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应用PI(注水井井口压力指数)决策技术,实施区块整体调剖决策,可提高复杂断块油田高含水期最终采收率,减缓油藏产量递减,搞好控水稳油。该技术在濮53块应用后,油藏各项开发指标均得到改善。PI决策技术操作简单 ,实用性强,适用于高含水期油田调剖堵水的需要,但需区块整体调剖与三次采油相结合,才能得到最佳的控水稳油效果。  相似文献   

2.
根据注水井试井公式,演化、推导出注水井压力指数PI(Pressure Index)计算公式,并表明PI值与流量成正比;与渗透率具有双曲线关系;与注入截面面积相关。对PI决策技术在调剖堵水方面的进一步研究证明,通过PI决策整体调剖,能有效地封堵高渗透层或条带,使油藏在平面和纵向上压力指数值基本接近,力求达到储集层在平面和纵向上均质化,改善中、低渗透层(或条带)的吸水状况,提高注入水波及体积和注入水利用率,遏制油田含水上升速度,提高水驱采收率,延长油田稳产期。对广利油田莱38区块的PI决策整体调剖分析和评价,证明无论在各个方面都有较大的改善,油田开发水平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
随着油田的开发,注水油田进入高含水开发期,在非均质油层中形成高渗透条带,使注入水单层突进,严重影响注水开发效率,导致注水井吸水剖面很不均匀。深部调驱工艺技术作为改善区块和井组开发效果的一项重要工艺,可以将调剖和驱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最大限度地提高油田的注入水波及系数和采收率,挖掘中高含水油田的开发潜力,实现控水增油的目的。在深部调驱决策技术方面,利用压力指数决策技术对区块综合治理进行选井和设计优化,在油田调驱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油田区块整体调剖压力指数决策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田经长期注水开发 ,影响了油田的水驱采收率,通过多年调剖试验,总结出“区块整体调压力指数(PI)决策技术”,应用于濮城油田西区沙二上^2 3层系的调剖井,在21口油井中见到增油效果。文中介绍PI决策技术的理论基础及用途,以及操作方法,评价了PI决策技术在该层系调剖井获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PI决策技术是以注水井井口压降曲线为依据的压力指数决策技术。介绍了PI决策技术及其应用方法,该技术在濮12块应用后,油田各项开发指标得到改善,油藏递减速度降低,实现了高含水期控水稳油的目标。PI决策技术具有快速、实用、操作简单的特点,适用于复杂断块油田高含水期调剖堵水要求,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6.
冻胶泡沫体系堵水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火烧山油田储层裂缝极为发育,基质渗透率极低,属于特低渗的裂缝性油藏.油田注水开发时间不长, 由于储层存在大量裂缝,油藏纵向和平面非均质性非常严重,导致注入水沿高渗透层或裂缝发育地带突进,油井含水上升速度很快,已进入高含水开发期.堵水调剖技术通过封堵高渗水窜层段,较好地调整注水剖面,扩大注入水波及体积,从而有效改善水驱状况,提高水驱效率.用堵水技术控制油井含水率,关键在于分析油层注采关系,对区块油、水井进行整体堵调,有效加强低渗透层注水,控制高渗透层水窜,从整体上改善区块的注水开发效果.综合分析H3层H1304井历次堵水效果得出,对其相应注水井调剖后堵水效果较好,采用冻胶泡沫体系堵水比较有效,可以改善地层油水渗流状态,堵水有效期较长.由于每口油井油藏地质特征都不同,所以H3层其他油井同期堵水效果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7.
濮城油田已进入高含水开发期 ,各项生产指标下滑 ,面对严峻的现实 ,濮城油田迅速采取措施 ,开发新工艺、新技术。 1 998年经过工程技术人员的不断探索 ,开发研制出了以PI决策理论为依据的PI 1型注水井压降测评仪 ,通过阶段性应用 ,已经显示出其优越性 ,并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PI决策技术简介PI决策技术是应用注水井井口压降曲线计算所得的压力指数PI值解决区块整体治理问题的技术。注水井井口压降曲线是注水井关井后测得的井口压力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注水井的PI值由注水井井口压降曲线算出。PI决策技术的理论基础是地层中微…  相似文献   

8.
注水开发油田深部复合调剖段塞结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某低渗透油田(JS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地层出现高渗透层、大孔道、裂缝,注入水窜进,注入水平面上单向突进和剖面上的尖峰状吸水比较普遍。在单纯的注水井调剖的基础上,开展了以封堵裂缝大孔道为主、深部调驱相结合技术;调剖剂由单一的有机体系改为有机+无机复合体系;设计段塞结构以提高后续水驱压力。深部复合调剖工艺技术为提高JS油藏注水开发效果提供了一种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安塞油田三叠系油藏微裂缝具有明显的方向性,易造成注入水沿微裂缝快速推进,而使油井水淹,产能损失,影响区块开发效果。为封堵裂缝及高渗透层,扩大水驱波及体积,提高注水开发效果及水驱效率,近年来充分研究油田裂缝储层地质特征、剩余油分布规律,深入开展了裂缝型油藏注水井深部调剖体系研究与评价,确定了影响调剖效果的因素,对改善裂缝型油藏开发效果,保持油田持续稳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根据濮城西区沙二上2+3油藏层内矛盾突出的地质特点,提出并实施了远井调剖-近井封口的区块深部调剖试验,并将PI决策技术作为深部调剖选井、选剂、定量以及效果评价的理论基础,现场试验结果表明油藏的均质性明显增强,为厚层非均质油藏进入高含水开发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Translated from Khimiya i Tekhnologiya Topliv i Masel, No. 10, pp. 9–10, October, 1991.  相似文献   

18.
19.
对石油企业知识型员工流失的现状进行了描述,并分析了流失的原因;阐述了稳定知识型员工队伍的基本思路;从提高待遇、增进感情、发展事业、制度创新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对石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创新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