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谭汝昆 《云南医药》1997,18(3):192-193
经鼻气管内插管麻醉用于颌面外科手术的体会谭汝昆*颌面外伤所致缺损及颞颌关节强直患者,由于创伤和感染引起开口困难,往往呈进行性加重,严重者完全紧闭不能张口,少数患者下颌骨发育不良及外伤后疤痕挛缩和颌面畸形。给手术麻醉气管插管带来意想不到的困难,若术前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盲探气管插管装置在口腔颌面外科和整形外科手术困难气道插管中的应用与护理。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09年7月1283例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和整形外科手术患者,术前检查有困难气管插管指征,选择清醒盲探气管插管方式,采用盲探气管插管装置的应用与护理配合。结果口腔颌面外科和整形外科手术的1283例采用盲探气管插管装置的患者中,1281例插管成功,2例改为纤维支气管镜插管。结论盲探气管插管装置插管,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实用,且插管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的特点,是解决困难插管的常用方法,它要求麻醉护士在麻醉插管中,积极当好麻醉医师助手,这可缩短插管时间,确保插管过程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气管切开术抢救危重患者效果。方法为患者实施紧急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下常规气管切开术,观察其效果及并发症等。结果350例患者手术后除抢救无效死亡80例外,统计270例患者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气管切开术是临床中抢救危重患者极为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马黎阳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0):1405-1405
多年来,解决插管困难问题一直是临床麻醉关注的热点.颌面外科张口受限患者全麻过程时常选用经鼻气管插管,但存在诸多并发症,如患者同时有鼻腔狭窄、畸形,则行气管切开.为避免经鼻气管插管、气管切开诸多并发症,我科采用耳下神经阻滞结合表面麻醉及静脉镇静肌松剂,经口气管插管.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在急诊抢救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该院急诊科2011年7月-2013年7月该院急救中行紧急气管插管的危重病患者50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气管插管的技术特点及在临床急救应用的经验。结果急救中有气管插管指征的患者,越早实施气管插管,插管成功率越高,插管所用时间越短,抢救成功率越高。结论急诊医护人员应严格掌握行气管插管的指征及技能,果断而及时地实施气管插管,切勿延误抢救时机。  相似文献   

6.
舌瓣形气管切开术13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气管切开术主要采用气管前壁纵行切开[1],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对这一术式进行了改良[2],提出舌瓣形气管切开术.作者于2004年8月至2007年5月采用舌瓣形气管切开术134例,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134例为我院2004年8月至2007年5月收治的患者,其中男93例,女41例,年龄2~73岁,平均38岁.其中紧急气管切开9例,择期气管切开125例.直接气管切开63例,气管插管后切开71例.气管切开原因:炎症、外伤、肿瘤致喉阻塞13例;口腔、舌根、喉及下咽肿瘤术前气管切开插管麻醉51例;颅脑外伤、脑血管意外、重症肌无力、格林巴利综合征等原因导致下呼吸道分泌物阻塞及呼吸衰竭需要辅助呼吸者70例.  相似文献   

7.
在老年危重病人气道分泌物梗阻抢救中,可由麻醉医生先行气管插管,吸出气道分泌物后,再行规范气管切开术。这样既为病人赢得了抢救时机,又保证了呼吸道的通畅。现将我院2003年1月至2007年1月对24例老年病人气管插管后再行气管切开术的体会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气管切开时机选择及并发症之间的联系.方法 选择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由耳鼻喉科医师进行气管切开操作的住院患者247例,均行常规气管切开.结果 247例中,紧急气管切开43例,余均为选择时机气管切开;出现各种并发症共计23例,占9.3%.结论 手术时机与并发症发生有很大关系,正确选择气管切开术的时机可挽救患者的生命和改善治疗效果,并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紧急气管插管联合切开洗胃抢救重症有机磷中毒体会。方法全部患者均紧急气管插管建立呼吸通路,行简易气囊辅助呼吸或机械通气;5例心跳呼吸骤停者均及时行心肺复苏术。结果 17例患者经心肺复苏,紧急气管插管多功能呼吸机支持,切开洗胃等综合救治后,其中痊愈12例,2例遗留大脑轻度反应迟钝,3例因48h后仍处于深昏迷。结论对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应争分夺秒地及时心肺复苏,紧急气管插管、呼吸支持及尽早切开洗胃,配合内科综合治疗,是成功救治重症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有效,而又安全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紧急气管插管在急救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回顾分析紧急气管插管的技术特点及在临床急救中应用的经验,以提高急救水平及抢救的成功率。方法回顾分析番禺区榄核医院在2003-2007年需要作紧急气管插管抢救危重病60例的临床资料,对其完成插管所需时间、次数、抢救成功率、死亡率及气管插管的并发症等进行分析。结果对适应插管患者越早插管成功率越高,插管所需时间越短成功率越高。结论临床医务人员熟练掌握并及时施行经口气管插管能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胸外科患者因各种原因出现呼吸困难,呼吸衰竭,需紧急处理时,气管切开是抢救患者的重要方法之一。有时,即便气管切开,由于时间延误,难免出现危象,不易纠正。因此,在正确选择适应证的基础上,采取预防性气管切开,即在开胸术中麻醉拔管前进行。早期干预,做到有备无患,可减少胸外科患者的术后病死率。本文就近年来胸外科患者应用气管切开管理呼吸道的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徐湘盛  王铁 《蚌埠医药》1990,8(2):46-46,48
随着急救医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气管插管在临床工作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给危重病人的抢救和复苏,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时机并赢得了充分的时间,但由于气管插管难度较大,常不易成功或失败,从而影响了麻醉或失去了抢救机会,为了提高插管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如何有效提高紧急气管插管术在急诊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09年12月至2011年11月间我院实施的142例紧急气管插管术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142例患者中插管成功141例,成功率99.30%,失败1例,失败率0.70%,其中一次插管成功135例,一次成功率95.07%,9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6.34%。结论应用紧急气管插管术能够有效保障并提高急诊抢救的效果,只要制定明确完善的紧急气管插管适应证、周密的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医护人员熟练掌握插管方法和技巧以及插管失败后的各种有效的挽救措施,便能有效提高紧急气管插管术在急诊抢救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4.
邓成林 《医药世界》2010,(9):1102-1103
目的总结院前急救中气管内插管的重要性,提高急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以来我院在院前急救中,对66例急危重患者采取紧急性气管内插管等措施后,对急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的影响。结果在院前急救中及时实施紧急气管内插管可提高急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结论急诊科医护人员在院前急救中适时行紧急气管内插管,提高急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郭建升  李平 《河北医药》2012,34(17):2645-2646
气管插管[1]是将一特制的气管内导管经声门置入气管的技术.能为气道通畅、通气供氧、呼吸道吸引和防止误吸等提供最佳条件.临床中,重度头胸外伤患者多需迅速有效的气管插管进行抢救,但因缺氧、疼痛等导致患者躁动,延误插管抢救时机,同时也增加了患者意外伤害的风险.镇静镇痛应用于气管插管前,能减少患者的躁动和抵抗.合理的镇静镇痛为躁动患者提供良好的插管条件.本研究探讨在不用肌松药前提下,丙泊酚与芬太尼联合用于插管抢救之前,与安定对比,为临床工作提供一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在小儿急救中应用紧急气管插管技术的方法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某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在急诊科和院前急救应用紧急气管插管技术抢救的危重患儿60例,对临床资料以回顾性方法进行分析,归纳该技术完成一次插管所需要的时间和次数。结果:患儿插管时机越早,则插管成功率越高;插管所需时间越短,则插管成功率越高。能够有效降低死亡率并避免部分难以预见的病情变化;相对于治疗前,患儿治疗后生活质量有明显改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危重患儿而言,气管插管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抢救措施,能够有效挽救患儿生命,在抢救危重疾病患儿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口气管插管术在急救中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旨在提高急诊危重症的抢救成功率。方法选择2011年8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危重患者86例,按照是否实施气管插管术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别,每组43例。观察组进行气管插管术,对照组未开展气管插管术。结果实施气管插管术的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83.7%,未实施气管插管术的对照组抢救成功率为44.2%,观察组抢救成功率远远高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熟练掌握气管插管术的手术技巧,并选择合理的时机进行气管插管术能有效提高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8.
随着急救医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气管插管在临床工作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给危重病人的抢救和复苏,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时机并赢得了充分的时间,但由于气管插管难度较大,常不易成功或失败,从而影响了麻醉或失去了抢救机会,为了提高插管成功率,减轻病人痛苦,我们研究设计了多用可调式麻醉咽喉镜。经临床19例各种不同的成年病人试用效果良好,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紧急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用于急性呼吸衰竭抢救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32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采用紧急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并监测通气前后的患者血气分析及生命体征的变化。结果全部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紧急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及其他积极抢救措施后,20例患者痊愈后出院,痊愈率为62.5%,其他患者的症状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通过临床效果可以看出,急性呼吸衰竭在紧急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下能快速改善症状,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吸入性烧伤患者进行气管切开的最佳时机和可行性,以提高吸入性烧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5—2013年吸入性损伤治疗过程中行气管切开术的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行气管切开手术不同时机将患者分为预防性气管切开组(72例)和紧急气管切开组(14例)。预防性气管切开组在烧伤后(5.12±2.21)h行气管切开术,紧急气管切开组在烧伤后(23.24±2.36)h行气管切开术。比较两组患者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相关生命指征、呼吸频率及预后情况。结果预防性气管切开组PaO2、SaO2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紧急气管切开组手术前后PaO2、SaO2、呼吸及心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前后PaO2、SaO2、呼吸及心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防性气管切开组病死率低于紧急气管切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入性烧伤中重度患者及早进行预防性气管切开术可有效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