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是一种系统性、侵袭性外周T细胞淋巴瘤,目前仍然缺乏标准治疗方案。联合化疗没有明显改善预后且缓解持续时间短;靶向药物和免疫抑制治疗研究样本小,不能明确疗效;大剂量化疗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HDT-ASCT)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虽然都取得了显著疗效,但HDT-ASCT具有高复发率、远期继发肿瘤等诸多风险,allo-HSCT亦因移植相关死亡率较高而有待进一步探讨。文章就近年来AITL的治疗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7.
我们应用生物反应修饰剂——老君仙灵芝口服液配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性肺癌,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取得65.71%和42.8%的效果(P<0.01),疗效满意.本研究证明老君仙灵芝口服液能够减轻化疗毒副作用,提高化疗治疗效果,尤能改善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并进一步验证了老君仙灵芝口服液能减少化疗对骨髓造血功能的抑制,使化疗前后白细胞和血小板无明显减少,显著提高肿瘤  相似文献   

8.
肿瘤化学治疗是治疗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随着新药不断涌现及合理有效的化疗方案的应用,使化疗的疗效大为提高。但肿瘤是一个异质性、多态性、分化不均的细胞群体,同一组织类型的肿瘤对同一药物敏感性存在着差异,以及肿瘤多药耐药的普遍存在,这些都会影响肿瘤化疗效果。其中肿瘤细胞对抗肿瘤药物产生耐药性是肿瘤化疗中最大的障碍,尤其是多药耐药性,而针对肿瘤患者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选择用药进行个体化疗,可望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并可防止多药耐药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是一种系统性、侵袭性外周T细胞淋巴瘤,目前仍然缺乏标准治疗方案.联合化疗没有明显改善预后且缓解持续时间短;靶向药物和免疫抑制治疗研究样本小,不能明确疗效;大剂量化疗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HDT-ASCT)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虽然都取得了显著疗效,但HDT-ASCT具有高复发率、远期继发肿瘤等诸多风险,allo-HSCT亦因移植相关死亡率较高而有待进一步探讨.文章就近年来AITL的治疗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0.
口服足叶乙甙为主治疗造血系统肿瘤近期疗效朱宁希周郁鸿林圣云郭勇虞荣喜主题词足叶乙甙/治疗应用造血系统肿瘤/药物疗法药物疗法,联合中图号R733.3R733.4R733.71996年以来,我院以国产的足叶乙甙(Vp16)胶囊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难治性...  相似文献   

11.
付丽 《白血病.淋巴瘤》2010,19(10):634-636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是一种系统性、侵袭性外周T细胞淋巴瘤,目前仍然缺乏标准治疗方案。联合化疗没有明显改善预后且缓解持续时间短;靶向药物和免疫抑制治疗研究样本小,不能明确疗效;大剂量化疗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HDT—ASCT)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虽然都取得了显著疗效,但HDT—ASCT具有高复发率、远期继发肿瘤等诸多风险,allo—HSCT亦因移植相关死亡率较高而有待进一步探讨。文章就近年来AITL的治疗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2.
 虽然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肿瘤取得了良好疗效,但大剂量放疗及化疗治疗血液肿瘤仍很重要,放疗或化疗对正常组织造成的严重损伤限制了其要达到的治疗效果。达到最大的治疗效果并对正常细胞和组织产生最小的破坏作用是临床工作者追求的目标。氨磷汀(商品名:阿米福汀)是无机硫代磷酸盐细胞保护剂,它的化学名是S-2-[(3-氨基丙基)氨基]-硫代乙醇磷酸酯。它是一种前体药物,活性成分为游离的硫羟基,可以清除细胞毒性药物在组织中产生的自由基。它是一种广谱选择性细胞保护剂,能保护多种正常组织免受化疗及放疗的损伤。造血干细胞移植前预处理中使用氨磷汀可以减轻血液学、肾脏毒性,在化疗中使用氨磷汀可以减轻化疗药物如顺铂、环磷酰胺和长春碱等造成的肾脏毒性。文章就氨磷汀的药理特性及在血液肿瘤治疗中的细胞保护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背景与目的: 电离辐射可以通过产生活性氧激活Egr-1启动子高度保守序列CArG,Egr-EG为构建的上游含Egr-1调控序列CArG元件,启动TNF或GM-CSF的pCIneo表达载体,该机制可用于辐射所致的造血损伤或治疗肿瘤.化疗药物通常是通过产生活性氧和DNA损伤导致肿瘤细胞死亡,我们假设化疗药物可以产生活性氧.因此,化疗可以诱导Egr-1启动子调控下游造血因子基因表达,这种化疗诱导基因疗法针对化疗所致的造血损伤具有恰当的治疗效果.本文旨在探讨化疗诱导Egr-1启动子调控的造血因子基因表达对化疗后造血恢复的作用.方法: 将构建的携带有早期生长因子(Egr-1)启动子的GM-CSFcDNA和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cDNA双顺反子真核表达载体导入基质细胞HFCL后,输入荷瘤(黑色素瘤)小鼠体内,对其实施5-FU化疗,观察外周血象动态改变、人基质细胞植入检测、外源基因eGFP、GM-CSFmRNA、蛋白表达以及对CFU-GM的增殖作用的检测.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外周血白细胞下降幅度明显减轻,恢复加快,而各组问CFU-GM差异无显著性.肿瘤抑制率与化疗相关,而与外源基因表达无关:5-FU处理后72 h实验组小鼠骨髓可见绿色荧光阳性的基质细胞,RT-PCR和Western印迹显示GM-CSF mRNA和GM-CSF蛋白表达增强.结论: 5-FU诱导的Egr-1启动子造血因子基因疗法对化疗后造血损伤具有促进造血恢复作用.  相似文献   

14.
对无法手术切除的肺癌,化疗和放疗仍然是目前的一线治疗方法,尽管随着新一代化疗药物如紫杉醇、吉西他滨等的应用,患者的生存率获得一定提高,但大多数患者的生存时间仍有限。近数十年来化疗主要使用细胞毒性药物,化疗是一柄双刃剑,既杀伤肿瘤细胞,又杀伤正常细胞,降低人体免疫力,研究人员一直在试图寻找新的化疗药物以杀灭肿瘤细胞,并尽可能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损害,尽管在这方面的研究耗费巨大,但进展却非常缓慢。此外,肿瘤对化疗药物的耐药性也使其疗效进一步降低。由于多年来无法提高传统治疗方法的疗效,使癌症研究人员努力寻找一条治疗癌症的全新涂径。  相似文献   

15.
齐青萍  高国兰 《实用癌症杂志》2004,19(1):106-108,112
肿瘤是1个异质性、多态性、分化不均的细胞群体,同一组织类型的肿瘤对同一药物敏感性存在着差异,以及肿瘤多药耐药(MDR)的普遍存在,这些都会影响肿瘤化疗效果。而针对肿瘤患者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选择用药进行个体化疗,可望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并可防止多药耐药的发生。近半个世纪以来,相继建立的各种体外药敏试验为肿瘤的临床个体化治疗提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糖皮质激素受体(GR)与造血系统淋巴类肿瘤化疗疗效的关系,采用放射配体结合分析法测定63例造血系统淋巴类肿瘤白细胞GR,其中淋巴瘤25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0例,多发性骨髓瘤18例。结果显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GR水平与化疗疗效呈正相关(P<0.05),淋巴瘤及多发性骨髓瘤GR水平与化疗疗效无相关性(P>0.05)。结果提示,测定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GR水平可预测化疗疗效  相似文献   

17.
免疫脂质体具有主动靶向性、降低肿瘤药物的治疗毒性、提高药物治疗指数等特点,在肿瘤治疗研究中被广泛使用作为肿瘤化疗和放疗药物、基因治疗和肿瘤影像学诊断治疗的载体。作为常见肿瘤药物治疗靶向载体,免疫脂质体可提高药物疗效,降低毒性;作为肿瘤基因治疗载体,免疫脂质体可提高siRNA的稳定性与靶向性;作为放射治疗的载体,免疫脂质体可在细胞或者亚细胞水平对肿瘤组织进行靶向显影,具有影像监测和放射性治疗的双重潜能。随着功能结构复合化、靶标优化筛选等方面的进展,免疫脂质体在肿瘤治疗领域将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Flt3配体在生物治疗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Flt3配体(Flt3 ligand,FL)是一种与造血调控有关的早期造血生长因子。FL与造血干细胞表面的Fm样酪氨酸激酶受体3结合,激活造血前体细胞,促进其增殖;与其他细胞因子联合应用,可显著提高造血效应。研究还证实,FL作为一种免疫佐剂,单独或者联合其他细胞因子能在体内外扩增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促进其发育、成熟。树突状细胞是免疫系统中一类重要的专职抗原提呈细胞,能够摄取外来抗原,与自身的MHC形成复合物,提呈给T细胞,显著刺激抗原特异性T细胞反应,在肿瘤免疫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和T细胞不同,NK细胞不需要抗原提呈细胞的作用,通过分泌干扰素等细胞因子能够直接杀伤肿瘤细胞;FL联合其他细胞因子能够诱导NK前体细胞(pro—NKcell)的扩增和增殖,进而增强机体的抗肿瘤能力。目前FL已经被应用于造血系统疾病、乳腺肿瘤、前列腺肿瘤、肝脏肿瘤、神经系统肿瘤等疾病的基础或临床研究。此外,在抗感染、抗宿主移植以及自身免疫反应疾病等方面FL也有较好的作用。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FL显示出了优越的生物学效应,展示了其在生物治疗领域中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9.
化疗在抗癌治疗中,占有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由于近年来使用了更为有效的化疗药物,同时制定了更完善的化疗方案,抗癌药物的疗效得到了稳定的提高。但肿瘤细胞耐药性而导致的化疗失效(drug treatment failure)仍然是大多数癌症患者治疗上的一个主要难题。据统计,癌症死亡中90%以上存在着耐药性这一问题。 化疗药物的疗效与下列因素是紧密关联的:(1)肿瘤的大小及其所在的位置直接决定了肿瘤的血运,也影响到药物经血到达肿瘤组织的量和深度。(2)细胞周期的长短与化疗疗效及G0期耐药性有关:如细胞周期太长不能保证每个周期的细胞都能接触药物。而周期太短则肿瘤细胞的增殖快于被杀灭的速度。(3)癌基因的表达。(4)肿瘤的细胞耐药性:无论是内在耐药性或是获得性耐药性均直接影响化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三氧化二砷(As2O3)作为一种化疗药物,在多种肿瘤的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的疗效,被广泛应用于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中.然而不良反应限制了其在临床中的应用,因此如何减少不良反应是As2O3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重点.本文就As2O3在肿瘤治疗中的不良反应机制及减少不良反应的方法 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