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报告了采用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内支架分流术和TIPSS并用食管胃底静脉硬化栓塞术SEEV或称门静脉断流术两种方法,治疗84例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结果。82例获得成功。其中34例仅采用TIPSS方法;48例采用TIPSS并用SEEV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34个正常人离体肝脏标本的肝、门静脉主支的立体空间关系,为建立肝、门静脉内支架分流提供解剖学依据。材料与方法:34个新鲜离体肝脏标本(剥制标本30个,铸型4个),并与10例肝硬化的肝,门静脉DSA影像学资料进行对照分析。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脉高压性结肠病与肝功能分级、食管静脉曲张、下消化道出血的关系以及内镜下特征,为诊治该类疾病提供一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临床表现及内镜特征,并对其并发的肝硬化门脉高压性结肠病进行分析。结果:48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中,肝硬化门脉高压性结肠病发生率54.2%。随着肝硬化门脉高压病程的延长,其门脉高压性结肠病的发生率明显增加,下消化道出血的机会也明显增加;而门脉高压性结肠病的发生与肝功能分级无关。结论: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常出现门脉高压性结肠病。门脉高压性结肠病是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下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但不是唯一原因。  相似文献   

4.
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我国 ,门静脉高压症的主要病因是病毒性肝炎所导致的肝硬化 ,而其外科治疗主要是针对解决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的破裂出血 ,其次是纠正脾大和脾功能亢进。主要的手术方法有门体静脉分流术和门奇静脉断流术 ,以及目前蓬勃发展的肝移植术。1 门体分流术门体分流术是通过门静脉与体静脉吻合而分流血液 ,以降低门静脉压力 ,进而达到制止食管和胃底曲张静脉出血的目的。早在 190 3年Eck在狗的身上成功实行端侧门腔静脉分流术 ,随后Vidal在人体实行 ,但直到 1930年门腔分流术才被引入治疗肝硬化 ,Whipple和Blackmor同时介绍…  相似文献   

5.
肝肿瘤并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的TIPSS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内支架分流术(TIPSS)治疗肝肿瘤并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7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和1例肝囊肿患者施行TIPSS术。结果8例患者均成功地建立了TIPSS分流道,技术成功率为100%,门脉压力从术前的(42.71±16.81)cmH  相似文献   

6.
TIPSS已成为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及顽固性腹水行之有效的疗法。但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在保守治疗无效的情况下行急诊TIPSS手术有一定危险性,以下报告1例与同道交流经验。 患者,男性,20岁,一年前因交通事故严重烧伤而行肢体截除术。由于在治疗过程中使用Halothan导致肝脏受损,并诱发自身免疫性肝炎,且发展为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肝功能Chicd B级。曾发生两次上消化道大出血,  相似文献   

7.
胡廷泽  韦福康 《华西医学》1994,9(3):311-312
20年来,按照严格的手术指征,作者采用肠腔、脾肾、门肺等三种分流式治疗小儿门静脉高压症10例,年龄在4-11岁之间。根据手术操作体会,疗效和随访结果,认为对小儿门静高压症的治疗,门肺分流术的是较有效,安全且较易成功的手术。  相似文献   

8.
门腔静脉分流已作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治疗方法 ,但肝包虫病并发肝硬化门脉高压时能否应用尚值得商榷。本文2例采用TIPSS治疗 ,兹报告如下。例 1,男 ,2 4岁 ,新疆莎车县人 ,1994年 5月 2 7日因乏力、纳差、腹胀 1年半经临床、超声、MR及化验检查诊断肝硬化失代偿期入院。包虫间接血球凝集试验阳性 ,既往曾有“乙肝”病史。入院后B超检查 :肝外形明显缩小 ,肝内管腔结构不清 ,内部回声较密 ,右后叶见 38mm× 35mm中低回声灶 ,其周边回声较低、中央部较强 ,无明显边壁 ,门静脉 16mm ,脾肋间 5 0mm ,脾静脉 8mm ,诊断肝硬化、脾大、腹水、肝…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内支架分流术(TIPSS)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的严重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和顽固性腹水的机制和疗效。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26例经临床诊断为肝硬化门脉高压且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患者行TIPSS及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栓塞术,对比患者术前术后各项生化指标、恢复情况及并发症改善情况。结果 26例患者中25例成功行TIPSS治疗,治疗后门静脉压力明显降低,门静脉内径时间减少(P均<0.01);术后2周腹水迅速减少或消失,消化道钡餐检查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基本消失;术后6个月复查肝功能等生化指标有所改善,其中血小板、白蛋白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1年内均未出现消化道再出血。术后有6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肝性脑病,经对症处理后控制。结论 TIPSS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的严重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和顽固性腹水的机制明确,疗效确切、满意,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手术仍然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合并胃底食道下段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重要手段[1 ] ,Hassab’s手术是目前较为认可的术式 ,现将我院 1992年 7月~ 2 0 0 1年 1月的病例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 4 4 3例 ,其中涉及手术治疗194例 ,男性 15 3例 ,女性 4 3例 ,年龄最小 19岁 ,最大 73岁 ,平均年龄 5 2岁。按肝功能分级Child’sA级 69例 ,Child’sB级 91例 ,Child’sC级 3 4例。其中急诊手术 3 1例 ,属 2次手术 18例。1.2 手术方法采用上腹部正中或双肋沿下切口进腹 ,…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彩色超声多普勒(CDF)评价胃冠状静脉栓塞术(GCVE)与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S)双重介入方法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PVH)的效果。方法从临床确诊为肝硬化PVH患者中筛选已行GCVE的12例患者行TIPSS治疗,应用CDF于手术前后分别检测门静脉(主干及分支)、肝静脉、脾静脉和分流道(术后支撑管)管径、血流及肝、脾和腹水等情况,将手术前后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后患者的门静脉、脾静脉血流速度显著改善P〈0.01,管径明显缩小P〈0.05,门脉压力降低,急性出血停止,分流道通畅;2例分别于术后6个月和18个月发生狭窄;前者12个月发生阻塞,后者经再次分流道扩张后恢复。结论双重介入方法可明显提高肝硬化PVH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PHT)的X线及CT表现,评价影像学检查在PHT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临床诊断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患者60例,X线钡餐摄片检查60例,并用增强CT检查36例。结果:60例患者X线钡餐检查,显示食管静脉轻度曲张17例、中度曲张29例、重度曲张14张;胃底静脉曲张者16例;36例患者CT检查显示,门静脉增宽及脾门、胃底贲门部血管纡曲扩张32例,脾脏肿大30例,肝脾外周低密度16例。结论:X线钡餐和CT检查是诊断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简单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应用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对8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门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在脾肺固定合并门奇断流术前后分别进行定量研究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术后门静脉及睥静脉的内径、平均流速和血流量比术前明显缩小和降低(P<0.001~0.05),门、睥静脉的血流量减少,两者呈正向相关关系(r=0.93,p<0.001)。结果认为该手术能使门静脉系统发生断流、分流和减流.使门静脉系统血流量减少,门脉高压及脾胃区高压缓解。双功能超声对门脉高压症手术方法的选择及效果的评价是一种有临床应用价值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手术方式。方法:对78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病人行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并进行随访。结果:术后门静脉压力降低者40例,平均降压0.59kPa;升高者8例,平均升压0.49kPa;1例无变化。手术死亡2例。随访65例,随访时间8~71个月。术后1年生存率92.1%、3年生存率85.7%、5年生存率76.9%。结论:该术式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5.
为评价门脉循环γ照相与彩色多普勒对肝硬化的诊断效能,18例肝硬化患者15例正常对照同时进行门脉循环γ照相和彩色多普勒扫描。结果表明,肝硬化组门脉分流指数(SI)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诊断肝硬化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3.3%、100.0%和90.9%。彩色多普勒扫描结果示,肝硬化组平均血液速度显著高于正常人组(P<0.05),两组门脉内径与血流量无显著差异(P>0.05),诊断肝硬化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66.6%、60.0%和63.6%。提示门脉循环γ照相对肝硬化化诊断意义,其诊断效能优于彩色多普勒。  相似文献   

16.
脾肾分流加联合断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提高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疗效的术式。方法:采用脾肾分流加联合断流术即脾切除,脾肾分流,胃底、贲门周围血管离断,食道下段离断吻合术治疗门脉高压症患者40例。术中连续监测自由门静脉压力(FPP)的动态变化。术后随访32例,随访时间6-60个月。结果:随访的32例患者,再出血2例,术后死亡3例,1例死于术后近期肝、肾功能衰竭,1例于术后36个月死于肝癌,1例手术后42个月死于上消化道大出血。食道下端吻合口瘘1例,吻合口狭窄1例,肝性脑病2例。术后3-6个月行食道钡餐检查,食道静脉曲张消失或基本消失26例,明显好转6例;彩色多普检查均显示门静脉向肝血流,脾肾吻合通畅,无血栓形成。20例术前有腹水,其中2例术前有大量腹水,13例术后三个月左右腹水消失,4例术后6个月腹水基本消失,3例术后仍少中~量腹水。结论:脾肾分流加联合断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既保留了分流术和断流术二者的优点,又克服了二者的缺点,而且联合断流术使断流更加彻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预防性断流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02例肝功能良好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合并食管胃底静脉重度曲张,行预防性断流术65例,药物治疗37例,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预防性断流组患者无一例死亡,术后腹腔内出血2例,左膈下包裹性积液1例,均行保守治疗后治愈,术后无肝功能衰竭及肝性脑病发生,脾功能亢进消失,随访18个月无上消化道出血病例;药物治疗组随访18个月出现上消化道大出血12例,其中并发肝性脑病2例,死亡2例,脾功能亢进无改善。与药物组相比,手术组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消失率显著增高,上消化道出血率明显降低,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合理把握手术指征,行预防性断流术,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我院1993年8月至1995年11月对142例门脉高压症患者在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ransjugularIntrahepaticPortosystemicShuntTIPSS)前后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与门静脉X线造影比较,结果表明彩色多普勒与门静脉造影在TIPSS术前后的运用各具优点,两种方法互补最为有益。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凯时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50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分别于凯时治疗前、治疗后测得门静脉内径(Dpv),脾静脉内径(Dsv),门静脉平均血流速度(Vpv)、脾静脉平均血流速度(Vsv),门静脉血流量(Qpv),脾静脉血流量(Qsv),并作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后,Dpv、Dsv缩小,Vpv、Vsv加速,Qpv、Qsv减少,门静脉、脾静脉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0.01)。【结论】凯时能较好地改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部分脾栓塞术(PartialSplenicEmbolization,PSE)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临床疗效及机制。方法:52例肝硬化并发门脉高压及脾功能亢进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行PSE,用明胶海绵作栓塞剂。术前、术后彩色多普勒分别检测患者门静脉和脾静脉内径、血流速度及血流量,脾脏长径、厚度;内镜检查食管静脉曲张的变化。结果:栓塞面积〉60%,80%者42例,〉80%者10例。术后患者门静脉主于及脾静脉内径较术前减小(P〈0.01),血流速度和血流量较术前降低(P〈0.01);脾脏长径和厚度较术前缩小(P〈0.01);食管静脉曲张程度较术前减轻(P〈0.01);肝、肾功能较术前无明显变化(P〉0.05)。术后52例患者均出现发热、腹痛,40例患者出现其它并发症。主要有胸水、腹水、顽固性呃逆、左下肺炎、脾脓肿,膈下脓肿,脾囊肿等。结论:通过PSE术,能有效降低门静脉的血流速度及血流量,减轻食管静脉曲张程度,缓解肝硬化患者的门脉高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