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胸腰椎骨折导致脊髓或马尾神经受压损伤的发生率可达60%以上。解除压迫是受伤神经得以恢复的先决条件,是可靠有效的方法。传统的减压手术存在减压不彻底,脊柱稳定性破坏较多等缺点。作自行设计改良的脊柱前方减压方法,结合椎弓根钉作三柱固定,能增加脊柱的稳定性,维持钻压的成果,有利早期活动和康复运动。用此法治疗26例胸腰椎爆裂型骨折伴程度不等的脊髓损伤病人,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AF内固定加脊髓减压治疗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AF内固定及脊髓前外侧减压即时减除脊髓压迫,促进脊髓功能恢复。方法:采用AF内固定系统复位固定胸腰椎骨折,同时行脊髓前外侧减压,双侧横突间植骨融合。结果:31例中,压缩的椎体高度,完全恢复ll例,恢复90%8例,85%3例,80%5例,恢复70%3例,恢复65%1例。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8例术前A级,术后7例无恢复,1例恢复到B级;10例B级术后恢复到C级8例,D级2例;9例C级恢复到D级7例,E级2例;4例D级均恢复到E级。结论:AF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复位固定可靠,结合彻底的脊髓前外侧减压,横突间植骨融合,脊髓神经功能得到明显恢复,减少了病残率。  相似文献   

4.
张功林  章鸣 《中国骨伤》2005,18(7):443-445
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的治疗,一直是脊柱外科关注的课题,随着对神经损伤的病理生理研究深入和手术方法的改进,对其治疗方法和观点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本文就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治疗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后路减压与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后方人路椎管减压与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的手术要点及临床效果。方法67例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的患者均行后方人路椎管减压。哈氏棒加棘突钢丝固定2例,Dick系统固定22例,RF15例,AF28例。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6年5个月,平均1年1月。67例术后X线照片显示伤稚高度复到90%以上,CT显示椎管矢状经基本恢复正常,硬膜囊前方无受压现象。术后神经功能较术前有较大恢复。结论 后方入路减压能一次性清理脊髓马尾周围致压物和完成内固定,稳定脊柱,最大限度地创造神经功能恢复的条件,减少继发性脊髓损伤和并发症的发生。本术式是治疗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椎管前后减压与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后入路行椎管前、后减压及内固定对伴有脊髓损伤的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112例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病例经后路行椎管前、后减压及内固定治疗.减压、内固定及植骨融合同时进行.结果:94例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年2个月.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的46%恢复到88.6%,cobb氏角由平均17.6°恢复到2°,CT显示椎管矢径明显扩大.结论:本术式具有减压彻底、畸形矫正满意,内固定可靠.并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手术简便、减压、植骨与内固定1次性完成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胸腰椎骨折伴脊髓马尾损伤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胸腰椎骨折伴脊髓马尾损伤的治疗万年宇1宋展昭1自1993年1月至1995年12月,我院共收治胸腰椎爆裂骨折74例,现就治疗中的一些问题做一探讨。1一般资料男62例,女12例;年龄22~44岁,平均31.3岁。致伤原因:摔伤46例,砸伤14例,撞伤14...  相似文献   

8.
AF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志康  程俊文 《中国骨伤》2009,22(7):497-498
自从Rey—Calmille提出椎弓根系统以来,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逐渐完善。AF系统具有复位满意、手术创伤小、操作简便、内固定牢固并允许患者早期下床活动等优点,近年来在临床广泛应用于胸腰椎骨折的内固定。自1999年1月至2007年1月应用AF三维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10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前路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前路减压内固定术对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的应用价值。方法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56例,均行经前路减压内固定术。其中单节段受累50例:T10 1例、T11 2例、T12 17例、L1 19例、L2 9例、L3 2例;双节段受累6例:T12和L1 5例、T11和T12 1例。Frankel分级:A级11例,B级23例,C级15例,D级5例,E级2例。结果所有病例脊髓均获有效减压,平均随访18个月,植骨融合良好,无脊柱后凸畸形及内固定断裂或松动等并发症。伤椎高度由术前(1.5±0.2)cm恢复到(2.9±0.3)cm,后凸Cobb角由术前25°±3°恢复到5°±2°。Frankel分级:A级3例,B级8例,C级20例,D级16例,E级9例。结论前路减压内固定术是集直视下直接减压、复位、内固定、植骨融合、畸形矫正、重建脊柱稳定一次性完成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椎管前后闰压与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后入路行椎管前、后减压及内固定对伴有脊髓损伤的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112 例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病例经后路行椎管前、后减压及内固定治疗。减压、内固定及植骨融合同时进行。结果:94 例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 年2 个月。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的46 % 恢复到88 .6 % ,cobb 氏角由平均17 .6°恢复到2°,CT 显示椎管矢径明显扩大。结论:本术式具有减压彻底、畸形矫正满意,内固定可靠。并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手术简便、减压、植骨与内固定1 次性完成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创伤小、脊髓减压彻底、术后患者可早期活动的治疗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的手术方案。方法45例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经采用自制椎体塌陷器后路小窗口减压椎体内植骨内固定术式。采用Frankel分级进行神经功能评估,通过X线及CT片评估骨折复位情况。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平均1~2小时;出血量为180-380ml,平均240ml,均未输血。术后椎体高度恢复满意,均大于原有高度的4/5,成角畸形消失。手术前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B级12例,C级23例,D级10例。手术后C级4例,D级15例,E级26例。其中2例早期使用自制椎体塌陷器不当,分离硬脊膜不彻底,神经功能由术前的D级下降到术后C级,但经后期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2例术区浅层感染经局部换药引流后痊愈,其余病例未出现断钉、断棒或螺钉松动及其它并发症。结论后路小窗目减压椎体内植骨内固定手术具有创伤小、脊髓减压彻底、脊柱前中后柱稳定等特点,可有效恢复椎体高度、脊柱的生理曲度、椎管容积和脊柱即刻稳定性,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理想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2.
1991~1995,对14例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在初次术后因各种原因进行了再手术。其中椎管内骨片遗留8例,均再行全环减压术。伤椎定位错误2例,发现后重新手术调整内固定和再减压。骨折脱位复位不满意2例,均予再手术。脑脊液囊肿1例,予以囊肿切除,软组织重叠加压缝合。椎弓根螺钉断裂致脊柱后凸畸形1例,行后凸畸形截骨矫形术。初次术后4例神经功能得到改善,10例无效。而再次手术后经12~36月随访,7例获Frankel一级改善。作者认为对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的病人初次术后存在明显缺陷;神经症状恢复停滞,椎管内遗留骨片压迫脊髓者;存在其它严重并发症者;均应及时进行再手术。  相似文献   

13.
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的再手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1-1995年14例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在初次术后因各种原因进行了再手术。其中椎管内骨片遗留8例,均再生全环减压术。伤椎定位错误2例。发现后重新人固定和再减压。骨折脱位复位不满意2例,均予再手术。脑脊液囊肿1例,予以囊肿切除,软组织重加压缝合。椎弓根螺钉断裂致脊柱后凸畸形1例,行后凸畸形截骨短形术。初次术后4例神经功能得到改善,10例无效。而再次手术后经12-36月随访,7例获Fran  相似文献   

14.
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手术方式选择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前后路手术各自的优缺点、适应证以及内固定物的选择。方法:回顾1992年1月-2000年4月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53例,其中后路手术43例,前路手术10例;总结手术方法及手术疗效。结果:获6个月以上随访41例,脊髓神经功能术前为A级3例,术后均无恢复;其他在术后均有1-3级恢复;前后路手术对神经功能恢复无法做比较;椎体复位后路手术43例有11例欠佳,前路手术10例均达解剖复位。结论:前后路手术各有其较明确的适应证,应按照受伤节段、CT显示椎骨受压情况及神经损伤程度进行选择;后路手术存在远期或取钉之后椎体高度再丢失问题,前路因其能达到生物学固定而远期稳定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1989年1月~1996年6月,我院应用后路减压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致脊髓或马尾神经损伤127例,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27例中男96例,女31例;年龄15~64岁;致伤原因:重物压伤42例,高处跌下49例,车祸36例;骨折平面:胸段9例,胸腰段104例,腰段14例;根据张光铂分类法:单纯屈曲压缩型11例,爆裂型61例,安全带型7例,骨折脱位型48例;Framkel神经功能分级:A级68例,B级11例,C级38例,D级10例。治疗方法局麻或全麻后俯卧位于脊柱手术架上。以伤椎棘突为中心后正中切口,切除骨折椎的椎板和黄韧带,探查脊髓受压和椎管情况;清除椎管内的血块,游…  相似文献   

16.
“APF”系统即钉杆角椎弓根内固定系统 (screw -rodan glepediclefixationsystem)是由唐天驷、杨惠林等研制、改进的新型胸腰椎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器材。我院 1995年 3月~2 0 0 0年 3月共应用该固定器治疗了 33例患者 ,取得良好疗效。现将病历、影像资料完整并经随访的 2 9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9例中男 2 4例 ,女 5例 ;年龄 19~ 5 6岁 ,平均 34 7岁。合并有头外伤 3例 ,肱骨骨折 2例 ,尺、桡骨骨折 2例 ,肛门裂 1例 ,其他部位外伤 4例。受伤原因 :重物砸伤 12例 ,坠落伤 9…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在微创通道下减压结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治疗伴有神经根损伤的胸腰椎骨折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2012年1月~2014年7月本院收治不同节段胸腰椎骨折伴有神经根损伤患者30例,采用微创通道下神经根减压结合经皮螺钉复位内固定治疗。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28~61岁,平均42岁。骨折节段及神经根损伤节段为T11~L3,均为单节段神经根不完全损伤,无脊髓、圆锥或马尾损伤。测量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伤椎前缘相对高度及Cobb角,评价骨折椎体复位情况。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29分)评价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患者的神经功能。结果所有患者均手术顺利,无明显手术并发症。随访12~42个月,平均27个月。术后X线片提示螺钉位置满意。末次随访X线片提示所有螺钉无错位且无断钉。术后及末次随访时的伤椎前缘相对高度、Cobb角、JOA评分与术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通道下减压结合经皮螺钉复位内固定术治疗伴有神经根损伤的胸腰椎骨折临床效果满意,且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9.
损伤控制骨科在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高速公路及机动车辆的普及,高层建筑的增多,使得创伤发生率有增无减。且致伤因素的动量明显增大,严重创伤和多发伤的比例显著增加,同样合并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的严重多发伤也显著增加。自2006年11月至2007年12月救治6例合并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采用损伤控制骨科理念指导其相关治疗,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后方入路椎管环形减压与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的手术要点和临床效果。方法:58例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的患者行后方路椎管环形,半环形减压,哈氏撑开棒加棘突钢丝固定15例,Luque棒固定7例,哈氏棒与Luque棒联合固定4例,椎弓根器械固定32例,本组病例根据伤情和手术方法不同,分别行椎板关节突,椎体间,半椎板及横突间植骨融合。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7年6个月,平均3年2个月,58例术后X线片显示伤椎前缘高度从46%恢复到88.6%,脊椎后凸Cobb角从17.6度降至2度,CT显示椎管矢状径基本恢复正常,硬膜囊前方无受压现象,神经功能恢复有效率,完全瘫(A→B)为11.1%,不完全性瘫为100%,结论:后方入路环形减压能一次性清理脊髓马尾周围致压物和固定,稳定脊柱,最大限度地创造神经功能恢复的条件。减少继发性脊髓损伤和并发症的发生,本术式减压充分,固定地,是治疗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