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的整体护理.方法 通过对25例恶性肿瘤患者在化疗期间运用护理程序进行全方位整体护理.结果 25例患者顺利完成全程治疗.结论 对化疗中病人实施全方位整体护理是完成化疗计划的保证.  相似文献   

2.
临床实习是护生从单纯的学生向临床护士转变的过度阶段,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性环节,是培养一个合格的临床护士必须阶段。作者在临床护理实习生教学中运用护理程序,并强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全面提高了护生的综合能力,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护理程序的运用1.1护  相似文献   

3.
系统化整体护理模式是继功能制护理、责任制护理之后的又一种崭新的护理模式 ,其核心内容是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病人为中心 ,护理程序为核心 ,对患者进行系统的躯体和心理的整体护理 ,并将临床护理业务和护理管理的各个环节系统化的临床护理工作模式〔1〕。系统化整体护理模式的实施 ,对改革护理业务、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目前国外大多数医院应用此模式对病人进行护理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994年美国乔治梅森大学护理教授袁剑云博士来华讲授了系统化整体护理与模式病房建设的知识后 ,南京…  相似文献   

4.
整体护理是我国护理走向独立学科和护理质量根本提高的突破点,它是以“护理程序”为核心的服务行为及管理体系,是把护理程序在临床工作及管理上系统化,以确保护理工作质量。我院于1997年始先后在老年病科、骨科、普外科等病房实施整体护理试点病房。经过近三年的临床实践,我们深刻体会到,整体护理的实施,不仅在很大程度上使病人受益匪浅,也使护理人员得到了提高,同时也有力的推动了护理专业的发展。 一、由整体护理看护理人员 1.自我价值得到了体现:整体护理的实施,使护理学科逐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命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仅局限在救死扶伤的基础上是远远不够的,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及病人的需求。因此,国内护理界在这一形式下,积极探索和引进国外科学的护理体系—整体护理。护理程序是整体护理的核心,而病人的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病人提供安全、经济、高质量的护理保证。通过对病人的健康教育,使病人了解其健康状况,作出恰当的健康医疗决  相似文献   

6.
王颖 《医学信息》2007,20(1):168-168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的转变,现代护理模式要求护士运用心理学、社会学等有关知识,对病人实施全方位整体护理,而整体护理的核心就是以病人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框架,针对病人不同的心理、社会、文化的需要提供适合于个人最佳护理,护士与患者接触机会最多、最频繁、最密切,所以护士的  相似文献   

7.
护理程序在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化疗是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化疗药物的特殊不良反应对肺癌患者,尤其是晚期患者,将造成许多不良影响,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为了消除患者的病痛和心理障碍,提高生活质量,增加治疗的信心,恢复患者的社会角色和家庭角色[1],我科运用护理程序对肺癌化疗患者实施健康心理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护理程序概述护理程序是一种科学地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工作方法,是在护理服务活动中通过一系列有目的、有计划的步骤和行为,为患者提供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及发展多层面的整体护理。护士可根据患者情况,制定并及时修改相…  相似文献   

8.
黄艳秋  宋艳波 《医学信息》2006,19(5):919-919
整体护理的概念认为,把病人看成是社会的、心理的、文化的、生物的人,一个多侧面的整体。强调了护理工作中心理、社会因素的作用,从病人的身心、社会文化的需要出发去考虑病人的健康问题及护理措施。因此,护患间的交流和沟通成为整体护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按照护理程序要求。以良好的会谈交流技巧获取有效的信息,以便保证准确的识别问题,进而评估、计划、实施和评价护理。所以每个护士应熟练掌握护患交流技巧在整体护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人文关怀在整体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整体护理是护理人员专业知识、技术水平和关爱之心结合的体现,如何提高整体护理的质量,已经引起护理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就我们运用沟通技巧,给予病人人文关怀,提高了病人满意度的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李玉琴 《医学信息》2007,20(11):1995-1996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医院为满足病人健康需求而赋予护士的重要职能。医院健康教育是贯穿于从病人人院到出院的各个阶段,成为检验整体护理效果,评价整体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我院外三科从2004年8月实施整体护理一年来,尤其重视健康教育的开展。运用不同的宣教方式、技巧和语言艺术,反复强化宣教指导,  相似文献   

11.
如何提高整体护理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整体护理是护理模式的重大改革,要求护士运用护理程序,最大限度地满足病人身心两方面的需要,从整体人的健康角度出发,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调动护理人员的所有技能,使整体护理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和阶段,为"预防疾病,维持生命,减轻痛苦,增进健康"创造一个良好的医疗环境.  相似文献   

12.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及护理学科的深入发展,整体护理在全国各地广泛地开展起来,为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我科开展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一改过去护士只忙于“配合手术”,忽视了病人心理、生理、社会因素的工作方法,将整体护理运用实践中,提高了护理质量,获得较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现将实施方法和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护理工作正在由过去的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护理逐渐向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过渡和转变,开展整体护理。它是现代护理科学发展至今产生的一个新的护理工作模式。整体护理已成为医学护理的重要部分,所谓整体,即对服务对象所给予的应包括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等各个方面。根据病人自身文化程度、心理素质及性格不同,对疾病的认识和反应也各不同,我科开展了整体护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及时地解决了病人心理压力,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生命质量越来越被重视,健康保健亦越来越显得重要,发达国家已将其纳入常规护理的主要内容。顺应社会的发展与人类对健康的要求而产生的整体护理也在各医院如雨后春笋,迅速的开展起来,它是集躯体护理、健康教育和院外指导于一体的新的护理模式,是系统思想在护理领域的集中体现,其特点是按照护理程序的科学方法为病人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5.
整体护理是以现代护理理论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核心,将护理临床业务和护理管理的各个环节系统化的工作模式。 护士是临床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质量如何直接影响着医疗质量,对病人疾病的康复更为重要。新的护理模式运用,护士首先应更新观念,尽快进入角色,从陈旧的护理制度中解脱出来,做好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工作,变被动执行医嘱为主动服务于病人,这就要求护士具有良好的心态,尽快付诸于实施新的制度—整体护理,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相似文献   

16.
杨琼芳 《医学信息》2008,21(2):286-286
随着整体护理的开展,术前访视已成为手术室整体护理的重要内容,所谓术前访视是由当台手术的洗手或巡回护士于术前一日到病房探视病人,全面了解病人的生理、心理状态及术前准备、术前用药等,以利于我们正确地评估病人,拟定完整的护理计划,提高工作效率,为患者提供的优质服务。因此,术前访视作为手术整体护理的一个环节,在手术过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人文关怀在护理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兰小云  谈丽明 《医学信息》2009,22(7):1368-1369
倡导病人是护理服务的中心,树立以人为本,人文关怀的整体护理服务理念,尽一切力量满足病人的需求,是实现护理服务的宗旨.人文关怀是护理工作的核心内容,推行护理人文关怀对临床护理质量的提高和整体护理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住院病人对陪伴需求问题的调查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及整体护理的深入开展,如何全方位了解病人的需求,并尽力满足病人的要求是进一步提高整体护理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因此,陪伴率的控制与“以病人为中心”的宗旨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对于住院病人是否需要陪伴及需要陪伴原因我们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根据病人的需求改进陪伴管理措施,以探讨整体护理模式下的陪伴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9.
陈冬艳 《医学信息》2009,22(9):1930-1930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的使用感官去收集资料的方法.而护理观察则是运用护理手段,经过护理人员的视觉、听觉、嗅觉及触觉,收集有关病人状况的信息的过程.从而做出正确的临床判断,为病人提供高质量的整体身心护理.  相似文献   

20.
王光玉  蒋俊芳 《医学信息》2006,19(4):712-713
目的在聘用护士年轻化,护理工作任务繁重的情况下,探讨高效、合理的护理排班模式,既保证整体护理质量又满足病人的不同需求,发挥其最大效能.方法以每人每周工作35小时为标准,在原有人力的基础上,改变排班方法,实施双人夜班制.结果护理质量提高,抢救病人更及时,护士业务能力增强,护理缺陷发生率减少,病人满意度上升.结论双人夜班制简化了护理程序;提高了护士素质;保证了护理质量;体现了以人为本,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