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谈对等网络P2P与P4P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对等网络(P2P)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们对P2P应用模式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本文介绍P2P技术的定义、特点,讨论P2P的应用现状及其与C/S模式的不同,并且简单描述P4P技术的概况.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比传统学习描述了P2P多元虚拟学习平台的概念、P2P技术原理、特点,论述了基于P2P技术原理学习模式的教学理念、学习流程及优势。文章认为基于P2P技术原理的学习模式采取点对点方式组织学习对象,从学生节点能力出发动态更新学习对象的组织结构,明确每个学生的学习权利和义务,从而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互助、竞争、协作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3.
P2P流量在对Intemet起巨大推动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了因资源过度占用而引起的网络拥塞以及安全隐患等问题,妨碍了正常的网络业务的开展。解决这些问题的基础,就是要有效地识别P2P流量。本文概述了主流P2P流量检测技术,分析各种检测技术的优缺点,提出了混合模式P2P流量检测方法,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检测P2P流量。  相似文献   

4.
邱茗 《信息系统工程》2012,(2):96-97,91
P2P流媒体网络电视系统在长庆油田的应用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首先介绍了P2P技术的原理、平台架构,接着重点介绍了该技术的应用方式和效果,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辨析,最后对p2p技术在油田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在Web2.0理论及理念的发展与影响下,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悄然进入了Lib2.0阶段。在Google、Yahool等搜索引擎的强势下,Web2.0给数字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数字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程度与Web2.0技术的应用密不可分,作为Web2.0家族中核心技术之一,P2P技术将会促进数字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文章针对P2P技术给数字图书馆发展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如个性化服务、信息组织、数字化资源服务模式等影响进行了深入剖析。  相似文献   

6.
P2P技术的数据流量在当代因特网传输中具有重要地位,我们提出基于云服务的P2P资源离线下载模式,由应用服务器负责P2P下载,用户通过下载中心把完成下载的资源传输到本地。在P2P下载期间,用户不必运行P2P客户端程序,也不必开启本地计算机。这一模式能减少重复下载热点资源对Intranet公共出口带宽的堵塞,减少漫长等待稀缺资源的过程困扰下载用户,避免热点资源的网络流量突增导致其他程序性能受到影响,解决了传输瓶颈,提高联盟用户下载资源的速度,节省了成本。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随着P2P技术的应用和网络媒体的发展,我国P2P流媒体技术的网络电视逐步发展起来,走向成熟。与传统电视相比,网络电视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互动性、个性化与服务性等几个方面,它的便捷性和娱乐性充分体现了受众至上的理念,但是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技术障碍、内容资源匮乏、版权问题、运营模式尚未成熟等等。本文从分析网络电视在发展中体现的优势及面临的传播壁垒入手,从内容监管、技术创新、数字化记者培养等多方面提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基于P2P技术的对等网络的定义、结构和应用等特点,分析了校园网中P2P流量检测技术、P2P流量控制技术以及P2P管理解决方案,并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P2P网络融资作为一种金融行业兴起的崭新的融资模式,在我国发展的时间相对短暂,在其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中国化的发展现象,而该平台在发展中,缺乏监督管理措施的构建,导致P2P网络环境下的集资行为有待完善。文章将P2P网络集资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刑法规制中的相关问题,旨在通过刑法规制的确立,为P2P网络集资平台的构建提供良好依据。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高校图书馆VOD系统多是C/S模式采用服务器机群或者代理缓存的方式来实现,这会带来较大的硬件和管理开销,而且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下数字内容得不到保护。文中把DRM技术融合到P2P网络中,对P2P网络结构下的DRM系统进行了研究与设计,既解决了P2P应用的版权问题,保护了数字内容的“合理使用”,又解决了当今VOD点播系统的瓶颈,并探讨了VOD点播系统成功管理的关键及系统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提出了基于C/S和P2P综合模式的分布式资源共享的概念,构建共享群组和群组联盟。使群组内和群组之间的节点实现多层次、多通道的资源共享;分析了共享群组的系统模型,并研究了相关技术。该技术可应用在教学资源、图书资源、企业资源等的共享服务上。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P2P技术的优势及其在数字参考咨询服务中应用的可行性,列举了该技术在文件交换、协同工作、即时通讯等数字参考咨询方面的具体运用与可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3.
基于P2P技术的信息资源共享模式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服务为例,从减少信息服务成本、节约社会资源角度出发,结合国内外发展趋势,探讨并展望基于P2P技术的信息资源共享模式。  相似文献   

14.
提起P2P,熟悉互联网历史的人总是会习惯性地在心里嘀咕,毕竟早年间轰动全球的Napster案例太过深入人心,虽然可以被解释均为颇高深的“对等网络”或是“点对点”,但P2P给用户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应用似乎总是像即时通讯软件这样的客户端,还有像BT那样的一大批共享下载软件。如果你喜欢更哲学一些,那就把P2P理解为一种思想,一种具备改变整个亚联网底层模式潜质的思想吧。  相似文献   

15.
新一代基于P2P的图书馆信息系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前的图书馆信息系统是基于C/S架构的,在因特网分布式网络环境下C/S结构系统的不足越来越突出。P2P系统是传统C/S系统一个很好的替代,它的每个节点既可作为客户又作为服务器并以允许访问其计算资源作为其参与的代价,象Napster和Gnutella系统已证明了其实用性。本文在分析P2P网络的现状和特点的基础上,给出了将其应用在图书馆信息系统中几种形式。  相似文献   

16.
P2P以技术的形式出现,在信息传播方面有明显的优势,然而由技术引发的版权纠纷问题也不容忽视.文章分析了P2P技术在图书馆信息传播中的显著优势,提出图书馆应采取多方面策略,正确疏导、规范P2P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从而最大程度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17.
秦珂 《图书与情报》2012,(4):52-55,80
版权补偿金制度作为一种共赢政策,实现了权利人的复制权与公众使用权均衡配置基础之上的利益再平衡,对其创新并用来解决P2P技术引发的版权矛盾具有积极意义。构建和实施适用于P2P技术的版权补偿金制度,需要深入研究版权技术保护措施的影响,探讨补偿金征收模式选择等问题,要对补偿金的受益人、义务主体与客体,以及补偿金的收取标准、分配等做出科学合理的安排。  相似文献   

18.
为了满足现在人们对于P2P数据传输安全性提出的高要求,我们在采用速度快,安全性能高的FPGA硬件进行算法计算的前提下,创造性地提出了"节点信誉度模型",从源头对P2P节点实现监测及权限控制,并且加入组群协处理机制,将主动检测与被动协作相结合,在保证超级节点检测速度的同时,提高了检测准确率,从而实现对节点的信誉度评估,有效地识别了恶意节点,最终建立一个集过滤,监测,权限控制于一体的P2P安全监测系统。  相似文献   

19.
任勇 《网络传播》2005,(7):18-19
通过对三类服务器在P2P网络中的作用及结合司法案例的分析来看,不同类型的P2P网络服务器有不同的地位和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20.
P2P作为Web2.0的重要分支,在信息搜索方面有优势。本文讨论了P2P搜索技术的优点、网络拓扑结构和搜索结构,并介绍P2P相关的算法和分析了主要算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