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流星余迹通信利用流星电离余迹进行通信,它是一种突发的通信方式。流星余迹通信方式特殊,它具有很好的隐蔽性、很强的抗干扰能力,使其成为一种受到物理或电子攻击时的有效通信保障手段。这里给出描述流星余迹信道参数(流星达到率、可用时间比、平均持续期等)的数学表达及实测结果。制订2种流星突发通信的握手协议,并基于该协议和信道实测结果,估算得到流星突发通信的通过量和突发等待时间。  相似文献   

2.
OFDM在流星余迹通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俊  李赞  金力军 《电讯技术》2005,45(4):34-37
流星余迹通信是一种突发通信。在研究流星余迹通信及其信道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将OFDM应用于流星余迹通信的设计思想,对具体实现中的关于OFDM参数的选取、同步及峰平比的降低等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给出了可行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流星余迹通信具有其他通信系统无法比拟的优点,如:大跨距、抗干扰、低截获概率特性和抗毁性等特点,使得这种通信方式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尤其是支援短波通信及用作卫星通信的替补手段。但是流星余迹信道又是一种典型的突发信道,通信容量小和实时性差。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短暂的流星余迹信道,人们设计了链路自适应技术。此技术能够根据信道状况自动调整发射机和接收机的参数,使得流星余迹信道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相似文献   

4.
浅谈流星余迹通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冰新 《电信科学》2003,19(3):56-58
本介绍了一种新的通信方式-流星余迹通信,包括其定义、工作原理、需要考虑的问题。优缺点和频段等。流星余迹通信的应用领域主要是应急通信,是一种满足最低限度通信需求的通信方式。调制解调技术、数字通信技术以及高速数字处理器件等领域的发展。使得流星余迹通信技术在监控、通信以及导航等方面获得了有效应用。对流星余迹通信的发展前景,本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流星余迹通信不同于传统的通信,它是低速率通信,具有突发、不连续以及不定时的特性。流星余迹通信的复杂性要求有必要对其通信信道进行研究。可用流星率、占空比、平均持续期、等待时间和通信通过量是影响流星余迹通信信道性能的重要参数。根据偶发流星日心空间和地心空间的几何关系,得到了流星突发通信信道参数预测模型;并对流星通信链路观测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到流星余迹通信信道的各参数,预测结果和通信链路观测结果比较一致,为流星通信系统的建立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流星余迹通信就是通过离子化的流星余迹反射和散射无线电波进行流星突发通信,具有抗干扰,不易被截获,单跳通信距离远等特点,是一种理想的应急通信手段。根据流星余迹通信的大规模组网应用需求,针对多个余迹存在的接入碰撞问题,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CDMA技术的余迹多址接入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此方法可以有效降低网络等待时间,提高网络容量,解决通信网中远端站的冲突问题,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流星余迹信道短时突发的特点使得流星突发通信呈现间歇性,在等待一颗适合的流星出现前往往需要等待很长的时间,同时由于流星突发通信的"足迹"和"热点"特性,使其通信距离受到限制。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流星余迹通信的无线分组网,首先针对流星余迹信道特点给出了适合该网络的路由选择策略,其次介绍了工作流程,最后对分组长度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8.
流星余迹通信信道季节变化模型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星余迹通信不同于传统的通信,它是低速率通信,具有突发、不连续、不定时的特性。因此,流星余迹通信的复杂性要求有必要对其通信信道进行建模。根据流星轨道分布的特点,推导出轨道-辐射的转换,得到流星分布和通信链路的关系,建立了流星余迹通信信道季节变化预测模型,并将预测模型应用于流星余迹通信链路。预测的结果和中纬度雷达观测结果比较一致,为建立流星余迹通信系统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针对随机突发并且接收信号多数以指数衰减的流星余迹信道来说,研究链路自适应技术以达到充分利用流星余迹信道资源就显得尤为重要。深入研究了流星余迹突发通信的传播机理和信道的随机特性,从理论上经过分析计算证明了采用自适应变速率技术可以显著改善和提高流星突发通信性能,在此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流星余迹动态信道估计的流星余迹自适应变速率通信技术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流星余迹通信系统是一种具有多种独特优点的超视距无线通信方式,其用户的特殊性对流星余迹通信系统的安全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本文介绍了流星余迹通信系统的特点,详细分析了流星余迹通信系统面临的威胁及攻击手段,并列出了防止攻击的手段。流星余迹通信是利用流星在大气中的高速运动而形成的电离余迹,以之反射或散射无线电波而实现的远距离通信。其特点主要有(1)通信距离远,单跳跨距可达  相似文献   

11.
Meteor burst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 introduced with emphasis placed on the unusual propagation mode which they employ. The origin of meteors and their trails is reviewed and the trail characteristics relevant to communication systems described. The restriction on scattering geometries for viable transmission paths is explained and the related footprint and hot-spot properties of meteor burst systems outlined. Meteor burst transmission loss is formulated in the conventional way as a modified bistatic radar equation and the origins of the modifying factor qualitatively explained. Meteor burst equipment, operating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are also briefly discussed. Finally, important quantities for assessing the performance of meteor burst systems are defined and typical values quoted  相似文献   

12.
流星余迹信道是一种典型的突发无线超视距信道,对流星突发通信系统的设计方案,使用模拟信道进行分析比较,有着简易、经济的优势。基于公认的流星突发信道的数学模型,通过合理假设,推导出适合建立计算机模型的数学表达式,由此编写Matlab程序,选取典型信道参数,实现了对流星突发信道的计算机模拟。  相似文献   

13.
黎庆  朱立东 《通信技术》2010,43(11):78-80
流星余迹通信具有间歇性、信道时变性的特点,大大限制了其网络稳定性和数据传输量,因此,如何提高流星余迹通信的稳定性和数据传输量,是流星余迹通信的关键技术之一。在多基站环状网络结构的基础上,将各基站用高速有线链路连成全连通网络以克服环状网络稳定性低的缺点,并且对基于停等协议传输的流星余迹通信网络,利用Opnet网络仿真工具搭建了网络仿真模型,对包长度和发包速率进行了分析,最后给出了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14.
流星突发通信是一种利用流星余迹进行通信的短时、突发通信方式。如何在较短通信时间内尽可能多的实现数据的可靠传输,始终是研究者关注的问题。传统的固定速率编码方案无法很好地适应信道变化,因此提出变速率编码以提高系统性能。通过对两种方案研究,对变速率编码算法进行了改进。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变速率编码方案可明显改善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15.
流星突发通信中的混合ARQ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流星突发通信是20世纪中期开始兴起的通信技术。它在可靠性、抗干扰性、生存能力以及费用上的优势使其在民用和军用领域得到广泛研究。主要对流星突发通信中的HARQ技术进行讨论,介绍了固定速率Ⅰ型、变速率Ⅰ型以及Ⅱ型HARQ的工作原理,进行了性能仿真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采用HARQ方案可以有效改善系统性能,增加吞吐量,Ⅱ型HARQ和变速率Ⅰ型HARQ的性能要优于固定速率Ⅰ型HARQ。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