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针对规则LDPC码,采用了行列都均匀的(evenboth)随机构造H的方式,在瑞利平坦衰落信道下和卷积码的性能进行了对比,证明了规则LDPC码在中短帧传输下在瑞利平坦衰落信道的优异性能。这对LDPC码应用于实际无线通信系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码的度数分布进行设计,非规则LDCP码能获得比规则LDPC码更好的性能,但非规则LDPC码在高SNR区会出现错误平层.在本文中,利用ACE算法,对非规则LDPC码的构造方法PEG算法进行改进,以降低非规则LDPC码的错误平层.最后Matlab模拟证明此算法有效提高了非规则LDPC码在加性高斯白噪声通道中的纠错性能.  相似文献   

3.
MIMO-OFDM技术是未来无线通信的关键技术之一.在性能上,不规则LDPC码是LDPC码中性能最优越的.基于IEEE802.16标准的MIMO-OFDM系统,研究了不规则LDPC码的性能,并与规则LDPC码性能比较.仿真结果表明,不规则码比规则码在MIMO-OFDM系统中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主要介绍了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的基本概念及规则和非规则两种典型的LDPC码的结构,简要介绍了LDPC码的译码算法,在此基础上,引出两种非规则LDPC码的简化译码算法,仿真验证算法较大地降低了译码复杂度,并在高信噪比下性能损失较小.  相似文献   

5.
由于规则的QC码的校验矩阵是奇异的,那么虽然QC码在硬件上较之于一般的LDPC码更容易实现,但是其性能往往比一般的LDPC码对系统的性能要差,为此本文基于此种考虑,设计了一种新的快速编码的不规则QC码,FQC-LDPC码,并就其构造方法和在MIMO-OFDM系统的性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不含小环的低密度校验码的代数构造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斌  童胜  白宝明 《电子与信息学报》2004,26(11):1778-1782
该文提出了一种构造不含小环的规则低密度校验(LDPC)码的代数方法,使用这种方法可以构造出最小环长为8的规则LDPC码.仿真结果显示,在AWGN信道中其性能优于随机构造的规则LDPC码.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码率兼容LDPC(Rate-Compatible LDPC,以下简称RC-LDPC)码的构造方法.通过该方法构造所得到的一个高码率LDPC码的校验矩阵(H矩阵)中所包含的其它低码率LDPC码的度分布对都是通过码率兼容约束EXIT Chart优化得到.仿真结果表明这样优化得到的各个码率的LDPC码性能与采用普通的最优约束EXIT Chart优化所得到的LDPC码的性能接近.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一种简化的LDPC译码算法,以减小译码算法的复杂度.以非规则LDPC码作为内码,串联一个高码率规则LDPC码作为外码,可降低或消除错误平层.将此串行级联LDPC码在M-QAM调制信道上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其性能优于RS码,可有效利用带宽,同时保证数据可靠传输.  相似文献   

9.
通过码结构优化设计,可以得到性能接近香农限的LDPC好码,其关键是寻找好的次数分布对。本文阐述了几种有效分析LDPC码性能的方法:密度演进分析,高斯近似分析及基于EXIT图的方法,在此基础上给出了LDPC码优化设计的过程。LDPC码结构设计的研究对提高码的性能和进一步推动LDPC码的实际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较高的编译码复杂度成为非规则LDPC码应用的一个难点。本文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针对中长码提出了一种低复杂度的非规则LDPC码的构造方法:改进的BIBD构造方法.能大大降低编码复杂度。仿真结果表明.构造出的码字比传统的PEG构造方法有一定的性能改善。最后.从非规则码的EXIT图出发.分析了这种构造码子的性能和译码门限。  相似文献   

11.
该文提出了一种可分解的码率兼容LDPC码的构造方法, 该方法构造所得到的一个高码率LDPC码的校验矩阵中包含有若干低码率LDPC码的校验矩阵,而且一个高码率的LDPC码又可以分解成多个性能优异的低码率的LDPC码进行编译码;结合该特性设计了一种基于可分解的码率兼容LDPC码的混合自动重传方案。与普通的ARQ方案相比,该重传方案不单能够通过重传获得更多的信息,而且能够通过降低纠错码的码率来提高纠错码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当所采用LDPC码的码长为2000左右,码率为1/2和2/3时,与一般的ARQ相比,该方案的误帧率以及吞吐量(小于0.5的时候)均能获得近1.5dB的增益。  相似文献   

12.
非规则LDPC(low-density parity-check)码具有不等误差保护性能,但是随机编码过程却使这一特性很难实现.现将PEG(Progressive Edge-Growth)算法与信道编码的UEP(Unequal Error Protection)性能相结合,用于构造具有不等误差保护性能的校验矩阵H.AWGN和Rayleigh信道的仿真结果表明,采用PEG算法构造的具有UEP性能的非规则LDPC码能够有效提高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13.
在准循环LDPC码的构造中,校验矩阵拥有尽可能好的girth分布对于改善码的性能有着重要的意义。该文提出了构造准循环LDPC码的GirthOpt-DE算法,优化设计以获得具有好girth分布的移位参数矩阵为目标。仿真结果表明,该文方法得到的准循环LDPC码在BER性能和最小距离上均要优于固定生成函数的准循环LDPC码,Arrary码和Tanner码,并且使用上更为灵活,可以指定码长,码率及尽可能好的girth分布。  相似文献   

14.
姜明  王晨 《电子与信息学报》2010,32(11):2781-2784
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码的译码硬件实现方案大多采用计算复杂度较低的修正最小和(NMS)算法,然而对于低码率LDPC码,由于校验节点度数低,NMS算法的修正误差较大,导致其译码性能和标准的置信传播(BP)算法相比有较大差异。该文针对基于原图构造的一类低码率LDPC码,提出了在NMS迭代译码中结合震荡抵消(OSC)处理和多系数(MF)修正技术的方案。结合低码率原型图LDPC码行重分布差异较大的特点,MF修正算法可以有效地减少计算误差,从而改善译码性能。另外低码率原型图LDPC码的收敛较慢,而OSC处理则可以较好地抑制正反馈信息,进一步提高NMS算法的性能增益。仿真结果表明,对于此类低码率LDPC码, MF-OSC-NMS算法可以达到接近BP算法的性能。OSC处理和MF修正技术硬件实现简单,与NMS算法相比几乎没有增加计算复杂度,因此MF-OSC-NMS算法是译码算法复杂度和性能之间一个较好的折中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15.
This letter proposes a hybrid use of channel codes in wireless systems employing multiple transmit/multiple receive antennas. We concatenate space-time codes (STCs) serially with low-density parity check (LDPC) codes and turbo codes. We show that by using these powerful coding schemes effectively, substantial performance improvements can be achieved. This is motivated by the need for a scheme that gives promising performance even when no training is available. The proposed scheme results in a desirable trade-off between performance and complexity.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LDPC码及其编译码原理,并对准循环LPDC码进行了性能仿真.结果表明,该码在中短码长时具有很强的纠错能力,将其应用于图像传输中,译码时以较少的迭代次数便能达到很好的传输质量.由于LDPC码性能优异,编译码比Turbo码较为简单,易于实现,故在未来的高速率、多媒体通信中可望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7.
高码率LDPC(10w.densityparity-check)码的设计一直是当前纠错编码领域的难点,尤其在短码长情况下。近年被提出的两边类型LDPC(tow—edgetypeLDPC,TET-LDPC)码在高码率情况下具有比传统LDPC码更加优秀的纠错性能。基于对TET—LDPC码结构优势的分析,文中提出一种优化设计方法,该方法通过合理选取TET.LDPC码中删余变量节点的度以及优化校验节点和变量节点的连接关系,进一步提高了该码型的性能。仿真结果显示,在AWGN信道下,文中设计的高码率短码长TET—LDPC码,不仅好于传统LDPC码,而且也好于传统的TET-LDPC码,具有更低的误码平台。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considers the application of low‐density parity check (LDPC) error correcting codes to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CDMA) systems over satellite links. The adapted LDPC codes are selected from a special class of semi‐random (SR) constructions characterized by low encoder complexity, and their performance is optimized by removing short cycles from the code bipartite graphs. Relative performance comparisons with turbo product codes (TPC) for rate 1/2 and short‐to‐moderate block sizes show some advantage for SR‐LDPC, both in terms of bit error rate and complexity requirements. CDMA systems using these SR‐LDPC codes and operating over non‐linear, band‐limited satellite links are analysed and their performance is investigated for a number of signal models and codes parameters. The numerical results show that SR‐LDPC codes can offer good capacity improvements in terms of supportable number of users at a given bit error performance. Copyright © 2006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