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研究虾青素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144只健康成年清洁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及假手术组3组,每组48只。对照组和实验组采用改良Allen法制作脊髓损伤模型,假手术组仅切开椎板不损伤脊髓。术后即刻实验组给予虾青素(75 mg/kg)灌胃,对照组和假手术组给予等量橄榄油灌胃,每日2次。术后1 d及1、2、3、4周采用BBB评分法评定大鼠运动功能;术后24 h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术后6、24、48 h采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指数(apoptosis index,AI);术后48 h采用干湿重法测定脊髓组织含水量,计算脊髓损伤面积比,透射电镜观察脊髓组织超微结构,并采用Kaptanoglu评分法进行超微结构评分。结果术后各时间点对照组和实验组大鼠BBB评分均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5);术后1~4周实验组大鼠BBB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4 h对照组和实验组MDA含量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实验组SOD活性显著低于假手术组,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各时间点对照组和实验组脊髓组织中AI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48 h,对照组和实验组脊髓组织含水量、脊髓损伤面积比及超微结构评分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实验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虾青素能够抑制脊髓损伤后的脂质过氧化,减轻脊髓损伤后细胞凋亡,减轻脊髓水肿,减少脊髓损伤面积,减轻脊髓组织病理学损伤,改善了脊髓损伤大鼠的运动功能,有效地保护了脊髓组织,具有明显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虾青素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144只健康成年清洁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及假手术组3组,每组48只。对照组和实验组采用改良Allen法制作脊髓损伤模型,假手术组仅切开椎板不损伤脊髓。术后即刻实验组给予虾青素(75 mg/kg)灌胃,对照组和假手术组给予等量橄榄油灌胃,每日2次。术后1 d及1、2、3、4周采用BBB评分法评定大鼠运动功能;术后24 h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术后6、24、48 h采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指数(apoptosis index,AI);术后48 h采用干湿重法测定脊髓组织含水量,计算脊髓损伤面积比,透射电镜观察脊髓组织超微结构,并采用Kaptanoglu评分法进行超微结构评分。结果术后各时间点对照组和实验组大鼠BBB评分均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5);术后1~4周实验组大鼠BBB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4 h对照组和实验组MDA含量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实验组SOD活性显著低于假手术组,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各时间点对照组和实验组脊髓组织中AI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48 h,对照组和实验组脊髓组织含水量、脊髓损伤面积比及超微结构评分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实验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虾青素能够抑制脊髓损伤后的脂质过氧化,减轻脊髓损伤后细胞凋亡,减轻脊髓水肿,减少脊髓损伤面积,减轻脊髓组织病理学损伤,改善了脊髓损伤大鼠的运动功能,有效地保护了脊髓组织,具有明显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淫羊藿苷在大鼠脊髓损伤中的神经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宪盛  丁巍  杨小玉 《中国骨伤》2018,31(11):1054-1060
目的:研究淫羊藿苷在大鼠脊髓损伤中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108只SPF级雄性3月龄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及假手术组3组,每组36只。对照组和实验组采用改良Allen法制作脊髓损伤模型,假手术组仅切开椎板不损伤脊髓。术后即刻实验组给予淫羊藿苷(100 mg/kg)灌胃,对照组和假手术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每日2次。术后1、2、3 d采用BBB评分法评定大鼠运动功能;术后72 h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的活性,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白介素(interleukin,IL)-1β的含量,免疫组化染色检测MPO、TNF-α、IL-1β的表达;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采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并计算细胞凋亡指数(apoptosis index,AI);光镜观察脊髓损伤后组织病理学的改变并行组织病理学评分。结果:术后各时间点对照组和实验组大鼠BBB评分均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5);术后2、3 d实验组大鼠BBB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72 h,对照组和实验组MPO活性和TNF-α、IL-1β的含量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实验组MPO、TNF-α、IL-1β的表达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实验组MDA含量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实验组SOD活性显著低于假手术组,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实验组脊髓组织中AI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实验组脊髓组织病理学评分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实验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淫羊藿苷能够抑制脊髓损伤后的炎症、脂质过氧化和细胞凋亡,减轻脊髓组织病理学损伤,改善脊髓损伤大鼠的运动功能,有效保护脊髓组织,具有明显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脊髓损伤后自由基变化及丹参对自由基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许翔  江曙 《中国骨伤》1999,12(5):16-18
目的 了解实验性脊髓损伤后血液和脊髓组织中自由基的变化及丹参对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方法 选用家兔 3 5只 ,分为正常组、损伤组、生理盐水对照组、丹参治疗组 A和 B等 5组 ,后 4组按 Allen氏法致伤造成脊髓损伤模型 ,后 3组术后分别立即静脉注射生理盐水 ,不同浓度丹参注射液。 2小时后取血液和脊髓组织测丙二醛 ( 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 SOD) ,并观察脊髓病理变化。结果 脊髓损伤后血液和脊髓组织中 MDA升高 ,SOD下降 ,使用丹参后可使 MDA降低 ,SOD升高。结论 脊髓损伤后血液和脊髓组织中自由基含量升高 ,丹参能够有效清除自由基 ,两个丹参治疗组之间的抗自由基作用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5.
红花注射液对脊髓损伤早期自由基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通过观察对大鼠脊髓损伤模型早期使用红花注射液后自由基的变化探讨红花注射液防止脊髓继发性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成年雄性SD大鼠48只,分为正常对照组、损伤组、红花治疗组,每组大鼠16只。采用Allen’s撞击法建立脊髓损伤模型,其中红花治疗组分别于打击后30 min、2、4 h腹腔注射红花注射液。术后6 h测定脊髓组织和血液中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并在光镜下观察组织形态的变化。结果:损伤组血液标本和脊髓标本中MDA升高、SOD降低,红花组血液和脊髓标本所测定的各个指标与损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别(P<0.01),红花组与对照组各指标无明显差别(P>0.05)。组织学形态上,红花治疗组脊髓损伤程度小,神经元细胞破坏少。结论:脊髓损伤后血液和脊髓组织中自由基含量升高,红花注射液能有效清除自由基,在一定程度上能防止脊髓继发性损伤。注射红花注射液后,MDA降低,SOD升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三甲氧苄嗪(trimetazidine)对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 45只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15只.建立大鼠脊髓缺血损伤模型,假手术组:行开腹手术,不阻断主动脉;对照组:剖腹后阻断主动脉20分钟;三甲氧苄嗪组:于主动脉阻断前10分钟静脉内注射三甲氧苄嗪(3mg/kg),其余处理与对照组相同.测定血浆丙二醛(MDA)含量,术后48小时按Tarlov评分标准评价动物后肢神经功能,取脊髓进行含水量、MDA含量测定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三甲氧苄嗪组血浆MDA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动物后肢神经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脊髓含水量、MDA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三甲氧苄嗪组在光学显微镜下脊髓病理改变轻微,而对照组脊髓损伤较重,两组病理评分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三甲氧苄嗪对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神经生长因子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对脊髓损伤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Allen's法以25 gcm力致伤大鼠T8脊髓,经蛛网膜下腔导管于术后即刻、2、4、8、12、24 h各注入NGF溶液,并与生理盐水组(NS组)和正常对照组作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末端单位标记法(TUNEL)原位末端标记法分别检测bcl-2、bax蛋白在脊髓神经元的表达及神经元凋亡情况.结果正常组中脊髓灰质bax蛋白阳性细胞吸光度(A)值为34.51±4.47,NS组中bax蛋白表达增加,以2 h及12 h最为显著,而NGF组与NS组相比,bax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1).正常组中脊髓灰质bcl-2蛋白表达的A值为19.72±2.92,NS组中bcl-2表达下降,而NGF组与NS组相比较,bcl-2蛋白表达明显增多(P<0.01).TUNEL检测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中未见神经元凋亡,NS组中自2 h后可见神经元凋亡,NGF组与NS组相比,神经元凋亡指数明显减少(P<0.01).结论NGF能通过抑制bax蛋白的表达,促进bcl-2表达抑制脊髓损伤后神经元凋亡,从而保护损伤的脊髓组织,这可能是NGF对脊髓损伤具有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大鼠脊髓损伤后大脑运动皮质神经元凋亡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大鼠脊髓损伤后大脑运动皮质神经元的凋亡情况,探讨其相关因素.方法: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3组:阴性对照组(正常大鼠)、假手术组(单纯椎板切除)、脊髓损伤组(椎板切除+脊髓横断损伤),每组24只,各组分别于造模后1d、3d、7d、14d处死6只动物取材.应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法)对脊髓损伤后大脑运动皮质区行神经元凋亡检查,并检测该区域神经元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情况,分析神经元凋亡与iNOS表达的关系.结果:脊髓损伤组大鼠大脑运动皮质区神经元在术后1d、3d、7d、14d的凋亡指数分别为(10.11±4.02)%、(56.53±8.63)%、(35.03±11.66)%、(3.78±1.03)%,均高于相应时间点阴性对照组和假手术组(P<0.05),术后3d凋亡指数显著高于术后1d、7d和14d(P<0.01).术后1d、3d、7d、14d脊髓损伤组大鼠大脑运动皮质iNOS阳性神经元百分数分别为(17.92±2.75)%、(60.65±8.78)%、(34.35±7.74)%、(6.12±1.99)%,1d、3d、7d时均高于相应时间点阴性对照组和假手术组(P<0.05),14d时三组间无显著性差异;脊髓损伤组术后3d时显著高于其余时间点(P<0.01).脊髓损伤组大鼠大脑运动皮质区神经元凋亡指数与iNOS阳性神经元百分数之间存在显著性正相关关系(r=0.89,P<0.01).结论:大鼠脊髓损伤后大脑运动皮质区神经元凋亡增加,其可能与iNOS的表达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压氧预处理对移植术后随意皮瓣组织中氧自由基的影响及其与皮瓣存活的关系。方法于每只SD大鼠背部构建一个10.0 cm×2.5 cm的超长随意皮瓣移植模型。将45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高压氧预处理组(n=15):大鼠皮瓣移植术前,给予高压氧处理4次(2次/d,连续2 d);术后高压氧组(n=15):大鼠皮瓣移植术后,给予高压氧处理4次(2次/d,连续2 d);对照组(n=15):大鼠皮瓣移植术前及术后,均处于常压空气中。术后即刻和术后第2、4、6天,在距皮瓣蒂部4.0 cm处进行组织取材,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测定试剂盒、丙二醛测试盒,检测皮瓣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水平,并进行术后第2、4、6天皮瓣的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术后即刻,SOD含量在高压氧预处理组中显著高于术后高压氧组和对照组(P0.01),且MDA含量显著低于其余两组(P0.01),而术后高压氧组的SOD和MDA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2天,高压氧预处理组的SOD含量仍显著高于术后高压氧组和对照组(P0.01),且MDA含量亦显著低于其余两组(P0.01);术后第4天,SOD含量在高压氧预处理组和术后高压氧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者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高压氧预处理组中的MDA含量则低于术后高压氧组(P0.05),且两者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第6天,SOD含量变化趋势同第4天,而MDA含量在高压氧预处理组和术后高压氧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者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第6天,高压氧预处理组中的大鼠移植皮瓣存活率均高于其余两组(P0.05)。结论高压氧预处理可明显提高移植术后随意皮瓣组织中的SOD含量,并能明显降低皮瓣组织中的MDA水平,进而通过影响氧自由基平衡促进移植术后的皮瓣存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经硬膜外注入硫氧还蛋白(Trx)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ASCI)后脊髓组织中Nogo-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脊髓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成年Wister大鼠56只,分为假手术组(A组,n=8)、损伤对照组(B组,n=24)和Trx治疗组(C组,n=24).B、c组用改良Allen's法以30 g/cm致伤大鼠T8脊髓制作损伤模型,同时在蛛网膜下腔置管,C组术后即刻和随后每天1次按0.75mg/kg从硬膜下导管推入硫氧还蛋白,B组在相同时问点给予等量生理盐水;A组打开椎板后蛛网膜下腔置管,不损伤脊髓,不给药.在术后3、7、14 d分别对其进行后肢运动功能BBB评分(n=8),评分完毕即处死动物,取受损节段脊髓组织行免疫组织化学观察脊髓组织中Nogo-A阳性细胞的表达,同时计数阳性细胞.结果 各时间点B组大鼠BBB评分均显著低于A组(P<0.01),伤后7、14 d时C组评分显著高于B组(P<0.05或0.01).B组在术后7与14日Nogo-A表达均显著高于A组(P<0.01);C组在伤后7、14 d的表达量显著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Nogo-A显著升高,Trx能明显抑制Nogo-A的表达,可能促进轴突的再生.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黄连素对脊髓损伤(SCI)后线粒体氧化损伤的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将36只C57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CI组(伤后立即腹腔注射10 mg/kg生理盐水)和黄连素组(SCI后立即腹腔注射10 mg/kg黄连素),每组12只。使用PSI-IH脊髓打击器建立小鼠SCI模型,于损伤后24 h处死小鼠,取脊髓组织。使用全自动酶标仪检测各组小鼠脊髓组织线粒体内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变化;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脊髓组织caspase-3、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及细胞质内和线粒体内细胞色素C(Cyt C)的表达;用免疫荧光双标染色法检测脊髓组织中神经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SCI组小鼠脊髓组织线粒体内MDA水平升高,GSH、SOD水平降低;细胞质内Cyt C和脊髓组织中caspase-3、cleaved caspase-3表达水平增高,线粒体内Cyt C表达水平降低;脊髓组织中神经元凋亡比例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SCI组相比,黄连素组小鼠脊髓组织线粒体内MDA水平降低,SOD和GSH水平增高;细胞质内Cyt C和脊髓组织中caspase-3、cleaved caspase-3表达水平降低,线粒体内Cyt C表达水平增高;脊髓组织中神经细胞凋亡比例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黄连素可减轻SCI小鼠脊髓组织中神经细胞凋亡,这可能与其抑制线粒体氧化损伤、减少Cyt C释放、降低凋亡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用羟乙基淀粉(HES130/0.4)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对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24只新西兰雄性大白兔,随机均分成三组:HES组,生理盐水组(NS组),对照组(C组).HES组和NS组分别用HES130/0.4和生理盐水行ANH,使红细胞压积(Hct)达30%.ANH的方法为:15 min内经股动脉恒速放出计算的血量,同时利用微量输液泵经静脉输注与放血量等量的液体(HES组)或输注3倍于放血量的液体(NS组),放血和输液速度相等,维持术中大白兔的血压和心率恒定.稳定15 min后,行肾下腹主动脉(IRA)阻闭建立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分别于稀释前、稀释后和腹主动脉开放后采集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评估再灌注后4、8、12、24及48 h后肢运动功能,并于48 h处死动物取脊髓(L5)制标本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 再灌注后48 h.HES组和NS组动物的后肢运动功能比C组明显改善(P<0.05或P<0.01);HES组和NS组动物脊髓前角正常运动神经元计数比C组显著增加(P<0.05或P<0.01),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ES130/0.4行适度ANH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显著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EGb)对大鼠实验性脊髓损伤后组织结构及运动功能恢复的作用,探讨其对急性脊髓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12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损伤对照组(B组)、甲基强的松龙(MP)治疗组(C组)和EGb治疗组(D组),每组30只。B、C、D组用Allen′s法以50g·cm致伤大鼠T9脊髓制作损伤模型,B组为单纯脊髓损伤,不给药;C组为脊髓损伤后30min内,由腹腔注入MP30mg/kg;D组为术后至处死前每天腹腔给予EGb17.5mg/kg;A组只打开T9椎板,不打击脊髓,不给药。术后24h、3d、5d、7d、14d对大鼠进行脊髓运动功能(BBB)评分。于术后24h、3d、5d、7d、14d处死动物(n=6),取T9节段脊髓,切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脊髓大体组织结构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基因-2(Bcl-2)和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基因伴随蛋白x(Bax)在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中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各时间点B、C、D组大鼠脊髓运动功能(BBB)评分均显著低于A组(P<0.01),伤后7d、14d时C、D组评分显著高于B组(P<0.05),各时间点C组与D组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C组和D组大鼠脊髓损伤区较B组坏死程度轻、形成囊腔少,A组正常;1周后D组较C组片状出血灶少,神经细胞肿胀不明显。各时间点B、C、D组大鼠损伤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中Bcl-2阳性细胞数均显著高于A组(P<0.01),C、D组显著高于B组(P<0.01),7d、14d时D组显著高于C组(P<0.05);各时间点B、C、D组大鼠损伤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中Bax阳性细胞数均显著高于A组(P<0.01),C、D组显著低于B组(P<0.01),7d、14d时D组显著低于C组(P<0.01)。结论:EGb可能通过抑制Bax表达、提高Bcl-2表达,抑制脊髓损伤后神经元凋亡,在运动功能恢复、损伤脊髓组织保护上发挥其有益作用,1周后EGb仍能抑制脊髓损害后的继发性损伤。  相似文献   

15.
Ischemicspinalcordinjuryremainsadisastrouscomplicationofthedescendingandthoracoabdominalaortaeafteroperation .Thereportedincidenceofparaplegiarangesfrom 4 %to 33% .1Therefore ,agreatnumberofeffortshavebeenfocusedonsolvingthisproblem ,whichincludehypothermia ,cerebrospinalfluiddrainage ,temporarybypassandpharmacologicalagents .2 Thecellularandmolecularmechanismsofischemicspinalcordinjuryhavenotbeentotallyelucidated .Butvariousstudieshavesuggestedthatfreeradicalproduction ,calciumaccumulationand…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直流电场与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联合应用治疗完全性急性脊髓损伤的疗效。方法:33只中国家犬随机分成3组,用AllenWD法致脊髓损伤。A组为对照组;B组为脊髓损伤后6h置入电刺激器组;C组为脊髓损伤后2h静滴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脊髓损伤后6h再置入电刺激器组。观察各组伤后1、2、3个月神经功能、皮层体感诱发电位、神经元数量、神经元截面积和尼氏体密度。结果:B、C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同时期A组(P<0.05或P<0.01),C组优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直流电场与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联合应用能协同治疗急性脊髓损伤,更好地促进神经功能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用神经生长因子(NGF)和尼莫地平(ND)增强胚胎脊髓移植修复成年大鼠损伤脊髓的效果,缓解脊髓继发性损伤。方法:采用脊髓半切洞损伤模型,分为单纯胚胎脊髓移植组,移植加NGF组,移植加NGF和ND组,术后移植部位脊髓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变化,并比较各组死亡率,结果:移植加NGF组较单纯移植组,MDA明显下降,SOD显著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差别不显著(P>0.05),移植加NGF和ND组更有效地升高SOD浓度,降低钙离子浓度和MDA含量,与其它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移植加NGF和ND组的死亡率明显低于其它两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NGF和ND能较好地改善继发性脊髓损伤,明显降低经胚胎脊髓移植术皇的成年大鼠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红花注射液对脊髓的保护效果。方法将1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脊髓打击损伤组(B组)、红花溶液组(C组),每组6只。观察3组大鼠SCI后1 h、24 h、48 h的脊髓组织病理学变化,检测这3个时间点乳酸(lactic acid,LD)含量、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结果术后C组LD含量、LDH活性比B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别是在术后48 h(P〈0.01);与B组相比较,C组术后24 hMDA含量明显较低,SOD活性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花注射液能减轻脊髓继发性损伤,对SCI后的脊髓神经功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本研究拟探讨腹主动脉灌注丙泊酚减轻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否与其抗氧化和减轻钙超载相关.方法 新西兰大耳白兔60只,随机均分为生理盐水(NS)组、10%脂肪乳(P0)组、丙泊酚30mg/kg(P30)组、40mg/kg(P40)组、50mg/kg(P50)组和60mg/kg(P60)组.全麻后开腹阻断肾动脉远端腹主动脉及双侧髂总动脉30min,并从阻断即刻开始,经股动脉预置导管向腹主动脉分别灌注生理盐水、10%脂肪乳及不同剂量的丙泊酚溶液至开放停止.再灌注48h,取L5脊髓节段,检测脊髓组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和脊髓前角神经细胞内Ca2 荧光强度.结果 与NS和P0组比较,P30、P40、P50和P60组的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MDA含量和Ca2 荧光强度显著降低(P<0.05).SOD活性:P50组最高(P<0.05),P40、P60组高于P30组(P<0.05).MDA含量:P50组最低(P<0.05),P60组低于P30、P40组(P<0.05).Ca2 荧光强度:P60组低于P50组,P50组低于P30、P40组(P<0.05).结论 丙泊酚可剂量依赖性地保护脊髓组织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和脊髓前角神经细胞内Ca2 荧光强度,提示该保护作用与其抗氧化和减轻神经细胞钙超载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