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研究了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蓄电池用硫酸中的铜和锰的方法.此法较测定铜的双环己酮草酰二腙分光光度法和测定锰的高锰酸分光光度法更简便快速,测定铜的灵敏度为0.1(μg/mL)/1%,回收率为92.0%~100.0%;测定锰的灵敏度为0.08(μg/mL)/1%,回收率为95.0~101.2%.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锰共存条件下准确测定铝的方法,采用过硫酸铵氧化沉淀除去大部分锰,用盐酸羟胺掩蔽残留锰,采用控制酸度法测定完铁后再用EDTA返滴定法准确测定铝的含量。  相似文献   

3.
在钢铁基体上采用熔盐电镀的方法获得铝-锰合金镀层,对镀层进行微弧氧化后制得铝-锰陶瓷膜。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的硅酸钠电解液对铝-锰陶瓷膜厚度和硬度的影响;测定了相应质量浓度下的塔菲尔极化曲线,以此评价铝-锰陶瓷膜的耐蚀性;通过扫描电镜观察铝-锰陶瓷膜的微观形貌。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采用ICP—AES分析方法测定钛铁中硅锰铝磷这四种元素的方法。样品用硝酸和氢氟酸一起加入进行溶解,在选定的测量条件下测定溶液中硅锰铝磷的浓度。用本法对同一试样中硅锰铝磷进行11次平行测定,得到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23,O.37,0.74,3.06。选取标准样品YSBCl8604—08进行加标回收试验,硅锰铝磷的回收率分别为94%,104%,106%,95%。  相似文献   

5.
建立载金树脂物料中的铝、镁、锰、锶4种元素的分析检测方法。采用盐酸-硝酸-氢氟酸加热体系对试样进行溶解,并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同时测定铝、锰、镁、锶元素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20 g/t的载金树脂物料中铝、锰、镁、锶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4 014、1 802、193.5、109.5μg/g,精密度实验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07%~3.29%,加标回收率为95.00%~104.40%。该方法快速、准确、稳定,适用于载金树脂物料中铝、锰、镁、锶元素的测定。  相似文献   

6.
魏仁喜 《广东化工》2005,32(2):51-51
介绍了一种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铝锰合金中锰含量的测定方法。该方法仪器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测试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张海丹  倪佳  张改荣 《广东化工》2012,39(9):151-151,153
用ICP-AES法同时测定了镍合金中的锰、铝、铁、钛、铜和磷,替代以往用原子吸收等方法测定上述各元素,通过对ICP控制条件的选择,确定了各元素的测定谱线,用浓硝酸溶解镍合金,对上述元素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该方法灵敏度高,准确度好,操作简便、快速,精密度RSD<3.2%,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1.8%~102%,该方法适用于镍合金中多种微量元素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8.
ICP-AES法测定铜焊料中多种微量元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ICP-AES法同时测定了铜焊料中的钛、铝、铁、镍、锌、锡、锰、铅,替代以往化学法分别测定上述各元素,通过对ICP控制条件的选择,确定了各元素的测定谱线,用浓硝酸溶解铜,对上述元素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该方法灵敏度高,准确度好,操作简便、快速,精密度RSD<1.6%,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6%~109%,该方法适用于铜焊料中多种微量元素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9.
锰矿中(特别是碳酸锰)除了测定锰以外,一般还要测定氧化钙。测定氧化钙的方法,一般是先将铁,铝,锰等分离,然后作草酸钙的沉淀,以容量法测定。锰的测定则多用氧化锌法或高硫酸铵法,但也有把锰变为二氧化锰,再以亚铁盐或草酸定量。这个几乎被忘记了的方法,根据我们的试验,如用标准锰矿来标定所用的滴定溶液,亦可得到符合要求的结果。我们提起使锰变成二氧化锰来测定锰,是为了利用测定氧化钙时所必需除去的锰(呈二氧化锰的形态),将它溶解在一定量的草酸溶液中,然后以高锰酸钾回滴,这样可以比任何测定锰的方法都可节省时间2~3倍。现将分析手续略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用过硫酸铵分光光度法测定复混肥料中锰含量的方法。结果表明,锰含量在0~100μm/100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测定的结果准确,精密度、灵敏度均较高,且操作简便。该方法与高碘酸钾法测定数值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1.
Cheng  Zhi  Cheng  Xinrong  Cheng  Zhijun  Suo  Chongxian  Zhang  Hongping  Liu  Lan  Liu  Yuhao 《SILICON》2023,15(4):1835-1846
Silicon -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desulfurization slag (CDS) and silico-manganese slag (SiMnS) are two kinds of industrial solid wastes. They both have rich Al2O3 and SiO2. In this paper, the...  相似文献   

12.
超细Fe3Al粉末表面处理偶联剂的用量及其作用机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将具有特殊功能性的超细粒子Fe3Al粉末均匀地分散于聚合物基体中,利用溶解吸附的方法在超细Fe3Al粉末表面涂覆了硬脂酸和硅烷A-172偶联剂.采用TG分析法测定了两种偶联剂在Fe3Al粉末表面的单分子层饱和吸附量(硬脂酸1.24%、A-172 1.8%);借助红外光谱测试结果讨论了两种偶联剂与Fe3Al粉末表面之间的作用机理;借助SEM观察了超细Fe3Al粉末在聚合物基体中的分散情况.结果表明,未经偶联剂处理的Fe3Al粉末在基体中大量团聚,在单分子层饱和吸附量下经两种偶联剂处理的超细Fe3Al粉末能均匀地分散于基体中,尤其是硅烷偶联剂的作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对硅锰渣进行高温煅烧预处理,并复合粉煤灰作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合成了结晶度良好的NaA沸石。研究了硅铝比(n(SiO2)/n(Al2O3))、碱度(c(NaOH))、水热温度以及水热时间等条件对合成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煅烧硅锰渣与粉煤灰以质量比为1∶1,n(SiO2)/n(Al2O3)=2.2,反应温度为90 ℃,碱度为2 mol/L,反应时间为4 h的条件下即可合成结晶度良好且具备一定热稳定性的NaA沸石。相较于传统的以粉煤灰为原料合成NaA沸石,本实验掺入硅锰渣形成复合体系,为硅锰渣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在pH=9.5的溶液介质中,Al(III)与8-羟基喹啉形成疏水性络合物,被萃取入微乳相,λex=372 nm,λem=514 nm下,荧光光度法测定铝含量。方法详细探讨了提取剂、微乳液组成、溶液pH、试剂用量等实验条件的影响。在最优实验条件下,测定铝的线性范围为2.0~600μg/L,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4%,标准加入回收率在96.7%~102.7%之间。用于土壤样品中可溶性铝含量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不同TiO2 含量对有机硫加氢转化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并与单一Al2 O3 作载体的催化剂进行了性能对比。结果表明 ,用TiO2 /Al2 O3 复合载体制得的有机硫加氢转化催化剂 ,性能明显改善 ,对噻吩的平均转化率由原 34 .73%提高到 6 7.5 2 % ;催化剂预硫化所需硫化剂量可减少 5 0 %以上。  相似文献   

16.
以端乙烯基硅油为基胶、含氢硅油为交联剂、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为表面处理剂、Al(OH)3或Al(OH)3/铂络合物为阻燃剂,制备阻燃型有机硅电子灌封胶。研究结果表明:对Al(OH)3表面进行处理、降低其粒径、增加其含量、Al(OH)3/铂络合物并用等均有利于提升灌封胶的阻燃性能;当w(KH-570)=0.5%[相对于Al(OH)3质量而言]、Al(OH)3的平均粒径为2.6μm、m(5.0μmAl2O3):m[2.6μm Al(OH)3]=160:40和w(铂络合物)=0.002%(相对于基胶质量而言)时,可制得阻燃性优异的有机硅电子灌封胶。  相似文献   

17.
选用稀土复合偶联剂和有机硅烷、钛酸酯等常用偶联剂分别对氢氧化铝进行改性并比较其改性效果,结果表明,用稀土复合偶联剂改性氢氧化铝的效果最好,其活化指数由0上升至99%以上,吸油值从0. 4214g电降至0.247 0 g电,说明氢氧化铝改性后表面已从亲水的强极性转为疏水的非极性,与聚合物的相容性明显改善。利用差热分析技术测定热初始分解温度发现,氢氧化铝改性后热初始分解温度显著提高,达到249℃,从而拓宽了其在聚合物阻燃中的应用范围。与用其他偶联剂改性相比,应用于聚丙烯时,稀土复合偶联剂能显著改善材料的断裂伸长率和冲击性能:在填充大量氢氧化铝时,其断裂伸长率比未改性的聚丙烯/氢氧化铝复合体系提高了5.24倍,比纯聚丙烯体系提高了59.6;冲击韧性比未改性的聚丙烯/氢氧化铝复合体系提高了17. 7,比纯聚丙烯体系提高了14. 8%。聚丙烯体系中加人氢氧化铝后阻燃性能提高,经偶联剂改性后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8.
Alginate–carrageenan (Al–Ca) complex films were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The Al–Ca ratio and the crosslinking agent type were important factors in determining the pore size of the complex film. The pore size decreased with an increasing carrageenan content and was reduced further by a crosslinking reaction with CaCl2. The most uniform and flexibile film was formed at an Al–Ca ratio of 6:4. The degree of swelling of crosslinked films increased with an increasing carrageenan content. With a combination of CaCl2 and ZnSO4, the water content of the film due to swelling was smallest, which was more suitable than with CaCl2 alone. The permeabilities of glucose and dextrans for Al–Ca complex films increased as the alginate content increased, because complex films with a high alginate content had large pores. The partition coefficients of glucose and dextrans for films were in a range of 0.2 to 1.0 depending on the contents of alginate and carrageenan. A 6:4 Al–Ca complex film was most stable in a phosphate buffer solution, indicating that the 6:4 content ratio was suitable to maintain the mechanical strength of alginate–carrageenan chains. © 2006 Wiley Periodicals, Inc. J Appl Polym Sci 99: 3483–3490, 2006  相似文献   

19.
使用硅烷偶联剂KH560对纳米Si3N4和Al2O3进行了改性,随后将其分别填充到PTFE树脂中制备了PTFE-纳米粒子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KH560含量对复合材料密度、硬度,力学性能及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Si3N4经质量分数6%的KH560改性后,填充制备的PTFE复合材料其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与未经改性纳米Si3N4填充复合材料相比,磨耗量高、硬度低,但密度、摩擦系数等相差不大;纳米Al2O3分别经质量分数4%的KH560改性后,对应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大于未改性纳米Al2O3填充复合材料,但密度、硬度、磨耗量及摩擦系数等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20.
通过机械搅拌和超声分散制备了纳米Al2O3填充聚四氟乙烯(PTFE)复合材料。研究了Al2O3用量、表面改性等因素对复合材料密度、硬度、力学性能、摩擦磨损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改性Al2O3的质量分数小于5%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硬度要高于相同用量未改性Al2O3填充的复合材料;对改性Al2O3,当其质量分数为1%和9%时,复合材料的磨耗量较纯PTFE分别下降了55倍和286倍,而对未改性Al2O3,当其质量分数为1%和9%时,复合材料的磨耗量较纯PTFE分别下降了7倍和420倍;复合材料的密度与Al2O3的用量,表面是否经KH560改性关系不大;复合材料的摩擦因数随Al2O3用量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对未改性Al2O3,当其质量分数为1%时,复合材料具有最低摩擦因数,而对于改性Al2O3,当其质量分数为3%时,复合材料具有最低摩擦因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