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背景和目的 本指南对各种已确定和新出现的卒中危险因素的证据进行概述,以提供降低首次卒中风险的循证推荐.方法 写作组成员由委员会主席根据每位成员先前在相关课题领域中的工作提名,并经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卒中委员会科学声明监督委员会批准.写作组采用系统文献回顾的方法(涵盖时间为2006年上一次回顾发表到2009年4月),参考先前已发表的指南、个人文件和专家意见来总结现有证据,并指出现有知识的差距;如果合适,则根据标准的AHA标准做出推荐.写作组全体成员均有机会对推荐进行评论并审核这份声明的最终文本.在AHA科学咨询和协调委员会考察和批准之前,本指南已由卒中委员会领导层和AHA科学声明督察委员会进行过广泛的同行评议.结果 对评价个体首次卒中风险的流程图进行了评价.根据干预的可能性(不可干预、可干预或潜在可干预)和证据的强度(证据充分或证据不太充分),对首次卒中的危险因素或风险标记物进行分类.不可干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低出生体质量、人种/种族和遗传倾向.证据充分的可干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吸烟、糖尿病、心房颤动和某些其他心脏病、血脂异常、颈动脉狭窄、镰状细胞病、绝经后激素治疗、不良饮食习惯、体力活动过少以及肥胖和体脂分布.证据不太充分或潜在的可干预危险因素包括代谢综合征、酗酒、药物滥用、口服避孕药、睡眠呼吸障碍、偏头痛、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脂蛋白(a)升高、高凝状态、炎症和感染.对用阿司匹林进行卒中一级预防的资料进行了回顾.结论 多方面的证据可用于确定能增高首次卒中风险的多种具体因素并提供降低这种风险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背景和目的本指南提供有关各种确定和潜在的卒中危险因素证据的概述,并提供降低卒中风险的推荐。方法写作组成员由委员会主席根据每位作者先前在相关课题领域中的工作提名,并经美国心脏协会(AHA)卒中委员会科学声明监督委员会批准。写作组采用系统文献回顾(涵盖时间段为2001年最后一次回顾发表到2005年1月),参考先前已发表的指南、个人文件和专家意见来概括现有的证据,指明现有知识的差距;如果合适,则根据标准的AHA标准做出简明的推荐。写作组全体成员在撰写过程中均有很多机会对推荐进行评论并认可这份声明的最终版本。在AHA科学咨询与协调委员会批准之前,本指南已进行过广泛的同行评议。结果对评价个体首次卒中风险的流程图进行评估。根据干预的可能性(不可干预、可干预或潜在可干预)和证据的强度(证据充分或证据不太充分),对首次卒中的危险因素或风险标记物进行分类。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出生体重低、人种/种族和遗传因素。证据充分的可干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主动或被动吸烟、糖尿病、心房颤动和某些其他心脏病、血脂异常、颈动脉狭窄、镰状细胞病、绝经后激素治疗、不良饮食习惯、缺乏体力活动、肥胖和体脂分布。证据不太充分或潜在的可干预危险因素包括代谢综合征、酗酒、药物滥用、口服避孕药、睡眠呼吸障碍、偏头痛、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脂蛋白(a)升高、脂蛋白相关的磷脂酶升高、高凝状态、炎症和感染。对应用阿司匹林进行卒中一级预防的资料进行回顾。结论有大量证据可以用于确定增加首次卒中风险的各种特殊因素和提供降低这种风险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缺血性卒中的一级预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背景和目的:本指南提供有关各种确定和潜在的卒中危险因素证据的概述,并提供降低卒中风险的推荐。方法:写作组成员由委员会主席根据每位作者先前在相关课题领域中的工作提名,并经美国心脏协会(AHA)卒中委员会科学声明监督委员会批准。写作组采用系统文献回顾(涵盖时间段为2001年最后一次回顾发表到2005年1月),参考先前已发表的指南、个人文件和专家意见来概括现有的证据,指明现有知识的差距;如果合适,则根据标准的AHA标准做出简明的推荐。写作组全体成员在撰写过程中均有很多机会对推荐进行评论并认可这份声明的最终版本。在AHA科学咨询与协调委员会批准之前,本指南已进行过广泛的同行评议。结果:对评价个体首次卒中风险的流程图进行评估。根据干预的可能性(不可干预、可干预或潜在可干预)和证据的强度(证据充分或证据不太充分),对首次卒中的危险因素或风险标记物进行分类。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出生体重低、人种/种族和遗传因素。证据充分的可干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主动或被动吸烟、糖尿病、心房颤动和某些其他心脏病、血脂异常、颈动脉狭窄、镰状细胞病、绝经后激素治疗、不良饮食习惯、缺乏体力活动、肥胖和体脂分布。证据不太充分或潜在的可干预危险因素包括代谢综合征、酗酒、药物滥用、口服避孕药、睡眠呼吸障碍、偏头痛、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脂蛋白(a)升高、脂蛋白相关的磷脂酶升高、高凝状态、炎症和感染。对应用阿司匹林进行卒中一级预防的资料进行回顾。结论:有大量证据可以用于确定增加首次卒中风险的各种特殊因素和提供降低这种风险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2006年5月4日,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Heart Association,AHA)/美国卒中协会(AmericanStroke Association,ASA)卒中委员会发布了最新的“缺血性卒中一级预防指南”。6月,Stroke全文发表了这一指南[1,2]。这是该指南自2001年[3]以来的首次更新。缺血性卒中的一级预防是指通过早期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主动地控制各种危险因素,从而达到使卒中不发生或推迟发病的目的。一级预防的有效实施可显著降低以后发生卒中的风险。1缺血性卒中一级预防的意义美国每年有70万以上的突发卒中病例,每年造成超过16万人死亡。2004年,美国卒中的直接和…  相似文献   

5.

2010年10月,美国心脏协会(AHA)和美国心脏病学会(ACC)推出了2010 AHA/ASA卒中预防最新指南,该指南以循证证据和专家共识并重,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完整性、中立性、学术性与实用性,并结合最新的临床试验证据和专家共识进行了全面更新,代表了全球范围内卒中防治的最新进展。为了让中国专家深入了解2010 AHA/ASA卒中最新指南,本刊编辑部指南论坛与专家经验谈栏目精选“2010 AHA/ASA卒中最新指南权威解读会议”中AHA现任主席Ralph L.Sacco教授以及AHA/ASA卒中预防指南编委会主席Karen L.Furie教授的精彩演讲内容,详细介绍了卒中二级预防的循证医学方法、危险因素处理和基于发病机制的预防方法等内容。  相似文献   


6.
<正>2014-10-28,美国心脏学会(AHA)/美国卒中学会(ASA)联合发布了2014版《卒中一级预防指南》,并在线发表于Stroke,该指南在2011年版《卒中一级预防指南》的基础上结合最新研究证据进行了更新,强调了心房纤颤患者口服抗凝药、控制血压、饮食与营养及体力活动等在卒中一级预防中的重要性。心房纤颤:心房纤颤是卒中常见的危险因素,2014版《卒中一级预防指南》主要制定者James Meschia教授指出,该指南最重要的更新之一就是新增了非瓣膜性心房纤颤患者口服抗凝药的选择,除华法林之外,该类患者还可以选用达比加群、阿哌沙班及利伐沙班。James Meschia教授  相似文献   

7.
背景和目的 本指南旨在对女性中独有的和更加常见的卒中危险因素的资料进行总结,并对以往卒中指南和心血管预防指南提供的女性研究资料进行扩展.本指南重点关注那些女性特有的危险因素(如生殖因素)以及那些在女性中更加常见的危险因素(包括有先兆型偏头痛、肥胖、代谢综合征和心房颤动).方法 写作组成员由委员会主席根据其以前在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提名,并通过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卒中委员会的科学声明监督委员会和AHA手稿监督委员会批准.写作组通过进行医学文献的计算机检索(最后检索时间为2013年3月15日,研究对象年龄为成年人)回顾最相关的文献.在AHA框架背景下对证据进行组织,根据AHA/美国心脏病学学会联合制定以及由AHA卒中委员会补充的证据强度分级方案进行分类.本指南经过AHA内部的广泛同行评议以及卒中委员会领导层和科学声明监督委员会的审查,然后获得AHA科学顾问与协调委员会的批准.结果 我们对先兆子(痫)、口服避孕药、绝经期和激素替代疗法以及那些在女性中更常见的危险因素,如肥胖/代谢综合征、心房颤动和有先兆型偏头痛相关的卒中风险提供了现有的证据、研究空白以及推荐意见.结论 为了更准确反映女性终生的卒中风险以及目前风险评分存在的明显不足,我们认为迫切需要制定专门针对女性的卒中风险评分.  相似文献   

8.
正2013年《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早期管理指南》发表后[1],高质量的新证据使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的循证治疗发生重大变化。2013年以来,在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重点关注的与AIS患者管理相关专题的更新、指南及科学声明中,已经整合了这些证据。这些指南的目的是用一篇文献为急性动脉缺血性卒中成年患者的临床管理提供最新、最全面的推  相似文献   

9.
背景和目的本指南旨在对女性中独有的和更加常见的卒中危险因素的资料进行总结,并对以往卒中指南和心血管预防指南提供的女性研究资料进行扩展。本指南重点关注那些女性特有的危险因素(如生殖因素)以及那些在女性中更加常见的危险因素(包括有先兆型偏头痛、肥胖、代谢综合征和心房颤动)。方法写作组成员由委员会主席根据其以前在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提名,并通过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卒中委员会的科学声明监督委员会和AHA手稿监督委员会批准。写作组通过进行医学文献的计算机检索(最后检索时间为2013年3月15日,研究对象年龄为成年人)回顾最相关的文献。在AHA框架背景下对证据进行组织,根据AHA/美国心脏病学学会联合制定以及由AHA卒中委员会补充的证据强度分级方案进行分类。本指南经过AHA内部的广泛同行评议以及卒中委员会领导层和科学声明监督委员会的审查,然后获得AHA科学顾问与协调委员会的批准。结果我们对先兆子痫、口服避孕药、绝经期和激素替代疗法以及那些在女性中更常见的危险因素,如肥胖,代谢综合征、心房颤动和有先兆型偏头痛相关的卒中风险提供了现有的证据、研究空白以及推荐意见。结论为了更准确反映女性终生的卒中风险以及目前风险评分存在的明显不足,我们认为迫切需要制定专门针对女性的卒中风险评分。  相似文献   

10.
卒中是导致儿童死亡的十大原因之一,幸存的致残患儿将面临几十年的残疾生活,给患儿及其家庭带来了巨大负担。由于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证据有限,以及诊断的延误,目前卒中患儿无法接受再灌注治疗。儿童卒中诊断和急性期处理的澳大利亚临床共识指南,旨在最大限度地减少临床诊疗中的不确定性,并记录与成人卒中不同的危险因素、病因和假性卒中情况的最佳证据。临床问题的阐述来自于对2007年至2017年数据库的系统检索,但仅限于英语和儿科研究。该指南应用SIGN方法和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委员会系统对证据进行筛选和分类,通过推荐、评估、发展和评价系统(GRADE系统)对推荐进行强弱分级。该指南提供了60多项基于证据的推荐,以帮助参与院前和急症处理的临床医师快速识别儿童卒中,选择最合适的初步检查方案来确定诊断、明确病因,并选择最恰当的干预措施以挽救脑组织、预防复发。同时,指南也提供了颅内压和先天性心脏病管理方面的推荐。该指南的实施需要将院前和急诊系统重组,包括建立区域性卒中网络,建立儿科卒中疾病编码,快速MRI,以及对能够提供再灌注治疗的初级儿科卒中中心进行认证。该指南能够审核治疗的基准时间线,获得急性期的干预措施及预后判断。它还将促进澳大利亚儿童卒中登记的发展,并与国际登记处建立数据联系,以便准确收集卒中发病率、治疗和结果相关的数据。  相似文献   

11.
这份更新版指南旨在为既往无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的人群提供适时的综合性卒中预防循证建议,包括危险因素控制、头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干预方法以及预防血栓形成和血栓栓塞性卒中的抗栓治疗。此外,本指南还提供了针对遗传和药理学检测以及在其他特殊情况下(包括镰状细胞疾病和卵圆孔未闭)进行卒中预防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2010年10月,美国心脏协会(AHA)和美国心脏病学会(ACC)推出了2010 AHA/ASA卒中预防最新指南,该指南以循证证据和专家共识并重,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完整性、中立性、学术性与实用性,并结合最新的临床试验证据和专家共识进行了全面更新,代表了全球范围内卒中防治的最新进展。为了让中国专家深入了解2010 AHA/ASA卒中最新指南,本刊编辑部指南论坛与专家经验谈栏目精选"2010AHA/ASA卒中最新指南权威解读会议"中AHA现任主席Ralph L.Sacco教授以及AHA/ASA卒中预防指南编委会主席Karen L.Furie教授的精彩演讲内容,详细介绍了卒中二级预防的循证医学方法、危险因素处理和基于发病机制的预防方法等内容。  相似文献   

13.
背景和目的 目前美国针对心血管事件风险预测以及一级和二级预防的指南声明均使用绝对风险估计值来识别血管事件高危患者以及可从特定干预措施中获益的患者.然而,这些指南并未明确地包括卒中患者.本指南对现有证据和争论进行概述以支持:(Ⅰ)将卒中(尤其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患者纳入心血管病绝对风险增高的患者群体;(2)将卒中纳入血管性疾病风险预测工具的转归预测因素.方法和结果 写作组成员由委员会联合主席基于先前在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来提名,并得到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卒中委员会科学声明监督委员会以及文稿监督委员会的批准.作者采用系统文献回顾(覆盖1980年1月至2010年3月期间的文献)并参考以往公布的指南、个人资料以及专家观点,以归纳现有证据,提出当前知识的不足,并根据AHA标准对适当的问题制定推荐意见.所有写作组成员均有机会对推荐意见进行评论并批准了最终版本.经广泛的AHA内部同行评议以及卒中委员会领导阶层和科学声明监督委员会的审阅后,最终获得AHA科学咨询和协调委员会的批准.将卒中患者(尤其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患者)纳入冠状动脉和心血管病绝对高危人群的原因如下.首先,有证据显示,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生致死性和非致死性心肌梗死或猝死的绝对风险增高,10年绝对风险≥20%,这一风险阈值已被一些指南用于定义冠状动脉疾病风险等危症.其次,纳入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的原因与纳入糖尿病、周围血管病、慢性肾脏病以及其他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原因相同,尽管尚缺乏在所有人群或患者中风险增高的统一证据.再次,缺血性卒中的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亚型与其他这些疾病的病理生理学机制相同.将卒中纳入高危因素将导致高危人群的数量扩大约10%.然而,由于卒中的异质性,尚不确定其他卒中亚型,包括出血性卒中以及非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亚型,是否应被视为具有相同水平的风险,因此有待进一步研究.鉴于卒中对残疾和死亡的影响、卒中与其他血管性疾病预防措施的相似性以及卒中在某些人群中较冠状动脉疾病更高的重要性,将卒中、心肌梗死和猝死纳入心血管事件风险预测工具的转归预测因素是合适的.美国以外的指南常常将卒中患者纳入心血管高危人群,并将卒中作为心脏终点的一个相关转归事件.结论 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患者应被纳入会进一步发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事件的高危患者(10年≥20%).是否应纳入非动脉粥样硬化卒中亚型尚不确定.对于一级预防,缺血性卒中应被纳入绝对风险评估方案的心血管疾病转归事件.将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作为一个高危因素或者更宽泛地将缺血性卒中视作一种转归事件纳入,可能对心血管病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因为被评定为高危风险的患者数量将大幅增加.  相似文献   

14.
2014-02-06,Stroke在线发表了美国心脏协会和美国卒中协会(AHA/ASA)制定的首部女性卒中预防指南(简称指南)。指南通过文献荟萃分析,综述了女性独有(如生育方面的因素)或较男性更常见(包括先兆性偏头痛、肥胖、代谢综合征和心房颤动)的卒中危险因素。指南最后提出建立一项专为女性设计的卒中风险评分以更准确反映女性一生的卒中风险程度并填补目前已有评分的空白。  相似文献   

15.
根据美国心脏协会(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AHA )和美国卒中协会( American Stroke Association, ASA)发布的最新指南,地中海式饮食或控制高血压饮食( Dietary Approaches to Stop Hypertension, DASH )、定期进行体力活动并控制好血压可降低首次卒中风险。
  指南撰写委员会对现有的一些指南、随机临床试验以及一些观察性研究进行了回顾以制定出新指南。该指南的一位主要作者,美国Mayo医院的Meschia指出,我们有一个巨大的机会来改善首次卒中的预防,因为可改变或可控制的危险因素(尤其是高血压)能解释90%的卒中风险。  相似文献   

16.

美国卒中致死率由第三位降到了第四位,但在中国,卒中仍然是致死的首要因素,同时患者缺血性卒中后常面临功能性致残,生存质量下降和痴呆或认知功能下降等结局。因此,如何预防卒中以及减少卒中带来的危害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2003—2009年,指南对指导卒中预防和治疗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因此推荐继续依据指南进行卒中的二级预防。二级预防是旨在减少既往有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病史的患者再发卒中及其他心血管事件并降低其心血管病死率的疗法。尽管卒中预防是人们首要关注的问题,但指南选取的许多推荐分类反映的是现有的有关减少全部心血管结局的证据。  相似文献   


17.
2014年2月6日,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发布的《女性卒中预防指南》使我们对女性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有了进一步的反思.与男性相比,某些危险因素为女性独有或在女性人群中更加普遍,对这些危险因素的深入认识对女性缺血性卒中的预防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据最近的Stroke报道,多重危险因素干预试验(Multiple Risk Factor Intervention Trial,MRFIT)表明,抑郁症状看来能增加有冠心病危险因素男性的卒中风险,抑郁对卒中病死率的影响可能比吸烟或胆固醇水平更大。  相似文献   

19.
<正>人们认为,与老年卒中患者相比,中青年卒中患者有着不同的病因和危险因素。近期Stroke杂志上发表的一项最新德国全国性病例对照研究评估了已知的潜在可改变心血管危险因素对中青年人群卒中负担的贡献。研究共计入选SIFAP1(中青年法布里患者卒中研究)中2007~2009年来自26家临床卒中中心的2125例18~55岁的连续患者以及来自以人群为基础的GEDA(德国健康更新)研究中2009~2010年与之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8500例既往无  相似文献   

20.
高龄老年人口增长迅速,其预期寿命也明显延长.年龄是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高龄老年人卒中风险极高.高血压是高龄老年人最常见的可干预卒中危险因素.近20年来,抗高血压在卒中一级预防中的作用的相关研究结果逐一公布,其中一些大型随机对照研究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为高龄老年人的血压管理提供了切实的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