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磁流变离合器是通过磁流变液的剪切应力进行传递转矩的器件。对多盘式磁流变离合器进行磁路的设计,首先应用磁路欧姆定律,结合考虑不产生磁路磁饱和效应,初步确定磁路结构参数并采用有限元分析的方法对磁路进行仿真,对不同磁导率的磁轭材料进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绝大多数磁感线都通过多盘式离合器的磁流变液工作面,并且在相同条件下,相对磁导率较高的磁轭材料可以提高工作间隙的磁感应强度。  相似文献   

2.
离合器是保证汽车平稳起步、换挡平顺和防止传动系统过载的关键部件,为改善车辆传动系统的离合器特性,通过分析载重汽车离合器的传动系统模型,利用磁流变液体可控、在外加磁场作用下产生剪切应力传递转矩的特性,建立了磁流变离合器的传递转矩模型、设计了离合器的磁路结构,并应用ANSYS软件仿真分析了不同励磁电流下磁路的磁力线和磁感应强度,仿真结果表明,通过改变励磁电流,磁流变离合器在外加磁场作用下可以实现动力和运动的传递,该研究为离合器的设计和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磁流变离合器的磁路设计是离合器设计中的重要环节,系统地分析离合器磁路设计中材料选择、磁路结构以及线圈参数等应该注意的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一套基于磁饱和效应的磁路设计方法,应用磁路欧姆定律计算磁路所需磁通势,详细介绍其设计计算步骤,并对电磁线圈参数的设计计算方法进行详细介绍,最后应用研究结果完成一种圆盘式磁流变离合器的磁路设计。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圆盘式磁流变离合器的基本结构,对与圆盘式磁流变离合器设计相关的材料选择、磁路、磁流变液最佳工作区、绕线线径、绕线匝数、功耗等进行了较深入分析,提出了一套设计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5.
基于流动模式的汽车双筒式磁流变减振器设计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基于流动模式的汽车单出杆、双筒式磁流变减振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该减振器采用已有汽车悬架双筒式普通液压减振器的设计标准制造,对现有双筒式减振器具有很强工艺继承性。根据Bingham流体模型建立双筒式磁流变减振器阻尼力数学模型,并提出该减振器的磁路设计方法;针对磁路的非轴对称特性,建立磁路三维有限元仿真模型,结合北京现代某款汽车前悬架减振器的技术要求和磁流变液流变特性,进行三维静态磁场分析,确定活塞磁路的主要参数。制作汽车双筒式磁流变减振器,并对此进行台架特性试验;通过试验与理论计算对比,结果表明理论计算数据与试验数据较吻合,所提出的双筒式磁流变减振器设计方法是可行的,对汽车双筒式磁流变减振器的设计使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理论研究了一种圆筒式磁流变液离合器的结构设计.基于Bingham模型描述了磁流变液的本构方程,分析了磁流变液离合器的工作原理;建立了圆筒式磁流变液离合器传递转矩与输出转速的计算模型,并导出了其设计计算公式;利用导出的设计计算公式,选用两种磁流变液材料,设计计算了两种圆筒式磁流变液车用风扇离合器的结构参数.理论研究表明,磁流变液离合器的传递转矩和输出转速都可通过改变磁流变液工作间隙中的磁场强度加以调控;所选择的磁流变液的性能对离合器的结构参数起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7.
根据磁通守恒和磁路基尔霍夫定律,采用平均磁路法对双盘式磁流变离合器进行了磁路设计。改进设计盘片呈凹槽结构,使磁力线集中分布于更有效的工作面内,以节省能耗;为保证磁路性能的同时使离合器尺寸更为紧凑,提出壳体壁厚尺寸的确定方法。最后,采用磁场有限元分析方法对离合器的改进结构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采用隔磁套杯结构能有效防止漏磁,阻断磁路分支,磁流变离合器工作间隙处能产生磁场强度接近理想值0.9T,且分布均匀。  相似文献   

8.
磁流变液离合器的设计与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磁流变液的材料特征,分析了磁流变液离合器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建立了磁流变液离合器的力矩计算模型;提出了磁流变液离合器参数设计的基本要求,并给出了磁流变液离合器的设计实例。  相似文献   

9.
《机械科学与技术》2016,(12):1919-1924
为有效隔离汽车发动机的振动,提出一种基于挤压模式的磁流变悬置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并对磁流变悬置的磁路进行了理论计算。针对磁路的轴对称特性,采用Matlab/PDEtool建立磁路二维有限元仿真模型,并进行静态磁场仿真分析,确定磁路的主要结构参数。基于磁流变液Bingham模型和流体动力学理论,建立磁流变悬置力学模型。对磁流变悬置进行动态特性试验,并与理论计算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试验值与计算值基本吻合,所提出的基于挤压模式的磁流变悬置设计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剪切屈服应力是反映磁流变液流变特性的主要参数之一,稳定可控的磁场直接影响磁流变液剪切屈服应力的测量精度,因此磁场设计是否合理对磁流变液的流变性能测试具有重要的影响。针对外置式线圈产生的磁场强度较低且存在漏磁现象、对称式线圈中磁流变液装载不便导致测量过程持续性差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凹字型磁路,通过调整线圈位置来改变磁场结构,使磁力线垂直穿过磁流变液流动方向,同时可拆卸的组合式磁路设计在保证磁场强度需要的前提下实现了磁流变液的连续性测量。此外,还分析了不同电流下的磁场强度分布规律,并基于优化的磁路开展了磁流变液剪切屈服应力等力学性能参数的测试。与主流标准测试仪器相比,具有凹字型磁路结构的磁流变液测试系统所测得的剪切屈服应力平均相对偏差值约为10%,重复误差在6.34%以内,说明该磁路结构是磁流变测试中磁场装置设计的一种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1.
针对当前机械类软启动装置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并设计一种新型的磁流变液软启动装置。建立盘式磁流变传动机构的理论力矩模型;设计磁流变液软启动装置的机械组合结构,详细说明工作原理、散热结构设计和磁路结构设计。设计的磁流变液软启动装置不仅可以满足功能需求,而且降低对驱动电机的要求,体积明显减小,磁流变液在固态和液态之间的毫秒级可逆转化使得软启动装置的响应速度更快,提高了传动效率。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影响磁流变液离合器传递转矩大小的因素进行分析,在盘式磁流变液离合器基础上提出一种楔槽式磁流变液离合器的新结构形式,并用有限元的方法推导两者的力矩传递数学模型,通过计算比较两者传递力矩的大小,得出楔槽式磁流变液离合器能传递较大转矩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简述了磁流变液的流变机理,以及其在离合器上的应用.阐述了多盘式磁流变离合器的工作原理,对其理论输出转矩计算公式做了相关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4.
熊洋  黄金  舒锐志 《中国机械工程》2021,32(17):2040-2046
针对磁流变液装置所产生的转矩偏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磁流变液与电热形状记忆合金(SMA)联合传动的方法,并介绍了传动装置的工作原理。基于电热SMA弹簧力学特性,推导了温度与摩擦转矩的关系;通过有限元软件对装置进行了磁场分析,得到了环形磁流变液工作间隙磁场强度与磁流变液剪切屈服应力之间的关系,并计算得出磁流变液传递的转矩。实验结果表明:由8个SMA弹簧产生的摩擦转矩最大为1.798 N·m,励磁线圈的电流为1 A、匝数为380时,磁流变液传递的转矩为1.41 N·m。相较于单一的磁流变液传动装置产生的转矩,磁流变液与电热SMA联合传动产生的转矩为3.15 N·m,传动性能提高了1.2倍。  相似文献   

15.
汽车离合器从动盘拖曳分离测试机是汽车从动盘总成工件出厂检验的主要设备,是保证汽车从动盘总成产品质量考核的重要手段。通过深入研究国外同类产品,设计开发了测试机。采用四导杆的导引结构,使用伺服电机加载,电机采用滑模变结构控制,降低了超调量,提高了检测精度与检测效率。经使用,所设计制造的测试机工作可靠,满足了生产线大批量生产检验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磁流变流体的磁流变特性及其Bingham模型,依据磁流变流体在磁场作用下的可逆、可控特性设计了磁流变阀。采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设计的磁流变阀3种结构模型进行了磁场分析。研究磁流变阀的结构与磁流变流体的磁感应强度和磁流变阀性能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根据磁力线分布和磁感应强度大小合理设计磁流变阀结构,可使磁流变流体在相同外加电流条件下获得更高磁感应强度,提高磁流变阀的性能。  相似文献   

17.
设计了一种汽车轮内叶轮式磁流变液制动器,根据磁流变液在强磁场下的流变特性,推导出该制动器的制动力矩计算方法,并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建立仿真模型,分析了制动器结构参数对制动力矩的影响。所设计的汽车磁流变液制动器能够满足一般小型汽车的制动力矩需求。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虚拟仪器的特点及其核心技术为基础,研制开发出了一套符合国家汽车行业标准“汽车干摩擦式离合器盖总成技术条件”和“台架试验方法”的要求,用来检测膜片弹簧离合器盖总成参数的测试系统。  相似文献   

19.
黄新明 《现代机械》2004,(1):22-22,33
介绍了汽车离合器摩擦片多轴钻床的设计方案、结构和控制原理。经使用表明 ,保证了产品质量 ,提高工效 10多倍 ,可在同类零件的加工中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