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目的 了解两种乳腺成像系统致受检者剂量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期降低受检者剂量。方法 现场调查乳腺受检者受检时的曝光参数、乳房压缩厚度等信息,使用X射线质量检测仪测量入射空气比释动能(Ka,i),计算乳腺平均腺体剂量(AGD)和单位乳房压缩厚度。结果 146例乳腺计算机X射线摄影和169例乳腺数字X射线摄影受检者的AGD均值±标准差分别为(2.06±1.00) mGy、(1.24±0.36) mGy;单位乳房压缩厚度均值±标准差分别为(0.45±0.02) mGy/cm、(0.32±0.01) mGy/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结论 乳腺数字X射线摄影与乳腺计算机X射线摄影相比,AGD降低了39.81%,单位乳房压缩厚度降低了28.89%,乳腺数字X射线摄影可作为降低受检者剂量的乳腺病变的优选检查方法,亦可为建立适合我国乳腺X射线受检者医疗指导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乳腺钼靶摄影技术对乳腺摄影片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因乳腺肿块、乳房疼痛或乳头溢液行乳腺钼靶X线检查患者212例,对投照体位进行分类,总结乳腺摄影技术的要点和质量控制.结果:212例乳腺X线摄影检查,双侧对照,常规内外斜位及轴位基本满足诊断要求.结论:乳腺钼靶片的成像质量是临床正确诊断的先决条件,充分的检查前准备,合适的检查体位及摄影参数的合理选择是取得高质量乳腺钼靶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X线乳腺摄影质量控制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X线乳腺摄影是乳腺影像学检查的主要手段,《X线乳腺摄影质量控制与评价》一文就影响X线乳腺摄影质量的因素、X线乳腺摄影控制与评价的原则、X线乳腺摄影质量的评估准则和乳腺摄影成像质量的鉴定模型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调查全国15个省市不同级别医疗机构乳腺X射线摄影曝光参数并测量计算受检者乳腺平均剂量,分析我国乳腺X射线摄影中受检者压迫后乳房厚度分布及乳腺受照剂量水平,为建立适合我国成年女性受检者乳腺X射线摄影的剂量指导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医用辐射危害评价与控制技术研究》实施方案的要求,调查临床实际乳腺摄影受检者的年龄、乳房压迫厚度、曝光参数、摄影体位等相关信息,通过手动曝光测量该条件下乳房压迫厚度处的入射空气比释动能(Ka,i),计算受检者的乳腺平均剂量(AGD)。结果 共在全国15个省的149家医院调查了4372例乳腺X射线摄影体位,273台不同类型乳腺X射线摄影设备,包括屏片乳腺X射线摄影、计算机乳腺X射线摄影(乳腺CR)和直接数字乳腺X射线摄影(乳腺DR)设备,对于这三种类型的设备,头尾(CC)位投照时受检者AGD的平均值分别为1.21,1.77,1.61 mGy,AGD的75%位分别为1.36,2.22,1.81 mGy;斜侧(MLO)位时受检者AGD平均值分别为1.02,1.78,1.66 mGy,AGD的75%位分别为1.23,2.46,1.81 mGy。CC位和MLO位时乳房压迫厚度的中位数分别为4.2和4.5 cm。结论 不同类型乳腺X射线摄影设备中,屏片乳腺X射线摄影设备致受检者的乳腺平均剂量最低,其次是乳腺DR设备,乳腺CR设备致患者剂量最高。  相似文献   

5.
近100多年来,X线摄影一直是用胶片记录X线影像,即屏/片系统成像、为临床提供了高品质的影像。这种方法产生的图像质量、剂量效率以及功能效用己成为医疗成像的标准。但20世纪70年代计算机X线断层摄影(CT)出现后,推动了X线摄影数字化成像的发展。上世纪80年代MR、DSA的成熟发展使X线摄影数字化成为趋势。上世纪80年代初日本富士公司生产的CR问世,开创了X线摄影实现数字化的先河。由于CR技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直接影像数字化,人们利用现代飞速发展的晶体管制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开发研制了DR,从而完成了X线摄影直接数字化。  相似文献   

6.
齿科X线电视     
在牙齿的X线摄影中,有60~70%是为治疗根管而进行的。为要了解根管内和根尖部的情况,就需进行多次X线摄影,以所得X线片作为依据来探索治疗方案,为此,病人往往要接受较多的辐照剂量。为了减少照射剂量,并且又能方便地看到瞬时图象,就提出了小型齿科X线电视的研制方案。由日本岛津制作所和其它一些单位共同研制成功的齿科X线电视装置,其结构如图1所示。它由X线管装置、影象增强管、电视摄象管、图象存贮装置、电视监视器、X线控  相似文献   

7.
白玫 《医疗卫生装备》2011,32(7):104-106
详细介绍了乳腺X线成像患者剂量估算基础理论和具体估算方法步骤,采用该方法对临床乳腺成像患者数据进行初步分析,估算出乳腺X线成像患者剂量水平,并对患者剂量测量可能存在的误差进行客观分析,为临床技术保障和安全风险防范提供科学有效的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8.
正乳腺的医学影像学检查一般特指乳腺数字X线摄影,即利用钼靶X线穿透性较弱的特点,显示并区别乳腺内各种不同密度的组织,可发现较小的肿块并较为清晰地观察其形态和结构。做乳腺数字X线检查时,上半身非但一丝不挂,而且还要给乳腺组织适当加压,将乳腺加压到尽可能薄的厚度,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病变检出率和影像的清晰度。在加压时患者要很好地配合医生,尽可能多地将乳腺组织纳入X线摄影视野之内,且不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广西数字化乳腺X射线摄影的剂量水平,探索影响数字化乳腺X射线摄影剂量水平的因素。方法选取广西4家医院的160例数字化乳腺X射线摄影受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受检者个人信息、摄影体位、乳房压迫厚度、曝光参数和乳腺平均剂量(AGD)等资料,采用方差分析及非参数检验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160例数字化乳腺X射线摄影受检者中,乳房压迫厚度的平均值为42 mm,中位数为43 mm;AGD的平均值为2.0 m Gy,中位数为1.5m Gy。不同乳房压迫厚度的AGD有统计学差异(P0.05),乳房压迫厚度越大,AGD越高。侧斜位(MLO)与头尾位(CC)AGD的平均值分别为1.99、2.01 m Gy,中位数分别为1.63、1.48 m Gy;体位对AGD没有统计学差异(F=0.685,P0.05)。结论广西数字化乳腺受检者的AGD较高,乳房压迫厚度、靶滤过和摄影条件的选择对AGD有影响,建议在进行乳腺X射线摄影时,应考虑以上因素,把受检者的剂量控制尽可能低的水平。  相似文献   

10.
乳腺癌普查和早期诊断是降低乳腺癌死亡率的关键环节。本文从10个方面分别介绍乳腺X线摄影,超声、MRI、核医学和计算机辅助诊断(CAD)以及如电阻抗、电子触诊、热图、光学成像及联合成像等新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本期主要介绍乳腺X线摄影技术进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调查牙科和乳腺X射线摄影所致受检者体表剂量及乳房压缩厚度、腺体平均剂量分布情况。方法 用热释光剂量计在仿真人头模中模拟测量牙科摄影时体表剂量;抽样测量乳腺摄影时受检者乳房压缩厚度和乳腺平均剂量。结果 牙科口内片摄影入射体表剂量在0.49~15.2 mGy。全景摄影的体表中心平均积分剂量在0.078~1.64 mGy。乳房压缩厚度平均值及标准差为(4.46±0.11)cm;乳腺平均的平均值及标准差为(1.37±0.09)mGy。结论 牙口内片摄影照射野中心剂量和全景摄影中的磨牙处峰值剂量可以作为牙科摄影所致受检者剂量的约束值。乳房压缩厚度及乳腺平均剂量水平的调查显示,目前在我国可等效采用IBSS的有关规定。  相似文献   

12.
乳腺癌是一种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恶性疾病,发病率和病死率高,早诊断早治疗是提高乳腺癌患者预后的极佳手段。乳腺癌的诊断通常采用乳腺X线摄影技术,然而传统的X线成像手段具有剂量大和投影数据信息量小等缺点。为了克服这些缺点,本研究基于数字乳腺体层成像系统(DBT),主要在影像链控制部分采取同步曝光控制的方法进行乳腺二维和三维投影数据的获取。所设计的同步曝光控制系统在减少了照射剂量的同时还得到了信息更为全面的投影数据。这一系统的推广将对我国女性健康事业的发展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CR乳腺钼靶X线检查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讨CR(计算机X摄影)成像系统在乳腺钼靶摄影中的优越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97例乳腺病女性患者应用高频钼铑双靶乳腺机及CR系统进行计算机乳腺摄影检查,并比较图像质量及X线诊断正确率.[结果]CR乳腺钼靶X线摄影照片中甲片率为68.6%,明显优于普通铝靶乳腺X线摄影(MO)组(39.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CR乳腺钼靶X线摄影照片的废片率为零.此外,CR乳腺钼靶X线诊断的正确率为91.4%,显著优于MO(77.8%).[结论]CR成像系统实现了乳腺X线检查的数字化摄片,为乳腺疾病的诊断提供高质量的图像,并提高了X线诊断正确率,对乳腺癌尤其早期乳腺癌的发现及诊断有重大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乳腺摄影受检者受照剂量情况。方法 采用LiF(Mg,Cu,P)热释光粉末探测器监测乳腺摄影受检者乳房压缩厚度和乳腺平均受照剂量。结果 随机抽测46例受检者,乳房平均压缩厚度为4.61 cm,受检者平均入射体表剂量CC位7.14 mGy。MLO位6.78 mGy。受检者平均透射线剂量CC位0.18 mGy,MOL位0.17 mGy。结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乳腺X射线摄影所致患者的入射体表剂量比普通胸透高2.4倍,是胸部正位摄片剂量的19.8倍,应引起广大医务人员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GE数字乳腺机平板探测器故障维修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德炎 《医疗装备》2010,23(1):68-68
乳腺X线摄影是目前公认的诊断乳腺疾病最为有效、可靠的影像检查方法之一。直接全数字X线摄影机是利用光导性将X线的光能量直接转换成电信号通过计算机作为信号数字形成图像,这种成像方式可减少能量损失,有效地利用了X线的能量,故此系统与传统乳腺机相比,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和极高的量子效率,增加不同组织的密度对比,可对较小病灶和低对比病灶进行更好的探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应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e,MRI)联合乳腺钼靶X线摄影检查诊断乳腺导管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6年8月深圳市龙华区中心医院确诊的105例DCIS患者,对其分别行MRI检查和乳腺钼靶X线摄影检查,后经手术病理确诊,观察MRI检查联合乳腺钼靶X线摄影和MRI单一诊断乳腺DCIS的临床价值与满意度。结果 105例乳腺DCIS患者应用MRI联合乳腺钼靶X线摄影检查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1.38%、89.36%和90.48%,明显优于采用单一MRI诊断(57.41%、47.06%和52.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乳腺DCIS患者选择应用MRI联合乳腺钼靶X线摄影检查可提高诊断效能,有利于疾病的早期诊治。  相似文献   

17.
乳房X线摄影是最后一个采用数字技术的医用图像领域,这主要是对高对比度和高分辨率的图像的要求日益增长的原故。乳房X线摄影装置常用于检查并无症状的病人乳房组织密度的变化、正常组织和异常组织之间的极其细微的差别和指征,使得疾病的检查难度要大大超过其它各种诊断仪器。在过去的十年,全场数字乳房X线摄影术(FFDM)已处于发展之中。在微创伤乳房活检系统中采用数字点技术自然导致设计出能对全乳房进行成像的装置。依靠CCD阵列获取全乳房图像的这种全场数字式装置,目前正在美国不同的医疗部门作临床评估,以表明在确定癌症的存…  相似文献   

18.
CR系统在X线摄影中的优势与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R又称计算机X线摄影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90年代CR成像技术引入临床,实现了X线平片数字化.传统的X线摄影技术仅限于屏(片)系统,其成像过程是一种纯光-化学反应,动态范围很窄,影像图象质量的人为因素多,不易控制,一旦摄影完成,其影象质量较难改善,返照率高.我院自2002年初应用X线CR系统,现将其优势及应用价值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作为IT技术临床工作流和诊断成像解决方案的全球领先供应商,爱克发医疗11月27日于2007北美放射学年会上宣布已获得加拿大卫生局颁发的加拿大医疗设备许可证,获批在加拿大销售CR(计算机X线摄影)乳腺X线摄影系统。  相似文献   

20.
白玫 《医疗卫生装备》2010,31(10):132-133,137
从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和保证的角度,提出乳腺摄影辐射剂量测量的重要性。从乳腺X线摄影剂量表达入手,详细介绍了乳腺摄影辐射剂量测量理论、具体测量方法以及实际测量结果,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