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通过对美国、日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现状的分析,认为我国应构建高效、统一的应急指挥体系及保障体系,有助于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国护理管理》2006,6(3):55-55
为加强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建设,充分发挥专家在卫生应急工作中咨询建议、技术指导等作用,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卫生部近日正式成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家咨询委员会。这标志着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建设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突发急诊公共卫生事件中急救管理和急救应急处置的对策。方法:对我院2013年起收治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急诊数量相关描述性统计。结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率高,患者病情较重。结论:急需建立医院现代危机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体系,再面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更快更迅速的合理安置伤患。  相似文献   

4.
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制定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制定及应用效果。方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制定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对所制定的应急预案进行培训、演练及实战应用。结果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明显提高,突发事件抢救成功率≥98%。结论医院一系列完善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在多起突发公共事件的救援中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基层护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与应急知识、应急态度的相关性。方法 :于2017年5月,采用护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量表、应急知识量表及应急态度量表,对5家县级医院以及辖区的乡镇卫生院343名基层护士进行现况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基层护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知识、应急态度与应急能力的关系。结果 :基层护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得分为(3.43±0.81)分,处于中等水平。基层护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应急知识、应急态度得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 :基层护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总体水平不高,各基层医院护理管理者及教育者应加强对基层护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知识及相关态度的培养,进一步提高基层护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  相似文献   

6.
《家庭护士》2008,6(31)
近期国务院先后发布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鉴于目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日益引起广大医疗护理人员的重视,本刊特刊出部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流程。本期刊出突发放射事件医学应急处理流程。  相似文献   

7.
《全科护理》2008,6(31):2821-2821
近期国务院先后发布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鉴于目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日益引起广大医疗护理人员的重视,本刊特刊出部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流程。本期刊出突发放射事件医学应急处理流程。  相似文献   

8.
近期国务院先后发布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鉴于目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日益引起广大医疗护理人员的重视,本刊特刊出部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流程。本期刊出"非典"、人禽流感疫情应急处理流程图。  相似文献   

9.
通过积极动员、可持续的梯队建设和培训演练完成团队建设。制定COVID-19应急制度,建立应急预案、病区管理、多级质控完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定点医院护理部应急队护理人员工作纲领、质量控制管理体系。通过磁性管理,人文关怀做好一线护理人员的心理支持。将科学管理应用到应对COVID-19的应急护理管理中,提高护理应急队伍的反应速度,提升队员应对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相似文献   

10.
近期国务院先后发布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鉴于目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日益引起广大医疗护理人员的重视,本刊特刊出部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流程。本期刊出肺炭疽应急处理流程。  相似文献   

1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手术室应急管理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总结了在近期出现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及疫情迅速蔓延期间,手术室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制订的护理应急预防管理策略。主要包括加强护理人员及工勤人员相关知识培训,做好人力资源调配及物资储备,制订并启动手术相关应急处理流程等,旨在为今后手术室出现类似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群体性伤害事件原因及特点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回顾分析各种群体性伤害事件的原因和特点,探讨综合医院的急诊科应如何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方法:统计我院2004年1月~2006年9月以来的急诊科收治群体性伤害事件的发生原因、人数、年龄、性别、发生时间及采取的应急程序。结果:在所有群体事件发生中按发生案例数从高到低的原因分别为:食物中毒、治安事件、车祸、安全生产事故。按发病人数排列则分别为:食物中毒、车祸事件、治安、安全生产事故。男性多于女性,发病人数集中在21~30岁和31~40岁。我院采取了相应的应急流程,使群体性伤害事件均能够得到妥善安置。结论:食物安全、交通安全、生产安全和治安问题是导致城市中群体伤害事件的主要原因,医院的急诊科应根据群体事故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相似文献   

13.
王晶晶  刘桂萍  马玲  吴国华  刘娜娜  孙树 《全科护理》2013,11(22):2017-2019
[目的]探讨社区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护理培训的内容及培训模式,提高社区护理人员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护理能力。[方法]采用互动式学习、开放式教育方法对郑州市79名社区护士进行社区公共卫生应急护理培训,培训前后进行考核,分析培训效果。[结果]79名社区护士培训后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护理知识、技能与健康教育运用能力等较培训前提高。[结论]社区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护理培训应以全国卫生应急工作培训规划为指导,以完善的评价系统为保障,充分体现"三结合"即培训与当地医疗服务实际相结合,培训与护理人员的自身需求相结合,培训中多种教学形式相结合,提高培训效果。  相似文献   

14.
探讨传染病监测相关概念和大陆传染病监测新常态的特征、问题与展望。通过文件回顾结合实践历史分析,述评大陆传染病监测法律法规、监测理论与监测实践特征。自SARS危机事件以来,传染病监测法规体系健全,包括基本法(突发事件应对法)、单行法(传染病防治法、国境卫生检疫法等)、行政法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行政规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等)和预案等。疾病监测概念不断拓展,从基本的疾病监测概念发展到传染病预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基于公共卫生风险评估的监测,并有明确的定义与释义。监测实践方面,有基于互联网的B/S构架的法定传染病监测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系统、传染病预警系统、单病等专项监测系统等,较好地满足了我国各地传染病防控信息需求。分析与提出了我国新常态下传染病监测信息的特征:应具备全球化的信息、整合的信息、共享的信息、透明的信息、研判的信息、预警的信息等;监测重点任务是:在优化传统监测项目基础上,健全以事件管理为核心的相关监测,包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监测、舆情监测、症候群监测、资源背景监测等,以及开展动态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掌握浙江省金华市2008—2020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流行规律,为控制和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子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按创建日期导出金华市2008—2020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资料,运用描述流行病学统计方法分析其流行特征。结果 2008—2020年金华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152起,其中一般事件61起,未分级事件91起。事件报告以传染病事件为主(134起,88.15%),其次为突发中毒事件(16起,10.53%),报告高峰为4—5月和11月至次年1月。传染病和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场所主要在学校和托幼机构。急性职业中毒、其他中毒及虫媒传染病是主要致死事件。结论 金华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传染病事件为主,学校和托幼机构为防控重点场所,应加强学校和托幼机构呼吸道、肠道传染病监测和预警;同时要加强其他中毒以及虫媒传染病等致死性事件的防控宣教,及时发现疫情,及时处置,及早控制事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2006-2012年全国布鲁氏菌病(布病)引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处置措施现状,为早发现、识别并有效防范和应对此类事件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对2006-2012年《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布病引起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进行流行病学描述分析。 结果 2006-2012年全国共报告布病引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99起(未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以下同),报告病例数151例;报告集中在我国东南部地区,山东省(39起)、江苏省(10起)报告较多;主要发生在家庭(49起);时间集中在3-8月;126例个案报告中,实验室诊断119例、临床诊断7例,职业以农民为主;病例处理措施主要是对症治疗(74起)、采样检验(56起)、明确诊断(53起);事件处置措施主要是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宣传教育、消毒。 结论 我国布病引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逐年增多,布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上报、处置缺乏统一标准,需制定适合当前形势的防治策略并积极开展引起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应急预案急救治疗护理流程图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作用,为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组织管理、抢救治疗能力提供思路。方法对群体双乙烯酮中毒进行回顾性分析。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为标准,制定应急预案和急救治疗护理流程图,成立应急指挥小组,建立、培训应急救治队伍。对该批中毒事件启动应急预案,实行流程化的急救治疗护理。结果210例中毒患者中208例治愈、1例好转出院,1例转上级医院,随访半年未出现其他系统后遗症。结论制订科学可行的应急预案,采用规范的急救治疗护理流程,进行针对性的治疗护理,同时做好事后患方的稳定协调工作,可提高突发事件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和伤残率,使救治质量得到保证,减少对社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管理领域研究热点和趋势,以期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新冠肺炎防控管理及其同义词检索CNKI数据库中的文献,描述研究现状,并对高频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绘制主题战略坐标图。结果:该领域论文分布分散,发现的10大热点主题中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健康管理、常态化防控是核心主题。结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管理研究范围广,各主题发展阶段不一,可结合目前不成熟领域进一步加强研究,以期提高疫情防控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9.
2006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信息质量分析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郭岩  王丽萍  戚晓鹏  郭青  张春曦 《疾病监测》2007,22(10):665-667
目的 评价2006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信息质量,探讨质量综合评价的可行性和合理性,为进一步提高报告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子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获取2006年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数据;运用Oracle、SPSS软件作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结果 2006年全国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3390起,其中69.09%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事件从发生到报告的时间为0.70 d,从接到报告到网络报告的时间为0.57 d,从事件发生到网络报告的时间为2.30 d,网络报告到事件结案的时间平均为20.58 d;各数据项的填写完整率均在80%以上;全国50.63%的县(区)报告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结论 应加强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质量的评估,分析影响报告质量的关键因素,加大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的管理力度,指导今后的信息报告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