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匡旭光 《当代化工》2015,(1):72-74,82
随着曙光油田稠油开发的不断深入,大部分油井已进入吞吐开发中后期,流动性差、动用不均、低产低能等矛盾日益突出,单一技术的局限性日趋明显,已无法满足稠油中后期高效开发的需要。针对上述问题,结合稠油油藏不同区块油品性质及储层特性,从提高驱油效率、乳化降粘、降低界面张力等角度优选助排剂和乳化剂,通过筛选复配乳化助排配方体系,确定现场施工工艺及施工参数,形成一种新型的气动力乳化助排油层处理技术。通过室内实验及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实现了降粘助排、暂堵调剖、气体增能工艺的有机结合,有效改善了油井生产效果。  相似文献   

2.
孤岛油田稠油区块属于疏松砂岩油藏,胶结疏松原油粘度大,比重高,流动性差。地面油井生产以掺水工艺为主,主要采用"掺水伴输、降回压为主,掺水稀释降粘和掺水升温降粘提高掺水效果为辅,特殊井特殊对待"的稠油掺水工艺。通过室内研究建立稠油掺水降粘的实验方法和不同含水条件下的油水混合物粘温关系相关模式,现场试验稠油在不同温度下的流动状态,建立起稠油井地面正常生产的"温度场",在此基础上首先确立不同区块油井的整体管理指导意见,再根据稠油井不同注汽周期、注汽的不同阶段、原油特性、地质条件、季节变化、开发方案等因素,制定稠油井地面正常生产的"一井一策",建立油井生产档案,及时进行地面配套和参数动态优化,使稠油井处于最佳生产状况,减少稠油井停井时间,提高稠油井采油时率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3.
王俊伟 《当代化工》2013,(5):676-680
超稠油中低周期油井原油粘度高、采出程度差、回采水率低、严重影响油井开发效果。传统方法在注汽前向井内注入磺酸盐助排剂,改善吞吐效果,现场应用取得一定效果。但磺酸盐助排剂体系表面活性偏低,洗油性能、原油降粘率、润湿性改变性能有限,并且其抗盐及抗硬水能力不强,应用于低周期油井效果不十分理想。因此研究开发新型原油分散降粘助排采油技术,改善中低周期超稠油油井的吞吐效果。本文介绍了新型原油分散降粘助排剂的原理及配方设计,通过室内试验并对其性能进行了相关评价。通过现场应用证明该新型原油分散降粘助排剂能有效改善中低周期超稠油油井的吞吐效果。  相似文献   

4.
桩139块为深层边底水稠油油藏,该块主力层Ng6层油井热采生产效果较差,利用钻井岩屑模拟地层条件进行敏感性评价,分析储层水敏是导致注汽质量差的主要原因。通过室内模拟试验对DC复合降粘机理进行研究,评价分析了CO_2注入量、DC吞吐周期和焖井时间对采出程度的影响。并对DC施工参数进行了优化。稠油冷采工艺改善桩139块稠油油藏的开发效果,降低了稠油油藏开发成本,对桩139块Ng6层的开发起到提质增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排6南位于春风油田西南部,采用热采注蒸汽吞吐开发,年油汽比0.58,属低效热采开发油藏。油藏温度下脱气原度19683mPa·s左右,油层厚度4~10m,油藏温度33℃,为边底水浅薄层特稠油油藏,针对排6南油藏原油粘度高、含水高,热采效率低等开发矛盾,采取功能性激活剂延长微生物激活时间的基础上,调整渗流通道;常规激活剂及菌液降低原油粘度,提高原油流动性,达到控水稳油,从而提高油井产量。室内通过激活剂配方的优化和高效润湿降粘细菌的筛选获得4号常规激活剂以及功能性激活剂配方和一株外源润湿降粘菌WJ-21,将内外源复合进行性能评价,乳化指数达到100%,降粘率达到97%,润湿性改变效率70%。2015年-2018年在排6南实施微生物吞吐9口经井16轮次,增油9308吨,平均单井增油1034吨,平均每轮次吞吐增油582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下二门油田浅北区块H 2Ⅰ2、3小层为薄层稠油油藏,常规试采及出砂冷采产量低的情况,根据其储层物性、原油性质、油层厚度及注蒸汽吞吐试验结果等油藏地质特征,开展了开发方式对策研究,提出H 2Ⅰ3小层宜采用注蒸汽开发,并根据已开发油田的生产情况及数模结果,对注气参数的确定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锦94块隶属锦州油田稠油区块锦45块的一个次级断块,已经进入吞吐开发中后期,各储层之间矛盾日渐突出,油层间薄厚差距也较大,常规注汽会导致各层间吸汽不均匀而造成生产状况差的局面,严重影响油层的动用程度。稠油多轮次吞吐增产剂对于这类油井具有很好的封堵调剖、驱油、降粘的作用,能有效改善蒸汽吞吐效果,起到提高油井产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针对薄层稠油油藏特点开展气体增能助排、化学法降粘提高原油流动性研究。筛选降粘剂并考察其用量及矿化度对降粘效果的影响。在孤岛GDNB76X 11井进行矿场试验,日液、日油均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9.
渤海某稠油油田J区为渤海湾典型的湖相三角洲稠油油田,主力开发层系为东营组下段的Ⅰ和Ⅱ油组,纵向上可细分为14个小层,平均地层原油黏度为291 mPa·s。在纵向上、横向上存在多个油气水系统。针对该区块稠油油藏堵塞的难题,开展了洗井助排液和解堵助排液实验,加热车配合药剂注入工艺实验;研究出了一种利用加热车配合提高入井液温度,结合针对性洗井助排液和解堵助排液有效解除稠油油藏近井地带堵塞的方法。该方法在现场应用证实有效,为该类油藏的解堵提供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孤岛稠油低效井、停产井主要分布在孤南4等区块。孤南4块目前主要以注汽吞吐生产,由于原油粘度高、地层粘土含量高,导致了该区块存开井率低,生产井蒸汽吞吐效果差。针对孤南4块油藏特点,通过开展室内热复合化学实验研究,优化设计出了针对不同井况采取油层保护措施、补充地层能量措施、降粘增注工艺措施、提高蒸汽洗油效率措施等四项热复合化学工艺措施系列,既可作用于油井的近井地带又可以作用于油层深部,大大改善了孤南4块的热采效果。在该区块现场实施4井次,措施后注汽压力较上周期降低1.0MPa以上,平均周期油汽比提高了0.38,应用的投入产出比达到了1:6.0。热复合化学技术在孤南4低效区块的成功应用为胜利油田其他低效稠油区块的稳产、增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薄层稠油油藏水平井注汽参数设计思路,主要是应用油藏工程方法、经验法及数值模拟法相结合,结合区块内直井蒸汽吞吐注汽参数,分别优化确定水平井注汽强度、注汽速度、焖井时间等注汽参数,工艺上采取水平井段均匀注汽设计,现场应用证明,水平井开发薄层稠油具有很大优势。  相似文献   

12.
稠油生产过程中,应用各种降粘技术措施,降低稠油的黏度,提高稠油流动的速度,达到高效开采的技术要求。注汽降黏开采稠油技术得到广泛地应用,因此,有必要研究注汽降黏开采稠油的工艺技术措施,不断提高稠油油藏的开采效率,促进稠油油藏开发效率的增加。  相似文献   

13.
排612区块为浅薄层特稠油油藏,2015年产能建设以来,随着吞吐轮次增加,地层能量下降,边底水推进,导致产量降低、含水上升、周期油汽比降低,开发效果变差。2018年下半年开展注入氮气控水增能试验,措施前后油井生产效果对比,排水期由34天缩短至28天,综合含水由79.5%降至73.4%,周期累油由314 t增至455t,日油水平由3.3t/天提高至4.4t/天,油汽比由0.40提高至0.45,周期生产天数由94天延长至102天。表明氮气在多轮次吞吐稠油油藏中控水增能的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浅薄层超稠油油藏多轮次吞吐后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4.
辽河油田低速区块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由于油藏埋藏深、储层及原油物性差、粘土含量高、储层受伤害等原因,导致蒸汽吞吐时注汽困难,注汽质量差针对低速块长期以来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多元缓速酸化技术的研究,应用多元缓速酸解除油层污染,提高近井地带储层渗透率,降低注汽压力,改善注汽质量,提高蒸汽吞吐效果。  相似文献   

15.
高升油田难采储量区块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由于油藏埋藏深、储层及原油物性差、粘土含量高、储层受伤害等原因,导致蒸汽吞吐时注汽困难,注汽质量差本文针对低速块长期以来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进行了多元缓速酸酸化技术的研究,应用多元缓速酸解除油层污染,提高近井地带储层渗透率,降低注汽压力,改善注汽质量,提高蒸汽吞吐效果.  相似文献   

16.
胜坨油田胜二区东二段稠油油藏原油粘度较高,平均6439mPa.s,油井单井产能低,截至2004年底,累计产油18.05×104t,采出程度3.93%,油藏基本满足蒸汽热采的条件。为探讨区块注汽热采的可能性,2008年选取了位于构造中、高部的4口油井,进行热采试验,单井产量显著提高,获得了理想的开发效果和良好的经济效益,充分说明了本块稠油油藏适合蒸汽吞吐生产,为区块下部高速开发指明了方向,也为类似区块的开发,提供了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7.
针对濮城油田稠油区块油藏,解决在原油进入井筒生产过程中,由于井筒热损失,致使原油温度降低、粘度增大,流动困难的问题。在室内开展了稠油降粘剂实验,通过室内试验和现场实施,取得了较好的降粘效果,在生产中见到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高升油田部分稠油区块储层物性较差,粘土含量高,胶结蔬松,同时还存在不同程度水敏、速敏、盐敏等敏感性。此类油藏在进行多轮次吞吐后,储层受到伤害,导致吞吐井注汽压力高,注汽困难。针对油藏特点和蒸汽吞吐开发过程中存在问题,研制出适合此类区块的降压注汽解堵技术。为高升油田类似区块吞吐井解堵增注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海26块是稠油热采区块,油田转热采吞吐试验初期,受井深、完井技术和井筒隔热工艺的影响,油井注汽过程中表现注汽压力高、蒸汽干度低、套管上涨等现象,造成蒸汽吞吐效果差。通过开展油藏参数和井身结构研究,分析油藏热采适用条件和井筒受热状况对非预应力套管完井产生的影响,优化注汽管柱和井筒隔热工艺,经过6年162井次的现场实践证明,深层稠油热采井筒隔技术在海26块应用是成功的,达到了保证注汽质量和提高热采吞吐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锦45是辽河油田最大的稠油区块,目前已处于蒸汽吞吐开发后期。稠油油藏经过多轮次注汽开采后,其物性及流体性质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直接影响到油藏的开发效果,主要表现为原油产量大幅度下降、含水升高、油汽比降低、原油开发的经济性越来越差。为改善其生产状况,开展的提高蒸汽吞吐效果配套工艺技术,成为锦45块稳产的主要技术手段。开发的核心技术,获得了较高投入产出比,确立了国内先进技术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