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内脏器官反位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畸形,有部分内脏反位和全内脏反位两种类型.全内脏反位是一种极为少见的人体内脏解剖变异,系指心、肺、横膈、肝、脾、胃、肠等全部内脏的位置呈180度反位,似正常人的镜面像,又称镜像人.全内脏反位伴高血压、心功能不全更为罕见.作者于2011年6月收诊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田军  汪丽  赵锦宁  史源 《重庆医学》2013,42(3):359-360
无脾综合征又称无脾性先天性心脏病综合征、脾脏发育不全综合征、先天性脾缺如伴房室和内脏转位综合征。其特征是先天性脾脏发育不全或无脾伴有心脏、大血管畸形,同时合并有胸腔内脏位置异常[1]。此病例极其少见。本院于2012年7月诊治1例无脾综合征患儿,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儿,男,1d,因"呼吸急促1d"入院。患儿为第2胎第2  相似文献   

3.
内脏转位症是比较少见的先天性畸形,报导的临床病例并不多,伴有外科急腹症的内脏转位更属少数。本组2例内脏转位伴发急腹症才被发现;另1例正常体格检查时发现,兹将8例摘要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内脏全反位并孤立左肾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脏全反位是指心、肺、肝、脾等胸腹腔内不成对的器官位于它所在脏腑的对侧位置上,在临床上较为少见。内脏全反位同时伴孤立左肾,更是罕见。笔在检案中遇到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由内固定钢针移动损伤内脏、神经或血管较少见,而损伤脊髓更少见。我院收治1例,现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6.
内脏转位是一种较少见的先天性发育畸形,按其程度可分为完全性和部分性两种,以前者为多。目前已有肝癌、肺癌合并全内脏转位的报道,但关于直肠癌合并全内脏转位,尚无报道。我科1989年收治1例,报告如下: 患者,女,78岁。因间断血便1月余,以  相似文献   

7.
内脏反位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疾病,分为两种类型:部分内脏反位和全内脏反位。全内脏反位是指心、肺、肝、脾等胸腹腔内不成对的器官位于它应在位置的对侧,临床上十分少见,医学上将这类人形象的称为“镜面人”。有资料显示。其发病率约为十万分之一。而“镜面人”合并糖尿病,则更为罕见。我们在临床工作中遇到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王宁军  杨维竹 《当代医学》2009,3(5):107-109
内脏动脉瘤是一种少见但重要的血管疾病,其临床表现无特征性。影像学检查是诊断内脏动脉瘤的重要方法。血管内介入治疗已成为治疗内脏动脉瘤的主要方法,包括栓塞和支架植入。  相似文献   

9.
全内脏转位(total situs inversus)临床中较少见,发生率仅1/10万[1],本症可无任何临床症状,常因其他疾病入院查体时发现。资料显示,全内脏转位常合并肺部疾患,如肺结核[2],但是少有合并肿瘤的报道。现将本院所见全内脏转位合并右肺癌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是一全身性结缔组织病。该病特点是退行性及炎性改变,一般多伴有皮肤、血管、肌肉及内脏的损害。在内脏损害中有心内膜、心包、浆膜食管、肠粘膜、肺脏、肾脏、甲状腺。而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少见,现将我院收治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Kartagener’s综合征(Kartagener syndrome,KGS)又称鼻窦炎-支气管扩张-内脏转位综合征,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原发性纤毛运动障碍(pimary ciliary dyskinesia,PCD)的一种最严重的亚型。临床少见,在全内脏反位(0.12‰)患者中占6%~9%,在支气管扩张症(4‰)患者中约占0.5%[1]。我们收治1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10岁,2010年3月28日因"反复咳嗽、咳痰5年,咯血1 d"到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就诊。查体:一般情况可,  相似文献   

12.
无脾综合征(Asplenic syndrome)又称无脾伴先天性心脏病综合征、脾脏发育不全综合征、先天性脾缺如伴房室和内脏转位综合征。其特征是先天性脾脏发育不全或无脾伴有心脏、大血管畸形,同时合并有胸腔内脏位置异常。此病例及其少见,我院2009年1月诊治1例无脾综合征患儿,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内脏静脉瘤少见,发生于肾脏的静脉瘤更为罕见,国内报道少见。我院连续4年超声检查同一患者左肾静脉瘤误诊为左肾盂旁囊肿1例,经其他影像学检查和术后病理证实。  相似文献   

14.
重症多形红斑,即stevens Johnson综合征。是一种以皮肤大疱,有典型或不典型靶形损害和广泛黏膜损害,伴有发热、内脏损害等全身症状为特征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死亡率为3%~5%[1]。疥疮(scabies)是由疥螨感染引起的一种顽固、接触性、传染性疾病。2者合并者少见。先将我科1例重症多形红斑并发疥疮患者护理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21岁,因"全身红斑、丘疹1周"入院。有因"癫痫"口服卡马西平病史。入院查体:T:38.5℃,P:  相似文献   

15.
“镜面人”,又称“镜子人”或“镜像人”,即全内脏反位(situs inversus viscerum,SIV),其内脏位置与正常相反,恰好如同常人在镜子中的影像一样,是十分少见的先天性畸形,“镜面人”合并外科疾病需要行手术治疗的病例在临床上更为罕见。现将本院1例全内脏反位行腹腔镜左侧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病例结合文献复习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瑞氏综合征(Reye syndrome)又名脑病合并内脏脂肪变性,是急性进行性脑病,临床少见。我院于2008年12月收治瑞氏综合征患儿1例,经及时治疗、护理后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全内脏转位是指胸、腹脏器的位置与正常位置相反。这是一种较少见的先天性畸形。我院最近收治一例全内脏转位并血管畸形误诊为肺癌。现报告如下:患者,男,58岁,因咳嗽、咳血痰  相似文献   

18.
新生儿腹裂是脐部邻近的腹壁全层裂开,内脏从缺损处向腹外脱出的一种非常少见的消化道发育畸形;该病以早产儿居多,尽早手术是治疗先天性腹裂的唯一有效的方法[1].  相似文献   

19.
内脏反位是一种少见的先天畸形,常于体检或伴发其他疾病时被发现。2011年1月至2014年5月我科行无痛胃镜检查中遇到全内脏反位3例,现将胃镜检查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3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2例,年龄分别为36岁、58岁;女1例,年龄48岁,均因上腹部疼痛、腹胀伴反酸、烧心等不适症状就诊于我院消化科门诊,行无痛胃镜检查进一步明确病因。  相似文献   

20.
胃梅毒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毒是一种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临床常见症状为硬下疳、梅毒疹,随着医疗条件的改善,属于三期梅毒的内脏损害现已少见。我科在病检中发现胃梅毒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